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38MAPK表达的烟草毒理学评价

合集下载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MIN6细胞JNK及p38MAPK表达影响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MIN6细胞JNK及p38MAPK表达影响

2 1 0 0 0 9,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c i g a r e t t e s mo k e e x t r a c t ( C S E )o n e x p r e s s i o n s o f c — J u n N — t e r mi —
E f e c t o f c i g a r e t t e s mo k e e x t r a c t o n J NK, p 3 8 MAP K e x p r e s s i o n s i n MI N6
c e l l s
WA NG Qi u — s h i , C AO Y e , Y A N L i , e t a l( S c h o o l o fP u b l i c H e a l t h , S o u t h e a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 i n g ,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中 图分 类 号 : R 1 8 1 . 2 4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0 5 8 0 ( 2 0 1 6 ) 1 2 — 1 6 8 9 — 0 4 D O I : 1 0 . 1 1 8 4 7 / z g g g w s 2 0 1 6 — 3 2 — 1 2 — 2 1
0 . 0 5 ) , 并呈一定 的剂量 一效应关系 。结论 C S E能够导致 MI N6细胞 形态异 常 、 抑 制其细胞 增殖活 力 , 其 机制可 能与 J NK和 p 3 8 MA P K信号通路 的激活相关 。 关键词 : 香 烟烟雾提取物 ( C S E ) ; 胰 岛细胞 ; 细胞活力 ; MA P K s

p38_MAPK特异性抑制剂SB_239063

p38_MAPK特异性抑制剂SB_239063

垦丛堡芏堕咝墨堑丛塑!!坚至;旦蔓型鲞墨!塑!!!t曼!!P生!!!里!!!,鲤些型;!i,!业!!!!,y!!!!!型!!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39063吕小琴综述唐法娣审棱【摘要】p38MAPK是细胞内的重要信号传递者.主要对炎性细胞因于和多种类型的细胞应激信号进行传导。

SB239063是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能与之结合并抑制其对转录因子或下游蛋白酶的进一步活化,减少致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气道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提润、聚集和活化,因而对哮喘和COPD等气道慢性炎症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p38MAPK;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盼6ASB239063是第二代p38MAPK抑制剂,它与p38a和p38口有高亲和力。

因此,能与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otigen-aetivatedproteinkinase,MAPK)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和阻断多种炎症介质,如TNFa、IL一1、IL一6、IL一8等的产生,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或活化。

虽然目前对SB239063的研究仍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SB239063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气道慢性炎症的潜在的治疗作用不容忽视。

1p38MAPK抑制剂的分子机制MAPK超家族广泛分布于细胞浆内,具有丝氨酸和苏氨酸双重磷酸化能力,是细胞内的重要信号传递者,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该家族信息传递的共同特征是:细胞受到刺激后通过某种中间环节激活MAPKKK。

再进一步激活MAPKK,然后通过双位点磷酸化调控MAPK的活性。

该超家族包括四个亚家族,即ERKl/2,JNK/SAPK,BMKl/ERK5和p38MAPK。

其中,ERK途径主要对细胞的生长、分裂利分化信号进行传导;JNK/SAPK和p38MAPK途径相似,主要对炎性细胞因子和多种类型的细胞应激信号进行传导。

p38MAPK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4个亚型:p38n、p3813、p387、p388。

芳香烃受体通过p38MAPK

芳香烃受体通过p38MAPK

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16:06:39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34.1086.R.20230614.1546.031.html芳香烃受体通过p38MAPK/p65NF κB信号通路调节绿脓菌素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高月虹,刘梦茹,杨宪鑫,李若欣,柴文戍(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辽宁锦州 121000)收稿日期:2023-02-25,修回日期:2023-04-19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基金资助项目(No2020JH2/1030001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70540390)作者简介:高月虹(1990-),女,硕士生,研究方向:呼吸药理学、肺部感染性疾病,E mail:gaoyuehong4657@126.com;柴文戍(1964-),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呼吸药理学、间质性肺病与肺部感染性疾病,通信作者,E mail:cws1964@163.comdoi:10.12360/CPB2022090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07-1296-07中国图书分类号:R 332;R329 24;R378 991;R345 57;R364 5摘要:目的 探讨芳香烃受体(arylhydrocarbonreceptor,AhR)对绿脓菌素(pyocyaninPCN)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 7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PCN处理RAW264 7细胞24h,用CCK8法检测PCN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确定最适PCN浓度制造感染模型。

