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临洮县苗圃
临洮县牡丹芍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临洮喜牡舟考鵪产A涘展规狄氙对策李志东临洮县作为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牡丹栽培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本世纪以来,临洮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开发地方特色花卉产品,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就。
但目前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产业基础依旧不稳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亟待深入研究解决,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一、牡丹芍药产业发展现状据统计,截至2018年5月,全县紫斑牡丹、芍药传统地方品种达281个、新培育品种40多个,栽培面积达到5000多亩,产业化种植企业及农户2000多(家)户,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
牡丹大树、苗木、种子和切花等产品销往中原及北方多省区,芍药切花还少量出口。
以培育油用牡丹、观赏牡丹和选育新品种等为主要 目标的企业逐年增多,民众开始从自育自赏型转向产 业化规模种植、批量化生产、市场化销售,创建各具特 色的花丼观赏园、乡村文化旅游小镇等。
紫斑牡丹酒、牡丹醋、牡丹食用油、牡丹精油和香精等系列精深加工 产品,正在连续开发,逐步投放市场。
牡丹所承载的特 殊文化内涵、牡丹产业化开发潜力等得到初步释放,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临洮建设的重要资源优 势和支撑点。
近年来,临洮县将紫斑牡丹、大丽花、芍药等地方 花卉作为发展特色产业、加速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 强产业规划引导、保护利用和培育扶持力度,促进花丼 资源保护利用,加快旅游文化相互融合,推动花卉产业 不断向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向前发展。
紫 斑牡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新品种不断出现,产业格局 初具雏形。
以曹家坪原野牡丹园、韩家湾牡丹园、雍家 庄牡丹繁育中心、星辰山庄牡丹园、朱家坪天香牡丹 园、马家窑洮砚小镇牡丹园、魏海马忠互惠独杆牡丹 园、东山林场牡丹园、水泉丰泰山牡丹园为代表的一大 批牡丹生产、观赏、娱乐基地分布于洮河两岸、水天之 间,构成美妙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画面。
自2006年以来,临洮县已经成功举办12届老子 文化节,3届紫斑牡丹文化旅游节,召开多次花木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出台多项扶持政策。
24110425_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

新农业2021年/第06期/下半月刊/总第945期新知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杜海霞(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林业站,甘肃 定西 730500)现代林业育苗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作为新时期林业技术人员,要明确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科学地分析更加高效的技术手段,不断加强技术实践与创新研究能力,从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1 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使用正确的育苗方法,能够有效保证苗木质量和存活率。
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育苗,通常采取人工大棚方式进行插条木本,用扦插疫苗技术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保证苗木在播种之前都能够吸收足够的养分。
苗木育种的同时要对不同的苗木进行分类,同时控制相应的营养成分,提前做好苗床是保证种子拥有预期发芽率的前提,育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应的管理技术,比如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苗木大棚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结合光照使苗木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
在对苗木内部大棚的各种参数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植物生长激素,让苗木在根系生长阶段吸收更充足的养分,比如花卉苗木想要获得更多的花,则需要喷洒生长激素,使其拥有花团锦簇的感觉。
林业育苗需要有效控制苗木的生长周期,按照不同苗木的生长需求构建生长环境,在特定容器内添加无纺布材料,并利用机械完成容器制作。
整个过程都是机器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处理而获得更好的生产体验,最终获得更粗壮的根系。
2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2.1 选择好的育苗基地和平整土地想要在育苗期间获得优质的苗木,需要正确选择育苗基地,根据以往的基地选择经验,被选择区域一定要地势平坦,同时及时检测土壤中微量元素是否丰富,周边的交通是否便利等。
之后按照不同苗木的生长需求,在早春初期就可以对土地进行翻种,土壤深度控制在20~25厘米左右,同时搭建大棚,为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2.2 施肥作为丰富土壤营养元素的重要手段,施肥能够保证特定区域内的苗圃拥有更多的有机肥料,在肥料的支持下,苗木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微量元素,从而使其本身的生长更加粗壮。
甘肃临洮

