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文摘]
![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文摘]](https://img.taocdn.com/s3/m/d29007c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7b.png)
1 / 6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选项中,运算结果一定是无理数的是()。
A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B .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差C .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D .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差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由参数方程{=2??=2??=2??,(0≤t ≤2π)所确定的曲线的一般方程是()。
A .{+??=??,2=2B .{??+??=??,??2=4C .{2+??2=??2,2=2D .{??2+??2=??2,??2=43.已知空间直角坐标与球坐标的变换公式为{===,(??≥0,-π≤??≤π,-π2≤??≤π2),则在球坐标系中,??=π3表示的图形是()。
A .柱面B .圆面C .半圆面D .半锥面4.设A 为n 阶方阵,B 是A 经过若干次初等变换得到的矩阵,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B|B .|A |≠|B|C .若|A |=0,则一定有|B |=0D .若|A |>0,则一定有|??|>05.已知f (x )=∑(-1)??-1∞=11(2??-1)!()2??-1,则f (1)=()。
A .-1 B.0 C .1 D .??6.若矩阵(1-114y-3-35)有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是A的二重特征根,则()。
A.x=-2,y=2B.x=1,y=-1C.x=2,y=-2D.x=-1,y=17.下列描述为演绎推理的是()。
A.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B.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推理D.通过观察猜想得到结论的推理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目标,这四个目标是()A.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问题解决、情感态度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D.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数学创新、情感态度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一次实践活动中,某班甲、乙两个小组各20名同学在综合时间基地脱玉米粒,一天内每人脱粒数量(千克)的数据如下:甲组:57,59,63,63,64,71,71,71,72,7575,78,79,82,83,83,85,86,86,89乙组:50,53,57,62,62,63,65,65,67,6869,73,76,77,78,85,85,88,94,96问题:(1)分别计算甲、乙两组同学脱粒数量(千克)的中位数;(2分)(2)比照甲、乙两组数据,请你给出两种信息,并说明实际意义。
2019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高中英语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 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高中英语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二、简答题( 本大题 1 小题,20 分)31. 【答题要点】PPT的使用能够将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静态、枯燥的语言材料变得直观、具体,富有感染力,从而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的使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PPT有时候会本末倒置,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学生的注意力可能被一张漂亮的图案等吸引,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造成了相反的效果。
?使用PPT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即制作PPT, 并且一味地追求使用PPT有时会使教师忽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使用PPT时,要注意目的性、恰当性、合理性,PPT的使用不能替代师生课堂上真实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活动。
?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型,在制作PPT时不要忽视可见的内容和对知识点的重视。
三、教学情境分析题( 本大题 1 小题,30 分)32. 【答题要点】(1) 该教师采用的评价属于质性评价范畴下的表现性评价。
(2) 该评价表主要作用有:第一、克服了传统学业测验的弊端,实现多元化评价; 第二、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第三、有助于教师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改进措施有:第一、增加评价维度并且细化每个维度的评价标准以增加其效度; 第二、将“笑脸”改为具体的评价语言; 第三、增加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不仅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甚至家长。
四、教学设计题( 本大题 1 小题,40 分)33.【答题要点】Teaching type: Reading classTeaching contents: This lesson is from senior high school, and i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life of Mark Twain. Before becoming a writer, Mark Twain tried different jobs and went to differentplaces, which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Mark Twain ’s writing career.Teaching Objectives:(1) Knowledge objectives①Students are able to know the experiences of Mark Twain before he became a writer.(2) Ability objectives:①Students are able to express the journey of the Mark Twain.②Students are able to find the different places Twain went to and different works he did.(3) Emotional objectives:①Students are abl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famous American writer-----Mark Twain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Teaching Key point:Students can find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Mark Twain through reading.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tudents can retell the story of Mark Twain in their own words.Teaching Procedures:Step1: Pre-reading (6 minutes)Introduce Mark Twain to students through pictures and tell students the life and the worksof Mark Twain.(Justification:The introduction of Mark Twain will help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Mark Twain, which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next step .)Step2: While-reading (9 minutes)34. Ask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ere did the name “Mark Twain ”come from.35. Ask students to finish the chart after reading the 2nd paragraph.(Justification: Students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MarkTwain, and their logical thinking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Step3: Post-reading (5 minutes)1.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chart above.2. Discuss their feeling to Mark Twain after reading this passage.(Justification: Retelling will improve student ’s speaking ability. Discussing their feeling will help students to build up the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learn some qualities fromMark Twain.)。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七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七一、单选题1、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
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
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2、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态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A.明朝末期B.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期4、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
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
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5、提出要以“文、行、忠、信”为教育内容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苏格拉底D.柏拉图6、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选取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A.传递和保存B.传播和交流C.选择和提升D.更新和创造7、印染技工的颜色鉴别能力比一般人要强很多。
