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LINK路由器实验

合集下载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1·概述本实验旨在介绍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及步骤,包括路由器的初始化设置、接口配置、路由配置等内容。

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基本的路由器配置技能,为网络搭建和管理提供基础支持。

2·实验设备及环境2·1 设备:一台路由器(型号:X)2·2 环境:局域网环境,网络连接正常3·实验步骤3·1 初始化路由器3·1·1 连接路由器和电源,启动路由器3·1·2 进入路由器的管理界面,通常通过Web页面或命令行界面(Console/SSH)登录3·1·3 根据路由器型号和操作系统版本,进行初始化配置,包括设置管理密码、主机名、SSH/Telnet等远程管理方式等 3·2 配置接口3·2·1 查看路由器接口信息,包括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3·2·2 针对需要使用的接口进行配置,包括IP地质、子网掩码、端口速率、半双工/全双工模式等3·3 配置路由3·3·1 理解路由表的概念和作用3·3·2 查看、修改和添加路由表项,实现路由转发和路径选择3·4 配置网络地质转换(NAT)3·4·1 理解NAT的作用和原理3·4·2 配置静态NAT和动态NAT,实现内网和外网的地质映射3·5 配置ACL3·5·1 理解ACL的作用和原理3·5·2 配置标准ACL和扩展ACL,实现网络流量过滤和管理3·6 配置路由器日志3·6·1 理解路由器日志的作用和重要性3·6·2 配置路由器日志,记录关键事件和异常情况4·实验结果及分析4·1 初始化路由器成功,管理密码和远程管理方式设置正确4·2 接口配置正确,路由器接口状态正常,网络连接正常4·3 路由配置正常,路由表项添加正确,路由转发功能正常4·4 NAT配置正确,实现了内网和外网之间的地质映射4·5 ACL配置正确,实现了网络流量的合规管理和过滤4·6 路由器日志配置正确,日志记录了关键事件和异常情况5·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完成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掌握了不同功能的配置方法和步骤,能够进行基本的路由器管理和网络搭建工作。

TP-LINK_无线路由器桥接实战

TP-LINK_无线路由器桥接实战

两个无线路由器连接(TP-LINK 无线路由器桥接实战!型号:华为+ 接 tp-link)直接进入主题!步骤:1、登入华为设置网络参数--LAN口 IP地址为:192.168.5.52、设置WAN 口接入互联网形式。

3、设置无线参数。

开启Bridge功能,其中的MAC地址是另一台 tp-link无线路由的MAC地址。

同相的,另一台tp-link的同样位置也添上指示华为的MAC地址。

(注:获取的是LAN口的MAC地址,可以在无线参数里面的主机状态里面查询);频段与另一路由要一致,推荐1、6、11段;开启SSID广播。

4、密码设置。

如果开启,安全类型、密钥格式、密码全部要一致。

5、关闭DHCP服务器。

6、另一台tp-link路由器:LAN IP地址7、其他 SSID号:一定要与华为一样。

MAC地址与tp-link互换。

(下图有误,就不换了:cxchina-2 改成cxchina-1)8、电脑端。

连接640G(也就是第二台路由的帐号)。

网关用192.168.5.5 (写华为路由的LAN口IP地址)就OK了。

OK,正常上网了。

此桥接可用来扩大无线网络的范围。

如办公场所较大的情况下,无需用网线,很省事。

被桥接的tp-link 的LAN口上可以接网线带其他的电脑。

双无线路由器桥接案例"实战"记,您是否考虑再买一个无线路由器!~ 09-04-25 13:27 发表于:《AMDfans》分类:未分类您需要第二个无线路由么?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只需购买一个无线路由即可完成网络覆盖,目前市售的主流无线路由基本都能满足大家的使用需求。

但是每个网友真的只需要一个无线路由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以下情况,相信不少网友自己以及身边人都曾遇到过:两个好朋友(或者同学),恰巧住在同一居民楼内(宿舍)或者是面对面的两栋楼(宿舍)内,如何共享上网。

家中装了一个需要网络共享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而且如果看电视的话,就必须不间断的接入宽带。

无线路由器实验报告

无线路由器实验报告

无线路由器实验报告无线路由器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无线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无线路由器作为连接设备与网络的关键,其性能和稳定性对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无线路由器进行测试和比较,探讨其性能差异以及对用户网络体验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1.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了三款常见的无线路由器:A品牌的X1型号、B品牌的Y2型号和C品牌的Z3型号。

