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探析.doc
也谈教师的“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学 生的 一生都有 着深远 的影 响 。正 如俄 国教育 家乌 申斯基
所 言 :在教 育工作 中 ,一 切都 应该 建立在 教师人 格 的基础 “ 上 。因 为只有从教 师人 格的 活的源 泉 中才能涌 现 出教育 的 力 量 。” 没有教师对 学生 的直 接的人格方 面 的影 响 。 “ 就不可 能 有深入性 格 的真 正教育工作 。”
一
、
教 师 的 仪 表 仪 态 、 神 气 质 的 运 用 精
古训 有 “ 其师 , 亲 信其 道 ” 。高校 思想 政 治理 论课 教 师 要 改 变大 学生 对 于政治 课 “ 燥 乏味 、 枯 说教 灌输 ” 的刻 板 印 象, 首先 必 须从 自身 的形 象气 质 开始 转 变 . 学生 接受 、 令 亲 近、 喜爱 。
生, 但是在 仪容形 体 、 服饰 搭配 、 行为 小节 等细微 处 , 完全可
以表现 出一种具有健 康活 力 的、 懂得 时 尚热爱 生活 的 、 富有 审美 情趣 的个性形 象 。这无疑是 学生“ 亲其师 ” 的必要条件 , 也 是高校 思政教 师 自身修 养 的一部分 ,即要求 自己以一 种 得体、 优雅 、 美好 的形象出现在课 堂上 。
力 的。
发 的“ 意识教 育 的积
极 反馈 中进一 步探索 总结 。我 认为 思政教 师 的人格魅 力对
于学生 影 响 , 体现 在教 师 自身 的 言行仪 表 、 神 气质 、 精 人生
态 度 、 趣创意 、 志 学思历程 等诸多方 面。
也 谈 教 师 的 “ 格 魅 力 " 高 校 思 政 课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人 在
丁 枫
( 常州 工学 院 思 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部 , 江苏 常州 2 3 0 ) 10 2 摘 要 :在如何 强化 高校 思想政 治理论 课教 学效果 的探 索 中, 强教 师 的人格 魅力 一直是 受到 关注 的一个 重要环 节 , 增 它对 于教 书育人有 着极为深远 的影响 。在教 学 实践 中 , 教师 自身的言行仪表 、 精神 气质 、 生态度 、 人 志趣 创 意、 学思历程 、 社会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丰厚的理论底蕴、丰富的情感等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塑造人格魅力上,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我、修炼教学艺术以及加强自身的修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基于教师的高尚人格与学生建立起来的一种感情的力量并由这种力量形成的教师威信,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学识能力、工作作风等的综合体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真正能教育人、感染人、征服人,从根本上说,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魅力。
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尤其是高尚的人格魅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1 高尚的道德素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的立场、思想、观点、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大学生,对大学生影响重大,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要坚定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自觉地把这种信仰上升为矢志不渝的信念;应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对学生、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1.2 丰厚的理论底蕴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不但要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同时还要储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不断更新观念、知识、技能,尤其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教师更要时时关注思想政治教育领p近几年来,高校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化,这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另一方面也有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引导的责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不同于其他教师:他应该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又是德育工作者;既是经师,更是人师,这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的作用就更为突显。
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正向作用

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正向作用卢三轩(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210007)【摘要】人格魅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个人长期修炼、磨砺和积聚的精神财富。
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具有无语自通自通、春风化雨的正向引导功能,对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格魅力正向作用【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8-0147-01__企业政工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启发人、转变人的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
鉴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工作,其主体(实施者)是人,客体(接受者)也是人,因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人,其个人的言行举止,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人的影响十分重要。
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对于教育、启发和转变自己工作对象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人格魅力的锻造和形成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基本特征的总和。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够吸引人并受到人们尊重和爱戴的力量。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格已经成为一个人能作为权力、义务行使主体的基本资格。
1、“立”——人生理想目标的确立。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纵观古今中外的伟人,大凡在少年或青年时期,就有自己的远大志向,并明确了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人生目标。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明确目标和远大志向。
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能够成为一个彪炳史册的伟人。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造者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客观地讲,一个好士兵未必就能当上元帅,但是。
最终成为元帅的士兵肯定是一个好士兵。
2、信——为了理想而义无反顾。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和塑造

力, 才能提 高 自身 的教学 自信 心 和威信 , 从 而使 会耳濡 目染地影 响 、 调控 、 约束 、 改 变 。教育家 陶 学生 “ 亲其师 , 信其道 ” 。在思政课课堂上 , 有的教 行知先 生说 : “ 你 的教鞭下有 瓦特 , 你 的冷眼里有
雷 燕飞
(  ̄ p } F I 师 范高等专科 学校社科部 广西柳州 5 4 5 0 0 4 )
摘 要: 文章从 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 师人格魅 力的 内涵 、 作 用和塑造要素剖析 , 帮助教 师不断提升 人格魅 力 , 以期增 强教 学的感染力和说 服力 , 提 高恩想政 治理论课 的教 学效果。
三、 思 政 课教 师 人 格 魅 力 的 塑 造
了明确 的要求 , 就是 “ 以理想信念 教育为核 心 , 深 的理 论功 底深 浅决定 一 堂课 的精 彩程度 和 吸引 入 进行树 立 正确 的世界 观 、人生 观 和价值 观教 力 。 因此 , 教师不仅要敬业 , 还要精通业务 , 通过丰
二、 思政课教师人格魅 力的作 用
( 一) 有利于提高思政课 的教学效果 。 思政课 教学 的实效 性 通过 教 师的人 格魅 力 和真理 的力
