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法透明透蜡包埋
石蜡切片法

如需过夜,应停留在70%酒精中。
4. 脱水的注意事项
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器皿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在更换高一级的脱水剂时,最好不要移动材料,以免损坏; 在低浓度酒精中,每级停留时间不宜太长,防止材料解体; 在高浓度酒精中,每级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防止材料变脆; 脱水必须彻底,否则不易透明。
从取材开始,到制成切片标本为止,其间必须经过以下各主要 步骤: 一、取材 三、洗涤 二、固定 四、脱水
五、透明
七、切片 九、染色
六、透入与包埋
八、贴片 十、封藏
实验十七 石蜡切片法(一)取材、固定、洗涤、脱水 、透明、透蜡、包埋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取材、固定、洗涤、脱水等各步骤的基本原 理。
2.了解取材、固定、洗涤、脱水等各步骤的注意事 项。
1. 取材的注意事项: 材料应新鲜; 动作要迅速; 取病理材料时,应加对照。
2. 固定的注意事项 固定液以新配为好 ;
固定的时间依材料的种类、性质、大小等而定;
材料固定完毕,保存于加盖的容器,贴上标签。
3.洗涤:洗涤是洗去渗入细胞内部的固定液。因材
料中的固定液有的会妨碍染色;有的会发生沉淀或 结晶,影响观察;有的会继续作用,使材料变坏等。
三、实验步骤
(一)切片 切片前的准备工作 ( 1 )石蜡块的固着:先将蜡块用刀片切成方形或长 方形,组织四周留下2—3mm宽的石蜡。点燃酒精灯, 然后用烤热的蜡铲放在台木和蜡块之间,利用蜡铲的 温度熔化两者的蜡,把蜡块粘附在台木上。 (2 )整修:用单面刀片将蜡块四周修整平行。
4.脱水:材料经洗涤后含有大量的水分,必须用脱水剂 脱尽里面的水分,以利于材料的透明和制片的保存。 因为水分会使材料分解,而且透明剂与水是不相混合 的,只有在完全无水的情况下,透明剂才能完全透入。
实验六 石蜡切片法1

四、实验结果
包埋后的石蜡快应为均匀的半透明状,蜡块中没有 气泡。
包埋材料摆放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修块效果:每个蜡边与材料平行,蜡边的上下左右摇 平行。
切片效果:得到厚薄均匀的蜡带,蜡带无破损。 展片效果:展片后蜡带或蜡片平整,无气泡、粘附牢 固,蜡带略呈透明状,后续制片不易脱落。
五、作业
实验完毕,每人交包埋块一个,在纸盒上写
上材料名称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实验完毕,每人交玻片两张,用铅笔在载玻
片上写上材料名称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实验报告(姓名和日期)。
苦味酸液(波茵氏液)
甲液: 1%铬酸 10%醋酸 乙液: 甲醛 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50ml 20ml 25ml 75ml
包埋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包埋后的石蜡块应为均匀半透明状,有时出现白色浑浊 结晶(像雪花一样)部分,这样在切片时就有妨碍,不易切出 薄的切片。 原因:①组织内部或石蜡中混有透明剂;②脱水不干净;③石 蜡本身品质不良;④组织块移入纸盒时动作太慢,周围的石蜡 已成凝固状态;⑤冷却用水温度不够低,石蜡凝固太慢。 解决办法:属于前三个原因者应在包埋之前就须注意;属于后 二个原因者,可将包埋块再投入Ⅲ蜡中熔化后重新包埋,但必 须注意熔化包埋过的石蜡块的时间不宜过久。
实验六 石蜡切片法
—— 包埋、切片和贴片
石蜡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是显微制片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除了
藻类、菌类、木材和骨骼外一般的材料均可以使用,既 可制成较薄的切片,使材料各部分都清晰可见,同时也
可制成连续切片,观察材料的动态发生及层次,所以,
它在显微制片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掌握, 同时也是进行透射电镜观察超薄切片的基础。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即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