这说明遗传素质具有()。
A.差异性B.可塑性C.对身心发展的制约性D.对身心发展的不可控性8、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人的智力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基础9、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
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0、王老师带领学生到郊外果园,请有经验的果农讲述果树种植的基本常识。
王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B.参观法C.讨论法D.演示法二、辨析题1、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外开展的活动,所以对课堂教学没有积极影响。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D.保育和教育幼儿2.幼儿认真完整的听完老师讲的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3.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等于多少,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
A.具体形象性B.抽象逻辑性C.直观动作性D.不可逆性4.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A.情感目标B.认知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5.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
A.情感表达B.自我反思C.自我调节D.信息交流6.人体各大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A.淋巴系统B.生殖系统C.神经系统D.消化系统7.教师通常在班级设置许多活动区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选,这遵循的心理发展原则是()。
A.阶段性原则B.社会性原则C.操作性原则D.差异性原则8.幼儿教师要能接住幼儿抛来的“球”,并用恰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让活动能继续下去,这里所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A.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B.幼儿学习活动的管理者C.幼儿学习活动的设计者D.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9.下列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支持幼儿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独特感受B.出示范画让幼儿模仿C.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D.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材料10.芳芳数积木,花花问她有几块三角形,芳芳点数:“1、2、3、4、5、6,6个三角形”,花花又给她四块,问她现在有多少块三角形积木?芳芳边点数边说:“1、2、3、4、5、6、7、8、9、10,我有十块啦!”就数学领域而言,下列哪一条最贴近芳芳的最近发展区()。
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 (1)

理论精讲 15(上)-教育知识与能力(讲义)第四节中学生的能力发展目录1.能力的定义2.能力的分类3.影响能力的因素4.能力的培养一、能力的定义(P198)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分类(P199)单选构造: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发展趋势:流体能力、晶体能力小试牛刀1.长辈们教训晚辈时常用的一句话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这句话体现的是()。
A.流体智力B.晶体智力C.一般智力D.问题解决智力2.画家的绘画能力属于()。
A.再造能力B.创造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三、影响能力的因素(P199)(一)先天素质(二)早期经验(三)教育与教学(四)社会实践(五)主观努力(内在因素)四、能力的培养(P200)简答第一,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第三,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第四,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五,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第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梳理总结第五节中学生的异性交往目录1.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特点2.中学生性心理特点3.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一、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特点(P201)(一)交往方式的隐蔽性(二)交往动机的多样性(三)交往欲望趋向强烈二、中学生性心理特点(P202)(一)性意识的出现(二)性情感的发展变化三、正确处理异性交往(P203)(一)正确认识青少年学生的异性交往(二)把握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三)了解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的方法【克服胆怯、真实坦诚、留有余地】(四)引导青少年学生区分友谊与爱情梳理总结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1.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2.第二节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3.第三节压力和挫折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录1.心理健康的概念2.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心理健康的概述(P211)单选(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完整word版)2019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答案《综合素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D)。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2.右图教师行为体现的是(B )。
A.评价标准多元化B.评价主体单一化C.评价方法复杂化D.评价方式多样化3.班主任方老师刚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D)。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D.擦掉字迹后再处理4.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的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 D)。
A.教育科学研究者B.行为规范示范者C.专业发展引领者D.课程资源开发者5.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
A.有长期发展规划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6.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据《教育法》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停止参加高考( A)。
A.3 年B.4 年C.5 年D.6 年7.教师王某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 1 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继续执教B.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从事其他职业C.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需要重新注册认证D.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不能留在原学校任教8.小学生李某,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某市上学,为李某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主体应为(C )。
A.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B.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C.其父母工作地人民政府D.以上三者9.《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未成年是指( D)。
(完整版)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完整详细解析版)20190309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D.保育和教育幼儿答案:A。
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2.幼儿认真完整的听完老师讲的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认真完整的听完老师讲的故事,说的是注意的稳定性。
故本题选D。
3.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等于多少?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A.具体形象性B.抽象逻辑性C.直观动作性D.不可逆性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幼儿时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事物或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幼儿知道九颗花生吃了五颗,还剩四颗,这说明幼儿能够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但是还不能运用逻辑运算思维。
故本题选A。
4.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A.情感目标B.认知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六章教学活动的组织于实施中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立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面。
题中“了解”是查看幼儿的认知技能,所以为认知目标。
故本题选B。
5.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A.情感表达B.自我反思C.自我调节D.信息交流5.【答案】A。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初级中学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初级中学)(含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 00)L组成人体关节的三个主要结构是()。
