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教案(最新3篇)

提醒幸福教案(最新3篇)《提醒幸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幸福”为什么要“提醒”,正确地领悟幸福。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的方法**教学,采用搜求式阅读、比较阅读、话题引读鉴赏等**,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得到教益。
特别注重了计算机专业技能与语文教学的互动。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一)采用FLASH制作课件。
(二)运用网络布置预习作业。
1、运用文字录入基本技能,促进基础知识的落实。
运用电脑程序设计技术,教师在课前制作文章基础知识的预习系统,并放在班级公用帐号内,让学生反复操练完成,并记录成绩。
(1)录入注音,让学生填字(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①ShānShān(姗姗)②Chàng然(怅)③chóuchú(踌躇)④zhuìzhuì不安(惴惴)⑤zhūnzhūn告诫(谆谆)⑥南yuán北zhé(辕辙)⑦zhān前顾后(瞻)⑧相濡以mò(沫)⑨yìyì夺目(熠熠)⑩niáoniáo婷婷(袅袅)(2)录入解释,让学生填词(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一组:①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姗姗)②不如意的样子(怅然)③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甘霖)④希望得到(希冀)⑤犹豫不决(踌躇)⑥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枕戈待旦)第二组:①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惴惴不安)②形容恳切教导(谆谆告诫)③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南辕北辙)④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瞻前顾后)⑤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相濡以沫)⑥形容闪光发亮(烟烟夺目)⑦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袅袅婷婷)。
《提醒幸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幸福,传递正能量的态度。
(2)学会关爱他人,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抽象概念。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幸福的理解。
(2)分享现实生活中关于幸福的例子。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理解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抽象概念。
(2)分析课文结构,总结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及用法。
(2)解析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5.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案例。
(2)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何改进空间?4. 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六、教学准备:1. 教材:《提醒幸福》课文文本2. 辅助材料:生字词卡片、幸福案例资料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白板4. 教学PPT: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幸福相关图片等七、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 针对上一节课的作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短文,并讨论交流。
3. 继续讲解课文内容,深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3)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通过模仿、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幸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课文简介: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阐述了幸福的内涵和价值,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幸福。
2.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幸福瞬间。
2.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进行解释。
3.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全班交流:邀请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分析与讨论:(1)让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幸福。
四、作业设计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幸福的作文。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摘抄和欣赏。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作文中的写作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明确、思维活跃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幸福,传递正能量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珍惜幸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提醒幸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珍惜幸福。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感悟。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幸福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珍惜幸福”的作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
(2)观看有关幸福的电影或纪录片,写一篇观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珍惜幸福。
《提醒幸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提醒幸福》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理解,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幸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能够理解其含义。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和论据。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学习的理解和感悟。
(2)写一篇关于“幸福”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者对幸福的理解。
二、《提醒幸福》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理解,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

《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提醒幸福》教案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才能。
3.品味本文清丽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安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对语言的理解品味教学方法:读议结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常说“生在福中不知福”,是说我们对身边的幸福置假设罔闻、熟视无睹,更谈不上享受幸福、珍惜幸福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说理性散文《提醒幸福》,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会对幸福有许多新的理解和感悟。
二、字词疏通: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未能解决的生难字词,举全班之力共同解决,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老师予以点拨。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生迅速阅读课文一遍,考虑:课文写了有关幸福的哪些内容?2、全班交流以上考虑题: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整理板书。
假设学生答复有困难,老师提醒四个【关键词】:^p :呼吁、含义、征兆、享受,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段落,老师板书。
〔文章思路:一、呼吁〔1—9〕;二、含义〔10—18〕;三、征兆〔19—24〕;四、享受〔25—34〕。
〕3、讨论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是逻辑顺序,并提醒学生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要注意“顺序”,构造层次清楚。
四、深化文本,理解幸福:1、学生跳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要求:参与交流的同学,先把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老师参与交流,并水到渠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21段:“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____难买的幸福啊。
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生齐读后讨论:这段话有什么特点?〔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的特点。
《提醒幸福》教学设计(三篇)-教学教案

