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园地二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PPT课件(六年级上册)

我的收获
①“赞叹”“婉言谢绝”等词语是“说”的同义词。 ②可以代替“说”的词语还有“谈论、讲解、窃窃 私语……”③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只写相关 的动作和神态,可达到同样的表达效果。
练习运用
我会写:
(1)爸爸看了我写的诗,轻描淡写地点评道: “_诗__写__不__错__,__还__需__要__继__续__努__力__!___”
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的激 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 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如《开国大典》写闻兵式时,既从整体 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那种整齐成武的情景,又 用某些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 整个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了 深刻的印象。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
我会读
(1)注意读音:翘舌音的字有“视、守、 尺”,平舌音的字有“瘁、死、祖、宗、寸”, 前鼻韵的字有“尽、人”,后鼻韵的字有“”, 鼻音的字有“难”,容易读错的字有“鞠、躬、 瘁、卑”。
(2)注意停顿: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2)妈妈称赞我的诗“精彩极了”,爸爸批评我的诗“糟
糕透了”。妈妈气得脸色通红: “_你__怎__么__能__这__样__呢__?__孩__子__还__小__,__他__需__要__鼓__励__!_____” (3)“_这__幅__画__不__是__我__画__的__!__”我羞得满脸通通,连声辩 解,“__是__我__爷__爷__画__的__!__”
是啊,在阅读时,要善于抓住场面 描写中的“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更 深入地理解课文;在写作中,也要善于 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让作文变 得更精彩!
6上语文园地二笔记

6上语文园地二笔记《语文园地Ⅱ》是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材,主要包括了课文、课外阅读、写作等内容。
在这本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今天我将从课文、课外阅读和写作这三个方面进行笔记。
一、课文部分《语文园地Ⅱ》的课文部分包括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寒夜》、《陆游手札》、《觅伴》等,这些作品既能开拓了孩子的阅读面,又能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1.《寒夜》是鲁迅的一篇散文,通过作者的描写,给人一种绝望和寒冷的感觉。
这篇文章以夜晚为背景,通过描写孤独、冷漠、肮脏的一幕幕场景,生动地表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无奈。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应当反思社会的现状,珍惜身边的温暖和亲情。
2.《陆游手札》是一篇古文,作者陆游通过自己的写作给年轻人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忠告。
他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浪费时间;要关心身边的人,不要只顾自己;要正确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这篇文章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3.《觅伴》是一篇现代童话,讲述了小狼因为家人的去世感到孤独,他渴望找到一个伴侣来陪伴自己。
然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麻烦和困难,最后意外地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伴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目标,相信最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二、课外阅读部分《语文园地Ⅱ》的课外阅读部分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故事、小说和诗歌,可以拓宽孩子们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1.《钓鱼的智慧》是一篇寓言小故事,讲述了小渔夫在钓鱼时的机智和勇气,最终获得了鱼群的认可,并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智慧都是成功的关键。
2.《中国的好汉》是一篇讲述中国古代英雄故事的文章,如岳飞、文天祥等。
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代的忠诚、正义和担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3.《小小英雄》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描述小英雄保护家人和朋友的故事,培养了孩子们勇敢和乐观的品质。
这首诗歌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英雄梦,在平凡的事情中也能做出非凡的贡献。
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

