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骨钉应用体会
可吸收骨钉

可吸收骨钉骨钉又称接骨螺钉。
传统的骨钉主要是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植入人体后,存在腐蚀、应力集中、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等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制成的可吸收骨钉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可吸收螺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体内无毒性反应,多年来各国的材料学家和临床医学一直进行可吸收生物材料的研究,希望能把它应用于临床。
其在体内降解符合生理过程,对骨组织的生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松质骨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式一种理想的内固定物。
1984年Rokkanen等首先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俩搞好的结果。
适应症:凡是骨折部位仅用螺钉固定可达到治疗目的,这类骨折均适合采用可吸收螺钉对某些松质骨和关节内骨的非承重部位尤为适宜。
常用的金属内固定物,可满足上述要求,,但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而可吸收内固定物的优点是无需二次手术,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的负担和痛苦,其次可吸收内固定物生物相溶性好,对组织无刺激,能被人体100%完全吸收,在体内缓慢降解,强度逐渐降低,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随着植入物的降解,反应逐渐转移至愈合的骨折面上,有利于骨密度的增加,防止骨质疏松,可克服骨折愈合后局部应力的遮挡和再骨折,此外可避免内固物的滑脱松动,金属腐蚀引起的组织刺激反应以及磁性影响。
如果作金属内固定拔除手术,可出现螺钉尾部滑牙,折断,使手术延长,甚至完全无法拔除,使螺钉残留体内,大大增加了患者经济上,精神肉体上的痛苦和负担。
可吸收骨钉的生产厂商主要有:武汉华威生物、中科迪康、日本冈子、日本他喜龙和芬兰百优等。
(日本冈子的产品)除武汉华威生物外,其他厂商的产品都是由纯聚乳酸(聚丙交酯)制成的透明可吸收骨钉。
武汉华威生物从199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聚乳酸(PDLLA)/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的研究,研制出了生物相容性优良的PDLLA/HA复合材料。
采用这一材料研发了生物可吸收复合材料骨内固定件,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45例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化建设、高速公路里程的 不断延伸及交通工具的不断现代化,导致的严重复合伤患者不断 增多,以多发性肋骨骨折为主,兼以其他严重复合伤的急诊抢救 尤其显得更为重要。多发性肋骨骨折及其复合伤成为胸部创伤死 亡的高危因素,且传统非手术治疗的缺点使得医学工作者意识到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的必要性。本院于 2008 年 4 月至 2011 年 4 月 对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 45 例患者应用可吸收肋骨钉联合 镍钛 合金环抱器进行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3370·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11月30日 第28卷第22期 J Mod Med Health,November 30,2012,Vol.28,No.22
·论 著·
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在多发性肋骨骨折 内固定术中 45 例应用分析
陈建中,成正军(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重庆 400052)
【摘 要】 目的 探讨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及 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该院 2008 年 4 月 至 2011 年 4 月 收 治的 45 例 多 发性 肋 骨 骨折 患 者 ,用可 吸 收 肋骨 钉 联 合镍 钛 合 金环 抱器在全麻下行肋骨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情况。 结果 45 例患者中 41 例 胸 廓 全 部 恢 复 正 常 ,4 例 由 于 病 情较重,只选择胸壁软化区关键肋骨固定,术后胸廓稍有畸形,但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 。术后 3 个月骨折基本愈合,3~6 个 月恢复正常活动。 结论 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适应证广,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 呼吸道功能效果显著,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的分析与体会 (2)

