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加压治疗_省略_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_唐林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辅助置钉技术的研究进展

1 寰枢椎椎弓根的解剖
1.1 寰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 椎弓根指连接椎体和椎弓的部分,寰椎因其独特性,与其他下
颈椎相比缺少椎体,椎板及棘突,但谭明生 [1] 等将侧块与后弓相连
接处,椎动脉沟处的后弓看作是寰椎的椎弓根,它在结构和力学上 类似于其他脊柱的椎弓根,Resnick[2] 等亦称其为寰椎的椎弓根,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26 期
115
·综述·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辅助置钉技术的研究进展
郭有为 1,刘斌 2
(1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2.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摘要: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寰枢关节不稳定或脱位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常常导致严重后果,需手术解除压迫并重建寰枢椎的稳定性。基于后路 寰枢椎固定和融合,术式包括 Gallie 钢 丝 ,Brooks 钢丝,Halifix 椎板夹,Apofix 椎板钩,Magerl 侧块关节螺钉等方法,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由 于较高的生物力学强度和骨融合率,已广泛应用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治疗。然而,由于寰枢椎进钉点周围解剖结构的复杂和变异性,徒手 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仍具有较高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对寰枢椎解剖结构的大量研究,以及计算机导航技术,3D 打印快速成型模板技术的 应用,使得置钉的安全性、精确性不断提高。本文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辅助置钉技术近年来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辅助置钉;数字化导航技术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26.057 本文引用格式:郭有为 , 刘斌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辅助置钉技术的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26):115-116.
有限元法分析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变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文章编号:2095-4344(2018)31-04970-054970www.CRTER .org·研究原著·陈树金,男,1989年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脊柱外科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马向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510010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B稿件接受:2018-08-07Chen Shu-jin,Master candidate,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Gener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Military Command,Guangzhou 510010,Guangdong Province,China;Graduate Schoo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Guangdong Province,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Ma Xiang-yang,Professor,Chief physician,Master’s supervisor,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Gener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Military Command,Guangzhou 510010,Guangdong Province,China有限元法分析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变化陈树金1,2,马向阳1,杨进城1,尹庆水1,杨敏1,邹小宝1(1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510010;2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省广州市510405)DOI:10.3969/j.issn.2095-4344.0362ORCID:0000-0001-5088-6477(陈树金)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椎弓根螺钉:寰椎椎弓根螺钉于2002年首先报道,该技术相较侧块螺钉可避开上颈椎后方静脉丛及C 2神经根,减少术中出血及对C 2神经根骚扰;枢椎椎弓根螺钉于1994年首次提出,术中可探查并根据椎弓根走向置入螺钉,安全有效。
后路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AndersonⅡ齿状突骨折

后路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AndersonⅡ齿状突骨折李小伟;胡继平;孙博;牛丽君【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行后路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患者,时间6~24个月.6例肢体感觉减退者中有4例恢复至正常.11例患者术后3个月骨折线模糊,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未见内固定物松动、脱出及断裂,无明显颈椎不稳.结论后路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48)005【总页数】3页(P585-587)【关键词】齿状突骨折;螺钉;内固定【作者】李小伟;胡继平;孙博;牛丽君【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2现代社会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头颈部损伤常常导致齿状突骨折,严重者正常的关节韧带解剖结构遭到破坏,继发导致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使脊髓受损风险大大增加。
