初中 物理 2013年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导学案 第7-12章(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复习导学案精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12章复习导学案目录如下:第七章复习导学案第八章复习导学案第九章复习导学案第十章复习导学案第十一章复习导学案第十二章复习导学案第七章《力》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讨论形成知识框架;2、看书讨论基本概念及规律;3、会探究实验或作图;4、会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过程:学习活动1:请同学们看书讨论形成力相关基本概念知识框架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________有力,相互有力的作用的物体间并不一定________。
2.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二是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就是力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将_______。
5.力的示意图:是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的一条带_______的线段。
6. ________仪器叫做测力计。
常用的是测力计是_____________。
它的原理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测量前要了解其________和的大小,使用时,并较正_________。
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________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线________。
7.物体发生________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有关,形变越________,弹力越大。
8.由于______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总是__ ___;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大小为G=_______,其中g=________N/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8年级下册2013版全册导学案(91页)

第七章力NO:1 第一节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过程与方法(1)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预习生成】1.叫做力。
物理学中力通常用字母表示。
2.我们在讨论一个力时一定存在个物体,一个是另一个是。
因此力不能离开两个物体而单独存在。
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在踢球时,相对足球来说是对施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物理学中,把力的单位定为,简称,符号是。
托起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体验1N的力的大小。
)4.我们将叫做力的三要素.【新知探究】探究一一、力是什么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23【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桌子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对桌子施力的同时,又受到了桌子对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在这个过程中手是物体又是物体。
同时桌子是物体又是物体。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4.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探究并思考: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能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吗? 请举例说明。
探究二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干什么?)轻轻用力弯刻度尺,刻度尺会由直变;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由圆变;用力拉皮筋,皮筋会,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2013年初二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导学案

课题:第一节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力单位及三要素,并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过程与方法: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1、关于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直接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存在,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C.物体接触时,相互间就会产生力的作用D.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时,相互间有力的作用问题二: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认识(1)观察演示实验,对物体有作用力,物体由变为;对物体施加力又可以使物体由变为。
如果对物体施加大小程度不同的力,物体的发生改变;如果对物体施加不同方向的力,物体的发生改变。
结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1)由静止到运动(2)由运动到静止(3)速度大小的改变(4)速度方向的改变。
)例如:(1)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接球员接住球,球由运动变静止。
(点球和守门员)(2)排球运动中,二传手向上托起排球,主攻手用力向下“扣杀”排球。
总结: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是(1)(2)。
【巩固检测】2、下列事实,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有()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正在进站的火车。
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3、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问题三:对力的三要素的认识【活动一】用较大的力和较小的力拉同一根橡皮筋,发现橡皮筋发生形变的程度不同。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活动二】分别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拧螺母,发现顺时针将螺母拧紧,逆时针将螺母拧松。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活动三】观察开门的过程,分别从门的不同地方推门,会发现靠近门的地方处更容易把门推开。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由此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三要素有关。
问题四:对力的示意图的认识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称为力的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力的,线段的起点或终点的位置代表力的,线段的长度代表力的。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导学案第七章力第1节力一、情境导入游泳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请看上图游泳时,只要游泳者的手用“力”向后拨水,脚用“力”向后蹬水,身体就会向前运动。
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学习了这一节的知识,相信你就知道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一节课的学习吧!二、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单位及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通过探究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力的概念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2—3页,初步了解力的概念、符号及力的单位2、探究活动一: 体验什么是力请同学们利用课前搜集的器材来设计几个力,并仔细体验。
然后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通过探究我知道: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_____N 。
(二)、力的作用效果1、 如下图: 你是怎样知道拉弹簧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2、你是怎么知道熊猫是否用力了呢?探究活动二:用弹簧、橡皮筋、塑料瓶、玩具小汽车、乒乓球、橡皮泥等你身边的器材,探究力作用的效果,并把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然后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
2、我的展示:力能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_,使它发生____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
3、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4、下图不仅说明力能改变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4—5页,初步了解力的三要素(2)、请同学们回忆体育课踢足球时的场景,球总是沿着受力的方向飞去,而且用力越大,球就飞得越远。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79页 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共79页附答案)目录第一节力第二节弹力第三节重力复习与小结第八章力和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复习与小结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复习与小结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一节力教师寄语:愚人不能从智者哪里学到什么,而智者却能从愚人那里学到很多。
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4、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5、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
中心任务:力的概念、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任务一: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1、推土机推土,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
2、力是__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_物体,一个是_________物体。
3、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
4、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__________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等等。
5、阅读课本,力作用的效果部分。
(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3)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认识力的三要素。
1、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
2、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式1:人教版8年级下册2013版全册导学案(81页)

第七章力第一节力【整体构思】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
【预习提示】1.力。
2.力的单。
位3.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
【教学流程】一、学生展示1.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
大量的事实表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二、目标定向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三、学生自学1.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234【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2.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力(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
力产生时两个物体(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4.理解力的概念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都离不开力。
在物理学中,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两个物体是否有相互作用,要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考虑。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另一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只要有一个效果出现,就表明两个物体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导学案第七章力第1节力

第七章力第1节力一、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难点:力的概念的理解。
情景导入引思导学北京时间2017年11月5日清晨4时5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中国北斗三号双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你知道火箭是如何把卫星送上太空的吗?二、自主探究梳理新知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自主阅读教材P2〜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认识力拓展(1) 力总是跟两个物体有关,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 单独存在;(2) 力产生时,相互作用的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2.如图所示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A 、D 」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自主阅读教材P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顺时针方向用力可将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用力可将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方向—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 ,则在_A__(选填“ A ”或“ B')点施加力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该 探究过程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了力的大小相同,这暗示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 —大小—有 关。
我们称这三个因素为力的 —三要素—。
4. 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 N 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 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
请在图中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示意图解:如图所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自主阅读教材P4〜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5. 观察图中的三幅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丁-对桌了-作同-牛力乎向上丹时i 皮笳*变;图__B C 」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两空均选填“ A ” “ B “ C 或“ D')人num 跳板住人的 疋球禺阳兴 斥力下变弯 力拉卄弓桌F也用 E 他也IM下拉下嫌世唠也拖T6.如图所示,用手指压铅笔尖,手指的肌肉紧张,有疼痛感,表明铅笔尖对手指—有__(填“有”或“没有”)产生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013春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

第七章力第一节力学习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1. 活动一: 体验力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2. 我的体验: 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三、力的作用效果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1. 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
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加油站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小结1.我学到的知识:2.我用到的方法:3.我的感悟和体会:4.我还想知道……课后巩固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