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同队建成
国务院23号文件学习内容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前言:2010年8月20日下午三点至五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召开国家2010年第八次安全生产视频讲座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李生盛主持会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兼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黄毅主讲,主要内容是解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各类企业,要高度树立安全生产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必须深入学习、积极宣传、全面贯彻、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有法必依、政令畅通、取信于民,努力做好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黄毅主讲内容: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针对《通知》出台的背景意义、基本要求、主要特点、以及如何抓好学习宣传贯彻落实问题,黄毅作了如下讲解:一、背景意义《通知》的制定出台,是党和国家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
2004年1月1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第一次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本《通知》是继《决定》之后,2005年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提出的安全生产12项治本之策之后,国务院出台的第二个指导安全生产的纲领性文件。
为全面完成好“十一”五计划安全生产阶段性目标(2006年前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2008年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2010年前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奠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计划基础。
《通知》是今后一段时期安全生产的重要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对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起到重要作用。
关于矿山救护队救援体系建立的思考

关于矿山救护队救援体系建立的思考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煤矿“四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增强,当前煤矿事故逐年下降,安全形势平稳。
但同时作为守护矿山安全的救护队,尤其新队员现场经验缺乏,实战能力弱化。
为提高救护队实战能力,本文从作者从所在救护队当前救援训练体系入手,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论证了进一步建立完善该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立该体系的重要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救援;体系建立引言在我国的应急处置体系中,矿山救援起步和发展最早,主要目的是保障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
当井下灾害发生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和行动,可以显著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
当前在“两个至上”的安全理念下,煤矿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处于低位波动期,说明煤矿应急救援体系是非常成功的。
然而,当事故发生时,问题是未知的。
正是因为事故带来的不确定性,才不能在处理事故时简单地套用以往事故的经验。
此外,随着煤矿事故数量的减少,煤矿救护队面对现场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
这样的情况出现,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煤矿救护队实践的机会。
基于以上分析,充分体现处矿山救护队建立完善救援训练体系的重要性。
1矿山救护队救援体系建立矿山救护队是事故发生后第一批进入事故现场的人员,是否具备过硬的业务技术,是否有完备的救援体系,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
救护队伍救援体系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救护队配备的救援设备是齐全完好的,拥有完善的救援装备是救援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对于不同的事故,使用的装备工具也不尽相同。
如发生水害事故后,可靠的抽水、排水设备是必不可少的;面对火灾,快速密闭可以有效控制火灾范围和火势蔓延;瓦斯爆炸发生后,瓦斯监测设备可以有效监测瓦斯含量,排气设备可以降低地下瓦斯含量和浓度,从而有效防止二次爆炸的风险。
二是针对不同的事故,不同的环境,救灾技术和救援方案也不尽相同。
诱发矿山事故的主要因素是水、火、瓦斯和煤尘。
救援战例(2)

救护战例分析一、救护队的现状1、矿山救护队的发展1949年,抚顺、阜新、辽源三个煤矿,成立新中国了第一支专业化的矿山救援队伍,共有指战员66人。
1952-1957年,煤炭部拨专款成立了北京、阳泉、大同、淮南、平顶山、开滦等44支矿山救护队,指战员1485人。
1962年,全国有58支矿山救护队,指战员3217人。
1978年,全国国有重点煤矿,部分地方煤矿、地区煤炭工业局和产煤县也组建了矿山救护队。
截至到2007年,全国共建立14个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有矿山救护大队98支,救护中队609支,救护小队1831支,直接从事矿山事故应急救援人员24522人。
2、个人防护装备氧气呼吸器作为救护指战员的重要防护装备,在抢险救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此,它的研制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750年,史蒂芬.哈利设计出闭路式呼吸器的雏形,使用时间3-5分钟。
1779年3月25日,奥地利籍荷兰人,利用加热硝酸钾生成氧气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设计生氧式呼吸器。
1795年,法国人设计出呼吸器。
由气囊、鼓风机、半面罩组成。
使用时间几分钟。
1800年,法国人设计出行走式储存空气的容器。
1830年,奥地利人自给式呼吸器,由面罩、1.8升气囊、阀门、充气泵等组成,使用时间分钟。
1850年,法国人设计黄铜气瓶,充15-16个气压。
1853年,比利时列日大学生理学家秀恩教授主持,利用化学氧和二氧化碳清净罐技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Sohwann型呼吸器。
1859年,j.white机械师设计出了由储气袋、管子充气、呼气管呼气。
1860年,法国人设计出铁皮气瓶,30个气压,使用时间1小时。
1864年,法国人galibert设计出由鼓风机、羊皮气囊、口具、呼气管等组成的呼吸器。
使用时间8-9分钟。
1873年,h.fayol设计出由储气袋、口具、外接泵组成的呼吸器。
1853年,比利时秀恩博士利用氧化钡组装化学氧呼吸器。
1854年,schwann教授发明了无平衡减压器,这种设计没有制造出产品。
矿山事故的抢险救灾与应急处理

