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行为主义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23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23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A.学习问题
B.适应问题
C.气质问题
D,认知问题
18.初中生海博考试不及格,便到老师面前哭哭啼啼,苦苦哀求,表现得像一个小孩儿。他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否认
B.压抑
C.退行
D.补偿
19.张铭非常喜欢王老师,愿意接受王老师的教导,并在观点、行动方面与王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这说明张铭的品德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 ()
一学生作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
“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刘老师追问。
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我们在太平洋上,”他的话引起了哄堂大笑。
刘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呢?"
“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学生回答道。
“是呀,救援人员怎样才能找到在太平洋上出事的船呢?"
学生回答:“应该报告船的准确位置!”
情境3:兴华平时课上喜欢讲闲话,老师为了改变他的这种不良习惯,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批评,而是采用新的策略,只要兴华不在课上讲闲话,老师就及时给予表扬。
问题:
(1)试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分析三种情境中教师做法的依据。(12分)
(2)该材料对教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有何启示?(6分)
A.品德评价法
B.自我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说服教育法
12.苏菲想给王老师打电话,却没有电话号码,询问同学后随即拨通电话。通话结束后,她便忘了电话号码。苏菲对电话号码的记忆属于()
A.内隐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13.丁老师正在上课,突然有人敲门,这时学生都不由自主将目光转向门口。学生的这种注意属于()
于是,刘老师把“如何在地球上确定某一位置”的问题抛给学生来讨论。

浙江省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行为主义考试题

浙江省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行为主义考试题

浙江省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行为主义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其核心为。

A:气质B:性格C:能力D:需要E:重视个别差异2、以下不属于教师个性品质健康性的提法的是。

A:仪表大方B:兴趣广泛C:意志坚强D:情绪健康3、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斯巴达D:雅典4、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__。

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5、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夏朝 D.殷商6、班级常规管理建立的检查监督系统,包括以下检查监督方式__A.自检B.互检C.班干部检查D.班集体检查E.班主任抽检7、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_。

A.阶段性要求B.一般特征C.根本特点D.理想要求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__。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__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10、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__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11、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__ 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出了()教学原则。

A:直观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13、中国海洋从北到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__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东海、黄海、渤海、南海C.东海、黄海、南海、渤海D.南海、渤海、黄海、南海14、有着共同需要、共同计划、共同协商完成的游戏活动称为()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15、下列学制中,主要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是。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杜威2.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

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和文化传统6.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数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式B.螺旋式C.纵向式D.横向式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

这种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生本课程8.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

这体现了哪一类类型课的结构?()。

A.单一课B.综合课C.练习课D.复习课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演示法10.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能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悄悄归还了失主。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11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 百科书式课程理论B. 综合课程理论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等可以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互补性D. 不平衡性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给我们的教育启示,说法正确的是( )。

A. 儿童不是“小大人”,有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B. 智力发展不是渐进的,而是遵循一定顺序的C. 通过适当的教育,儿童完全可以跨越某些阶段D. 再好的教育也不能加速儿童认知的发展速度4. 以预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从而确定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取得的进步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 目标评价模式B.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 CIPP评价模式D. 结果评价模式5. 初三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将学到的物理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纳成一个知识网络。

这种学习策略是( )。

A. 精细加工策略B. 组织策略C. 复述策略D. 计划策略6.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A. 信息加工B. 智力活动C. 信息输入D. 心理变化7. 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念的教学方法是( )。

A. 讲授法B. 演示法C. 谈话法D. 疏导法8. 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时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 有意后注意D. 随意注意9.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她)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八章真题训练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八章真题训练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八章!历年真题训练!1、罗森塔尔效应说明,能对学习产生巨大影响的是()A、教师的人格特点B、教师的教学水平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D、教师的威信2、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A、教师促成的纪律B、群体促成的教育C、任务促成的教育D、自我促成的教育3、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课的内容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

”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身关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

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A、自我促成的纪律B、任务变成的纪律C、规则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4、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