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的分析与体会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
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肋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成内固定组(n=52)与保守组(n=53),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住院时间、V AS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保守组,内固定组显著降低了肺部感染、胸廓畸形及迟发性血胸的发病率。
结论: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有极大的优越性,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内固定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标签:肋骨骨折内固定镍钛合金环抱器手术适应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外伤较前明显增加,特别是交通事故导致的外伤。
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最常见的形式,约占胸部闭合性损伤的85%,其中第4~9肋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三根以上肋骨同时有两处或有两处以上的骨折称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当导致胸壁浮动时称为连枷胸[1]。
因胸壁不稳定导致呼吸、循环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国外部分临床医生对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治疗存在一定争议[2-3]。
个性化的处理统损伤的程度方法取决于创伤后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其他器官系统损伤的程度[4]。
目前国内医生更倾向于手术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5]。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兰州陆军总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105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5例患者中,男56例,女49例;单根多处骨折11例,多根单处骨折61例,多根多处骨折27例,单根单处骨折7例;单侧骨折76例,双侧骨折28例;反常呼吸23例,胸壁塌陷畸形23例,合并血(气)胸81例,合并脑外伤12例,肝破裂7例,脾破裂3例,四肢骨折12例,锁骨骨折6例。
按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内固定组: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50.3±16.2)岁,AIS 评分(4.1±0.5)分,ISS评分(17.6±5.7)分。
保守治疗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51.3±10.3)岁,AIS评分(4.3±0.6)分,ISS评分(17.8±6.9)分。
复合可吸收骨锚钉使用方法

复合可吸收骨锚钉使用方法
复合可吸收骨锚钉是用于固定肌腱、韧带的可吸收材料,其使用方法如下:
1、准备工具和材料:复合可吸收骨锚钉、缝线、插入器、手术器械等。
2、确定锚钉位置:根据手术需要,确定锚钉在骨骼上的位置,并进行标记。
3、钻孔:根据骨骼类型选择合适的钻头,在确定的位置钻孔。
4、攻丝:对钻孔进行攻丝,以便于锚钉的插入。
5、植入锚钉:将复合可吸收骨锚钉植入钻孔中,并确保锚钉与骨骼紧密贴合。
6、缝合肌腱或韧带:使用缝线将需要固定的肌腱或韧带与锚钉固定在一起。
7、固定插入器:使用插入器将缝线固定在骨骼上,以确保肌腱或韧带的稳定性。
8、缝合伤口:确保固定稳定后,对手术伤口进行缝合。
需要注意的是,复合可吸收骨锚钉在体内会自行降解,因此不需要取出。
同时,由于复合可吸收骨锚钉的性质与金属不同,不会受到金属探测器等安检设备的影响。
此外,使用复合可吸收骨锚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医务人员的指导说明,了解禁忌内容和注意事项。
2、在使用前确保产品包装完好无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使用前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无菌操作。
4、遵循手术规范和操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和感染。
可吸收骨钉的扭转性能试验