第二节矿山事故的抢险救灾与应急处理矿山的重特大事故具有极大的危害,认真制定事故应急计划(也称事故应急处理顶案),对于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以后有条不紊地实施应急救援,消除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都有重要意义。
而应急救援工作又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救援队伍的协调配合.所以,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也就不同于一般事故的处理,成为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应受到矿山企业的高度重视。
一、抢险救灾的组织领导及职责(一)组织领导矿山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应立即成立救灾总指挥部。
总指挥部由矿业总公司总经理或矿长担任,由采掘、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部门的人员以及总工程师组成。
救灾现场还应成立现场指挥部。
现场指挥部在总指挥部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汇报总指挥部。
现场指挥部的指挥应由熟悉现场情况的副矿长或救护队长担任。
(二)职责分工(1)矿长或总公司总经理。
是处理重大灾害事故的总指挥,职责是根据本矿的<预案>及现场实际情况,在总工程师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2)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负责组织制订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3)总公司总工程师,参加指挥部工作,协助总经理处理事故。
负责调度事故矿以外的其他矿支持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员及物资。
(4)各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及时凋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负责签发抢险救灾的入井许可证。
(5)矿副总工程师,根据矿长的命令,负责某一方面的救灾技术工作。
一149—‘Ik'm非'llt'm矿山主I口气女人和摹h簟生产囊-—L人员培叫教材(6)救护队队长,根据总指挥和现场指挥的命令,负责实施救护队员的行动计划.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援救和事故抢险。
(7)安全科长,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进行监督,对人井人员的控锗实行监督。
(8)生产科长,按矿长的命令做好科室协调工作。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及矿山救援战备

第二章、矿山救护应急战备及响应 第一节、矿山救护队特点
矿山救护队是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 护规程》等法规建立,能够处理和抢救矿井火灾、矿山 水灾、瓦斯与煤尘爆炸、瓦斯突出与喷出、火药爆破炮 烟中毒等矿山灾害的职业性、技术性、军事化的专业队 伍;当矿山发生灾害时,能迅速赶赴现场抢救人员和处 理灾害的专业救护组织。
第二节、中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
我国对应急救援的理论研究和应急救援 系统的建立方面, 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 还 存在较大差距, 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 的颁发实施和安全生产形势的日益严峻才逐 步受到重视, 这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状况 以及安全生产的迫切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一、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第一节
国外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系统情况
1、美国 1987 年美国环保署、联邦应急管理署发布了《应急 计术指南》, OSHA 标准《高危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 安全管理》和环保署标准《风险管理计划》中对企业事 故应急提出了要求。联邦政府设立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 并成立了国家应急响应领导小组(RNT) , 由环保署牵 头, 下列16个政府部门组成: 环保署(NRT) 、职业安全 健康管理局(OSHA) 、国防部、商务部、交通部、公共 卫生事业管理局( 卫生部)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内 务部、司法部、能源部、财政部、核工业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总务管理局、美国海岸警卫队。
职业性 矿山救护队的职业性在于经常处于战备状态,时刻 保持高度警惕,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常备不懈,平时 下井熟悉巷道路线,检查消除隐患,并有不少于6人的值 班、待机的小队执行昼夜值、待班,一经接到事故通知 警报后,值班小队要在1min内登车出动,(待机小队2min 内)专业服装及仪器装备均在车上。行进途中,队员在车 内着装佩械,下车后可立即奔赴灾变现场。
做强同煤造福员工_记同煤集团董事长_党委书记刘随生