2. 实验内容(1)测速实验:通过在相同网络环境下,使用不同无线路由器进行网速测试,记录下载速度和上传速度。

(2)稳定性实验:在高负载情况下,测试无线路由器的稳定性,记录是否出现断网、卡顿等情况。

(3)覆盖范围实验:在不同楼层和房间内测试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覆盖范围,记录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速实验结果经过多次测试和平均计算,得出以下结果:A品牌X1型号:下载速度平均为50Mbps,上传速度平均为20Mbps;B品牌Y2型号:下载速度平均为60Mbps,上传速度平均为25Mbps;C品牌Z3型号:下载速度平均为70Mbps,上传速度平均为30Mbps。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C品牌Z3型号的无线路由器在网速方面表现最好,而A品牌X1型号的无线路由器表现相对较差。

2. 稳定性实验结果在高负载情况下,三款无线路由器的表现如下:A品牌X1型号:在连接多个设备并同时进行高负载操作时,出现断网和卡顿现象;B品牌Y2型号:在连接多个设备并同时进行高负载操作时,稳定性良好,无明显卡顿;C品牌Z3型号:在连接多个设备并同时进行高负载操作时,稳定性良好,无明显卡顿。

由此可见,B品牌Y2型号和C品牌Z3型号的无线路由器在稳定性方面表现较好,而A品牌X1型号的无线路由器稳定性较差。

3. 覆盖范围实验结果在不同楼层和房间内测试三款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覆盖范围,得出以下结果:A品牌X1型号:信号强度在同一楼层内表现良好,但在距离较远的房间内信号衰减较快;B品牌Y2型号:信号强度在同一楼层内表现良好,且能够覆盖到较远的房间;C品牌Z3型号:信号强度在同一楼层内表现良好,且能够覆盖到较远的房间。

路由器配置实验

路由器配置实验

路由器配置实验路由器配置实验:实现网络连接的关键步骤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器作为关键的设备之一,能够将多个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通信。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路由器配置的技巧,本文将通过实验的方式,详细介绍如何进行路由器配置。

一、实验准备在进行路由器配置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软件:1、两台计算机(分别称为计算机A和计算机B)2、一台路由器3、网线若干4、路由器配置软件(具体软件根据路由器型号而定)二、实验环境搭建将两台计算机通过网线分别连接到路由器上的LAN接口,并将路由器通过另一个网线连接到互联网。

确保计算机和路由器之间的网络连接稳定。

三、路由器配置步骤1、登录路由器配置界面在计算机上打开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一般为192.168.0.1或192.168.1.1。

根据路由器型号和品牌可能有所不同,请参考路由器说明书。

输入默认用户名和密码(通常也在路由器说明书上找到)。

2、基本设置在路由器配置界面中,进行以下设置:(1)网络连接方式:选择动态IP(DHCP)或静态IP,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2)LAN口设置: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确保与计算机设置的网络参数一致。

(3)无线设置:设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以确保网络安全。

3、计算机A和计算机B的配置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以下配置:(1)设置计算机A的IP地址为192.168.0.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192.168.0.1。

(2)设置计算机B的IP地址为192.168.1.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192.168.1.1。

4、测试网络连接在计算机A上尝试访问互联网,确保能够成功连接。

然后,在计算机B上尝试访问计算机A,确保能够通过网络相互访问。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对路由器进行更高级的设置,例如安全设置、流量控制等。

路由器操作实验二

路由器操作实验二

路由器操作实验二试验名称:静态路由配置试验目的:掌握路通过静态路由的方式实现网络连通性的方法。

背景描述:假如校园网通过一台路由器连接到校园外的一台路由器上,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的路由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之间相互通信。

技术原理:1、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讲数据包转发出去,实现不同网段之间互相访问。

2、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录和转发的,而路由表式由一条条的路由信息组成的,路由表的产生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A、直连路由。

给路由器端口配置一个IP地址,路由器自动产生本端口IP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

B、静态路由。

在拓扑结构简单的网络中,网管通过手动的方式配置本路由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网段的链接。

C、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协议学习产生的路由在大规模的网络中,或在网络拓扑相对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在路由上运行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互相自动学习产生路由信息。

实现功能:通过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实验设备:路由器三台,配置主机一台,配置线一条,PC三台,直连线和交叉线共五条。

实验拓扑:路由器基本命令行界面操作技术配置的网络拓扑。

R1 S0(IP:172.16.10.1/24)与R2 S0(IP:172.16.10.2/24)直连R2 S1(IP:172.16.20.1/24)与R3 S1(IP:172.16.20.2/24)直连R1 E0 IP 192.168.100.1 /24 与PC1:IP 192.168.10.2/24 直连R2 E0 IP 192.168.200.1/24 与PC2:IP 192.168.20.2/24 直连R3 E0 IP 192.168.300.1/24与PC3: IP192.168.30.2/24 直连实验步骤:严格按照要求将拓扑图画好,连接正确及各端口端口号和IP地址应在实验报告上写清楚,1、PC机设置:将三台路由器下的三台PC机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路由器经典实验