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阶段。

A、自我服务行为B、人际纪律C、自我约束D、反抗行为5、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都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

这种情绪调节方法称为()A、升华B、补偿C、幽默D、宣泄6、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的兴趣小组属于()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7、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这主要反应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A、认知能力B、监控能力C、操作能力D、效能感8、在班集体的()班级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A、组建阶段B、形成阶段C、发展阶段D、成熟阶段9、以下()不是课堂管理的原则A、目标原则B、激励原则C、反馈原则D、民主原则10、对诗歌进行评论属于课外活动中的( )A、娱乐活动B、学科活动C、社火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11、表面上课堂被管理的井然有序,实际上被管理者并非自愿接受管理。

这种情况出现在教师()领导的课堂中。

A、参与式B、监督式C、民主式D、集权式12、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原则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13、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能力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期望14、王老师是数学老师,相当自信,他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这说明王老师哪种心理特征较好()A、教学监控能力B、教学应变能力C、角色认同感D、教学效能感15、晓玲和他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在很多方面能很好的与学校保持一致。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满分100分,70分及以上为合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阶段,主张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昆体良2."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总结的这一孔子教育思想至今仍在沿用,这一思想反映的教师劳动特点是()A .长期性B .示范性C .主体性D .创造性3.夏商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时代做官,不能随意罢免,而一般贫困人家的孩子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与取得官职的。

这体现了()。

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C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D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4.围绕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是()。

A .分科课程B .综合课程C .学科课程D .活动课程5.一位数学老师不能正确解释圆周率的含义,这说明他缺乏()A .本体性知识B .条件性知识C .背景性知识D .实践性知识6.新课改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口号,小学教师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 .问卷调查B .文献研究法C .行动研究法D .历史研究法7.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

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 .不平衡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个别差异性8.气象工作者根据积累的气象资料,能预知今后天气的变化。

这种现象是思维的()。

A .抽象性B .直接性C . 概括性D .间接性9.语文郭老师认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课文。

此教学方式依据的理论是()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0.小明学习非常认真,无论是审题还是计算,都能精益求精,毫不马虎。

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4)

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4)

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4)一、单项选择题(20题)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才干、偏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培养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者强盗。

”这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教育决定论的观点2、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等。

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经验课程3、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里强调教学应该重视)A.传授知识 B.发展能力 C.培养个性 D.形成品德4、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反映的内容?()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5、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产生为标志。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尔》 D.《民本主义》6、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7、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8、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虑。

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9、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

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这种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要属于()A.冲动型 B.沉思型 C.案列型 D.同时型10、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是知觉的()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11、小菲学习英语“d”时,发出的总是汉语拼音字母“d”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晕轮效应 D.思维定势12、下列现象不属于迁移的是()A.触类旁通 B.闻一知十 C.照本宣科 D.温故知新13、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晓旭认为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于是她对老师和家长绝对遵从,期望得到他们的赞许。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她的道德发展处于()A.社会契约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答案】 C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答案】 A3、“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答案】 C4、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

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人口变化D.文化传统【答案】 C5、小李为了考到年级第一名,学习非常刻苦。

她的学习动机是()。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内部动机【答案】 B6、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领域是()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技能【答案】 C7、上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

“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亲密感对孤独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答案】 C8、利托尔诺是()的代表人物。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心理起源说【答案】 B9、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

这是一种( )行为改变法。

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 C10、在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之前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建起认知桥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行为主义考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

A.客体B.主体C.介体D.实体2、中学高年级中,最好的教学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特朗普制3、中国首位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提名奖的童话作家是。

A:陈伯吹B:周锐C:孙幼军D:金波4、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B:5~120C:60~70D:70~805、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

这种教育措施属于()。

A.正强化B.替代强化C.负强化D.自我强化6、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A:数量B:类型C:改革D:质量7、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遵循的是__。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8、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__。

A.知B.情C.意D.行9、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0、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的教育是骑士教育和__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学校D.实科教育11、对童年期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