地 理 位 置 洮 阳 八 景 俊 杰 古 人 老 才 文 明 秦 遗 长 城 诱 人 美 味 展 望 前 景
地理位置
临洮县地处东经103°29‘至104°19’,北纬 °03‘4至 ° 至 北纬35° 临洮县地处东经 ° 北纬 至 35°56’46‘’之间,陇西盆地西缘 青藏高原东边 甘肃中部、 之间, 青藏高原东边,甘肃中部 ° 之间 陇西盆地西缘,青藏高原东边 甘肃中部、 定西市西部。东临安定区,北接兰州市 南连渭源县,西与临夏 北接兰州市,南连渭源县 定西市西部。东临安定区 北接兰州市 南连渭源县 西与临夏 回族自治州东乡、广河、康乐县接壤。全县总面积2851平 回族自治州东乡、广河、康乐县接壤。全县总面积 平 方公里,海拔1730--3670米,年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方公里,海拔 米 年平均气温7℃ 34.6℃,最低气温 年降水量317--760毫米,无 毫米, ℃ 最低气温-29.5℃),年降水量 ℃),年降水量 毫米 霜期80--190天。临洮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212等三 霜期 天 临洮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 等三 条国道穿境而过。高岭土、方解石、花岗岩、 条国道穿境而过。高岭土、方解石、花岗岩、荧石等非金 属矿藏贮量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属矿藏贮量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近年来,临洮县相继荣获“全国田径之乡” 近年来,临洮县相继荣获“全国田径之乡”、“中国 花木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花卉之乡” 花木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花卉之乡”、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 全国科普示范县”等殊荣。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殊荣。
临洮年平均气温7℃,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是避暑纳凉、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既有 陇中胜景岳麓山AA级森林公园,又有风格迥 异的伊斯兰东拱北,更有城中公园、西湖水上 公园、洮河垂钓等群体景观分布其中。“北岭 横云”、“南屏积雪”、“洮水流珠”、“宝 鼎停云”、“龙泉涌月”、“西湖晚照”、 “东岩伏冰”、“西献卧龙”等洮阳八景一览 无余,被誉为兰州的“后花园”。
葡萄苗木繁育技术

葡萄苗木繁育技术
赵云霞
【期刊名称】《新农业》
【年(卷),期】2022()2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葡萄种植水平,开展葡萄苗木繁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技术人员,应结合葡萄苗木繁育技术,科学地进行实践分析,从而总结出更加高效的葡萄苗木繁育方法,有效的为葡萄苗木繁育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1苗圃地选择及整理苗圃地应选择向阳和北风的区域,并具有良好灌溉条件,经过检疫不存在病虫害的区域进行种植,地下水位需在1.5米以下,选择轻黏壤土较为适宜。
【总页数】1页(P29-29)
【关键词】繁育工作;繁育方法;灌溉条件;葡萄种植;葡萄苗木;苗木繁育技术;苗圃地;病虫害;
【作者】赵云霞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新添镇林业站,甘肃临洮73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葡萄苗木繁育技术
2.葡萄杂交实生苗木繁育技术
3.辽宁省沈阳市诚信葡萄良种繁育基地新民市孙文静葡萄研究所孙文静葡萄苗木专业合作社
4.辽宁省沈阳市诚信葡萄良种繁育基地新民市孙文静葡萄研究所孙文静葡萄苗木专业合作社
5.辽宁省
沈阳市诚信葡萄良种繁育基地新民市孙文静葡萄研究所孙文静葡萄苗木专业合作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二五规划11.18

临洮县城乡建设工作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2010年——2015年)临洮县城乡建设局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乡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计划任务均圆满完成。
同时,在城市定位、城镇经营、公用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十二五计划的顺利实施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1、城区规划趋于完善,村镇规划有序推进。
委托兰州雅美建筑模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城区总体规划1:6000的沙盘模型的制作与安装;委托阿特金斯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完成了临洮县旅游城市规划;完成了中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24个项目建设方案的规划审批、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公楼等28个建设项目的选址规划工作;委托兰州大学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洮阳镇南园村等18个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窑店镇窑店村、峡口镇峡口村、中铺镇下铺村、太石镇巴子坪村4个村庄农宅建设方案。
2、基础设施总量增加,城镇功能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城镇建设共完成投资19.74亿元,其中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1亿元,城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02亿元,“三滩”园区开发完成投资1.53亿元,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95亿元。
城区共拓建道路53条,总长45.5公里,新增道路面积132.6万平方米。
建成集中供热站9处,新增供热面积99.5万平方米,新建大型公园2处,广场2处。
绿化道路25条,新增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4.5%,建成居民住房172.14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平方米。
3、强化房地产业,开发改造工作成效显著。
近几年,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壮大,带动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已组建房地产开发企业25家(县内10家,省属10家;三级17家,四级3家),注册资本1.9亿元,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00多人。
开发建设中,严格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不断完善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等各项制度,使全县房地产市场程序进一步趋于规范。
临洮产业发展现状

临洮产业发展现状
临洮地处甘肃省平凉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级市。
近年来,临洮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产业结构也逐渐优化调整。
首先,农业仍然是临洮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农民们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种植了大量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尤其是小麦、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规模居全市前列。
其次,临洮的农产品加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政府通过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厂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促进了农产品的加工,提高了附加值。
蔬菜加工、食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成为了该地区的新增长点。
此外,临洮还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农耕文化,临洮建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农家乐。
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为当地农民增加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另外,临洮的传统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例如,纺织、陶瓷、制革等传统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升级,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然而,临洮的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仍然相对薄弱,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尽管乡村旅游业有所发展,但还需要加大投资
力度,完善设施和服务。
总之,临洮的产业发展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
资源匮乏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探索——以甘肃省临洮县阳坡村为例