在 长期 的教学 实践 中表明, 要充分调 尊师重教是 中国的优 良传统 , 从“ 一 日为师 , 量来 实现。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9 — 0 3
作者 简介: 雷燕 飞( 1 9 7 4 一 ) , 女, 壮族 , 广西 邕宁人 , 研究生 ,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副主任 , 馆员 , 研究方向 : 思想政治教育 。
伟人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探析

伟人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探析[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整本教材的科学体系,而且也应达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从各方面、多角度展示伟人不同时期极具特色的人格魅力,用伟人极富魅力的人格来感染学生是一种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肯的方式。
但采用怎样的方法、如何发挥伟人人格魅力的最大有效性是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伟人人格魅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整本教材的科学体系,而且也应达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伟人思想人文内涵的阐发,努力从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示伟人不同时期极具特色的人格魅力,用伟人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是一种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肯的方法,但采用怎样的方法、如何发挥伟人人格魅力的最大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一、伟人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运用的现实意义“人格”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中外理论家对“人格”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人格是人的本质意识,是人的思想品德、心理特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表现为一种意志品质、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
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蕴涵伟大的人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伟人人格魅力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
H.C.凯尔曼提出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服从行为不是自己真心愿意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一时性的,仅仅限于一定状况下才服从于某一行为;同化不同于服从阶段,它是出于自愿;内化则真正深入到心灵深处,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现在很多大学生仅仅为了学分或考研的需求不得不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无用论”观点,抱有强烈的应试目的,他们从课程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是知识点而不是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一
1 思 想政治 理论 课教 师人 格魅 力 能够树 立教 育 . 者 的 良好 形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师 的 人 格 魅 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 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 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 证 从人 格激活的源泉 中产生 出来” 。学高为师, 身正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其在工作 、 人格魅力是一 种宝贵的教育资源 和重要 的精神 力
学 习和生 活 中表 现 出来 的 内在 的持久 的连 续 的感 召 量 , 对青年学生世界观、 价值观 、 人生观 的形成具有
力和吸引力, 是其个性品质、 个人修养、 职业操守 、 正面激励作用, 业 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 务能力 和理性精神等素质的综合体现 , 是思想政治 量,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 两性两力” 实效性、 ( 针 理论课教师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 的有机统一, 主要 对性 、 吸引力、 感召力)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
CH E Li N n
( a t o P ryC mmi e f c , h nU iest f T c n lg Wu a , b i4 0 7 ) te t Of i Wu a nv ri o eh oo y, h n Hu e ,3 0 0 e y
Ab ta t Th e c ig e fc ft e c u s fie lg c la d p l i lt e r is dr cl n t e sr c e ta h n fe to h o r e o d oo ia n o i c h o y l ie t i h ta e y t a h r ’p o e so a u l ia in ,a n ih t er c aa trc a m e v s a u r n e n e h n e c e s r fs in lq ai c to s mo gwh c h i h r c e h r s r e sg aa t ei n a - f cn h e c i g q ai ig t e ta hn u l y, t e c am fk o e g s t e s l o n ai n i m p o ig t e t c ig t h h r o n wld e a h oi f u d t n i r vn h e hn d o a efc n h fe t ep we st ek y t te g h nn h e c ig q aiy fe ta d t ea ci o ra h e o sr n t e ig t e t h n u l . v a t Ke r s ie lgc l n oiia h o y h a t rc a ;c a m fk o e g ;af ciep w e ywo d d o o ia d p l c l e r ;c a ce h r a t t r m h r o n wld e fe tv o r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和塑造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和塑造研究摘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推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工作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教师人格魅力整体得到增强,但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因素的影响,拜金主义日益盛行,引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上的混乱,出现了价值取向倾斜、心态冷漠、心理障碍增多和忽视道德人格塑造等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格魅力;作用与塑造在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快速推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结合实际,从以下三个角度阐述了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人格魅力的主要途径:从教师自身来讲,强化教师意识,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崇高的师德;从社会环境来讲,主要是政府制定并监督落实各项教育政策方针,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现状,提倡人格魅力教学模式;从学校环境来讲,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入、培训、授课、考评、教学研究等方面全面把关,并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自身人格魅力。
1.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教师的人格魅力综合实力的展示,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无私奉献,取决于教师渊博的学识和广博的知识,取决于教师高尚的品德、严谨的治学、稳定的心理、优雅的举止、高超的艺术等。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标准,体现了教师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对教师的特殊情感,这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反映和表现出来。