做强同煤 造福员工记同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随生打造企业战略构架,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做优煤炭主业。
2005 年,同煤集团大力实施精 采细采,资源回收率达到 70% 以上。
同时,进一步 加强了煤矿技术改造,集团本部包括轩岗煤电的采 煤机械化程度达到 99.45% ,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 93.74% 。
采掘单产单进分别达到 6.85 万吨和 211. 82 米。
继续推进采掘重点工程建设,完成了 9 个新 盘区的开拓,3 个石炭系延深工程进展顺利。
加大对 重组矿的技术改造,新增生产能力 400 万吨。
这一年, 全集团生产煤炭 5668 万吨,同比增产 310 万吨。
2006 年,塔山工业园区 1500 万吨矿井投入试生产。
该园 区以年产 1500 万吨的矿井及配套选煤厂、4 × 5 万 千瓦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和 2 × 60 万 K W 坑口电厂、年激发企业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现有总资产 405 亿元,是以煤炭生产 为主,电力、化工、建筑安装、机械制修、建材等产业综合发 展的特大型企业。
该煤矿以低灰、 低硫、高发热量、挥发适 中、煤质稳定的特点享誉世界,是国内少有的多用途优质烟 煤。
煤矿成立 56 年来,累计为国家贡献优质煤炭近 14 亿吨、 上缴利税近 193 亿元。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现任董事长、 党委书记刘随生同志, 1968 年参加工作,在大同煤矿已经工作了 38 年。
在这 38 年 里,刘随生先后当过工人、区队书记、区长、安监站长、副矿 长、矿长。
1995 年刘随生走上集团公司领导岗位,先后担任 吉林省珲春矿务局局长、吉林省煤炭厅长、党组副书记,大 同矿务局正局级副书记;2000 年到 2005 年,历任大同煤矿集 团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2006 年初,刘随生 出任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与煤炭打了近 40 年的交道,刘随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炼就了过人 的胆识,更显露出他立足现实、心存高远的气魄。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内务规范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内务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以下简称国家队)内部事务,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管理办法》(安监总应急〔2012〕131号)等政策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国家队内务建设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国家队全体指战员。
第三条国家队由矿山救护大队、抢险排水大队、救援钻探大队、医疗急救大队(以下简称专业队)和专家组组成。
各专业队原则上实行大队-中队-小队的体制编制。
第四条国家队机关依托矿山救护大队机关建立,设办公室、战训部、技术装备部、政工部和后勤部等部室。
抢险排水大队、救援钻探大队、医疗急救大队可结合实际设立机关管理部门。
第五条国家队主要担负规划服务区域内矿山事故灾害救援任务;根据上级命令执行规划服务区域外重特大、复杂矿山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任务;兼顾其他生产安全事故和相关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任务。
第六条内务建设是国家队各项建设的基础,是巩固和提高国家队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保证。
全体指战员要认真履行职责,维护良好的内外关系,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培养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第七条国家队内务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八条国家队各级领导和机关对本规范的施行负有重要责任,必须做到按级负责、各司其职、加强检查、严格落实,不断提高国家队建设水平。
第二章宣誓第九条宣誓是国家队队员对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作出的承诺与保证。
新队员入队后必须进行宣誓。
国家队队员宣誓誓词是:我志愿加入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
我宣誓: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忠于职守、努力工作,刻苦训练、提高本领,时刻准备、闻警出动,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十条宣誓以大队(中队)为单位,由大队(中队)领导主持召开大会实施。
第十一条宣誓前,大队(中队)领导应对宣誓队员进行国家队的宗旨、性质、使命和任务教育。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大同市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通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大同市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10.12•【字号】同政办发〔2019〕79号•【施行日期】2019.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大同市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局、办:为适应新时代大应急、全灾种救援处置要求,建立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和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山西省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通知》(晋政办发〔2019〕53号)精神,结合大同实际,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大同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全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下设19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分别负责相应类别突发事件的防范治理和应对处置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同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武宏文市委副书记、市长常务副总指挥:薛明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副总指挥:尚建军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郭蕾副市长马安全副市长荆虎副市长郝献民副市长董建中市政府秘书长成员:曹晖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建军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贵市政府办公室一级调研员梁全胜市政府办公室正处级干部邢兆东市政府办公室四级调研员李广林市政府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徐海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明生市发改委主任范振凯市教育局局长王成舜市科技局局长董宪军市工信局局长柴鑫市公安局副局长王东升市民政局局长魏兴平市司法局局长刘义深市财政局局长张炜市人社局局长王学军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赫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田培山市住建局局长王玺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梁翼龙市交通局局长文晓东市水务局局长张颖龙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高淑霞市商务局局长戴陶市文旅局局长张宏东市卫健委主任耿建举市应急局局长王宏栓市国资委主任曹旭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高东森市体育局局长苏春枝市能源局局长刘建勇市文物局局长赵晓周市人防办主任申海军团市委书记杨竹梅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殷宝才市地震局局长苏喜福市气象局局长樊琳大同海关关长任厚大同银监分局局长贾恒春大同煤监分局局长李宏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赵润远大同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处长高晓峰武警大同支队支队长王鹏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王爱寿大同供电公司总经理罗万军太原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站站长牛向荣大同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总指挥部主要职责:加挂市减灾委员会牌子,统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灾害防治、事故防范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领导全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工作,统筹制定全市应急管理政策措施、总体预案、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综合减灾工作和防灾减灾救灾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研究解决风险防控、应急准备等重大问题,研究决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其他重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