以石蜡切片法为代表,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是:组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组织包埋→组织切片→展片附贴→切片脱蜡→染色→脱水→染片透明→封固。
以上基本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切片制作归于失败。
因此应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并事先做好计划安排。
一、取材采取病料,要刀剪锐利,剪切时不可挤压,扯拉病料,以防人为损伤。
切取的工具要清洁。
采取病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超过死后24小时。
应选择病变部与可疑病变部切取,切取时要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并包括周围正常组织一部分。
特殊病料应根据器官的结构特点切取。
管状,囊状和皮肤组织应注意垂直切取(横切)。
带有薄膜的组织,要防止切时薄膜分离和脱落。
切取组织块大小,以1.5×1.5×0.3厘米为宜,最厚不宜超过0.5厘米。
组织块病变一面应平整光滑,另一面可不平整,以便包埋时辨认。
切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固定液的磨口玻璃广口瓶中,并做好标记。
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
材料取下后,应迅速固定。
固定液数量应为病理组织块的5到20倍。
由于一般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后数小时,固定液渗入组织液的深度只达2到3厘米。
因此,可以放置冰箱内固定,使组织内酶失去作用,细菌也能停止滋生。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时,用40%的甲醛饱和水溶液10毫升,加水90毫升配成。
三、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应将固定液洗去。
一般均用流水(自来水)冲洗12到24小时左右。
及时冲洗尚有停止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过度,有利于制片染色。
冲洗时如不方便用流水冲洗,也可用较大容器盛装水浸洗,每隔相当时间换水一次。
整个浸洗时间比流水冲洗应稍长一些。
酒精固定的组织材料不需冲洗。
石蜡切片法

取材 固定 浸洗(冲洗) 脱水 透明 浸蜡(透蜡) 包埋
八、 切片 九、 展片和贴片(裱片) 十、 烤片 十一、 染色 十二、 封固(封片) 十三、 贴标签
一、取材
1、用锐利刀、剪剪切组织块,不可来回切割和 用力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2、组织块大小一般为5×5×2mm。 3、切好的组织块经生理盐水清洗后可用牙签
十、 烤片 1、展片时是利用水使切片展平,但载玻片 与蜡片之间尚留有部分水分,烤干便是将水分 通过温箱加热后除去,使组织在脱蜡后依然能 够粘贴在载玻片上。若水分未烤干,则脱蜡时 组织会脱落。 2、烤干时的温度<60℃,一般以50℃较为 适当;也可置37℃温箱内烤干(约12~24hr,烤 干后蜡片在玻片上呈透明状)。烤干的时间, 以底烤去水分为原则。
四、切片发生严重皱纹: (1)蜡太软、室温过高→用冰块冰一下再切; (2)切片刀不锋利→磨刀; (3)刀的切削角过小→切刀片仅能在蜡块切削面上浮切 →改变切削角 五、蜡片裂纹: (1)切片刀口缺口刀纹; (2)刀刃不干净→干布擦; (3)蜡块中具有坚硬杂质或尘埃:石蜡过滤及修块时用
刀削去各个方面的表面蜡(纸屑)。
十三、 贴标签 切片封后,在切片的右侧贴上标签, 平放于无灰尘或放在左右的温箱中烤几天 ,待树胶干固后便可使用。 如制成的切片上,树胶过多而溢出盖 片,则可候其完全干固后,用刀片轻轻刮 去,再用纸蘸二甲苯少许将胶擦净。
七、包埋 1、目的:使组织与石蜡在硬度上适配, 以利于切片。 2、硬蜡包埋温度65℃。 3、包埋操作要快,材料吸、夹入石蜡后 轻吹使蜡表面凝结成薄膜状,即可将 其没入水中使快速、均匀、完全凝固
八、切片 1、单面刀片修整蜡块,长:宽约3:2,长边与 刀刃平行。 2、木块上先熔上一点蜡,再用烫蜡铲将蜡块牢固 地粘在木块上;之后沿蜡块四周用烧热的解剖 针烫几下,使蜡块粘牢。 3、安装,刀口与蜡块的角度<100。 4、切片:5~8m;左手用毛笔托住蜡带, 右手不断摇动切片机,获连续切片。 5、切片前,将蜡块置冰箱冷藏一下; 较硬、难切的材料,可将蜡块在甘油:50%酒 精=1:1液中半浸泡数天再进行切片。
实验八石蜡切片法一

盐酸、蛋清、甘油。 • 3、材料 • 各类你感兴趣的固定标本。
.
