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合集下载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初二生物下册导学案编写人:李金英编号:9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学习目标】:1 、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3、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1、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难点】:1、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30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三北”防护林是我国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和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被誉为。

二、预习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课下讨论的结果。

三、学习过程:1、阅读P31页文字及图片完成课本P31页1、2、3、4题:2、阅读破P31页“课外读”,回答:①、地球日是:,②、当代人类共同面临的三个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四、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33—34页,读物,讨论:1、什么叫生物入侵?2、生物入侵的特点是什么?3、怎样减少生物入侵?五、达标检测:1.下列商品不能称为“绿色商品”的是( )A.不含磷的洗衣粉B.不含碘的食盐C.无铅汽油D.无氟冰箱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由生物圈提供的B.人口的过度增长必定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C.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D.人口越多,越能征服自然3、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联接起来A.氟利昂等排放物 a.酸雨B.砍伐森林 b.土壤和水污染C.核污染 c.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D.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 d.臭氧层破坏E.大量使用农药 e.土地沙漠化4、资料分析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叫做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条件下迅速蔓延开来。

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

4.7.1.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4.7.1.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自主学习三: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04-105页图片
内容,并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有关问 题: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问题1: 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 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1、森林遭到了严重滥伐后,当地居民的 生存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动植物 的生活将受到什么影响?
1、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说出我国 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2、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举例说明人类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 境,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
自主学习一: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P102-103页内容思考 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结合资料分析完成讨论1、2、3。 2、人口的增长会给生物圈带来什么影响?
问题6
保护鸟类的重要意义是保护我们复杂的 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问题7
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 区呢?建立这些自然 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什么?
迅速蔓延开来的薇甘菊
美丽的杀手--地中海实蝇
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
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
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
1.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 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 A.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 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2.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 A. 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 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 必要的地区可以营 造 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C
A
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 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治理太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生产活 动 D. 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

七年级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七年级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不仅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还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造成威胁。

以下是一些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一,森林破坏。

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伐森林用于伐木、建筑、制造家具等等。

大量森林的破坏导致了林地的减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树木的砍伐不仅减少了森林的面积,还削弱了树木吸取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的现象。

第二,水体污染。

人类活动引起了大量废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污染。

污染的水体不仅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威胁,也会对附近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水体污染也会影响到地下水资源质量,使得饮用水的安全受到威胁。

第三,空气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和有毒气体,例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导致了大气的污染。

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还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第四,生态系统破坏。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体现。

例如,过度捕捞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使得很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面临灭绝的风险。

此外,过量采矿、湿地开垦、石油开采等活动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第五,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人类活动引起了大量物种的灭绝和栖息地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例如,森林破坏导致了很多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从而无法生存。

这对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森林破坏,鼓励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控制工业和农业的废水排放,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减少空气污染的产生,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最后,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

总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才能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生物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生物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生物教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简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人类活动对森林、水资源、空气、土壤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方法:1. 展示图片和实例:通过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资源:1. 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和实例。

2. 小组讨论指南。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

2. 学生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森林破坏教学目标:1. 了解森林破坏的原因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森林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森林破坏的原因:介绍过度砍伐、森林火灾、城市化等原因。

2. 森林破坏的影响:介绍森林生态系统受损、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加剧等影响。

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森林破坏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森林破坏的原因和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森林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森林的建议。

教学资源:1. 森林破坏的实例和数据。

2. 小组讨论指南。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

2. 学生对森林破坏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水资源污染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水资源污染的原因:介绍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

2. 水资源污染的影响:介绍水资源质量下降、水生生态系统受损、人类健康受威胁等影响。

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水资源污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资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1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课题: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搜集信息,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对人类破坏环境问题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危害的严重性却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存与环境》的视频资料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第一节课堂练习
评价与补救
板书设计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一、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二、畅想未来
三、提出倡议
四、自觉遵守
教学反思(课堂疑难问题、有价值的发现、教学改进、课堂灵感、教学进度备忘、个体教育备忘等)。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2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2

1、森林遭到严重的滥伐后,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植物的生活将受到什么影响?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物种消失(如果是当地特有,将灭绝)。

首先空气质量不会比以往好,当地的水的保持性减弱,植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可定会比以往强,旱灾的发生性加大,更有可能造成泥石流,长此以往会导致沙漠化,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同时会导致水质的下降等问题。

对动植物的影响:这样会破坏植物的多样性,导致食物链的缺失,最终影响整个生存环境。

对动物的影响:这样会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迫使动物的迁移或者动物的死亡,导致多样性破坏,最终破坏生存环境。

2、分析一下沙尘暴的起因中哪些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这将产生怎样的后果?沙尘暴天气的形成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沙源,二是要有强冷空气即大风,三是要有冷暖空气相互作用。

沙源来自于沙漠,退化的林草地或没有植被覆盖的干松土地以及城乡建筑工地的泥沙。

气旋和低压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天气。

人类大规模的开垦,过度的砍伐、放牧导致的土壤沙漠化,扩大了沙尘暴的沙源。

沙尘暴主要危害方式⑴强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蓄亡。

⑵沙埋:以风沙流的方式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

⑶土壤风蚀:每次沙尘暴的沙尘源和影响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危害,风蚀深度可达1~10厘米。