资源匮乏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探索 ——以甘肃省临洮县阳坡村为例发布时间:2022-12-21T03:19:55.442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6期作者:杨召[导读]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对城乡关系所做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杨召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洛分公司 710075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对城乡关系所做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对于资源匮乏型村庄来说,其交通区位一般,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匮乏,村庄特色不明显,如何促进这类村庄振兴发展,是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
本文以甘肃省临洮县阳坡村为例,在村庄规划中以村民为立足点,探索资源匮乏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资源匮乏乡村振兴阳坡发展路径随着我国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乡村能否振兴成为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乡村面临着空心化、老龄化、土地低效利用等人地矛盾问题,在资源匮乏地区的村庄,这类现象更为严重。
虽然国家积极采取了诸多措施来促进乡村发展,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惠农政策背景下,这种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1]赵秋倩,王进,夏显力.资源贫乏型乡村如何实现内生发展——基于西部地区D村的乡建之路[J].农业经济问题,2021(09):58-67.DOI:10.13246/ki.iae.2021.09.008.[2]卫佩行,钟金玉,安可尚.乡村振兴视域下集聚乡土人才的对策思考[J].南方农机,2022,53(20):112-114+119.[3]步肖斐.城乡关系理论视域下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2):158-160.[4]杨威,孙红滨,杨久涛.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与问题研究——山东省高密市乡村振兴的调查[J].乡村论丛,2022(02):115-120.][1]。
阳坡村是典型的西部资源匮乏型农村,对其发展路径探索研究,有助于促进区域的乡村振兴。
临洮县简介

临洮县简介临洮,古称狄道,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是省会兰州的南大门和兰州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
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辖12个镇、6个乡,6个社区、324个村委会,2367个村民小组,年末常驻人口54.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83万人。
全县耕地面积108万亩,海拔1730--3670米,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29.5℃),年降水量317--760毫米,无霜期80--190天。
近年来,临洮县相继荣获“全国田径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花卉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殊荣。
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1.31亿元,同比增长14.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16元,净增3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960元,净增860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23.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4亿元,同比增长65.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亿元,同比增长21%;粮食总产量达到19.8万吨,净增2.42万吨。
历史文化悠久。
临洮,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古丝绸之路要道,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美誉。
迄今建县已有2380多年的历史。
闻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都因首先发现于境内而得名。
区位优势明显。
临洮县城距兰州市区仅100公里,212等三条国道穿境而过,城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兰临高速公路的通车,进一步缩短了临洮到兰州的距离。
随着临罐、康临等高速公路的动工建设,临洮的交通条件将更加便利。
特别是依托中铺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了占地14.67平方公里的中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已有110千伏变电站、远达石油化工机械、三易水泥、生源矿业、融璎蔬菜等5家企业签订建设协议,总投资超过6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中的临洮县苗圃
临洮县苗圃位于临洮县城东南。
风景秀丽的岳麓山如一座绿色屏风巍然屹立其东。
东边清澈蜿蜒的洮惠渠,西边交通便利的212国道犹如给它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五月的临洮苗圃内,整洁开阔的道路两侧,沿路栽植的各种花灌木经过整个春季的争奇斗艳,方才披上夏日的绿装,树下各种草花正开得锦缎般绚丽,不禁叫人精神一振。
路两侧,各种成片的苗木整齐划一的挺立着,如列队的士兵。
这一片是伞盖似的垂榆树,那一片是探春;这一片是牡丹,那一片是芍药……真是应有尽有。
与大多数苗圃一样,临洮县苗圃以前以经营单一的林果业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它的发展也曾经过低谷徘徊期。
经过几度迷茫,很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造林树种及园林绿化树种,以圃内有限的土地做品种栽培,起到很好的广告效应。
而在圃外周边及城郊租用大量土地规模栽植,年产各类优良绿化苗木600多万株。
继续前行,几栋整齐划一的高效现代温室一字排开,银白色的双层棚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苗床上蝴蝶兰、一品红等花卉鲜艳欲滴。
俗话说花木不分家,近年来,苗圃新增花卉产业,配套修建现代化智能温室四座、恒温气调库、组培室、隔离网室各一座。
年产百合鲜切花70多万枝;临
洮大丽花等各类花木产品300万盆(株)。
从大棚出来,继续往东,绿荫丛中,你会惊讶的发现,会有“岳麓苑餐厅”、“岳麓苑宾馆”、等金字招牌闪闪发光。
叫人怀疑是否走错了路。
没错,为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森林景观及区位优势,满足人们向往森林生态旅游的需求,临洮县苗圃2005年开始跻身生态旅游业,先后投资建成集花木展销、科技推广、文化交流、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岳麓苑生态餐厅、岳麓苑宾馆、星级厕所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以上。
苗木、花卉、生态旅游三大产业相辅相成,构成了临洮县苗圃独特的经营结构。
2011年起,又跻身园林绿化行业,先后承接了临洮县中铺工业园绿化工程、金泽路绿化工程等大型绿化工程,为打造绿色临洮、生态临洮添砖加瓦。
同时,临洮县苗圃因其立足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取长补短的经营理念,多次获得各级部门嘉奖,逐步成为行业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千帆过尽,万壑争流。
临洮县苗圃将一如既往的一步一个脚印,健步走出新时期林业产业的辉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