路由器经典实验

实验一:路由器实验一、路由器配置实验1、简单介绍路由器的接口:串口、Console端口、以太网端口等。

2、连接:用console线(反转线,注意与网线的比较)把计算机的COM口与路由器的console口直接相连(COM口即串行通讯端口。

微机上的com口通常是9针,也有25针的接口,最大速率115200bps。

通常用于连接鼠标(串口)及通讯设备(如连接外置式MODEM进行数据通讯或一些工厂的CNC机接口)等。

)3、点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建立连接,采用默认选项,各缺省参数如下。

●端口速率:9600bit/s;●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流控:无。

4、启动路由器电源,等待OK灯不闪烁;5、终端会话屏幕将出现路由器启动信息,按回车进入。

路由器在不同模式下的提示符:1. 用户模式(User EXEC Mode):Router>2. 特权模式(Privileged EXEC Mode):Router#3. 全局配置模式(Global configuration mode):Router(config)#4. 路由配置模式(Router configuration mode):Router(config-router)#5. 端口配置模式(Interface configuration mode):Router(config-if)#二、路由器基本信息配置1. 为路由器设置主机名:命令:Router# config t //”config terminal”的简写,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 hostname Router1 // 把该路由器命名为Router1注意:如果名字含有空格的话,要用双引号括起来。

三、用端口配置模式配置路由器的端口(包括以太网口配置和串口的配置)1.配置以太网口:命令:Router# config tRouter(config)# int e0 / / 如果是快速以太网口则输入:int f0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配置以太网口Router(config-if)# no shut //激活该以太网口2.配置串行口:命令:Rouer # config tRouter(config)# int s0Router(config-if)# clock rate 56000 // DCE设备配置时钟,DTE设备不用配置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 no shut补充:1.如果想删除e0的ip怎么办呢?方法是在同样的模式下输入相同命令,只不过前面加no,即Router(config-if)# no 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即可删除之前配置的e0端口的ip。

最新路由实验报告

最新路由实验报告

最新路由实验报告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最新型号的路由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和功能验证。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该路由器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表现,以及其新功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实验一:信号覆盖范围测试我们首先对路由器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进行了测试。

在办公室环境中,我们将路由器放置在中心位置,并在不同距离和障碍物条件下测量信号强度。

结果显示,该路由器的信号覆盖范围比前一代产品有了明显的提升,即使在距离较远或有多个障碍物的区域,信号强度依然保持在良好水平。

实验二:数据传输速率测试接下来,我们对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了测试。

通过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分别传输大文件,记录传输时间并计算速率。

测试结果表明,该路由器支持的高速传输标准有效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尤其是在5GHz频段下,传输速率达到了预期的理论最大值。

实验三:新功能验证——智能QoS为了验证路由器的智能服务质量(QoS)功能,我们模拟了高流量网络环境,并观察路由器对不同类型流量的管理和优化。

智能QoS功能能够根据设备和应用的优先级自动分配带宽,确保关键应用和服务的流畅运行。

测试中,即使在网络拥堵的情况下,关键应用如视频会议和在线游戏的体验并未受到影响。

实验四: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是路由器性能的重要考量因素。

我们对路由器的防火墙设置、访客网络功能以及加密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结果表明,该路由器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未授权访问和网络攻击。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得出结论,最新型号的路由器在信号覆盖、数据传输速率、智能QoS和安全性方面均表现出色。

特别是在无线覆盖和高速传输方面,其性能提升显著,能够满足现代家庭和企业对网络的高标准要求。

此外,新加入的智能QoS功能和强化的安全措施也大大增强了路由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路由器的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实验报告路由器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网络通信中,路由器是起到连接不同网络的作用,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路由器的原理和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和性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路由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方法;3. 分析路由器的性能和瓶颈。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台路由器、一台计算机和一些网络线缆。

确保所有设备的连接正确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首先,我们需要通过计算机连接到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通过管理界面,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配置,如设置网络名称(SSID)、密码、IP地址等。

3. 路由器的路由配置在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中,我们可以设置路由表,即定义路由器如何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递到目标地址。