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给予0 1%dimethylsulfoxide,DMSO)、PCN组、PCN+AhR抑制剂(CH223191)组、PCN+AhR激动剂(FICZ)组,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hR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 6、IL 1β和TNF α)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AhR、p p38MAPK和p p65NF κB的蛋白表达情况。

p38 MAPK信号通路在尼古丁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中的作用

p38 MAPK信号通路在尼古丁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中的作用

p38 MAPK信号通路在尼古丁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王瑞玲;刘雯霞;刘彩红;郭蕊;王亚静【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8(015)026【摘要】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在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自噬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尼古丁(6×10-9、6×10-8、6×10-7、6×10-6mol/L)处理HUVECs,采用CCK-8和LDH试剂盒检测尼古丁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活性的影响,运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尼古丁作用下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及ERK1/2、JNK、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高浓度尼古丁(≥6×10-7mol/L)抑制HUVECs的增殖能力(P<0.01),增加上清中LDH的活性(P<0.05),且在尼古丁浓度为6×10-6mol/L时作用最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尼古丁(6×10-6mol/L)作用下LC3Ⅱ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Beclin-1的表达减少(P<0.05);同时尼古丁磷酸化MAPK信号,其中ERK1/2和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分别增加了0.77倍和2.91倍(P<0.01),而JNK的磷酸化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与尼古丁组相比,SB+尼古丁组中LC3Ⅱ与Beclin-1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尼古丁可导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并抑制细胞自噬,此过程中p38 MAPK信号通路可能起了重要作用.【总页数】5页(P41-45)【作者】王瑞玲;刘雯霞;刘彩红;郭蕊;王亚静【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丹皮酚通过miR-21介导的p38MAPK信号通路下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 [J], 刘雅蓉;陈君君;戴敏;苏祥;叶伊琳;2.丹皮酚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TNF-αr释放对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r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J], 刘雅蓉;吴鸿飞;戴敏3.丹皮酚通过miR-21介导的p38MAPK信号通路下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 [J], 刘雅蓉;陈君君;戴敏;苏祥飞;叶伊琳4.p38MAPK信号通路在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影响Henle-407细胞自噬中的作用 [J], 赖华毅;陈强;李红;朱春晖;易丽君;周菁;胡清华;余晓君5.丹皮酚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TNF-α释放对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J], 刘雅蓉;吴鸿飞;戴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药发现毒理学研究策略与新技术新方法精品文档

新药发现毒理学研究策略与新技术新方法精品文档

由高剂量测试 低剂量测试
基因组转录谱
蛋白质组表达谱 代谢组谱
分子标 志物
分子病 理学
组织芯片 细胞芯片
替代或部分替代以死亡、组织病理学为主的传统毒性指 标体系; 阐明和评价更接近实际条件下暴露剂量对人体 的毒性效应,解决从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时的误差。
单一用途逐步向多用途、多领域发展
药物发现阶段的毒理学研究
按基因功能推测药物靶标: 5000-10000个; 与人疾病关联,易成药靶标:3000-5000个。 策略:重点关注毒性来源 一定数量的“dirty”靶标,抑制其功能可能引起毒性 药物靶标基因敲除小鼠的行为、体征及其它异常推测可
能出现的毒性问题 尽可能达到“clean敲除”,药物的其他毒性表现即为
市场
药物发现及研发的全过程
靶标 确认
LO
发现阶段
非临床阶段
CE
临床阶段
I期
II期 III期
投放市场 Ⅳ期
CS
FHD
PD Submission
从药物发现到投放市场,都要对药物进行毒理研究
6-15 年
LO= 先导化合物优化 CS=候选药物选择 PD=产品决策
CE=候选药物评价 FHD=首次用于人 Submission=申报
离靶效应(off-target effects) 。
新药发现阶段毒性研究 —基于阶段的策略
新药发现阶段的毒性筛选
策略:采用临床前先导化合物毒性优化筛选系统
(Preclinical Lead Optimization Technologies, PLOTs) 能同时进行系列化合物的毒性比较 具有快速短期、动态、灵活、样品消耗量小、成本低 等特点 毒性筛选的结果通过定量结构活性分析可指导系列化 合物的结构改造