4
四、实验步骤
• 1、取材 • 2、固定 • 3、漂洗 • 4、脱水 • 5、透明 • 6、透蜡 • 7、包埋 • 8、修块 • 9、切片 • 10、染色
实验八 石蜡切片法
.
1
一 、实验目的
• 学习石蜡切片法 • 了解组织染色原理
.
2
二、实验原理
• 用石蜡渗透固化组织;
• 用碱性染料如苏木精、碱性品红等,使细 胞核着色;
• 用酸性染料如伊红、酸性品红等,使细胞 中的嗜酸性成分着色,如蛋白质。
.
3
三 、实验用品
• 1、器材: • 切片机、水浴锅、染色缸、玻片、显微镜、试剂瓶、剪刀、
• 未注明时间的一律处理2-3min。
.
8
五、作业
• 简述石蜡切片过程,绘制你所观察到的细 胞形态。
• 提交一张你认为制作较好的玻片。
.
9
.
பைடு நூலகம்
5
取材到切片
• 取材——固定(Cannoy’s),材料厚度 2mm。
• 100%酒精——100%酒精——二甲苯:酒精 (1:1)——二甲苯——二甲苯——二甲苯: 石蜡(65℃ 1:1)——石蜡(65℃)——石 蜡(65℃),以上处理各10-30min,视材 料大小而定,最后一步石蜡20min 。
• 包埋——修块——切片——贴片
.
6
脱蜡与复水
• 二甲苯——二甲苯——二甲苯/无水乙醇 (1/1)——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95% 乙醇——80%乙醇——70%乙醇——50% 乙醇——蒸馏水。
石蜡切片法

包埋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包埋后的石蜡块应为均匀半透明状,有时出现白色浑浊 结晶(像雪花一样)部分,这样在切片时就有妨碍,不易切出 薄的切片。 原因:①组织内部或石蜡中混有透明剂;②脱水不干净;③石 蜡本身品质不良;④组织块移入纸盒时动作太慢,周围的石蜡 已成凝固状态;⑤冷却用水温度不够低,石蜡凝固太慢。 解决办法:属于前三个原因者应在包埋之前就须注意;属于后 二个原因者,可将包埋块再投入Ⅲ蜡中熔化后重新包埋,但必 须注意熔化包埋过的石蜡块的时间不宜过久。
脱水(常用脱水剂:乙醇;脱水原则:低浓度到高浓度)(目的?) 脱水时间:视材料的性质、大小而定 小鼠肝脏:在各级AL中停留0.5-1h; 植物叶片:在各级AL中停留2-4h; 注意:脱水应彻底,否则与二甲苯混合后混浊,必须倒回重脱水;如需过夜, 则停留在70%酒精中。
二、实验步骤(2)
透明(置换) 常用透明剂:二甲苯; 透明原则:低浓度到高浓度 (½ 二甲苯+ ½ 100%酒精 二甲苯 二甲苯) 透明时间:小鼠肝脏每级停留0.5-1h;植物叶片每级停留1-3h。
染色原理--化学作用
化学作用的主要理论根据是染色剂的性质可分为酸性、碱性和 中性染色剂,而动、植物的细胞内—般也可区分为酸性(阴离子) 和碱性(阳离子)部分。当碱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阳 离子时,就能与细胞的阴离子(酸件部分)较牢固地结合,当酸 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阴离子时,就能与细胞内的阳 离子(碱性部分)较牢固地结合。 例如,细胞核,尤其是核内的染色质,主要由核酸组成,是酸 性的组成成分.故和碱性染色剂(苏木精)的亲和力很强,易于 着色。细胞质含碱性物质,故和酸性染色剂(伊红、曙红)的亲 和力很大,易于着色。
甲醛-醋酸-酒精液(FAA) 50%或70%酒精 90ml 冰醋酸 5ml 甲醛 5ml 特点:过去称”标准固定液“或”万能固定液“;是 组织形态中常用的固定液;同时兼作保存液。是植物 制片技术中较为良好的固定液和保存液。除单细胞和 丝状藻类外,均可用此液固定.也通用于昆虫和甲壳 类的固定。
石蜡包埋技术

