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习作:这儿真美教学准备1.能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

3.能展开合理想象,恰当运用修辞把事物写生动。

4.能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把段落完善成篇,并能自主修改。

教学重点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教学难点分述部分把观察到的景物有顺序、连贯地写清楚。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一些身边景物的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时目标1.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介绍一处美景。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

3.能展开合理想象,恰当运用修辞把事物写生动。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1.课件出示:优美景物图片(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2.同学们,看到这些景物,你们有什么感受?生1:雄伟的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与骄傲!生2:北京天安门,我为你骄傲!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我们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4.这节课,我们就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二、仔细审题,提炼写法。

1.课件出示单元习作要求,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重要的习作信息。

(1)写一个地方,观察。

(2)围绕一个意思写,运用所学方法。

(3)读一读,改正,分享。

(4)运用所学词语。

2.思路导航:如何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呢?以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引出:要想让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就要发现美的眼睛去仔细的去观察,选材时注意抓住美景的特点。

3.写法点拨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

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如何细致观察?引出方法——调动各种感官。

(举例《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片段例文,感知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特点的方法。

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教案2

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教案2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按一定顺序观察,说出景物的特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3.能自已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欣赏美1.暑假里,同学们游玩了很多地方,有谁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景吗?生1.我暑假跟随着爷爷一起到青海省,游玩了青海湖。

青海湖很大,一望无际就像大海一样,湖面的颜色也变化多端:一会儿是红色,一会儿是蓝色,一会儿是黄色……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你的描述真美!一望无际不断变化颜色的湖水,真的是美不胜收!生2.我暑假和妈妈一起去了北京,登上了万里长城。

长城真的是雄伟壮观,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生3.我暑假和爸爸一起去世界之窗游玩,里面有世界各地的建筑,还看了有民族特色的歌舞。

师:世界之窗集世界奇观、自然风光与一体,对人们了解世界历史和文化很有帮助。

生:暑假里,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回湖南老家,房子前面的大池塘里长满了碧绿的荷叶,开满了白的、粉红的荷花。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到处都是美景。

有闻名遐迩的青海湖,有雄伟壮观的长城,有广阔无边的大海,还有集世界奇观、自然风光与一体的世界之窗。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园,清新淡雅的田野,缓缓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园……这节课,我们就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3.板书课题。

(这儿真美)【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使学生分享看到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明确要求,分享美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指名读要求。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写之前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这儿真美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生动形象地描述景物。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描述景物的文章,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二、观察与描述(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选择一个美丽的景点进行观察。

2. 学生分组讨论,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描述所看到的景物。

3. 教师选取学生代表的描述进行展示和评价。

三、写作指导(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用文字表达出来?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3. 教师给出写作建议,如注意观察顺序、运用修辞手法等。

四、写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进行习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写作建议和帮助。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对彼此的习作进行评价,给出建议。

第二课时六、导入(5分钟)教师总结上节课的写作成果,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挥想象,完善习作。

七、想象与创作(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与美景相关的情境,如“如果在美景中添加一些人或物,会是什么样子?”2. 学生发挥想象,对情境进行创作。

3. 教师选取学生代表的创作进行展示和评价。

八、写作指导(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想象融入习作中,使其更生动有趣?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3. 教师给出写作建议,如注意情境的合理性、运用描写手法等。

九、写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想象和讨论的结果,进行习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写作建议和帮助。

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对彼此的习作进行评价,给出建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优质版教案
森林里的景象更壮观。成百上千的大树高高耸立,挺拔而坚强地站在这片土地上。看到这一景象,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呢?
“喳喳,喳喳……”是谁在说话?哦,是麻雀一家。麻雀爸爸捉到了一只蚯蚓,小麻雀们也纷纷学着捉,没想到,麻雀哥哥和麻雀弟弟还为此抢了起来,真是有趣的一家人哪!
师生互动,完成思维导图。
2.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自己想写的美景。(出示课件16)
教师引入:你想写哪处美景?你为什么会认为这里最美?请你借助“我认为……最美,因为……来说一说吧!
(1)学习小伙伴想要写的美景。(出示课件17、18)
学习小伙伴1:我认为校园的花坛最美,因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每个季节都有花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预设:
(1)围绕“公园的花太美了”,描述了迎春花、郁金香、玉兰花的美,叙述有条理。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生动形象。
教师过渡:我们继续看一下片段二,边读边思考片段中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片段二:(出示课件28)
小巷的地面是水泥道,对于我这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这条小巷还是挺宽敞的。人们很少来这里,因此这里显得格外安静。围墙那头的木棉花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让这条小悲都浸在了花香里。我喜欢在这里散步,那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思维能力: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审美创造:乐于与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课前解析】
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话题和要求与本单元课文联系紧密。
教材第一部分,首先以“花园、果园,田野、小河”等常见地点唤醒学生对周围美景的记忆,激起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美景的愿望,也为“写什么”开拓了思路,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接着激发学生用文字记录美景的动机,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