基于p38MAPK

基于p38MAPK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3.07.010基于p38MAPK/SERCA2α通路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于华曲莉(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药剂科,青岛 266033)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07-1395-07[摘要]目的: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肌质网Ca2+-ATP酶2α(p38MAPK/SERCA2α)通路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

方法: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HSYA 5 mg/kg组、HSYA 10 mg/kg组、HSYA 20 mg/kg组及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组(SB203580组)。

5、10、20 mg/kg HSYA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对应剂量HSYA,SB203580组给予100 μg/kg SB203580,末次灌胃结束后制作MIRI模型,Sham组仅切开左胸暴露心脏不结扎。

缺氧4 h、复氧12 h建立H9C2心肌细胞OGD/R损伤模型并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 组)、缺氧复氧模型组(OGD/R组)、5、10、20 μmol/L HSYA组及SB203580组,Control组、OGD/R组不进行药物干预。

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和H9C2细胞凋亡;检测大鼠血清氧化应激及心肌酶指标;ELISA检测大鼠心肌组织和H9C2细胞炎症因子含量;CCK8及EdU染色检测H9C2细胞增殖能力;qRT-PCR检测心肌组织和H9C2细胞p38MAPK、SERCA2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和H9C2细胞p38MAPK、p-p38MAPK、SERCA2α、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

【最新文档】从P38-MAPK 信号通路讨论-精选word文档 (4页)

【最新文档】从P38-MAPK 信号通路讨论-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从P38-MAPK 信号通路讨论黄芩苷对Ac-LDL+LPS诱导的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AS 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巨噬细胞是不稳定斑块的主要细胞成分,其凋亡与As斑块的破裂相关。

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凋亡的结果在AS 的早期和晚期是不同的。

早期病变中,巨噬细胞的凋亡有利于抑制病变细胞泡沫化,显著降低早期病变面积。

晚期巨噬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密切相关。

p38 蛋白激酶通路是已确定的 MAPKs 家族成员之一,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间功能同步等多种生理过程,并与炎症、应激反应的调控密切相关。

p38 MAPK通路也参与介导凋亡的信号传导,促进巨噬细胞的凋亡。

黄芩苷(baicalin)是由黄芩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黄芩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然而对黄芩苷抗AS 的作用机制并没有明确的阐明。

通过整体及离体实验研究发现,黄芩苷对肺炎衣原体感染所致AS 病理过程具有良好的阻抑作用。

本实验以脂多糖和乙酰低密度脂蛋白双重打击诱导离体培养的巨噬细胞凋亡,观察黄芩苷对凋亡及凋亡相关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从巨噬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方面论证黄芩苷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RAW264.7细胞购自中山医学院细胞中心;0.25% 胰酶、DMEM 培养液、脂多糖、培养瓶、PBS、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购自广州斯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酰低密度脂蛋白、脂多糖、黄芩苷、AnnexinV FITC/PI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Westernblot 检测试剂盒购自广州晨展生物公司。

1.2 巨噬细胞的收集及试验分组RAW264.7细胞株常规培养于含100 g/mL青链霉素、10% 胎牛血清的RPMI1640 完全培养液,置37 ℃、5% CO2、饱和湿度中培养,所有实验均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进行。