据估计,我国每年由沙尘暴产生的土壤细粒物质流失高达106~107 吨,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在10微米以下,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⑷ 大气污染:在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区,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TSP)增加,大气污染加剧。

3、除了用网捕杀外,有些人还用哪些手段残害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交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网捕,使用夹套,猎枪,晒含毒食物引来鸟类等鸟是人类的朋友。

现在自然界中的鸟类有9021种,估计有1000亿只。

七年级生物下册 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实例分析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实例分析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实例分析
1. 内容:七年级第七章第一节
2. 使用:
师:(给出三幅图片)根据“柿子-虫-鸟”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实例,并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从生态学(食物链)的角度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图一)(图
二)(图三)
(图一)这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八十年代初的柿子树照片,当时物质不是很丰富,人们会在农忙结束时采摘柿子,做成柿饼、酒柿、柿醋等补充食物,但是产量一直不太理想。

(图二)这是九十年代末的照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摘的时候不会过于细心,留下的少许柿子可以为越冬的鸟儿提供食物,产量还有所上升。

(图三)这几年,几乎没有人采摘柿子补充食物了,每每到冬天可以看到满树的柿子和满树的鸟儿,消失了很久的喜鹊也回来了。

生:分组讨论“人为减少柿子的数量,可以引起的后果。


师:引导总结。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探讨、实验观察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难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1、导入新课: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生物,这是为什么呢?同样是人类,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远古的人类,这又是为什么呢?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本章要探讨的问题。

展示人类对生物圈影响的一些实例图片2、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新课讲述1、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2)我国人口增长趋势(3)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4)计划生育2、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问题1: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滥伐森林的后果绿洲沦为荒漠;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威胁人类生存;水土大量流失;干旱缺水严重;洪涝和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动物失去了家园,物种纷纷灭绝。

问题2: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烟雾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酸雨、温室效应等。

问题3:这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是难以生存。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珍贵的淡水资源被破坏,饮用水危机。

淡水生态系统被坏,水生生物绝迹。

污染的水又污染农作物,危害人的健康。

(镉超标的大米只是其中冰山的一角)问题4: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鸟类象是生态系统的守护神,也是农作物的守护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主要有:
(1)(2)(3)(4)
3.危害水果的“美丽的杀手”,在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入侵的“植物杀手”
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4.例题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近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植物如此备受重视的原因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C 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D 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E 供给人类各种生活原料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1.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结合课本P112图片和四个问题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野生动植物种类的减少,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小组讨论分析举出一些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2.人类对生物圈的主要影响:
3.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造成水质污染 B.可造成土壤污染C.可造成大气污染 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4.1997年11月26日下午,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一村庄,突然从西北方飞来一大群(约500只左右)乌鸦,他们在附近的树林、竹丛、河滩里,飞翔、觅食、栖息。第二天,大群乌鸦突然从天空中雨点般的坠落下来,顿时,山林大地成了乌鸦的坟场。造成乌鸦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B. 遭到大型天敌的捕杀
(1)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和前面学过的知识(转基因技术,自然保护区),小组探讨:人类对生物圈好的影响和负面影响(意识到人类活动与技术发展的两面性)列举实例。
3.阅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了解我国对待生物入侵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四、成果展示,统一观点: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五、拓展创新:
1.面对当前环境破坏的现状,作为一个服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以书面形式谈谈你的看法。
2.在你生活的社区里有哪些破坏环境的实例?你认为应该怎样改变这些现状?
六、归航拾贝: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2.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3.教师小结:
七、课堂反馈检测:
1.据报道,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次数呈增多的趋势,90年代至今发生过20次特大沙尘暴。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环境过渡开发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常年旱灾,赤地千里D.地壳运动过于频繁
2.当“赤潮”发生时,水质会严重恶化,鱼虾及其它水生生物会大量死亡,给捕鱼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形成赤潮的原因是()
A.海水受化学物质的污染B.动植物病毒的大量繁殖
C.海洋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D.大量红色土壤流入海洋
人教版 七 年 级 下 册 生 物 学 导 学 案
课 题
§4.7.1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情感目标: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 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 点
1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学 习 过 程
一、温故知新:1.内分泌系统主要有哪些内分泌腺组成?
2.填写下表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分泌失调出现的缺乏症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二、预习检测:
1.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
C. 乌鸦太多,食物不足D. 当地的生态环境污染
5.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配上对,将字母写在括号里。
原因:A.氟利昂等排放物 B.砍伐森林 C.核污染 D.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
E.大量使用农药
结果:a.酸雨 b.土壤和水污染c.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 d.臭氧层破坏
e.土地沙漠化
()
学习
评价
自 我 评 价
小 组 评 价
教 师 评 价
综 合 评 价
















备课人:黄建德备课组长:黄建德教研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