石蜡包埋技术制作石蜡切片,切片前须将石蜡渗透组织包埋于石蜡中,而水与石蜡又是不相混合的,所以在浸蜡,包埋前必须将组织内所含的水分脱去。
而大多数的组织固定剂是水溶液,随后的水冲洗也使其含有大量水分,因此必须先行脱水,一般是浸入逐级增加浓度的酒精来完成。
由于酒精和石蜡不能混合,须再用一种石蜡的溶剂来置换酒精,因大多数石蜡溶剂有使组织的折光率增高并表现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所以此步骤又称透明。
最后用石蜡浸渍组织并铸制成坚实的蜡块。
常规的石蜡包埋过程包括五个基本步骤,即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前一章中已述过固定。
第一节脱水脱水就是用脱水剂完全除去组织内的水分,为下一步透明及浸蜡创造条件。
此外,脱水还可以使组织再次发生一定的硬化,脱水剂必须是与水在任何比例下均能混合的液体。
一.常用的脱水剂1.酒精:是制片最常用的试剂,可与水在任何比例下相混合,酒精的脱水能力比较强,又能硬化组织。
但是酒精的船头速度很快,对于组织会有明显的收缩作用。
因此在以酒精作为脱水剂时,应该先从浓度较低的酒精开始,然后递增其浓度,这样可以避免组织过度收缩。
第一瓶酒精浓度随固定剂,脱水组织的大小和种类而异,经水溶性固定剂固定的细柔组织需要慢慢脱水,从50%酒精开始。
如眼球,组胚组织等大多数组织标本则是从70%酒精开始,再经80%,95%以至无水酒精。
但是有时为了某种特殊要求,例如要做糖元的切片标本或是要做尿酸结晶染色切片标本,为了防止糖元和尿酸结晶在水中消失却要直接投入无水酒精中固定,而不需要经过水洗和低浓度酒精的脱水过程。
经无水酒精固定后的组织只需要再经过换一次无水酒精脱水即可。
用AAF固定液固定的组织可直接置于95%酒精开始脱水。
用醇性固定剂(如Carnoy)则可置于高浓度无水酒精内,但应多次换液以除酸。
一般情况下,组织经过70%,80%,90%,95%,以至无水酒精的脱水程序,即可达到脱水的要求。
但是为了能使大量的组织块同时进行脱水,则要求保持液体的浓度以保证脱水的作用,最好是以两次95%酒精,两次100%酒精重复进行脱水,以保证组织的水分脱净。
石蜡切片的操作流程

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体内部的细微结构之前,必须根据植物材料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植物材料进行处理,把材料制成透明的玻片标本.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制作法的不同,常用的植物显微制片技术可以分为切片法与非切片法两大类,前者常用的有徒手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火棉胶切片法,石蜡切片法,冷冻切片法等,其中以石蜡切片法最为常用.后者包括整体封藏法,涂布法,压片法等.石蜡切片法石蜡切片法是以石蜡作包埋剂,用旋转切片机将材料切成薄片,经一系列处理制成永久制片的方法.在研究植物的细胞,组织,胚胎以及形态等方面石蜡切片法是最理想的制片方法.石蜡切片法的一般流程为:取材→固定→抽气→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包埋→修块→切片→粘片→染色→封片.取材用锋利的刀片切取新鲜的植物材料,选定适宜的材料,立即固定. 取材的注意事项如下:(1)取材料要新鲜.动作要迅速,以免挤压损坏组织;取病理材料时,应设置对照材料.(2)所取材料大小要适当:根和茎一般直径≤5mm,切取成5-10mm 小段;叶片一般取过中脉处,切成2-5mm宽,5-8mm长.