P38 MAPK抑制剂的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的开题报告

P38 MAPK抑制剂的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的开题报告

P38 MAPK抑制剂的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的开题报

题目:P38 MAPK抑制剂的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
研究背景:
P38 MAPK是一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该蛋白激酶的异常信号通路与许多疾病相关,例如炎症、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因此,开发P38 MAPK抑制剂对于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已经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参考工具,通过计算
机模拟药物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快速预测药物的活性、毒性、
代谢等特性,并辅助优化药物设计。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方法,筛选出具有良好P38 MAPK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并对其进行药物设计和优化,以期为P38 MAPK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

研究方法:
1.构建靶点P38 MAPK的三维结构模型;
2.建立化合物数据库,并进行性能分析和ADME预测;
3.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机手段,评估化合物与P38 MAPK之间的相互作用;
4.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药物设计和结构优化;
5.最终通过生物学实验验证筛选出的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和毒性。

研究意义:
该研究将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研究方法,筛选并优化具有良好活性的P38 MAPK抑制剂,为炎症、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和方法,并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3):371-374基于p38MAPK 表达的烟草毒理学评价张璇1,魏克强1,杨进文2(1.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摘要:利用2个基因型烟草卷制的单料烟Y-1和Y-2,分别对SD 大鼠进行60d 的烟雾暴露,构建出COPD 动物模型,分别于30,60d ,各处理组取右肺组织行H.E.染色、组织病理学评分,免疫组化法分析p38与p-p38的表达水平。

结果表明,与健康大鼠相比,烟熏大鼠肺组织呈现出典型的COPD 病理变化,p38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与Y-2组相比,Y-1组的p38表达与活化水平明显上调(P <0.05)。

COPD 大鼠肺组织p38的表达、激活与烟草的基因型密切相关,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基因型烟草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p38有可能作为烟草导致“特定机体损伤”毒理学效应的一个潜在标志物。

关键词:COPD ;p38MAPK ;病理评分;烟雾暴露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481(2018)03-0371-04Tobacco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Based on p38MAPK ExpressionZHANG Xuan 1,WEI Keqiang 1,YANG Jinwen 2(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China ;2.College of Agronomy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China )Abstract :The COPD anim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by exposing SD rats to cigarette smoke,which was produced from two genotypes tobacco Y-1and Y-2,respectively.The right lung tissue was sampled at 30d and 60d,then histopathological score was analyzed with H.E.staining.The expression of p38and p-p38was detect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smoking rats showed typical COP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ung tissue,and the expression of p38and phospho-p38was obviously increased (P <0.05).Meanwhile,the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levels of p38in Y-1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Y-2group (P <0.05).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of p38in COPD rat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obacco genotypes,because there were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chemical components.The p38could be a potential biomarker in vivo evaluate the toxicological effect of tobacco.Key words :COPD;p38MAPK;pathological score;cigarette smoke exposure收稿日期:2017-11-24基金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7-013);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201603D321002)作者简介:张璇(1992-),女,山西太原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动物分子细胞生物学。

魏克强为通信作者。

烟草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卷烟制品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其形成与品种类型、栽培措施、生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1-3]。

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烟草品种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香烟烟雾气溶胶含有近5000种化学成分,其中,1/3直接来源于烟草本身,而2/3则是在香烟的燃烧、裂解、蒸馏、冷凝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中新产生的[4]。

采用体外毒理学评价方法,即哺乳动物细胞系细胞毒性分析(中性红试验)、细菌诱变分析(Ames 试验)和细胞遗传学分析(微核试验),以及“特定机体损伤”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现不同基因型烟草的毒理学效应差异显著[5-7],这对培育低毒少害的烟草新品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COPD 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被认为是诱发COPD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8-9],其致病机制涉及免疫应答失衡、氧化/抗氧化失衡、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细胞增殖/凋亡失衡等,在疾病进程中多种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10-11]。

特别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 )参与了细胞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理和病理过程,是多条信号途径的交汇点和共同通道,其表达的变化有可能作为评价烟草毒理学效应的潜在标志物[12-13]。

本研究以2个基因型的烟草品种为材料,采用单纯烟熏法构建出大鼠的COPD 模型,通过H.E.染371··山西农业科学2018年第46卷第3期色、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及p38、磷酸化p38(p-p38)的免疫组化分析,评价了不同基因型烟草对大鼠肺组织的毒理学效应,旨在为揭示空气污染物暴露的毒理学机制、建立标准的香烟烟雾毒理学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动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5周龄,体质量约185g),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试验前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暂养7d,自由饮水与进食。