《这儿真美》教案(精选3篇)

《这儿真美》教案(精选3篇)

《这儿真美》教案(精选3篇)《这儿真美》篇1【教学目标】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2.(出示2)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

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3)先总写后分写。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课件出示1)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3)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六这儿真美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六这儿真美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六这儿真美人教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学目标】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回顾本单元内容导入师:孩子们,第六单元我们一起游览了祖国各地的风光。

有美丽整洁的()?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有富饶美丽的()?还有四季风景优美的()师:是的!祖国多美啊!亲爱的孩子们,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美丽的地方。

比如,这儿,我们家乡的果园、田野、小河……甚至我们的学校,都很美!(出示学生熟悉的图片)想不想把我们身边的美景永久保留下来?那好,今天,老师就送你们一支马良的神笔,帮你们轻松抓住景物特点,找到合适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身边的美景!二、例文引路,寻找学法师:有位小朋友就用这支神笔,描写了他家果园。

一起来读读,找找看,神笔帮他抓住了哪些景物特点,找到了哪些方法呢?1、借助例文,找方法。

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

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紫里透红的大葡萄,它们挤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太阳出来了,照射在葡萄上就像一颗颗透明的紫色宝石。

柑桔树上,一个个金黄色的桔子,像小灯笼,又像小气球,有的大方地挂在枝头、有的害羞地藏在叶间,让人看了忍不住想咬一口。

假如你剥开桔皮,你就可以看见一瓣瓣桔子就像一弯弯月牙,晶莹剔透,漂亮极了!师:这一段围绕着哪句话写的?生:第一句: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

师:没错,孩子们,哪些词句让你喜欢?2、分析写作方法预设:生1:一串串、紫里透红、一个个、金黄色师:瞧!神笔,帮你找到了景物的特点,这些词,写出了葡萄和柑橘的数量和颜色(相机板书)这样描写就具体啦!生2:它们挤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实用版

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实用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2) 人教部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冬天,白雪飘到枣树林,枝条上挂满了积雪,看上去就像挂满了无数的银条。

地上也铺满了积雪,就像铺上了白色的地毯。

好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孩子们却不怕冷,跑出家门,奔向枣树林,在枣树下堆雪人、打雪仗,尽情地玩耍、嬉戏。

家乡的枣树林一年四季都美丽,真是个好地方。

这儿真美假期,爸爸妈妈和我去郊外游玩,郊外的景色可真是美不胜收呀。

蔚蓝色的天空一碧如洗,如同被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那么湛蓝、透亮。

不时飘来朵朵白云,它们在悠闲的散着步,这些云朵一会儿像小白兔,一会儿像小绵羊,一会儿像棉花糖……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啊!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大合唱,又像是在赞美这风景优美的地方。

树林里一棵棵树木如大伞般高耸入云、郁郁葱葱,茂盛的树叶密密麻麻、青翠欲滴,强劲有力的树枝铺散开来、正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生机勃勃呢!树林边一朵朵娇艳的花儿竞相开放。

花儿有红的、白的、粉的、紫的……百花齐放、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好看极了!路旁绿油油的小草铆足了精神,正在微风中伴舞,好像在为花儿的选美比赛呐喊助威呢!弯弯曲曲的小路指引着我们去探访寻觅,空气中不时飘来的桂花香味真的沁人心脾,让我们忍不住地深深吸上几口,妈妈说我们就命名这条路为“香路”好不好?我们一起拍手赞成。

这里的小河清澈见底,不时还有几条小鱼快活这儿真美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优美景物图片。

同学们,看到这些景物,你们有什么感受?在我们的家乡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二、回顾课文,讨论写法。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海滨小城》是按照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这儿真美》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过特别美丽的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景。
(2)句子仿写:仿写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师应提供多个示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
(3)观察与联想: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难点。
举例:针对“词汇理解”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展示课文中描绘的景色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瑰丽”一词的含义。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用“瑰丽”造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词语运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习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瑰丽”、“碧绿”等。这些词语能帮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描绘景色,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2)句子结构: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如“哪儿真美,美得像一幅画。”此类结构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对美景的感受,教师应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儿真美》。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2.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描绘;3.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能够仿照课文写出自己熟悉的美丽景色;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具体内容包括:分析课文中描绘景色的句子,学习使用形容词、动词等描绘事物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来发现生活中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这儿真美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如果你发现了,就请你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如果你还没有发现,就赶快走出家门去看一看吧。

这次习作不仅能锻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的运用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享受观察乐趣的同时提高想象力。

本单元课文中已安排有用几句话写海底的景色和仿照《美丽的小兴安岭》用一段话写家乡最美的季节的小练笔。

这种由话至段到篇的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编排方式,就是指导学生扎实写作的方式。

只是在这篇习作中,要求学生试着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这在原有句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学生写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的指导。

