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8 年上半年(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共21 道题,每题 2 分,共42分)

1. 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 卢梭

B. 培根

C. 康德

D. 洛克

答案:B

2. 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 《学记》

B. 《孟子》

C. 《论语》

D. 《中庸》

答案:A

3. 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B. 阶级性

A. 历史性

C. 社会生产性

D. 相对独立性

答案:D

4. 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 社会生活

B. 科学实验

C. 生产劳动

D. 学校教育

答案:D

5. 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A. 引导性

B. 简捷性

C. 直接性

D. 实践性

答案:B

6. 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 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B

7. 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 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 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答案:C

8. 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 ,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B. 示范法

A. 陶冶法

C. 锻炼法

D. 说服法

答案:A

9. 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A. 指导性教学

B. 情境教学

C. 非指导性教学

D. 程序教学

答案:C

10. 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B. 经验课程

A. 学科课程

D.隐性课程

C. 活动课程

答案:A

11. 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

A. 课程评价

B. 课程实施

C. 课程组织

D. 课程设计

答案:D

12. 维果斯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

A. 文化层面

B. 系统层面

C. 技术层面

D 规范层面

答案:B

13. 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这种现象称为()

A. 适应

B. 对比

C. 联觉

D. 后像

答案:C

14. 隐蔽图形测验中,要求被试者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见图 1 中的右图)把隐蔽在其中的简

单图形分离出来(见图 1 中的左图)。有些被试者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扰,从复杂图形中迅速、容易

地分离出(知觉到)指定的简单图形。这些被试者的认知方式为()。

A. 整体型

B. 序列型

C. 场独立型

D. 场依存型

答案:C

15. 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再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

A. 零迁移

B. 逆向迁移

C. 负迁移

D. 正迁移

答案:D

16. 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

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

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A. 刺激分化

B. 刺激泛化

C. 刺激获得

D. 刺激消退

答案:A

17. 初一学生许明努力学习就是想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根据奥苏贝尔的相关理论,驱动许明行为的是()

A. 认知内驱力

B. 附属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成就内驱力

答案:B

18. 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对情绪产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环境

B. 生理

C. 刺激

D. 认知

答案:D

19. 在对学生李刚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老师要求其在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感觉自己想上网就用力拉橡皮筋弹自己。这位老师所要求的方法称为()

B. 厌恶干预法

A. 强化干预法

D. 延迟满足法

C. 转移注意法

答案:B

20. 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B. 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

A. 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D. 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

C. 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

答案:A

21. 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福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B. 关注学生阶段

A.关注生存阶段

D. 关注自我阶段

C. 关注情境阶段

答案:C

二、辨析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共 4 道题,每题8 分,共32分)

22.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答:表述正确。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其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包括历史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自身前后相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教育具有历史

继承性。

故表述正确。

23.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答:表述正确。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引导和培养,主动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的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多种途径,但是基本途径是教学。

故表述正确。

24. 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答:表述错误。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即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而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因此,注意的分配不等同于注意的分散。

故表述错误。

25. 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答:表述错误。

教学规律指出,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不仅包括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而且包括一个人的潜力。可见,知识与能力是有区别的,如果只掌握了知识,而不进行练习,也无法掌握技能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比如“高分低能”现象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因此,并不是学生知识越多,能力就越强。

故表述错误。

三、简答题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4道题。每题10 分。共40分)

26. 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答: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应性。

(3)理论和实践统一。

(4)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

(5)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27. 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答:作为班主任,在思想、知识、管理、能力等方面应具备的水平和能力如下。

(1)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2)广博的知识与才能。

(3)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4)良好的沟通与交往能力。

28. 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答: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有两个基本成分一一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学习动机的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激活功能。当学生对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时,这种学习动机能够唤醒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

(2)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学生会给自己设定目标,并使自己的学习行为指向这一目标。(3)维持功能。学习动机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克服分心刺激的影响。提高努力程度和意志力,遇到困难甚至失败时仍坚持不懈,直到达到学习目的。

29 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

答:从学习结果来说,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和策略、态度、功作技能。

(1)言语信息。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比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

(2)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而辨别技能是最基本

的智慧技能。智慧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 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比如“怎样把分数转换为小数” 。

(3)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4)态度。态度指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

(5)动作技能。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它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共2道题,每题18 分,共36分)