2个基因型烟草品种,由山西农业大学烟草育种研究室提供,其烟叶由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卷制成单料烟Y-1和Y-2。

1.1.2主要试剂与仪器兔抗大鼠p38,p-p38多克隆抗体,分别购自Proteintech Grope及爱必信(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羊抗兔IgG 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浓缩型DAB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戊巴比妥钠、多聚甲醛、乙醇、二甲苯、伊红、苏木精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仪器主要有石蜡切片机(Leica RM2255,德国);ZKPJ-1A展烤片机(天津天利航空机电有限公司);光学显微镜(Olympus BX51,日本);HHS-21-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等。

1.2试验方法1.2.1COPD模型构建及采样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CK)、Y-1组、Y-2组,每组8只。

CK组大鼠仅吸入新鲜空气,Y-1,Y-2组大鼠置于染毒箱(60cm×80cm×100cm)内,分别以卷制的单料烟Y-1,Y-2进行60d的烟雾暴露染毒:每组同时点燃10支烟,通过气泵和导管装置将烟雾导入染毒箱,持续暴露染毒1h,每天2次,每次间隔4h,每周染毒6d。

分别于染毒30,60d后,每组随机取4只大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3mL/kg)麻醉,解剖取右肺组织,用预冷的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

1.2.2肺组织H.E.染色及病理评分将固定的肺组织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5滋m)、H.E.染色。

参考文献[14]的方法,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于100倍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并从7个方面进行评分:(1)气道腔阻塞;(2)气道上皮糜烂脱落;(3)气道上皮杯状化生;(4)气道上皮鳞状化生;(5)气道壁炎症细胞浸润;(6)气道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7)气道壁平滑肌增生。

以上每项从无明显改变到严重改变分别用0~4分表示,各项评分合计为一个视野的病理评分。

1.2.3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切片常规脱蜡,免疫组化三步法(SABC法)检测p38,p-p38的表达,DAB显色,苏木精复染。

每张切片中随机选取5个视野,使用Image-Pro Plus6.0软件读取每个视野下阳性物质表达区域的平均光密度值。

1.3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所有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2.1肺组织H.E.染色及病理学评分观察结果显示,CK组鲜见炎症细胞聚集,气道上皮完整,管腔内无黏液分布,管壁无增厚。

随烟雾暴露时间的延长,Y-1组和Y-2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暴露30d后,小气道周围出现少量聚集的炎症细胞,气道上皮轻微脱落,上皮细胞出现鳞状和杯状细胞化生,管腔内偶见黏液,气道壁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开始增生;烟熏60d后,Y-1组与Y-2组气道周围出现大量聚集的炎症细胞,气道上皮脱落严重,上皮细胞化生现象频繁,细胞排列不规则,黏膜皱襞增多、黏液分泌导致气道狭窄、堵塞,气道壁明显增厚,表现出COPD典型的病理特征。

病理学评分显示,与CK组相比,Y-1组与Y-2组的病理改变显著(P<0.01);与Y-2组相比,Y-1组的病理改变更为严重,但差异不显著(P>0.05)。

这表明,不同基因型烟草释放的烟雾对COPD进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图1)。

2.2肺组织p38及p-p38的表达免疫组化分析表明,在60d的疾病进程中,各处理组COPD大鼠肺组织的p38表达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但与CK组相比,Y-1组、Y-2组的p38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Y-1组明显高于Y-2组(P<0.05)。

随暴露时间的延长,Y-1组、Y-2组的p38磷酸化水平逐渐升高;与CK组相比,Y-1组的p-p38表达明显上调(P<0.05);在烟熏30d时,Y-1组p-p38的表达明显高于Y-2组(P<0.05)。

表明香烟烟雾能够激活大鼠肺组织p38的表达及其磷酸化,且p38的表达与活化受不同基因型烟草释放烟雾的明显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