在切材料时,必须注意刀片与中轴成直角,两切面平行,否则制成的切片细胞是斜的. 雌,雄蕊一般不需分割.(3)取材时间可根据切片要求有所区别.如:在进行植物发育的研究过程时,需要找到细胞分裂相,一般在晴天的早晨9:00-10:00时取材,此时植物细胞分裂活动较明显.(4)取材不易过老,否则制片有难度(过老的材料须在滑走切片机上进行);对纵切的材料适当多取材,如根尖,茎尖等,因为切到材料正中的概率较低.(二)固定将已切好的材料尽快地浸入相当于材料10-15倍体积的固定液中.借助固定液的作用,使细胞的新陈代谢瞬时停止,并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态构造及其内含物的状态不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使组织变硬从而便于切片,增强内含物的折光度,令细胞易于着色的目的,同时具有防腐作用.以新鲜配制固定液效果较好.固定的时间依材料的种类,性质,大小等而定.材料固定完毕,保存于加盖的容器内,贴上标签.良好的固定剂,应是穿透力强,使细胞立刻致死,原生质全部凝固;不发生任何变形,增强折光率,并且不妨碍染色.常用固定液:简单固定液以一种化学药品配制的固定液.⑴乙醇为凝固型固定剂.常用无水乙醇或95%乙醇.⑵甲醛为非凝固性固定剂.具强烈刺激性气味.纯净的甲醛为无色透明液体.固定用的浓度为4%-10%.⑶醋酸为凝固型固定剂.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刺激性极强,低温下凝结成冰,故又名冰醋酸.2. 混合固定液:由几种试剂,适量配制而成.混合遵循原则:①优缺点互补;②膨胀与收缩相互平衡;③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应分别配置.常用混合固定液有下列几种:⑴ FAA 固定液(福尔马林-冰醋酸-乙醇) 广泛适用于根,茎,叶,花药,子房的组织切片,所以又称为万能固定液.一般固定时间不低于24 h.该固定液优点是在较低温度下(10℃左右)适用于材料的长期保存,可兼作保存液.并且固定的材料,不妨碍染色,但用于细胞学上的固定效果较差.⑵纳瓦兴(Navaschjn's)固定液 1912年首创.适用于细胞学与组织学研究的切片观察.但渗透慢,不能长期保存;主要用于显示分裂相.(三)抽气植物材料内部多由于含有空气,导致固定液不能完全深入.材料投入固定液后需要立即抽气.以便让固定液有效透入材料组织中,并排除材料内气泡的干扰.一般抽气时间为20-30 min.抽过气的材料在停止抽气,应沉入底部.(四)洗涤固定液中的成分有可能会妨碍染色或发生沉淀或结晶,影响观察;有的还会继续作用,使材料变质等.因此,在使用材料时,需根据固定液的种类,用水,缓冲液或70%乙醇洗去渗入细胞内部的固定液.如:用FAA固定的材料在脱水时用70%乙醇反复洗涤数次.如用水洗涤,可将材料自固定液中取出,放入指形管,加入半管水,用纱布将管口扎紧,置于水槽内,进行流水冲洗.流水冲洗时间一般为12-24 h.(五)脱水材料经洗涤后含有部分水分,会使材料分解.而且透明剂与水是不相混合的,不利于材料的透明和包埋等后期处理.因此需用脱水剂逐渐除去材料中的水分,以便让石蜡渗透进细胞.所以,脱水是制片的关键环节.脱水剂要求能与水混合,而且能与其他有机溶剂互相替代.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器皿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更换高一级的脱水剂时,最好不要移动材料,以免损坏材料. (六)透明透明剂要具有既能与脱水剂相混合又能和石蜡相混合的性质,可以将材料中的脱水剂置换出来,使石蜡能顺利进入材料中.