(分数:2.00)A.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B.关节盘、关节囊、关节腔C.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唇D.关节内软骨、关节囊、关节腔2.心脏的四个腔室都有血管相连。
直接与右心室相连的大血管是()。
A.下腔静脉B.冠状动脉C.主动脉D.肺动脉3.排球扣球时,完成“压腕”动作的原动肌群是()。
(分数:2. 00)A.上臂前侧肌群B.上臂后侧肌群C.前臂前侧肌群D.前臂后侧肌群4.视网膜上有视杆和视锥两类感光细胞,其中视杆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分辨颜色B,感受强光刺激C.分辨细微结构D.感受弱光刺激5.下列哪一选项是人体肩胛骨的主要代表标志?()(分数:2.00)A.内侧缘、下角、肩胛冈、肩峰B.内侧缘、上角、肩胛冈C.外侧缘、外角、肩胛冈、肩峰(分数:2.00))O (分数:2.00)D.外侧缘、下角、肩胛冈6.在运动生理学中,通常将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依次划分为哪几个阶段?(A.分化、泛化、巩固和自动化B.分化、泛化、改进和自动化C.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D.泛化、分化、改进和自动化7.学生完成800米测试后,多数指标是上升的,但下列哪一项指标会下降?(A.心率B.呼吸频率C.血液PH值D.血乳酸)(分数:2.00))(分数:2.00)8.人体减压反射的感受器是()c (分数:2.00)A.颈动脉体、B.颈动脉窦、C.颈动脉主动脉弓主动脉弓颈动脉窦主动脉体9.足球罚点球时,守门员利用哪一种调节机制才能做出准确的扑球动作?()(分数:2.00)A.前馈B.反馈C.正反馈D.负反馈10.中长跑比赛中,”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哪种状态的结束?()(分数:A.赛前状态B.进入工作状态C.真稳定状态D.假稔定状态11.运动处方的核心要素包)o (分数:2.00)A.运动强度、氏运动强度、C.运动时间、D.运动频率、运动时间、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类型、运动环境运动频率运动环境运动强度8.生成CO2和H2OC消耗氧气多D.生成较多的乳酸13.运动饮料通常不含下列哪种物质?()(分数:2.00)A.二氧化碳B.维生素C.低聚糖D.钠离子14.下列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 (分数:2. 00)A.牛肉B.苹果C.馒头D.牛奶15.造成运动性贫血的原因可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这种注意方式属于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13.艾宾浩斯遭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A.先慢后快B.匀速加快C.先快后慢D.匀速减慢14.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精加工策略15.钱老师上课时经常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会儿,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好地维持在教学活动中。
钱老师所采用的课堂管理方式是A.团体警觉B.替代强化C.最小干预D.处理转换16.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
她的气质类型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7.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
维果斯基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自我差异性18.郭阳同学近来总是不由自主地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
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自己。
这说明他可能患了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19.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A.鼓励合作学习B.给予积极期望C.提出纪律要求D.引导发现学习20.“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21.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
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征?A.教学责任感B.教学幸福感C.教学理智感D.教学效能感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3.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25.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27.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28.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
有一天,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同学的一封信,信上说:“……您知道吗?我一直想拿到一个奖状回家,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会带我出去旅游了。
”看了信,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扪心自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的渴望了吗? ……反思中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午间,我请来了班上几位学习后进的学生。
我手里拿着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张奖状。
我问他们,如果要你们选择一样的话,你们想要哪样?想不到大家都选择奖状。
于是,我说:“那好,如果你们想要奖状,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想想自己在哪方面努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来。
”开始他们有些茫然,在我的一再鼓励和启发下,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长处。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
果然,“每月一评”发奖那天,他们各自得到了“讲故事能手”“环保卫士”“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
他们终于在同学中抬起头来了。
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下个月能取得“月明星”的称号,我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讲故事能手”要写一篇班上同学故事一则,“环保卫士”要在班会上做一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发言,“劳动标兵”要为班上将开展的义务劳动策划一个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大家讲解一项体育运动的规则,“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同学培训一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
于是,这些原来不肯读书、不爱写作、不喜欢学英语、不愿思考的学生动起来了……各科老师发现,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问题:(1)该班主任老师贯彻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10分)(2)该班主任老师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8分)31.材料: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感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
在学校,取得好成绩事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及极度苦恼;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回到家里,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不融洽。
他想改变这一切,可是每次出现状况时,老毛病就再次发作。
他非常恨自己,每次发了脾气都后悔莫及,他不知该怎么办。
问题:(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10分)(2)作为教师,请你针对晓辉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
(8分)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A。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所以此题选择A。
2.【答案】C。
解析: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在其著作《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发现学习理论是由布鲁纳提出,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瓦·根舍因。
所以此题选择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所以此题选择A。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题干所述“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即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指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个体内部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题干中,量变导致质变体现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因此正确答案为C。
6.【答案】C。
解析: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双轨之间是平行的,既不对应,也衔接。
答案为C。
7.【答案】B。
解析:此题考察教育的功能,按照作用对象划分,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题干中,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8.【答案】A。
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采用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分科课程。
故选A。
9.【答案】B。
解析:我国新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德育原则。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题干中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方式是对学生品德进行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属于品德评价法。
故本题选B。
12.【答案】A。
解析:有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