可汲取骨钉的扭转性能试验本标准规定了可水解(从这—点来讲也是生物可汲取的)聚合物树脂为料子制成的矫形外科内固定板和螺钉相关力学性能和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可汲取外科植人物尺寸和其他物理性能的常用术语,也定义了与可汲取医疗器械相关的性能术语。
本标准规定了一些标准的试验方法,可以在规定的预处置温度、湿度和测试装置速度等条件下,连续地测试可汲取植人物的力学性能。
并非全部的可汲取医疗器械均适用于本标准。
使用者应依据实在的可汲取医疗器械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来考虑本标准的适用性本标淮并非试图对所涉及的全部安全问题进行叙述即便是那些与其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
确立适当的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在应用前明确管理限制的适用性是本标准用户自身的责任。
试验模块试验模块应当用符合ASTM F1839规定的同种料子制备。
参见ASTM F543,附时录A.2.试验夹具向试治样品施加规定扭矩的试险装置应对试脸要求的整个招矩星程和角位移量程进行校准。
图A.1.1给出了一个适合本标准扭转屈服强度一最大扭矩—断裂扭转角试验的试验夹具图示.试样试样应当是已制成的可汲取骨螺钉产品。
检测仪器:PBSC—RP30接骨螺钉性能测试仪A.1可汲取骨螺钉扭转性能试验方法A.1.1范围为确定可汲取骨绿打的固有性能创和结构性能本附录列出了可汲取骨螺钉扭转试验方法。
附录中写明白在标准条件下对扭转屈服强度、最大扭矩和断裂扭转角进行测定的方法。
本常最关不同设计培构骨跟打力学性能的表征供给了一种8试方法,但本标准并不想以本方法为依据对骨螺打的性能进行分级,由于还没有充足的数据来推测使用某种设计的骨缧打后可能引发的结果。
本标准采纳国际单位制,其他度量单位不适用于本标准。
A.1.2仪器测试速度:在1 r/min~5r/min范围内选取—个恒定角速度施加扭矩.A.1.3样品依照ASTME122标准,从每—批或—定数量的样品中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A.1.4 基本条件A.1.4.1容器要充足大,可以装入指ding容积的缓冲液并包含有适当的样品分隔区域.A.1.4.2必须保证在试验过程中,缓冲液不能发生由于蒸发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质量损失.A.1.4.3浸泡水浴:—种合适的可导热的液体介质,样品将被浸.A.1.4.4泡在这种介质中。
可吸收线缝合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可吸收线缝合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骨折是人体骨骼发生断裂所导致的一种病理情况。
髌骨是人体骨骼结构中的一部分,位于膝盖前面。
在运动中,髌骨扮演着锚定肌肉的作用,起到稳定膝关节的作用。
然而,髌骨受到外力影响或骨质疏松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髌骨骨折。
传统的髌骨骨折治疗方式是手术,以固定骨折部位达到缓解骨折区域的作用,而可吸收线缝合则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新方法。
可吸收线缝合的原理可吸收线缝合具有多项优点。
首先,可吸收线缝合能够逐渐被人体所吸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线缝合。
其次,可吸收线缝合能够减少对器械的需求以及手术时间。
最后,可吸收线缝合的材料成分及生物学性质都具有优异的渗透性、可吸收性和完全兼容性,能够在细胞修复和骨组织活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可吸收线缝合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直接缝合法髌骨骨折治疗中的直接缝合法主要适用于骨折部位不稳定的情况。
直接缝合法可以通过手术使髌骨骨折部位保持稳定,通过缝合线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一起,逐渐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
直接缝合法中的缝合线需要选用可吸收线缝合材料,以免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对人体产生影响。
间接参与缝合法髌骨骨折治疗中的间接参与缝合法主要适用于治疗不稳定性较小的髌骨骨折。
该方法通过锁定韧带、筋膜、肌腱等组织,使髌骨骨折处受到稳定的影响,然后将可吸收线缝合器械通过皮肤渗透到髌骨骨折处,逐渐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
可吸收线缝合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可吸收线缝合技术具有更多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减少手术创伤传统手术治疗方式需要进行切割、插入、打击等多个操作,手术创伤大,恢复期较长。
而可吸收线缝合技术只需打一个小的孔即可使缝合线进入到肌肉韧带处,相比之下创伤小得多。
缩短手术时间传统手术治疗需要进行多个手术操作,耗时较长,而可吸收线缝合技术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整个手术过程,时间较短。
便于治疗后的康复工作传统手术治疗方式操作复杂,容易受到大量精确的操作技巧的影响。
可吸收骨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83例临床观察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大多为直接暴力所致。