写作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所要写的地方的景物了然若胸,甚至可以将景物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写作特色,特别是围绕一个意思写,让学生领悟到这种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知识与技能】
1.抓住景物的特点,尝试运用本单元课文的某些写景方法进行描写,表达自己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2.能自我修改作文。

3.能和同学分享自己笔下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在享受观察乐趣的同时提高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交流和评改的过程中激发潜能,丰富积累,陶冶情操。

重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与描写,尝试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某些写景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难点
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师:本单元课文主要特色的课件。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要写的地方,积累素材。

2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学生习作。

重点
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能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难点
快速行文,一气呵成。

一、作文前:未成曲调先有情
1.话题交流,真情相融:吹面不寒杨柳风。

师:同学们,请你们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一个美丽地方吧。

2.学生自由交流。

3.激发情趣,游戏引路。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几个神秘、好玩的地方。

(边播放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的录像,边生动介绍。

)
师:刚才我们去哪里观光了?(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
师:对,你们觉得这些地方的风光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能具体说说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回忆美的地方。

二、作文中:奇思妙想我能行
1.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师:同学们刚才有声有色地作了具体的介绍,真让我大开眼界。

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丽了!可是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2.课件出示本组课文:柳暗花明又一村。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海滨小城》:海滨(大海、沙滩)——小城(庭院、公园、街道)
3.佳作引路,指导章法:要把金针度与人。

(1)师: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

(课件出示)节日里的天安门广场,是欢乐的世界,是鲜花的海洋。

来到广场中央,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鲜花环绕的喷泉。

喷泉不断地向上喷涌,喷出的水柱高达20多米,直冲云霄,像银色的瀑布从天而降。

那飞溅的水花,像散落的珍珠,像飞舞的轻纱,在微风中飘飘洒洒。

哗哗的水声是喷泉唱出的欢乐的歌。

在大喷泉的四周还有一圈小喷泉,它们争着抢着向上跳,好像跳跃的音符,又像绽开的花朵,美极了!
(2)师:谁能说说这段话哪里写得好?为什么好?
(3)学生讨论。

(4)教师小结:对,老师在介绍景物的时候把看到的景物的颜色、样子都说出来了,而
且还用上了好词好句,还有打比方的句子,这样就把景物说清楚、说生动了。

说清楚、说生动了就能够吸引人。

(板书:吸引人——说清楚,说生动)
(5)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

读一读下面的段落,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哪些句子写得好?(课件展示佳作片段)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板书:围绕一个意思写)
4.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请大家拿起笔来,介绍一处自己周围最美的地方。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方法。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习作:这儿真美
吸引人——说清楚,说生动
围绕一个意思写
第二课时
1.讲评、修改习作,掌握习作修改的方法。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

重点
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错误,领悟写景习作的方法。

难点
能和同学交流习作。

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
1.拿出自己写好的习作,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小伙伴听听,让他们评价、补充。

(人人发言,互评互议,教师指导。

)
3.共评共议,评选优秀习作。

(1)小组长以自己的特色介绍。

(如:词语用得最精妙、介绍得最精彩、围绕一个意思写、用上了本单元课文中的词语,等等。

)
(2)小组内评出写得最好的习作,小组长或本人上台读一读,介绍一下优秀习作的特点、长处。

各小组汇报交流。

(3)其他小组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议一议,评一评。

二、集体会诊,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
1.课件出示习作。

师:针对这篇习作,大家先读一读,看看这篇习作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简要提示修改标准。

)
2.学生发表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修改。

修改后再一起读一读。

3.将习作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放在展示台上展示,一起欣赏。

三、佳作展览,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
1.从学生的习作中评出“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句子”“最佳段落”“最佳小作家”“最佳小编辑”等。

2.获得最佳的作文,入选班级优秀作文集,同时可以给报刊社投稿。

四、美文赏析
这儿真美
郊外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天空是那么干净,透亮,好像一块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有时像一只只可爱的绵羊,有时像一团团的棉花糖,有时又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一群群大雁飞往远方,有时排成一字形,有时排成人字形。

远处,有一座座大山,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山坡上,一棵棵松树好像坚强的士兵一样,守护着大山。

近处,绿油油的草地上还有几只小白兔在跳来跳去。

小河里,鱼儿在欢快地游着。

它们有时在水中吐泡泡,有时停下来,游着游着,好像发现了敌人一样,快速钻进水草里不见了。

水中还有几只大螃蟹,举着威武的大钳子,好像在比武。

啊,这儿真美啊!
点评:文章开篇点题,用“郊外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引出下文,接着具体叙述了这儿怎么美,最后直接抒情。

全文布局严谨,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形象、生动。

习作:这儿真美
修改习作交流习作
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在本次习作的指导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再带领他们去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的视频中旅游,消除了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为学生的习作做好铺垫。

紧接着引导学生从范文中学习写作方法,读中学写,立竿见影。

学生能够快速积累语言,活化写作技巧,感悟写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