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6_2 南方地区教案 (新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 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4. 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2. 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
四、教学难点:1. 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册所学,对南方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新课导入:讲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 讲解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4. 讲解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5. 分析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7.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2. 掌握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
3. 了解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地形、土壤。
2.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水稻、茶叶、柑橘、热带水果等。
3. 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
2. 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解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地形、土壤。
3. 讲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
4. 讲解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6.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工业发展条件。
2. 掌握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2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南方地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南方地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工业、城市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提高对我国南方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知识,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南方地区的具体特征,如地形、气候、植被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南方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工业、城市等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南方地区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工业、城市等基本特征。
2.难点:南方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文特征的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南方地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南方地区案例,分析其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南方地区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针对南方地区特征的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南方地区的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南方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南方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南方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教师通过讲解,概括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南方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南方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南方地区》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植被、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等方面。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北方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差异较大,学生对其认识相对较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南方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植被、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特征。
2.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等人文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南方地区的特点。
2.案例教学法: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3.讨论法:分组讨论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南方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南方地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广东省的地理案例资料。
3.准备与南方地区相关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等数据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特征,以及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等人文特征。
3.操练(15分钟)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 掌握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产品。
3. 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 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产品。
4.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4.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研究,深入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产品。
【评价方法】1.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的表现。
2. 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深度。
3. 案例研究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
第二章: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2. 掌握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分析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2. 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城市调研,了解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价方法】1. 学生参与城市调研的表现。
2. 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深度。
3. 案例研究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2. 掌握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分析南方地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2. 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南方地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粤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第二节南方地区(共27页)

南方地区——农业条件概况
1、有利条件:①水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②河流下游 地势平坦;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⑤劳动力充足, 精耕细作;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水平高。 2、不利条件:①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②江淮地区夏 季伏旱天气;③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的台风;④以红壤为主, 土壤贫瘠;⑤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缺水严重。
南方地区——自然资源
有色金属丰富:江西德兴、 安徽铜陵、湖北大冶、云 南东川的铜,江西大余的 钨等等 水利资源丰富:葛洲坝 三峡 丹江口 五强溪 岩 滩 二滩 森林资源丰富:西南林区 和东南人工林 核电:在华南和华东常规 能源缺乏,需能多,建了 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 亚湾核电站。
三、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
南方地区——人口民族
面积:占全国25% 人口:约占全国55% 民族:汉族人占大多数 少数民族有30多个, 人 口5000多万,主要分布 在广西、云南、贵州、 四川、重庆、湖南、海 南等省,其中壮族人数 最多。(西南最多,其 中云南最多)
南方地区——农业
1.耕作方式:水田为主 2.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 3.主要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还有油菜
中国分区地理 第2节
一、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南方地区——地形
南方地区——气候
南方地区——植被
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南方地区——温度
南方地区——温度带
南方地区——降水——土壤
粤教版地理八下6.2《南方地区》实用教案设计

《南方地区》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
为了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有效地进行区域管理,将我国地理区域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
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单元之一,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认识我国区域差异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节教材从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入手,让学生在学习南方地区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范围,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的重点是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难点是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地理学科的特点,我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掌握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和省区)。
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主要河流和特征。
运用图表,分析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让学生学会用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
通过读图、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重难点结合中考考纲的要求,以及学生丢分的情况,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和省区)。
②难点: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打算采用情境教学法、指导学生读图以及练习巩固来突重破难。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技能。
但对南方地区的了解也不过是有部分学生知道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零星的知识点,缺乏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选择地理是偏向理科思维的文字学科,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阅图能力,因此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产业特色1.1 教学目标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掌握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特色。
分析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1.2 教学内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等。
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水稻种植、茶叶生产、柑橘产业等。
南方地区的工业特色: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等。
南方地区的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商贸业、金融业等。
1.3 教学活动地图分析:让学生观察南方地区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特点讨论:让学生讨论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地形地貌探究:让学生观察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图片,了解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等的特点。
产业特色介绍:让学生介绍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特色。
发展优势和挑战分析:让学生分析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1.4 教学评估地图测试:测试学生对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掌握程度。
产业特色报告:让学生选择一种南方地区的产业特色,进行报告和展示。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产业特色2.1 教学目标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特色。
分析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2.2 教学内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带季风气候。
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小麦种植、玉米种植、大豆生产等。
北方地区的工业特色:重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业等。
北方地区的服务业特色:零售业、餐饮业、教育业等。
2.3 教学活动地图分析:让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特点讨论:让学生讨论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 第二节 南方地区 教学设计 (1)

