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病理科常规切片(HE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

病理科常规切片(HE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病理诊断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正确的病理诊断往往取决于准确的显微镜下观察,因此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一张好的病理切片与标本的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环节有密切的关系。
过去,我科一直严抓病理切片质量,每月都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进行质量评价,总体来说切片质量较高,基本达到诊断的要求。
但是每月的切片质量检查或多或少总发现存在一些缺陷,如切片刀痕、裂隙、气泡、胶液外溢等。
目的:通过检查常规切片质量,发现存在影响切片质量的问题,查找原因,提高切片质量。
数据收集: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中的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见表1),对今年1-7月常规病理切片进行质量分级评定(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见表2),总的优级率87.1%,优良率97.6%,总体达标。
表1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优质标准满分(分)质量缺陷减分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切片薄(3~5μm),厚薄均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匀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折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切片无污染10 有污染:减10分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盖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片周围无胶液外溢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透明度好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5~7分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浆)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合计100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表2 2012年1-7月常规切片质量抽查情况注: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
病理科常规切片(HE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

病理科常规切片(HE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病理诊断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正确的病理诊断往往取决于准确的显微镜下观察,因此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一张好的病理切片与标本的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环节有密切的关系。
过去,我科一直严抓病理切片质量,每月都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进行质量评价,总体来说切片质量较高,基本达到诊断的要求。
但是每月的切片质量检查或多或少总发现存在一些缺陷,如切片刀痕、裂隙、气泡、胶液外溢等。
目的:通过检查常规切片质量,发现存在影响切片质量的问题,查找原因,提高切片质量。
数据收集: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中的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见表1),对今年1-7月常规病理切片进行质量分级评定(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见表2),总的优级率87.1%,优良率97.6%,总体达标。
表1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优质标准满分(分)质量缺陷减分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折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切片无污染10 有污染:减10分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盖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片周围无胶液外溢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透明度好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5~7分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浆)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合计100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表2 2012年1-7月常规切片质量抽查情况注: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
常规石蜡包埋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优质标准满分质量缺陷减分
⒈组织切面完整,①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②不完整:减4~10分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 10 ③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
⒉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 10 ①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②厚薄不均匀:减3~5分
⒊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 10 ①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②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
⒋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 10 ①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②有皱褶折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
⒌切片无污染 10 有污染:减10分
⒍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 10 ①有气泡:减3分盖片与切片、载玻片间),②胶液外溢:减3分盖片周围无胶液外溢
⒎透明度好 10 ①透明度差:减1~3分②组织结构模糊:减5~7分
⒏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 10 ①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②红(细胞浆)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⒐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 10 ①切片松散:减5分②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
⒑切片整洁,①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 10 ②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③编号不清晰:减4分
合计 100
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
②乙级片:75~89分(良)
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
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
HE切片评分标准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
(参照)
优质标准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
组织切面完整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
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
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10 有刀痕、裂隙,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影响诊断,减5分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影响诊断,各减
5分
切片无污染物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无气泡,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透明度好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3~7分
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
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贴牢固,编
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标签粘贴不牢,各减3分;编号不清楚,减4
分
合计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
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
267。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优质标准满分质量缺陷减分
组织切面完整,内镜活检、穿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切片数:减5分
刺标本切片数不少于6片
切片薄(3~5um),厚薄均匀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 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
切片无污染物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盖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玻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
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
透明度好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5~7分
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老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
备注:
1.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
2.“二甲要求”:切片优良率≥90%(C级);切片优良率≥95%
(B级);切片优良率≥98%(A级)。
病理科常规组织石蜡切片核对及制备的诊疗规范

病理科常规组织石蜡切片核对及制备的诊疗规范
一、组织制片过程中,应确保切片号与蜡块号始终保持一致。
二、制片工作一般应在取材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需要脱钙、脱脂等特殊处理的标本)。
三、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检查制片质量,并加贴标有本病理科病理号的标签。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片的优良率(甲、乙级切片所占的比例)≥90%,优级率(甲级切片所占的比例)≥35%。
不合格切片应立即重做。
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如下: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
四、制片过程发生意外情况时,有关技术人员和技术室负责人应及时向病理科主任报告,并积极设法予以补救。
五、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将所制切片与其相应的活检申请单/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进行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将切片连同相关的活检申请单/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一并移交给病理医师。
双方经核对无误后,办理移交签字手续。
病理科常规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

病理科常规切片(HE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病理诊断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正确的病理诊断往往取决于准确的显微镜下观察,因此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一张好的病理切片与标本的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环节有密切的关系。
过去,我科一直严抓病理切片质量,每月都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进行质量评价,总体来说切片质量较高,基本达到诊断的要求。
但是每月的切片质量检查或多或少总发现存在一些缺陷,如切片刀痕、裂隙、气泡、胶液外溢等。
目的:通过检查常规切片质量,发现存在影响切片质量的问题,查找原因,提高切片质量。
数据收集: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中的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见表1),对今年1-7月常规病理切片进行质量分级评定(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见表2),总的优级率87.1%,优良率97.6%,总体达标。
表1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优质标准满分(分)质量缺陷减分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折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切片无污染10 有污染:减10分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盖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片周围无胶液外溢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透明度好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5~7分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浆)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合计100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表2 2012年1-7月常规切片质量抽查情况注: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
病理科常规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

病理科常规切片(HE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病理诊断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正确的病理诊断往往取决于准确的xx下观察,因此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一张好的病理切片与标本的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环节有密切的关系。
过去,我科一直严抓病理切片质量,每月都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进行质量评价,总体来说切片质量较高,基本达到诊断的要求。
但是每月的切片质量检查或多或少总发现存在一些缺陷,如切片刀痕、裂隙、气泡、胶液外溢等。
目的:通过检查常规切片质量,发现存在影响切片质量的问题,查找原因,提高切片质量。
数据收集: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中的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见表1),对今年1-7月常规病理切片进行质量分级评定(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见表2),总的优级率87.1%,优良率97.6%,总体达标。
表1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优质标准满分(分)质量缺陷减分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折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切片无污染10 有污染:减10分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盖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片周围无胶液外溢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透明度好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5~7分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浆)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合计100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表2 2012年1-7月常规切片质量抽查情况注: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优质标准满分质量缺陷减分
组织切面完整,内镜活检、穿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切片数:减5分
刺标本切片数不少于6片
切片薄(3~5um),厚薄均匀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 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
切片无污染物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盖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玻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
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
透明度好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5~7分
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老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
备注:
1.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
2.“二甲要求”:切片优良率≥90%(C级);切片优良率≥95%(B级);切片优良率≥98%(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