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语文学习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在六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二中,我们又领略到了许多新的风景。
这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主要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几个部分。
在交流平台里,我们探讨了如何结合阅读体验来评价人物。
这让我们明白了,评价一个人物不能仅仅从单一的方面去看,要综合多方面的表现和行为。
比如说,在《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面对敌人时的英勇无畏,让我们心生敬佩;而在《开国大典》中,毛主席等领导人的庄重和威严,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学会了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提高了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词句段运用则像是一个语言的训练场。
在这里,我们学会了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
比如描写运动会上的场景,既要写出整个操场的热闹氛围,这是“面”;又要聚焦到某个运动员的精彩表现,这是“点”。
这样的描写能让场面更加生动鲜活,仿佛就在眼前。
还有,通过对比不同的句子,我们感受到了重复用词的妙处。
它可以增强语气,让情感的表达更加浓烈。
书写提示部分教会了我们如何写好楷书。
楷书要求字体端正、笔画规整,要注意字的大小和间距。
这不仅能让我们的书写更加美观,还能培养我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而日积月累里的诗词和名句,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则展现了英勇无畏的爱国情怀。
这些名句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习语文园地二的过程,就像是在挖掘一座宝藏。
每一个部分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领悟。
它不仅让我们的语文知识更加扎实,还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情感更加丰富。
通过对这个单元语文园地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园地二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园地二一、交流平台在自己的习作中,要做到:1.点面结合。
2.有明确的中心。
3.有合理的顺序,能表现特定的气氛。
4.烘托人物性格。
交流平台演练台请试着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一个关于学校运动会的片段。
二、《词句段运用》说特点加点的部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可以加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第一句话中的两个“只听见”强调了开国大典的现场非常肃静;第二句话中的两个“是那么”强调了“空气”和“天空”“比别处的更可爱”。
我发现:第一个句子中两个“只听见”是为了衬托广场的安静,表现了人们激动、紧张的心情。
第二个句子中用两个“是那么”强调了空气的清鲜和天空的明朗,加强了语气。
三、词句段运用示例:1.天黑了,只看见一轮弯月挂在天边,只看见寥寥几颗星在眨眼。
2.妈妈做的饭菜,总是这么好吃,总是这么让人回味。
四、书写提示①欣赏这两幅作品,说一说: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一幅是古诗作品,竖行书写,一幅是书信抄写,横行书写。
②怎样才能写好一幅书法作品呢?联系自己平时的书写经验进行交流、总结。
练习书法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3.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五、日积月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这句话出自《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力”选本多作“瘁”)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这句话出自《白马篇》:“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归:回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解除国难而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这句话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六上《语文园地二》精品课件(第一课时)

④花的海洋 人头攒动 叫卖声 赞叹不已
( 逛花市 )
“面” 的描写
动作
﹏接下﹏来﹏,﹏各﹏项﹏比﹏赛﹏开﹏始﹏了﹏,﹏你﹏看﹏男﹏同﹏学精﹏神﹏
抖﹏擞﹏,﹏女﹏同﹏学﹏英﹏姿﹏飒﹏爽﹏。跳远的同学猛跑几步,
脚用力一蹬,身子一弓,向前一跃,像猛虎扑食
一样腾空而起,然后轻轻地落到松软的沙坑里。
“点” 的描写
气愤 欢乐 气氛
紧张 难过
真实地再现某一特定场 合下的特定气氛,有助于表 现所描绘的场面的特点。气 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 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 感情。
♢有点有面 ♢点面结合
场面描写必须先写出某一个特定 场合的整个面上的情况,然后还要写 出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
♢ 由“面”到“点”
♢ 时间顺序
♢ 先“面”后“点”
要理清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做到层次分明。
硬笔书法作品赏析
♢ 横写式: 首行起首字错开两字书写,
每行左边(除首行)与右边的 临界字应在同一竖线上。
♢ 竖写式: 正文各行起首字在同一直线上,
各行尾字在同一直线上,标点符号 占一字。
注意:无论是横写式还是竖写式,落款文字 都尽量不要超过正文首尾,或与之相齐。落款的 字体要略小于正文,以显构图上的和谐。
顾及全局 情感突出
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 的场面描写?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 写场面的?和同学交流。
看看下面的几组词,你能联想到什么场面?
① 哨声一响 拼抢激烈 运球过人 三分球
(篮球比赛)
② 动人的旋律 静静地欣赏
陶醉其中 (音乐会 )
③眼花缭乱 震耳欲聋 五彩缤纷
仿佛是白天
( 放烟花 )
语文园地二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园地2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园地2笔记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园地二主要内容为:- 交流平台:这个板块主要是让学生分享在阅读中如何理解词语的意思。
- 词句段运用:这个板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写作中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
- 书写提示:这个板块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在书法中如何提高书写速度。
- 日积月累:这个板块主要是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以下是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园地2 的笔记:一、交流平台1. 理解词语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 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运用方法理解词语:- “憧憬”一词可以结合语境理解为“我”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
- “五彩缤纷”一词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这个词语形容了烟花绽放时色彩绚丽的景象。
- “忐忑不安”一词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这个词语形容了“我”在等待父亲回来时的紧张、焦虑的心情。
二、词句段运用1. 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 要明确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 要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
2. 示例:-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 小丽多才多艺,她会唱歌,会跳舞,会弹钢琴,还会画画。
三、书写提示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1. 集中注意力。
2. 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
3. 一句话要连贯地写。
四、日积月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语文园地二六年级上册笔记