肱骨近端骨折可造成腋神经损伤,肱骨中下1/3段骨折容易造成桡神经损伤及血管损伤[1]。
对于不稳定性骨折治疗的方法也很多,随着内固定技术的提高和内置物的改进,更多的医生喜欢手术治疗肱骨干不稳定骨折[2],切开复位内固定损伤血管神经的几率增大。
肱骨干开放、粉碎性骨折发生率较高,且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感染等并发症十分常见。
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对83例肱骨干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合成树脂人工骨螺钉内固定加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83例,男68例,女15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5岁,平均(48.35±18.62)岁;病程最短者在伤后1小时,最长者在伤后7天,平均在伤后(3.12±2.36)天接受手术治疗。
对照组81例,男62例,女19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8岁,平均(44.69±19.33)岁;病程最短者在伤后1小时,最长者在伤后7天,平均在伤后(1.49±3.04)天接受手术治疗。
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 检验。
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病例选择标准有外伤史、局部肿胀、疼痛、环状压痛及传导叩痛、异常活动及成角、短缩畸形,正侧位X线片能确诊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及骨折移位者。
排除心、肺、肝、肾等功能异常和有明显手术禁忌症者。
1.3分组原则根据患者意愿采用不同术式,不同术式患者自然进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
1.4观察组处置方法应用小切口切开复位简单骨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麻醉,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患肢,以肱骨骨折断端为中心,取一前外侧手术切口,根据骨折情况依次切开皮肤和筋膜,分离肌肉,注意保护桡神经。
GRANDFIX—PLIA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体会

( ) 局部无 红肿 , 无疼 品名 : 刚子 ) 的可吸 收螺钉 ( L A 。皮 质骨螺 钉 ( PL ) 螺 摄 片 的结果 进行 综合评 价 :1 优 :
钉 纹径 2 0m 2 7rT、. . m、 . nl3 5mm、. m, l 4 5m 芯径 1 6 痛 , . 活动 无 受 限 , x线 提 示骨 折 解 剖 复位 ;2 良: ( ) 局
果综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 , 本组优 l , 5例 , 2例 。结论 8例 良 可
G N I —P L A R D Fx L A可吸收螺钉能最 大限度的避免 和减
少对骨折局部受 损邻 近关节部位组织的再 次损伤 , 有利 于术后 关节 功能恢 复 , 在治疗 四肢近关节 端和关 节
内骨折 中 , 可作为常规首选 内固定物 , 其 同时它对骺 端骨折后受损 局部组织 继发性 损害较小 , 不影响儿童 骨
端 骨骺 骨折 1例 , 骨大 结节 撕脱 性 骨折 2例 , 骨 肱 胫 远端斜 形 骨折 2例 , 内踝 骨折 5例 , 踝 骨 折 3例 , 外
诊。 2 结 果
本组 2 5例 均 获 随访 , 访 时 间 1 随 2—1 8个 月 。
双踝 骨折 1例 。所有 病例 均 为新 鲜骨 折并经 x线 确 本 组 病例无 可 吸收螺 钉植入 物 的异 物 和排 异反 应如
【 文章编号 】 10"65 (00 1-0 1 ' 03 302 1)3-8-0 - - - - - 2
可 吸收 螺 钉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生 物 内 固定 材 料 切 口显 露 骨折 断端 , 清除 断端 积血 及嵌顿 之 软组织 , 广泛用 于 骨 折 内 固定 的 临 床 治 疗 。 两 院 20 0 7年 8 将 骨折端 整 复达解 剖复位 后维 持 骨位 。首 先在 骨折 月 至 20 09年 2月使 用 G A DFx L A可 吸收螺 块上 选好 钻 孔 位 置 , 定 方 向后 钻孔 、 丝 , 孔深 R N I—P L 确 攻 钻 钉治疗 四肢 近关 节 端 骨 折 2 5例 , 效 果 满 意 , 总 度较 攻 丝深 2— n, 其 现 3i l攻丝深 度较 所用 螺钉 长度深 2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吸收骨钉应用体会
------丹东市中心医院骨科传统的骨钉主要是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植入人体后,存在腐蚀、应力集中、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等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制成的可吸收骨钉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可吸收螺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体内无毒性反应,多年来各国的材料学家和临床医学一直进行可吸收生物材料的研究,希望能把它应用于临床。