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为不稳定骨折类型,必须通过手术方可达到治疗目的。
后路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经国内外临床开展并被证实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1,2]。
从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们采用后路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11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经验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6~57岁。
按Anderson分类均为Ⅱ型。
其中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者8例,合并头部外伤者5例,肢体感觉减退者6例。
寰枢关节脱位的置入物治疗技术与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力学的关系

寰枢关节脱位的置入物治疗技术与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力学的关系胡巍;肖增明【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8(012)013【摘要】学术背景:寰椎水平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有Gallie、Brooks钢丝、Halifax 椎板夹等,可提供在屈伸方向上的稳定性,但其抗侧弯和旋转的强度较弱.Magerl+Gallie置入治疗技术可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在抗轴向移位方面并无优势.目的:介绍寰椎侧块螺钉置入技术和寰椎后弓螺钉置入治疗技术,并分析其对生物相容性及置入物生物力学的影响.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PML、OVID与万方数据库1970-01/2007-06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atlas,axis,dislocation,fixation,posterior",中文检索词"寰枢椎,脱位,内固定,置入物,后路.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寰枢椎内置入物介绍,手术方法,前后路适应证,生物力学等方面相关文献.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127篇文献,入选30篇.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寰枢椎脱位的治疗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3篇为综述,3篇为专著,其余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三维固定的优点.②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进钉点的位置较侧块技术高,不必显露C1后弓下方等深部解剖结构,术中推开C2神经根和静脉丛的幅度较小,引起损伤的几率减小,出血少;其螺钉通道的长度比Harms技术的螺钉通道长,螺钉与骨骼接触的界面比后者大,固定更加牢固.结论:寰枢椎后弓侧块螺钉置入固定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与宿主生物相容性较好,有可能成为寰枢段后路短节段固定的最佳固定方式.【总页数】4页(P2511-2514)【作者】胡巍;肖增明【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院脊柱骨病外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院脊柱骨病外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内固定物置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变化与临床效果 [J], 关继奎;关雨;赵丽;王慧;孔丽;李静;刘建国;2.内固定物置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变化与临床效果★ [J], 关继奎;关雨;赵丽;王慧;孔丽;李静;刘建国3.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力学及生物相容性与置入后血管再狭窄 [J], 王雪芳;刘艳明4.气管支架材料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其生物相容性 [J], 曾伟杰;支晓兴;孟猛;陈少伟5.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力学及生物相容性与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 [J], 谢潮鑫;孟猛;曾伟杰;钟磊;魏春霞;罗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椎弓根螺钉在寰枢椎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椎弓根螺钉在寰枢椎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椎弓根螺钉在寰枢椎的应用是一种针对颈椎疾病的手术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该手术方法在寰枢椎的应用情况及其效果评价。
一、背景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因为颈椎结构的异常变化造成神经根、脊髓等受损。
寰枢椎是颈椎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对颈椎的稳定性和支持性具有重
要的作用。
因此,在处理颈椎疾病时,寰枢椎的保护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二、研究意义
椎弓根螺钉是一种专门针对寰枢椎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地修复和保护寰枢椎的功能。
采用该手术方法可以减轻颈椎病的症状、稳定颈椎结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分析椎弓根螺钉在寰枢椎的应用情况及其效果评价。
四、预期结果
预计研究结果将对椎弓根螺钉在寰枢椎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该手术方法的效果评价将得到理性的探讨,并为手术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五、研究意义和价值