通过添加静态路由或启用动态路由协议,我们可以优化路由器的路由选择,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4. 路由器的性能测试通过使用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我们可以评估路由器的性能。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路由器的响应时间和丢包率。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带宽测试工具来测试路由器的传输速度和吞吐量。

5. 路由器的故障排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网络故障,如无法连接到路由器、无法访问互联网等。

通过检查网络连接、重新配置路由器和查看日志信息,我们可以尝试解决这些故障,并找出问题所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路由器的配置对网络性能有重要影响。

合理设置路由器的参数和路由表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2. 路由器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硬件性能、网络拓扑和流量负载等。

在设计网络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满足实际需求。

3. 路由器的故障排除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掌握解决故障的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TP-LINK路由器的使用及功能探究1.实验目的:现在好多地方需要用到路由器,而TP-LINK路由器就是
一款十分实用的路由器品牌。

我希望看过本文的人都晓得这种路由器的用法,方便以后自己及他人的使用
2.实验方法:利用寝室已有的TP-LINK路由器进行实验,完成路由器的设置及功能的探究。

3.实验步骤:
一、硬件连接
1、用网线将计算机直接连接到路由器LAN口。

也可以将路由器的LAN口和局域网中的集线器或交换机通过网线相连,如下图所示。

2、用网线将路由器WAN口和Modem或以太网相连,如下图所示。

3、连接好电源,路由器将自行启动。

二、建立正确的网络连接
1、计算机IP地址的设置
右键点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选择属性,在打开的“网络连接”页面中,右键点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在打开的“本地连接属性”页面,选中“Intelnet 协议(TCP/IP)”点击属性,在“Intelnet 协议(TCP/IP) 属性”页面,选中“自动获取IP地址”后点击确定即可。

如图
2、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路由器的连通
点击开始-运行,在随后出现的运行窗口输入“cmd”命令,回车或点击确定进入下图所示界面。

输入命令:Ping 192.168.1.1,回车。

如果屏幕显示为:
计算机已与路由器成功建立连接。

如果屏幕显示为:
这说明设备还未安装好,请按照下列顺序检查:
1、硬件连接是否正确?
路由器面板上对应局域网端口的Link/Act 指示灯和计算机上的网卡指示灯必须亮。

2、计算机的TCP/IP 设置是否正确?
若计算机的IP 地址为前面介绍的自动获取方式,则无须进行设置。

若手动设置IP,请注意如果路由器的IP 地址为192.168.1.1,那么计算机IP 地址必须为192.168.1.X(X 是2 到254之间的任意整数),子网掩码须设置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须设置为192.168.1.1。

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快速设置
登录后的初时界面
登陆之后点击设置向导。

点击下一步出现如下图所示
把帐号和密码输入点击下一步即可
点击下一步
点击下一步完成配置
功能如下:
其中无线配置如下
(信道为最多允许通过该路由器上网的用户数,模式选最大,可以有效的避免近距离的重复频段。

无线状态:开启或者关闭路由器的无线功能.其中:
SSID:设置任意一个字符串来标识无线网络
信道:设置路由器的无线信号频段,推荐选择自动
模式:设置路由器的无线工作模式,推荐使用11bgn mixed 模式
频段带宽:设置无线数据传输时所占用的信道宽度,可选项有:20M、40M 和自动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无线分布式系统WDS可以让无线AP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桥接(中继)
模式为流量控制模式根据自己网络的支持和需要选择
11b 就是11M ,11g 就是54M ,11n 就是150M或者300M)
现在进入了网络参数设置的LAN口设置即你想组建的局域网网段,IP地址即你将要使用的网关
IP地址设置好后,子网掩码有255.255.255.0,255.255.0.0,255.0.0.0,以及其他掩码可以选择.
如果选择了255.255.255.0的话,最多可以使用254个ip地址,按照我设置的ip地址项表述的话就是100.100.100.1-100.100.100.254可以使用,但是路由器本身占用了.1的地址,所以只有253个。

如果选择的是255.255.0.0,则可以使用100.100.0.1-100.100.255.254之间的除路由器占用的.1外的任意IP地址
然后是WAN口设置
MAC地址克隆主要是外接设备需要绑定MAC的时候,才需要更改为已允许的
无线网络MAC地址过滤设置这里可以添加允许或禁止的MAC地址访问本局域网络,一般的家庭用的话,主机不多,建议启用允许列表即可,记得添加允许的MAC啊
这里就不需要说明了,主要显示连接到本路由器的电脑等设备的信息以及数据包大小
4.实验结果:完美完成了实验要求及实验目的。

5.实验意义:方便了那些没有有过该品牌路由器的同学及即将用该路由器的同学,同时也更激发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