其在体内降解符合生理过程,对骨组织的生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松质骨尤其是关节内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物。
适应症:凡是骨折部位仅用螺钉固定可达到治疗目的的,这类骨折均适合采用可吸收螺钉,对某些松质骨和关节内骨的非承重部位尤为适宜。
尤其是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脱骨折,以及后踝骨折等这些深部骨折更是最佳选择,还可用于某些松质骨骨折,但对长管承重骨的骨折及粉碎性骨折应慎用。
常用的金属内固定物,可满足上述要求,但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而可吸收内固定物的优点是无需二次手术,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的负担和痛苦,其次可吸收内固定物生物相溶性好,对组织无刺激,能被人体100%完全吸收,在体内缓慢降解,强度逐渐降低,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随着植入物的降解,反应逐渐转移至愈合的骨折面上,有利于骨密度的增加,防止骨质疏松,可克服骨折愈合后局部应力的遮挡和再骨折,此外可避免内固物的滑脱松动,金属腐蚀引起的组织刺激反应以及磁性影响。
如果作金属内固定拔除手术,可出现螺钉尾部滑牙,折断,使手术延长,甚至完全无法拔除,使螺钉残留体内,大大增加了患者经济上,精神肉体上的痛苦和负担。
可吸收骨钉采用可吸收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制成。
聚乳酸对人体无毒性,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异物排斥反应。
其降解产物是羟基乙酸和乳酸, 可参与体内糖类代谢循环, 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无残留,对组织无刺激,无任何毒副作用。
此外,聚乳酸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通过调节分子量、选择不同的聚合方式及成型手段, 可以调节并控制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和降解速度, 以满足不同
的临床需要。
可吸收骨钉强度维持时间12~18周,3年内可被机体完全吸收。
术后3~6个月能确保骨段在稳固的环境下愈合。
待骨段完全愈合后, 开始在体内崩解吸收。
这种降解速度既保证了骨段的良好在位愈合,又避免了骨愈合后期的应力遮挡效应,有利于骨愈合后期的改建。
既可促进骨的愈合和改建,又能在愈合后分解排出体外,避免了植入物长期存留于体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目前可吸收骨固定产品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是PLA(聚乳酸)。
PLA因获得了美国FDA的认证,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事实上,采用PLA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酸性积累的问题,在少数情况下会导致不良反应。
目前,PLA材料作为骨科内固定材料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方面:(1)不具有骨传导性,修复骨缺损的速度很慢,对于较大的骨质缺损,难以达到完全骨修复;(2)材料机械强度还不足以能作为承力部位的骨折内固定材料;(3)其早期生物降解速度较快,以至于无法保证满足在新的骨组织生长出来之前力学性能要求,中期的降解速度又太慢,使得在新的骨组织生长出来之后仍有残余物留在体内导致并发症;(4)日本学者1995年曾报道PLA具有致癌作用,且其实验发生率高达44%,但也有学者质疑其实验设计,故此问题有待于长期观察。
典型病例:我科1例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可吸收骨钉内固定治疗,术后下肢皮牵引6周,效果满意,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髋关节再脱位,短期内未发生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 尽管可吸收骨钉与普通螺钉有较多相同点,但不同之处须引起注意,如强度、螺纹深度、加压时采取的力度等。
在钻入可吸收钉后加压时,钉体可产生一个回旋力,如强行加压可引起钉体断裂。
(2) 在加压过程中,钉头部必须穿过对侧皮质方可起到加压作用,这一点与普通螺钉相同。
因可吸收钉的数量有限,不可能象普通钉那样型号齐全,所以,术前预定好型号较为重要。
(3) 在术前准备时,要同时准备上普通钢板、螺丝钉等以备用,以防用可吸收钉达不到有效固定时出现的尴尬局面。
如果可吸收钉过长可将其锯断,剪断时可引起钉体劈裂。
(4) 可吸收钉尾端与普通金属钉比相对较大,术中需用埋头器将钉帽部分埋入骨皮质内,对骨折部位较表浅的部位,还需用刀将钉尾部的锋利缘削平,以免刺破皮肤。
(5) 可吸收骨钉作为一种内固定物,其强度不比金属钉坚强,因此,术后必须要有可靠的外固定。
(6) 因该钉价格较贵,必须考虑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