该研究可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逐步推进颈椎病的治疗水平,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 关键 词 ]寰 枢椎 ; 弓根 ; 椎 螺钉 固定技 术
[ 图分 类 号 ] 6 73 [ 中 R 8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编 号 ]10 —9 12 1 )50 7 -4 论 040 5 ( 0 0 0 —5 10
Re e r h Pr g e so c n lg o tSc e Fi a i n Thr u h s a c o r s fTe h oo y Ab u r w x to o g Pe ceo e tbr1Ar h o lsa d Axi dil fV re a c fAta n s
H U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N n qa g . U ixng Ya — in W Ru — i
( . p rme t fPot r d aeS u e t2 0 ,I n tMo g l e ia olg , 1 De a t n s a u t t d n 0 7 n e n o i M d c lC l e o g a e
( . 蒙古医 学院 2 0 1内 0 7级研 究生 , 内蒙古 呼 和 浩特 2 内 蒙古 自治 区医院 脊柱外科 , 。 内蒙古 呼 和浩 特 0 05 ; 1 0 9 00 1 ) 1 0 7
[ 要 ]寰 枢 椎椎 弓根螺 钉 固定技 术是 近 年 来临 床 常 用的 手 术 方 法 , 治 疗 上 颈 椎疾 患具 有 重 要 的意 摘 对 义 。 目前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进 步, 其研 究发展越 来 越快。 本文 将对 已经 进 行 的寰 枢 椎 椎 弓根 螺钉 固定技 术研
[ s at : eh o g b u ce x t nt ru hpdc f etba ac f t s n xss o Abt c] T cn l ya o t rw f ai o g e ieo v r rl rho l da i iacmmo r o s i o h l e aaa n
寰枢椎脱位后路螺钉固定方法的临床选择

寰枢椎脱位后路螺钉固定方法的临床选择马向阳;杨进城;尹庆水;夏虹;吴增晖;章凯;艾福志;王建华;刘景发【摘要】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后路钉棒固定术中寰椎螺钉和枢椎螺钉固定方法的临床选择.方法对2002 年11 月至2011 年12 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228 例可复性和23 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前进行置钉可行性和复位可能性评估,针对性地选择寰椎和枢椎的后路螺钉固定方法,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治疗.结果251 例患者均行钉棒固定并获得满意复位.寰椎螺钉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403 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77 枚、侧块螺钉22 枚;枢椎螺钉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437 枚、椎板螺钉56 枚、侧块螺钉9 枚.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237 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8 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 个月.230 例患者获骨性融合;6例为纤维愈合,动力位片(均随访2 年以上)未见复发脱位;另1 例为假关节未融合并双侧枢椎椎弓根螺钉松动,行后路翻修手术治愈.结论根据寰枢椎脱位的复位难易程度和个体解剖特点灵活选择寰椎和枢椎不同的后路螺钉固定方法,扩大了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期刊名称】《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年(卷),期】2012(004)001【总页数】6页(P5-10)【关键词】寰枢关节;脱位;寰椎;枢椎;骨螺丝【作者】马向阳;杨进城;尹庆水;夏虹;吴增晖;章凯;艾福志;王建华;刘景发【作者单位】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7;R687.32对于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利用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治疗已是目前的主流选择。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关节失稳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关节失稳作者:汪凡栋张智郑佳状陈宇张娜蔡奇霖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关节失稳的临床可行性及其疗效。
方法 2006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寰枢关节失稳或脱位患者病例24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手术中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的病例。
寰枢椎完全复位15例,不完全复位9例。
随访结果,寰枢关节复位较好,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3~11个月。
结论经椎弓根固定能为失稳或脱位的寰枢关节提供足够的力学稳定性,具有操作简便、稳定性重建好,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技术上操作上具有可推广性。
【关键词】寰枢关节;螺钉固定;关节失稳寰枢关节位置较高,运动灵活,临床上可因各种原因导致不稳或脱位的发生,同时也是先天畸形好发部位。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的研究也随之深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临床采取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其中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治疗寰枢关节失稳疗效好,被临床广泛应用[1]。
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2006年11月~2012年9月采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关节失稳24例,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1月~2012年9本科寰枢关节失稳患者24例。
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5~55岁,平均38.7岁。
其中先天发育畸形5例,横韧带损伤松弛8例,寰椎骨折8例,寰枢椎脱位3例。