二甲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透明剂,作用迅速,但易使材料变脆..(七)浸蜡是指逐步清除材料中的透明剂,以使石蜡充分渗透于材料内部的过程.这样,材料的各部分都能保持原来的结构与位置,切片不致发生破裂或其他变形.浸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常用的正丁醇.每次浸蜡的时间,视材料大小而调节.(八)包埋材料经过足够时间的浸蜡后,需包入蜡块,以备切片.操作方法:根据切片材料大小,确定所需纸盒的尺寸,用表面光滑的磅纸预先叠好纸盒.(九)切片即将包埋好的材料块用切片机切成所需厚度的切片带.(十)贴片是用黏贴剂把切片平铺贴在载玻片上,以便于染色和观察.常用的粘片剂有下列二种:(1) 明胶黏片剂(2) 蛋清黏片剂(十一) 染色即根据植物细胞中不同的化学性质,用染料分别进行染色,以利于观察切片中细胞与组织的形态与构造及其内含物等.染色基本程序为脱蜡,染色,分色封片.染色方法可分为下列几类:①单染只用一种染料染色.②双重染色两种染料染色,如番红--固绿;苏木精---曙红.③多重染色多种染料染色,如番红—固绿—桔红G;酸性品红—苯胺蓝—桔红G等.(十二) 封藏封藏于中性树胶中,使材料能在显微镜下清晰地显示出来,并能长期保存.方法:将含材料的载玻片放在吸水纸上(切片一面向上),迅速地在切片的中央滴一滴树胶(必须在二甲苯干燥前进行),用右手持小镊子轻轻地夹住盖玻片的右侧,稍微倾斜使其左侧与封藏剂接触,然后再缓慢地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脱水。为什么?
二、试剂与器材 1.试 剂:1/2 无水乙醇+1/2二甲苯、 二甲苯、 1/2二甲苯+1/2石蜡、 纯石蜡。 2.器 材:恒温箱、蜡杯、镊子、解剖针、 酒精灯、塑料面盆、温台。
三、实验程序
1.透明:透明也是渐次由低浓度至高浓度。材料先 在纯酒精和二甲苯各半的混合液浸15—30分钟,再转 入纯二甲苯中透明(至透明为止),一般15—30分钟。
2.透蜡:材料自二甲苯中取出后,先移入二甲苯和石 蜡等量的混合液中约30分钟,然后进入纯石蜡中约40 —60分钟,再换纯石蜡一次约40—60分钟。
附:植物材料的透蜡过程必须缓慢进行,所须的时间 约需1-2天。其方法如下:①将材料连同二甲苯一起倒 入小蜡杯中;②然后轻轻倒入溶解的石蜡。石蜡就在二 甲苯的上层凝固起来。此时可将小蜡杯放在35-37ºC温箱 内,使石蜡徐徐熔解到饱和为止,约需1-2天;③将蜡杯 移入56-60ºC温箱中,待石蜡熔解后,倒去含有二甲苯的 石蜡,以后每隔1小时左右更换已熔的纯蜡一次,共换纯 蜡2-3次即可进行包埋。
3.包埋: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倒入包埋 用的纸盒中,取出存放材料的蜡杯,用温镊子夹取材料 平放于纸盒底部,使之排列整齐。将纸盒两侧的把手提 起,慢慢地平放在面盆的水面,待石蜡的表面凝固,将 纸盒慢慢浸入水中,待石蜡完全凝固(约30分钟)后即 可取出备用。
四、注意事项
透明的注意事项 • 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水分进入; • 更换透明剂,动作要迅速; • 材料周围出现白色雾状,应退回纯酒精中重新脱水。 透蜡的注意事项 • 动物材料常用的石蜡熔点为52-56ºC;植物材料为54-60ºC。 • 透蜡温度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 包埋的注意事项 • 包埋前应先把必需的用具(恒温箱、温台、纸盒)准备好。 • 包埋用的镊子要先放在温箱中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