第二节南方地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2.南方地区特点2新设计通过1.导学模块2.拓展延伸3.反馈检测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3学情分析学生基础差,对地理了解少。
4重点难点南方地区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第二节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一、【自主学习】要点回复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和(海洋)。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新课知识1、南方地区主要是指我国以南,高原以东的区域。
2、地形:以、为主,主要地形有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3、河湖: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主要河流有、;主要湖泊有湖、湖、湖。
4、土壤:南方地区有“ ”之称,因土壤属红壤(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形成)。
5、气候:以气候为主,夏季,同期。
6、农业:农作物一年熟到熟,是我国重要的、、、、蚕桑、柑橘、鲜花产区,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产区。
7、经济:南方地区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多,最活跃,业最发达,对外联系最广泛的地区。
8、南方地区有我国五个经济特区:市、市、市、市、省、它们都位于我国沿海,对内对外联系便利,利于经济发展。
9、区域合作:泛珠三角洲(由9个省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目的在于互补、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二、导学模块【合作探究】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其农业发展有何影响?2、联系实际,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有何有利条件?【拓展延伸】高(中)考对接(2011.石家庄)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南方地区的是()①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②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③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④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三、固学提高【反馈检测】1、南方地区的居民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A、主要是突出居民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B、这是由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C、主要是由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D、这是由于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水网密布决定的2、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3、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麦B.水稻C.玉米D.谷子4、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为了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B. 便于雨水下泻C.便于空气流通D.便于更快散热5、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A.耕作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B.土壤肥沃C.平原面积广大D.水热条件好,作物生长周期短6、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单元中人口最多的地区B.南方地区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活动活跃C.南方地区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D.南方地区制造业发达,对外联系广泛7、下列几幅图所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10、下列我国部分工业区中,位于四大区域中的南方地区的是()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D.西部工业区11、南方地区产量最大,分布最广泛的水果是()A、椰子B、苹果C、香蕉D、柑橘12、经济特区最多的省是()A、广东省B、福建省C、海南省D、浙江省13、哈尔滨的学生寒假长,而武汉的学生暑假时间长的原因是( )A.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B.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C.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使用的教材授课时间长短不同14、广州农业生产一般不会受到下列何种天气的影响?()A.春季低温B.夏季暴雨C.秋季扬沙D.冬季霜冻一、【自主学习】要点回复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和(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南方地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
2、了解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教学重点:
1、了解南方地区的基本概况;
2、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
分析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因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理区之一——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
2、了解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三、出示自学提纲:
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划分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读图6.8南方地区图,找出各省区的位置。
(3)读图6.8完成P16活动题。
2、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形特点。
(2)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3)了解红土地的特点及对林业的影响。
(4)完成P19活动题。
四、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自学。
4、检查自学讨论结果:
(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划分。
(南方地区主要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
东南丘陵的土壤是红壤)
(2)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茶叶、甘蔗、油菜、柑橘、鲜花等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3)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
(4)南方地区红土地的特点及对林业的影响。
(见“知识之窗”)
(5)了解南方地区水运交通。
(南方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多,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活动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对外联系最广泛的地区,南方地区的面积占25%、人口占55%、GDP占75%,珠江水系号称“华南大动脉”。
)
(6)了解五大经济特区及各位于的省区。
(我国有五个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和海南省。
其中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主要有深圳、珠海、汕头。
)
五、课堂小结。
六、提出疑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共同濒临的海洋是什么?(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