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总是得到学生广泛接受和爱待,并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进一步激发,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直接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在人格魅力的熏陶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情感上相互交流、思想上互相交汇、心灵上相互沟通。
人格魅力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影响的研究

推动 了思政课 的教 学改 革 、 促进 其发 展 。 仍存 在 但
一
些不 足之处 , 如教学 方法 、 教学模 式 、 教学 手段 等
因而 , 近年来 如何 提高思 政课 的针对性 和实 效性依
中, 真正 教育是 不可能 的 。 [ ”1 2 尤其是 思政课 , 它是
一
然成 为各高校 思想政 治教育 的重点 和难点之一 。 根
据 20 04年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第 1 6号文 件 和 “ 5 方 0” 案 的精 神 , 合 目前各 高校 思 政课 的 现状 , 者 认 结 笔
多的学科 课程 . 以马克思 主义 中 国化 的理论 成果 它
作为教 育 的重 要 内容 与 目标 。
收 稿 日期 :0 0 0 - 8 2 1- 3 2
作者 简介 : 张信容 , , 女 福建福安人 , 副教授 , 主要研 究方向: 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 究、 心理咨询。
、
问题的提 出
( ) 究 教 师人 格 魅 力 的 必 要 性 一 研
从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成 立开始 。 国高校 开始开 我 设 思政 课 , 于“ 共必 修课 ” 属 公 。各高校 把 大学生 培
养成 为政治合 格 、 思想高 尚的优 秀建设 者 和接班人
健康成长 ,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和科学 的思维方 式 。 二 , 程体 系涉及 面广 。 第 课 思政课是 一 门涉及诸
的人 格魅 力影响 、 迪 、 育学 生。 启 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人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探析作者:杨燕华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6期[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整本教材的科学体系,而且也应达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从各方面、多角度展示伟人不同时期极具特色的人格魅力,用伟人极富魅力的人格来感染学生是一种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肯的方式。
但采用怎样的方法、如何发挥伟人人格魅力的最大有效性是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伟人人格魅力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杨燕华(1968- ),女,上海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
(上海 200233)[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30-02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整本教材的科学体系,而且也应达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伟人思想人文内涵的阐发,努力从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示伟人不同时期极具特色的人格魅力,用伟人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是一种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肯的方法,但采用怎样的方法、如何发挥伟人人格魅力的最大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一、伟人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运用的现实意义“人格”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中外理论家对“人格”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人格是人的本质意识,是人的思想品德、心理特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表现为一种意志品质、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
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蕴涵伟大的人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伟人人格魅力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
H.C.凯尔曼提出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服从行为不是自己真心愿意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一时性的,仅仅限于一定状况下才服从于某一行为;同化不同于服从阶段,它是出于自愿;内化则真正深入到心灵深处,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现在很多大学生仅仅为了学分或考研的需求不得不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无用论”观点,抱有强烈的应试目的,他们从课程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是知识点而不是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伟人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
伟人的力量是无穷的,课程中的渗透,久而久之会感染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对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长为能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人才,从而改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
2.有利于培养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
后天的教育因素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
健康人格是指人在道德品质、政治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能平衡、协调发展,并且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格。
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应该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爱国情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又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渠道。
伟人的人格,具有鲜明的特性、无穷的魅力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其极富魅力的人格教育当代大学生,不仅可成为大学生不断进取和完善自我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具有深远的意义。
3.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的泛化导致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没什么用”,教师如果单纯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更可能丧失学习的兴趣,也就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吸收伟人不同时期极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展现伟人极富魅力的人格,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打破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枯燥、空洞的局限,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和活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让伟人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理想信念的最坚实的基石,促使从伟人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思想得到升华,思想水平与认识能力大大提高,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伟人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作为不同时期的伟人,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