18例有高位颈髓病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四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颈部疼痛、屈伸、旋转受限, 6例仅有枕颈部不适。
患者颈椎X线片、CT扫描及MRI检查均提示寰枢关节不稳。
1. 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手术治疗方案。
固定位置及方法: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穿刺点选为枢椎下关节突中点,用钻磨磨除进钉点的骨皮质,用开路锥沿枢椎椎弓峡髓腔钻入通过椎弓根达到椎体,探及钉道四壁为骨性结构后拔出开路锥攻丝,拧入合适直径及长度的螺钉;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寰椎后弓缘对应椎弓根中轴线的位置,用磨钻磨除进钉点的骨皮质,用开路锥由此向寰椎侧块穿刺,探及钉道四壁为骨性结构后攻丝,拧入合适直径及长度的螺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加压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唐 林1,肖增明1,陈国军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大学机械材料力学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1)摘要 目的:评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横连杆加压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
方法:6例完整枕骨颈椎湿润标本制成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模型,分别安装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系统,通过摄像将1.53Nm载荷下的三维运动记录脊柱三维运动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其重建寰枢椎即时稳定性的效果。
结果:在屈伸和侧屈时,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横连杆固定组的运动范围小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在轴向旋转时,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固定组的运动范围明显小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P<0.05)。
结论:在失稳的寰枢椎节段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固定后的三维运动明显减少,都能达到临床固定的目的。
但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能够提供更强的抗旋转性能。
关键词 生物力学;椎弓根螺钉;不稳定;Jefferson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34(2010)05-0643-03BiomechanicalStudyonAtlantoaxialPedicalScrewandCrosslinkCompressionforInstabilityJeffersonFractureTANGLin,XIAOZeng-ming,CHENGuo-jun(DepartmentofOrthopaedics,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xiMedicalUniversity,Nanning530021,China)Abstract Objective:Inordertoprovidethemechanicalevidentofatlantoaxialpedicalscrewandcrosslinkcom-pressionforinstableJeffersonfracture,weevaluatedthestabilityofatlantoaxialjunctionfixationbyit.Methods:sixoftheadultcervicalspinalspecimenswhichwereentirewet-cadavers(fromoccipitaletoC4)weremadetosimulatetheun-stableJeffersonfracture.Theseofspecimensdislocatedwerefixedbyatlantoaxialpedicalscrewandatlantoaxialpedicalscrewandcrosslinksystem.ThethreedimensionalmovementsofC1-C2wererecordedthoughphotogrametrywithapuremomentof1.53Nm.Therangeofmotion(ROM)ofeachspecimensintwofixationswascaculated.Results:TheROMfortheatlantoaxialpedicalscrewandcrosslinklowerthanatlantoaxialpedicalscrewinflecion-extensionandlateralben-ding(P>0.05).Inaxialtorsion,theatlantoaxialpedicalscrewandcrosslinksignificantlylowerthanatlantoaxialpedi-calscrew(P<0.05).Conclusions:Accordingtothebiomechanicaltesting,atlantoaxialpedicalscrewandatlantoaxialpedicalscrewandcrosslinksystemfixationonatlantoaxialinstabilityprovideexcellentpostoperativestability.However,atlantoaxialpedicalscrewandcrosslinksystemfixationhasbetterstabilitythanatlantoaxialpedicalscrewinaxialtorsion.Keywords Biomechanicas;Pedicalscrewfixation;Instability;Jeffersonfracture 寰椎是枕-寰-枢复合体最重要的一环,对上颈椎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据报道,寰椎骨折占上颈椎损伤的25%,占颈椎损伤的10%,占脊柱损伤的2%[1]。
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常造成颈脊髓受压,导致病人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有取代Magerl技术趋势,成为治疗寰枢椎不稳的金标准。
但近年来国内外有作者[2-3]提出寰椎侧块螺钉加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加压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但是要完成寰椎侧块螺钉必须显露寰椎后弓根部,术中需将神经根和静脉丛向下推开,此操作易导致静脉丛出血,而且止血困难的缺点。
所以我们提出用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替代寰椎侧块螺钉,同时对它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研究评价。