这体现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稳定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12、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A:动作记忆B:思维记忆C:理解记忆D:形象记忆13、()就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A:流程图B:网络关系图C:系统结构图D:组织策略14、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B: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D: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1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16、为了补充、丰富国家课程的内容,满足全国范围的地区差异,制定了。

A:拓展型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选修课程17、”教育者应先受教育”说明转化后进生的____A:扬长原则B:对事不对人原则C:潜移默化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E:启发性原则18、人们描述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的特点。

A:纯真美好B:教育效果长期性C:精神生产D:多重角色19、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点,教师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用纸巾盖上伤口.电话家长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盖上消毒纱布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D: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20、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全体性B:基础性C:发展性D:全面性21、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因素为A:80B:90C:100D:12522、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__。

A.态度的认知B.态度的评价C.态度的情感D.态度的意向23、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露、霜),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氢氧化物D:二氧化氯24、在众多的教育目的论中,对我国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E:重视个别差异25、持教育万能论的教育思想家是____A:马克思B:爱尔维修C:狄德罗D:涂尔干26、教学过程中的首要因素是()A:引起学生注意B:指导学生学习C:提供教材内容D:提出教学目标27、观察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桑代克B:奥苏伯尔C:苛勒D:班杜拉28、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还有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这属于__。

A.注意的起伏现象B.生物节律现象C.机体“生物钟”的表现D.日节律现象E.知觉节律现象29、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__。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30、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__。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于什么地位__A.主导地位B.支配地位C.从属地位D.主体地位2、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__。

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3、”____ the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people last forever!”and with this sincere hope,the president concluded his speech.A:CouldB:MayC:WouldD:Must4、如果程序设计没有问题,那么硬件故障或输入有误;但是,实际上输入正确。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A:程序设计有问题B:如果硬件没有故障.那么程序设计有问题C:程序设计没有问题D:如果硬件有故障.那么程序设计没有问题5、普通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有__。

A.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C.建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D.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__。

A.《论语》B.《春秋》C.《学记》D.《师说》7、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把强化分成____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

A:儿童平均发展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C:创造力的培养D:儿童智力的开发9、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有()A: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C:教师自身的特点D:学生的可接受性E: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10、对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具有哪些特征?()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11、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__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D.有利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12、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7.1)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13、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14、目的在于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这种学习策略是__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15、”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受教育的权利B:生存的权利C:安全的权利D:受尊重的权利16、根据血型遗传规律,如果父母都是O型血,那么子女也一定是O型血。

据此可知。

A:如果子女不是。

型血,则其父母都不是O型血B:如果父母中有一人不是O型血.则子女不是O型血C:如果子女不是O型血,而父亲是O型血,则其母亲不是O型血D:如果子女是O型血,而父亲不是O型血,则其母亲是O型血17、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18、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粜将学习分成不同的类型__。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态度E.行为训练19、爷爷讲:在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

“那段日子”是指。

A:“文革”十年B: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C:过渡时期D: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期20、甲、乙、丙三人在讨论“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原则所包含的意义。

甲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以不劳动。

”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必须是劳动者。

”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能是劳动者。

”以下哪项结论是正确的?A:甲的意见正确.乙和丙的意见不正确B:乙和丙的意见正确,甲的意见不正确C:甲和丙的意见正确,乙的意见不正确D:乙的意见正确,甲和丙的意见不正确20、甲、乙、丙三人在讨论“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原则所包含的意义。

甲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以不劳动。

”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必须是劳动者。

”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能是劳动者。

”以下哪项结论是正确的?A:甲的意见正确.乙和丙的意见不正确B:乙和丙的意见正确,甲的意见不正确C:甲和丙的意见正确,乙的意见不正确D:乙的意见正确,甲和丙的意见不正确2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反映了____的德育方法。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2、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__。

A..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23、人们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__。

A.特征法B.韵律法C.地点法D.记笔记24、当今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

A.重知识轻能力B.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C.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唯成绩是论D.制约教学改革,标准固定划一E.以上问题都不是问题25、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A.学习期待B.学习目标C.成就动机D.自我效能感26、一名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