教师一定要在全面把握教材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方式,透视伟人深邃瑰丽的人格魅力,使学生领略伟人独到的个性风采。
1.讲授伟人具体事例的方法。
讲授伟人的具体事例是一种最简单明了的方式,也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讲授课程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具有顽强学习毅力和刻苦钻研精神,教师可运用马克思严谨的治学态度事例说服感染学生。
马克思的科学著作之所以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被称为人类智慧的宝库,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他的严谨治学态度。
他严格遵循“研究必须详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不同的发展形态,并探寻出这各种形态的内部联系。
只有在完成这种工作之后,实际的运动方才能够适当地叙述出来”。
马克思为了研究经济问题,深入透彻地钻研政治经济学史,研究了各个不同时期的经济史,尤其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史;为了完成他的经济学著作,在大英博物馆除了读《经济学家》外,还广泛地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并写下了摘要;为了写作划时代伟大巨著——《资本论》,在大英博物馆看了1245本书,搜集研究材料达40年;为了写《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20多页文章,曾把整个图书馆里载有英国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都研究过。
现在的学生与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相比,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大学生缺少的正是马克思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因此,可用马克思的人格魅力来扩展教学内容,用生动的事例展现马克思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对学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观看伟人专题片的方法。
一部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的专题片往往声形并重、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播放可以起到丰富教学手段、扩展教学内容、震撼学生心灵的作用。
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有关内容时,可以选择有关邓小平的优秀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反映了邓小平在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上,既经历了金戈铁马的战争年代,也经历了高歌猛进的和平时期;既有过统率三军、战无不胜的辉煌业绩,也有过艰难坎坷、不堪回首的蹉跎岁月。
纪录片比较全面、完整地反映了邓小平非凡的建树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特别是邓小平在政治舞台上“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里独一无二,也许,在世界史书上也难找到第二例。
邓小平为什么能三次奇迹般地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更加走向成功?除了与他追求真理,具有坚定的信念有关,还与他本人具有的不怕挫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密切相关。
即使在邓小平认为他一生中最困苦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也是靠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渡过的。
正是在“磨难”中造就了邓小平坚忍不拔的个性特征和襟怀宽阔的伟大品质,培养了他透过历史看未来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和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驾驭全局、引导社会前进的能力,加深了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最终使他形成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理论勇气。
当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有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就不愿再吃苦,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没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它们,缺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邓小平同志光辉灿烂的伟大业绩以及其坚忍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这样的纪录片向学生播放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增强理论对学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参观伟人故居的方式。
如果能让学生亲临伟人曾经的所在地,伟人人格魅力将会产生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更能实现其社会价值。
教学过程中,我们组织学生去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中共一大会址。
15尊栩栩如生的蜡像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名代表和两名共产国际代表,他们围坐在一张长餐桌四周,正聚精会神地聆听毛泽东同志讲话,有的还在做记录,青年毛泽东蜡像正面对着学生,学生也好像听到了毛泽东同志在分析形势、讲解建党重要性的浓重湖南口音。
学生们通过一块块展板的形象再现和现场生动解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
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碰撞,到伟人故居走一走看一看,弘扬伟人的爱国精神,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以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三、思考和建议用伟人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是一种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肯的方式,教师在运用过程中也留下一些思考和建议:1.必须在全面把握教材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期末考试中,曾出过一个题目:“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分析评价你本学期本课程的学习状况,有什么收获?存在什么问题?”学生在回答本题目时,很多人提到伟人具体事例、观看伟人专题片、参观伟人故居等方法对他们产生很深的影响,可见采用多种方法阐发伟人人格魅力的效果。
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在全面把握教材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在多种教学方法与发挥伟人人格魅力最大有效性之间必须寻找平衡点。
毕竟,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案例故事,不是单纯的影片欣赏,也不是单纯的故居参观,而是思想课,是政治课,是理论课。
在什么地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阐发哪些伟人的人格魅力都是授课教师要认真研究的,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伟人人格魅力的最大有效性。
2.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发挥伟人人格魅力的最大有效性。
多种教学方法的本质依然是一种教学活动,它的教学过程也就必然会受到教师这一要素的影响。
教学中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利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对课程内容进行转化,以便更为有效地使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和社会行为。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参观的方法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要做很多的事先准备工作,要做好事先的计划、事先的联系,做好对学生的组织动员工作,就参观的步骤、要求、注意事项、意义等向学生作详细讲述,这些都要求教师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会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