本研究通过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术式与目前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标准术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三维稳定性的比较,以期对其开展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643 第21卷 第5期 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5月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的制作与准备 成人6具完整枕骨颈椎湿润标本(C0-C4),性别、年龄、死因均不详,经大体观察及X线摄片证实骨骼完整和无骨性异常,仔细将其附着肌肉剔除,保留韧带及关节囊的完整,在颈椎前2.0cm平行冠状面取下颅骨前面部分及下颚骨,取出脑组织,制成颈椎完整状态的实验模型(M1)。
所有标本编号并各自放入双层塑料袋中,用甲醛防腐剂保存。
所有标本来自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湿性标本。
切断寰椎前后弓与侧块的联接部位,并切断寰椎横韧带,制成寰椎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实验模型(M2)。
在失稳模型上对每具标本先后进行双侧C1~C2椎弓根螺钉棒系统(M3)、双侧C1~C2椎弓根螺钉棒加横连杆系统(M4),制成这两种不同方式的固定模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加横连杆系统及相关器械由西脉公司提供)。
1.2 实验设备(由广西大学机械材料力学实验室提供) WDW310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0.002kN),扭转试验机(0.01NM)百分表(0.01mm),计算结果误差<2%。
加载力矩:1.53Nm。
1.3 运动范围分析软件 Photoshop:运动图像处理软件及AntoCADFor2008运动范围处理软件(由广西大学机械材料力学实验室提供)。
1.4 加载方式及方法 将C2~C4用钢板固定,头颅用夹具夹紧,模拟枕颈部的生理活动方式,使枕颈标本产生生理性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运动(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将C2~C4夹紧,使标本产生左右轴向旋转运动(在扭转机上进行),加载最大力矩为1.53Nm。
Panjabi等报道应用最大力矩1.53Nm,能产生生理性最大运动范围,能体现标本运动的前后改变,又不损伤标本,本实验所做的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故标本可反复进行试验及能发现寰枢椎的运动改变。
对预先进行实验的标本应用3次最大力矩-零周期方式以减少标本的黏弹性作用,第3次允许30s蠕变,以进一步减少标本的黏弹性,再进行测量。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始终用生理盐水保持标本韧带的湿润。
1.5 手术方法 所有运动评价针对C1~2节段。
人为地制造成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模型(即在寰椎前后弓与侧块的连接处咬断,尖刀切断横韧带,制成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模型)。
然后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成两组:(1)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寰椎进针点按照谭明生[4]方法:置入万向椎弓根螺钉。
按照Ebraheim法[5]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
再分别于两侧钉尾U型槽内置入合适长度的连接棒,拧入紧固螺帽固定。
(2)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
方法同上,在安置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其础上,在连接棒上安置横连杆,拧紧固定螺帽。
1.6 实验程序 最大载荷力矩为1.53Nm,每具标本按下列程序测试:①完整结构组(正常标本);②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组;③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④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
两轮测试时间间隔为1h;前一轮固定器械在实验后即拆除,以满足标本弹性变形恢复的时间要求。
1.7 脊柱三维运动测试 首先用直径为2.0mm的小金属针在C1~2椎体前壁或附件骨质内嵌入各2枚(测量同一关节运动的3枚针不在同一条轴线上)。
钉末端涂上红漆利于计算机识别系统识别,且这些标记在整个运动中不会相互接触,并容易观测。
将准备好的枕骨颈椎标本安放在材料试验机上,每个标本在不同内固定组别下,按照上述加载方式及方法,连续加载至最大力矩1.53Nm,然后分别测试它们的三维运动范围。
由摄像机拍摄零载荷和最大载荷时的脊柱动动状态图像,经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识别定位于标本上的标志,再经过动动范围处理软件处理,由此可计算出各节段的运动范围参数。
以上试验重复3次,测试值取平均值。
1.8 统计学处理 所有运动参数数据均由Spss13.0For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算4种模型ROM值的均数和标准差。
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统计检验的显著性设在P<0.05。
2 结果在1.53Nm载荷作用下,C1~2节段在正常标本、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标本及不同内固定组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轴向旋转的运动范围(表1),其中轴向旋转为左右旋转的平均值。
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模型的各方向的运动范围明显大于完整状态的模型(P<0.01),但两种固定方式各方向的运动范围明显小于完整状态(P<0.01);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相比: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在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弯的运动范围少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轴向旋转时,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固定组的运动范围明显小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