30.材料:开学不久,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明朗同学不喜欢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贾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明朗虽然有不少缺点,但也有优点,需要肯定和鼓励。于是,贾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找自己的优点,如实向我汇报,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明朗找到贾老师,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贾老师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明朗脸上露出了微笑。从此,明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贾老师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则。(6 分)

(2)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2 分)

答:(1)贾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材料中,贾老师发现明朗同学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他身上也有很多优点,比如心肠好、乐于助人等,利用这些优点引导明朗同学,发扬他的优点,最终让他克服了身上的缺点,认真学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缺点。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1.材料:

下面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一推开家门时,着急的妈妈便过去说了她儿句,话里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只是嘱咐女儿不要回来太晚了。但是,张欣顿时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她叫道,“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你们根本就不相信我!”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

情境2:初二学生王芳非常喜欢好朋友丽丽,在她眼里,丽丽简直就是个完美的人,她不容同学说丽丽的坏话。可是有一天,当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便匆匆找到了丽丽,对着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一个骗子,再也不信任她了。

情境3:初二数学模拟考试试卷发下来了,岳勇取得了他上初三以来最好的成绩,他非常高兴,兴奋不已,真想大声欢呼。但当他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都考得不好时,他控制了自己内心的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的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9 分)

(2)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9 分)

答:(1)中学时期的青少年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爆发性和冲动性。青少年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情感情绪冲破理智的意识控制,淋漓尽致地显露出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爱、恨、不满或恐惧、绝望等情绪。情境 1 中,张欣面对妈妈的嘱咐“顿时暴跳如雷” ,反映出这一时期学生情绪爆发性与冲动性的特征。

第二,不稳定性和两极性。青少年学生的情绪不仅表现强烈,而且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比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情境 2 中,王芳喜欢好朋友丽丽,就认为她是完美的,但是一听说她将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就再也不信任她了,反映出其情绪的不稳定性与两极性。

第三,外露性和内隐性。随着年龄的增大,青少年学生情感情绪的自我监控能力逐渐增强,他们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和行为反应。他们既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情绪反应。将对外界事物的喜怒哀乐全部表现在脸上,又能逐渐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使这种情绪的表露有时带有很大的文饰性。情境 3 中,岳勇取得好成绩之后,内心十分兴奋,但是当他知道大多数同学都考得不好时。他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具有明显的内隐性。

因为中学生的情绪发展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外露性和内隐性等特征,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绪特征,合理地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发展。

(2)指导中学生有效地调节情绪,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敏锐地觉察情绪。敏锐地觉察情绪就是能够自我觉察、了解自己当时的主要情绪,并能予以命名,且大概知道各种感受的前因后果。

第二,平和地接纳情绪状态。生命中的一切情绪印象都有它该有的意义,应以平和的心态接纳发生在生命中的一切。

第二,正确地调整情绪。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其中包括能够保持正确的理性认知,善于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宣泄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能够积极地自我暗示,使自己的情感升华。

第四,有效地表达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合理宣泄情绪。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第五,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培养陶冶性情的艺术类兴趣爱好、锻炼身体、创造愉快的生活环境等方式来保持和创造积极快乐的情绪。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K 由来:《孟子?尽心上》 2、含义: 广义一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一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Ll 标的活动,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 的社会要求,有IJ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 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 本质匸有目的的哮孕动。区别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质的规泄性 有意识有目的 -------- 以人的培 自觉传递社会 养为直接 人类特有的社会存在三种要素之间的矛 经验 目标 活动 盾活动 社会属性一一永恒性(人在教育在)、历史性(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 段)、相对独立性 相对独立性:继承性一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与社会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阻碍、超前催生) 4、教育起源 学说 观点 代表人物 神话起源说 由神创造,体现神的意志 宗教、朱熹 生物起源论 动物生存本能活动 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论 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 孟禄《教育史教科书》 劳动起源论 源于劳动,社会生产的需要与人的需要 米丁斯基、凯洛夫 交往起源论 人的交往活动 叶澜 口诀:本能生利息、新房圆美梦、米夫爱劳动 4.发展历程 4-1原始社会的教育 有意识、有H 的性,无严密计划性 与生活适应,以生活经验为内容 没有阶级性、H 的一致、权利平等 言传身教 生活教育、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吗容谁样哪 有 内对怎在 9 ■ ?