语文园地二六年级上册笔记
以下是语文园地二六年级上册的:
单元主题介绍: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包括《文言文二则》、《诗经·采薇》、《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游子吟》。
这些课文展示了古代诗歌和文言文的魅力,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重点字词:
通假字:如“说”通“悦”,“具”通“俱”。
词类活用:如“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尽”,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吃光”。
古今异义:如“尝”在古文中是“曾经”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是“品尝”的意思。
二、修辞手法:
比喻: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用“好雨”比喻春天的及时雨。
拟人: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三、文言文翻译技巧:
留: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
换: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替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补:补充文言文中省略的部分,如主语、谓语等。
删:删除不需要翻译的虚词、语气词等。
诗歌鉴赏:学习本单元的诗歌,要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同时,要注意积累常见的诗歌意象,如“月”代表思乡,“花”代表美丽等。
文化常识:了解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职的变迁、传统节日的来历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和古诗。
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课文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课文笔记一、交流平台。
1. 内容总结。
二、词句段运用。
1. 描写场面的词语。
- 热血沸腾。
- 含义:原指血液在身体中快速流动,将内脏产生的热量带到全身,比喻激情高涨。
- 例句: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同学们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为班级争光。
- 粉身碎骨。
- 含义:身体粉碎而死。
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 例句:战士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 惊天动地。
- 含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 例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惊天动地的革命斗争,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 排山倒海。
- 含义: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 例句: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渡过长江,解放了南京。
2. 句子改写。
- 原句: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改写成反问句: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这声音难道不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改写思路:三、日积月累。
1. 内容。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
- 含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奉献精神。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他的这种精神成为后世的楷模。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 含义: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英雄烈士就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为了国家和民族,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英勇牺牲。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李纲。
- 含义: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应当拼死捍卫,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这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方面,我们应坚守这样的信念。
-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
- 含义: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来不敢忘记忧国忧民。
这是一种心系国家的高尚情怀,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关心国家的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班级内评选出优秀的书写作品,在 教室里办一次书写作品展览。可以制作成展览 板,也可以张贴在黑板报上。
(2)突出重点,写出气氛。既然是 场面,必然会有很多人物,因此,就要 分清主次。详写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 略写次要人物。此外,还应注意把握场 景,写出气氛。真实地再现某一特定场 合下的特定气氛,有助于表现所描绘的 场面的特点。
(3)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场 面中常常出现人多、事多、物多、 景多的情况,因此,要理清楚先写 什么,后写什么,做到层次分明。 某一场面的描写究竟采用怎阅读中,你是否 也读到过这样的场面描写? 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 写场面的?和同学交流。
交流示例
场面描写不仅可以塑造人物形 象、表现文章主题,而且可以渲染 气氛、表达情感。进行场面描写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场 面描写必须先写出某一个特定场合 的整个面上的情况,这如同电影中 的“大全景”拍摄。然后还要写出 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这如 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
词句段运用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各乐曲声, 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只听见”反复运用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突出了升旗鸣炮的时候“全场肃静”。在这 个庄严的时刻,广大人民群众屏气凝神,翘 首望着徐徐上升的国旗,没有任何喧哗。
也可以不用与“说” 有关的词语……
类似的句子还有:
(1)老妈皱着眉头:“你怎么会连这个 也错啊,是不会呢,还是粗心大意呢?”
(2)我红着脸,低着头,心里就像揣着 一只小兔子一样忐忑不安:“外婆,这个花 瓶是我打破的。”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书写作品(见教材 P34)。我们也来试着写一写,举办一 次书写作品展览。
◇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 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是那么”在这里表示程度,这个词 语的反复运用突出表现了草原上空气与众 不同的特点。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 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
(3)组织同学参观展览,可以提出自己的 意见或者建议,结合优秀作品找出自己在书写 上存在的毛病,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日积月累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李纲
◎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
语文园地二
交流平台
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 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 的阅兵式。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 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如《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 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那种 整齐威武的情景,又用某些细节去展现各 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 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 特色的队伍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这两个句子分别用“赞叹”“婉言谢 绝”代替了“说”。我还想到了“谈论、 讲解、窃窃私语……”
像以上两个句子中可以用来代替“说” 的词语还有:嚷、尖叫、斥责、唠叨、嘟 囔、呢喃、嘱咐、回答、自言自语、七嘴 八舌、滔滔不绝等。
示例:(1)“老鼠,老鼠啊!”弟弟 尖叫着,慌乱中被椅子绊了一跤。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是:(我 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小心谨慎地办事, 为国家大事用尽我的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自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了解 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做回家一样。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老祖宗的疆土,应该用死来守卫,哪怕
(2)“你也犯不着发脾气啊!”妹妹 嘟囔着,“再说,你的身体本来就不好。”
(3)“我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呢?妈妈 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都怪我自己。”弟弟坐 在饭桌前自言自语。
◇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 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
“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一丁点都不可以让给外人。
◎ 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即
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
我还知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