5、萌芽阶段 5?1特点:习俗认识为主、以机械类比等思维方式为主、包含于哲学道徳论述中 5-2《学记》 5?4西方 (1) 苏格拉底“ 产婆术”: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反复诘问得出定义)、助产术 (不断探索得岀结论)。 (2) 柏拉图:《理想国》,重早期教育,“寓学习于游戏” (3)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 (4)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名《论演说家的教育I 培养》) 第一部研究教学教 法的著作,古代欧洲教育理念发展的最高成就。“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6?创立 6√L 特点:专门领域、概念体系、科学硏究方法、系统教育学著作、教育机构 6-2 (1)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岀 ((3) 卢梭:教育体小说《爱弥儿》、自然主义和儿童本位思想 (4) 康徳: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目的在于发挥人的自然秉性。 (5) 裴斯泰洛齐:“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教育心理学化”、第一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合集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问答法) .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教育基础知识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任考试都离不开做题,教师招聘考试也是一样,只有多做题才能从中把握考试的重点向,也才可以更扎实的掌握各个知识点,为此,文都网校教师招聘频道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历年考试真题给大家作为参考,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婴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 A.营养和 B.铁和磷 C.维生素C和钙 D.维生素A和水 2.具有促进铁吸收功能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婴幼儿脑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4.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 A.感知、动作 B.具体形象 C.语词概括 D.概念、判断、推理 5.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同时情绪也会影响认知过程 B.婴儿期的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 C.婴儿最初的笑是没有社会意义的 D.新生儿听见他人哭泣而哇哇大哭,是移情的表现 6.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学前教育公共的提供必需坚持 A.广覆盖、高质量 B.重点覆盖、保基本 C.广覆盖、保基本 D.多覆盖、有质量 7.“案教学”的倡导者是

A.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B.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C.人本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D.新行为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8.我国的“托幼一体化”是指 A.托儿所和幼儿园职能合并 B.幼儿园取代托儿所 C.托儿所取代幼儿园 D.以上都不是 9.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是 A.儿童发展价值 B.社会发展价值 C.兼具儿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D.以上都不是 10.儿童观的在结构应包括 A.儿童的自然存在 B.儿童的社会存在 C.儿童的精神存在 D.以上都是 11.在现代社会中,作为教育者的幼儿教师角色不包括 A.幼儿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B.公共关系的协调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 D.幼儿的榜样和示者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教育知识与能力大纲 必背考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 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 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 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 (二)教育 ?教育的涵义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是承担教的职责、施加教育影响的人。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思想观念等内容。特点:目的性和价值性、发展性、形态的多样性。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 教育的发展阶段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试卷[1]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试 卷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试卷(实考题型、题分可能变化,以实考为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出卷时间2009 年 2 月 2 日瞩怂润厉钐瘗睐枥庑赖赁轫。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答案。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 A .1小时 B.1小时半 C.2小时 D.2小时半 2.幼儿园的环境应() A.儿童化 B.现代化 C.高档化 D.小学化 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A.上课 B.日常生活 C.娱乐 D.游戏 4、成熟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 B.艾里克森 C.格塞尔 D.华生 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蒙台梭利 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的是() A.陈鹤琴 B.陶行知 C.张雪门 D.蔡元培 7、托幼机构是以班级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因此具有() A.专业性 B.群体性 C.计划性 D.社会性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 1903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所官办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 A.河北幼稚园 B.河南幼稚园 C.湖北幼稚园 D.湖南幼稚园 10.强调榜样对幼儿学习影响的是() A.行为主义 B.成熟主义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发展学派 11.3—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创造性思维12.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 D.幼儿看得更清 13.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时期是() A.1岁半—2岁 B.2岁—2岁半 C.2岁半—3岁 D.3岁—3岁半 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 A.阅读训练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识字教学闻创沟烩铛险爱氇谴净祸测。 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残骛楼诤锩濑济溆堑籁娅骒。 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是因为() A.游戏水平差 B.注意分配能力差 C.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与教师的教育有关 17、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30×1’=30分、辨析题:4 ×5’=20分、简答题:5 ×6’=30分、材料分析题:2×10’=20分 《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体系 第一章:教育基础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 、我国小学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小学学校管理、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学生指导 、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 2、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小学智育 、小学德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辅导、小学生的安全指导 第三章:小学班级管理 、班级和班集体 、班级管理 、班级活动 、少先队活动 、课外活动 、班主任 第四章: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第五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教案 、小学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 1 第六章:教学实施 、教学概述 、教学过程 、小学教学原则 、小学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章: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西方世界的教育萌芽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中国的教育萌芽 孔子:《论语》 孟子:《孟子》 无名氏:《中庸》 无名氏:《大学》 (二)教育学的创立时期(独立阶段) 创立条件: 、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使然;3、著名学者的个人努力。 创立的标志: 、教育问题成为专门范畴;、形成了教育概念和范畴体系; 3、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和教育著作;、出现专门教育研究机构。 主要教育学家: 、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 2 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康德:德国哲学家 贡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洛克:英国哲学家 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贡献:《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三)、教育学的发展时期(科学阶段) 、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主要观点:

2017年菏泽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2017年菏泽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一、填空题 1.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 2.马克思主义关于【】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3.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4.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5.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 6.课程的纵向结构有两种形式:直线型课程结构和【】课程结构 7.活动与【】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8.教师职业道德区分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成长 10.【】是衡量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 1.实现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班会 D.少先队、共青团活动 2.提出最新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布鲁纳 C.维果斯基 D.桑代克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4.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科学推理 B.验证假设 C.调查研究 D.论证假设 5.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6.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秀班干部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8.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9.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工作中起【】 A.主题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10.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三、判断题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都是对的。不是绝对的。 2.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完整版)2019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3、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 答:强化法、代币疗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4、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四维的活跃,既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的掌握知识。 5、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6、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答: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7、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前三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两种是成长需要,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到时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人们很少能得到安全的满足,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相对高级的追求。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需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为内部动机,是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9、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 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科学参加课外活动的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速记口诀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记忆技巧1:最近股市很孟,不断跌停,很多人赔洛,陈奕迅就站在卢子上唱福夸. 记忆技巧2:卢洛浮夸,太过苛求 2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记忆技巧:双孔特干涩 3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记忆技巧:直起弓,寻找一英(因)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案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记忆技巧1:3爱2人1终身记忆技巧2:关爱教为终5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 记忆技巧:淘宝在唯品会上讲段(锻)子,这给奇葩说起到了榜样作用。 6教学方法 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c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d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记忆技巧:动嘴(语言)、眼(直观)、手(实践)、脑(研究)。动嘴:教授在讲坛(谈)读书;动眼:眼馋(参);动手:2次实战演练;动脑:武王思考如何讨伐(发)纣 7布卢姆与布鲁纳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 布卢姆记忆技巧:母亲用手掌握着刚出生的BABY,想象着将来会叫爸爸妈妈(认知)、会对人微笑(情感)、会跑会跳(动作技能)

布鲁纳记忆技巧:纳米结构是科学家发现的。 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 a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忆技巧1:首富王健林建筑起家,考虑王思聪是不是接班,王思聪涉猎全面但很有个性,跟名人网上对骂。(建设接班全面个性)记忆技巧2: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技巧赞助:慧同学) 9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记忆技巧:外出寻找落花生 10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记忆技巧1:很多人不懂,格格的两个儿子(高尔顿、霍尔)为什么要微服私访。 记忆技巧2:记忆技巧2:内(内发论)服威(威尔逊)力大格(格塞尔)外爱做梦(孟子)——今夜HI不停 11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简答)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记忆技巧:时间线索记忆学制趋势有5点,第一幼小要衔接,第二提早入龄延义年,第三普职教育要统一,第四高等教育要多样;第五终身受重视 1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d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记忆技巧1:抓关键词(情境、难度、反馈、结果归因)女生追男生,结果反而男生难为情。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笔记 真题: 材料解析: 1、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教师在对话中的角色定位。 2、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四、课堂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 2、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五、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怎样教育学生。 4、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 5、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6、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两个设计。 7、对于课堂吵闹现象老师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十、如何创建优良的班集体?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3、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4、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教材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基础性 3、义务性 4、全面性 二、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 6、系统性 第二章学生指导 三、感觉的特性: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后象;4、感觉的相互补偿;5、联觉。 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2、理解性;3、整体性;4、恒常性。 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分为: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意志品质:1、自觉性;2、果断性;3、坚持性;4、自制性。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考知识点

选择题必考知识点中学生心理发展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内化说”;最近发展区 (二)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注意发展特点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 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逐渐稳定,注意的发展始于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占有优势地位; 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 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 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 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优于抽象材料,图形记忆优于词语; 有意记忆和抽象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 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占主导地位;辩证逻辑思维循序发展。 语言发展特点

对字词概念的理解逐渐能够把握本质; 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 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咼。 (三)情绪情绪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情绪状态分类: 心境: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和长期性。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绪理论 詹姆士一兰格理论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 坎农一巴德学说 情绪并非外界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说强调情绪来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 刺激情境一评估一情绪; 大脑皮质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唤醒水平;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强烈、狂暴型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性与固执性并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高中生情绪特点与发展 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程度的反应; 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当引起愉快、欢乐情绪的客观情境已经转移,而在进行另一项活动时,学生仍然沉浸在愉快欢乐之中,这是不恰当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2.狭义: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1. 永恒性。(人在教育就在) 2. 历史性。(古今不同) 3. 相对独立性。 a. 历史继承性(古今相同) b. 不平衡性(可超前、可滞后) 三、教育的起源 1. 生物起源论:生物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息 2. 心理起源论:无意识模仿孟禄心理仿孟禄 3. 劳动起源论:劳动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四、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1. 公平、无阶级性。 2. 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 3. 教育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奴隶社会:1. 夏朝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教育形态。 2.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征: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3. 私学兴起:春秋时期,特征:自由。 ?封建社会:1. 战国:私学繁荣。 2. 隋唐:科举制兴起。 3. 清末:1905年,废除科举制。 ?近代社会:1.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德国最早) 3. 教育世俗化、法制化。 ?现代教育:20世纪之后教育的新特点。(口诀:全民多献身) 1.教育的全民化。 2.教育的民主化。 3.教育的多元化。 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 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 (一)萌芽阶段 1. 《学记》:世界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教学 二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7. 杜威:现代教育代表人物。 a. 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b.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c. 学校即社会。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1、新课程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 1、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1、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1、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和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1.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构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和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1.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B )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为学服务 D、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1.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教育基础知识

第二节教育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

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4.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1.教育的本质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备知识点(三)

71.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的生理发展 1.身体外形剧变。表现在:身高迅速增长,体重急剧增加,骨骼和肌肉迅速生长。 2.体内机能增强。主要表现在:心脏发育趋于成熟,脉搏跳动减慢,心脏重量、形体、恒定性及血压都接近成人;呼吸系统方面,肺活量接近成人水平;大脑机能显着增强,内抑制机能逐步发育成熟,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明显增加。 3.性的发育成熟。性的成熟表现在:生殖器官的增大,体态上出现新特征,男性、女性气质逐渐明朗化。 72.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 第一信号系统:对现实的具体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对言语刺激、抽象信号等形成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机制。 73.中学生性心理发展

(一)异性疏远期 这个时期大约在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这时由于青春萌动,男女生理上出现的明显差别,使他们感到陌生不安,又由于他们缺乏两性的知识,因此在异性面前,就产生了一种害羞或畏惧心理,从而使男女同学暂时疏远。 (二)异性接近期 初中二年级以后,中学生进入了青年初期。此时情窦初开,男女之间又有了一种喜欢接近的需要,他们的性心理发展又开始进入了相互吸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新时期,男女同学愿意在一起学习、工作和活动。 (三)两性恋爱期 恋爱期的显着标志是爱情集中于一个异性,对其他异性的关心明显地减少,喜欢与自己选择的对象单独相处而不大愿参加集体性的活动,经常陷于结婚的幻想之中。这个阶段一般从青年初期的中后阶段开始,是青春期性意识表现

和发展的相对成熟阶段,这也是青春期性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从这个阶段开始,才可能逐渐产生和形成真正的爱情。 74.中学生的异性交往 中学生正处在朝气蓬勃、独立意识强烈的青春期,随着性生理的成熟,性意识也逐渐形成和发展,自然会产生一种喜欢接近异性的感情倾向。作为教师一定要理解、宽容,指导学生在把握良好尺度的前提下健康交往。 (一)教师对异性交往中的引导 1.抓好青春期教育。2.提倡异性学生的正常交往。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二)异性交往应遵守的准则 1.要自然适度。2.要注意交往的场所和方式。3.要留有余地。4.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75.心理健康的标准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01教育基础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学教育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古代的小学教育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设立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3、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当代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的现状 1. 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 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 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3)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规范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责任制原则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法规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数理统计方法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 四、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苏格拉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讲解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 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4. 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具体包含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 (3)教学工作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6.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 (3)经济管理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 (5)数理统计方法。 7. 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8. 简述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②教育的历史性 教育的历史性表现在,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③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虽然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9. 简述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10. 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1)劳动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教育没有从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分化出来,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中进行的;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方法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11. 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 (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 (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 (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5)教育的阶段性依然存在。在近代西方国家,教育的世俗化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宗教教育和阶级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2.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发展学前教育,实施早期教育、超常教育和英才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