《提醒幸福》教学设计(三篇)-教学教案设计一【思路综述】本设计力求通过一系列相关“镜头”的比较,使学生快速感知课文,同时掌握一种阅读技巧。
【教学简说】镜头一朗读课文,画出对比性的语句加以比较理解。
(每人至少找出三组)①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
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的一切准备。
②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③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
聚焦要读出“幸福”,可以从幸福的时刻、幸福的事件、幸福的特点、幸福的条件等几个方面入手。
当然,还可以从具体的、感官的或抽象的、精神的这些角度去比较感悟。
只要用心地“比较”了“幸福”,并弄清“提醒”在文中的前后含义,就能捕捉住“幸福”,并进而享受“幸福”。
镜头二整体感知,想一想毕淑敏与张洁、蒙田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从他们的作品中摘录相关语句和词语若干)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韵律朦胧甘霖轰轰烈烈真谛温馨熠熠夺目(《提醒幸福》)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
万物复苏坦然的心情热切的愿望可爱的荠菜(《挖荠菜》)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领略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惋惜稍纵即逝丰盈充实(《热爱生命》)聚焦张洁追求的是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蒙田则倡导“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宽泛得多,生活中幸福无时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的发现。
行文表达方面亦多不同,如《挖荠菜》的语言平实朴素,《热爱生命》的语言简洁而老道,《提醒幸福》的语言则富丽多彩。
镜头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比照课文,说说“幸福”。
(每人各举一例)1.老师的鼓励,父母的关怀。
2.同学给你一个微笑,与朋友尽情地玩了一场。
3.看了好风景,吃了“肯德基”。
聚焦这些都是“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幸福,提升幸福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掌握与应用。
3. 课文主题思想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幸福,提升幸福感。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感悟幸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幸福的理解。
(2)分享生活中幸福的瞬间。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
(2)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幸福。
4. 案例分析:(1)分享现实生活中幸福的案例。
(2)让学生从案例中感悟幸福,提升幸福感。
5. 小组讨论:(1)布置讨论话题: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幸福?(2)小组内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幸福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拓展作业:从生活中发现幸福,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理解课文大意的准确度。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能否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是否能从中得到对幸福的正确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醒幸福》教案浙江省绍兴市职教中心戴智敏【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训练学生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1.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2.“幸福”为什么要“提醒”,正确地领悟幸福。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搜求式阅读、比较阅读、话题引读鉴赏等手段,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引领学生在体味思考中获得知识,得到教益。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一、采用FLASH制作课件二、运用网络布置预习作业1.运用文字录入基本技能,促进基础知识的落实。
运用电脑程序设计技术,教师在课前制作文章基础知识的预习系统,并放在班级公用帐号内,让学生反复操练完成,并记录成绩。
(1)录入注音,让学生填字。
(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
)①姗姗(shān shān)②怅(chànɡ)然③踌躇(chóu chú)④惴惴(zhuì zhuì)不安⑤zhūn zhūn告诫(谆谆)⑥南辕(yuán)北辙(zhé)⑦瞻(zhān)前顾后⑧相濡以沫(mò)⑨熠熠(yì yì)夺目⑩婷婷袅袅(niǎo niǎo)(2)录入解释,让学生填词。
(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第一组:①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姗姗)②不如意的样子。
(怅然)③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甘霖)④希望得到。
(希冀)⑤犹豫不决。
(踌躇)⑥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枕戈待旦)第二组:①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惴惴不安)②形容恳切教导。
(谆谆告诫)③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南辕北辙)④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瞻前顾后)⑤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相濡以沫)⑥形容闪光发亮。
(熠熠夺目)⑦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
(袅袅婷婷)2.运用因特网搜索技术,学生自主进行网络查询,然后采用合作小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
(1)作者介绍:毕淑敏(提示:查找作者生平、作品等。
)(2)网络查找解说幸福的图片或文章(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FLASH。
)(以上内容,各合作小组在指定时间内放在班级公用帐号进行交流,教师网上检查作业,并选取优秀FLASH作品在第一课时播放。
)(3)网上布置预习思考题。
阅读课文,运用搜求式阅读法,回答下列问题:①作者认为幸福是什么,把有关的语句全划出来。
②作者认为要怎样享受幸福?③为什么要“提醒幸福”,“提醒”的意思是什么?(4)对全校学生进行网上民意测评,虽然不可能全部调查,但只要尽可能地调查一大部分就可以了。
调查的内容:你幸福吗——对当前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可自行点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着重解决“幸福是什么,怎样来感受幸福”的问题,先从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入手,我计划安排学生在课下欣赏课文朗读的FLASH动画,体会作者的幸福观;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提醒幸福。
一、课文导入同学们,你们感到幸福吗?相信同学们都参加了我在网上对全校同学进行的民意调查,你们想知道我调查的结果吗?(用FLASH出示调查数据。
)我很幸福:15%我不幸福:48%没感觉:37%小时候我们曾经唱过的一首歌:“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是多么快乐。
”但告别了童年的我们,正如上表中所列的,却很少能感受到幸福。
今天我们的朋友毕淑敏告诉我们,幸福是需要提醒的。
那么就让她来提醒我们: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吧。
二、幸福是什么1.比较阅读这是本课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让大家容易把握什么是幸福,在分析课文之前,我先请大家听一首老歌,比较一下,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幸福与歌中所唱的幸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歌曲是用FLASH动画制作的,运用音乐画面达情法。
)提问: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歌中所唱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呢?生:幸福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里,在晶莹的汗水里,在艰辛的耕耘中,在知识的宝库里,在闪光的智慧里。
讨论后归纳:歌曲要告诉我们——劳动着是幸福的,学习着是幸福的。
引导学生运用搜求式阅读法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毕淑敏幸福观的句子。
学生讨论后整理如下:(1)历经苦难之后的心情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2)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3)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4)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5)丰收的季节,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
(6)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7)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
(8)我很幸福——因为健康的身体、一颗健康的心、曾经生活过。
师:总结: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被这些平凡的人事所包含的。
生:讨论两者的异同,讨论后归纳:同:两者都感受到了幸福,而且告诉我们要去把握幸福,珍惜幸福。
异:《幸福在哪里》的作者希望我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勤奋学习,用自己双手去创造幸福,强调的是劳动给大家带来的幸福,其范围相比而言要狭窄些;《提醒幸福》中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教师总结:正如一位作家曾说:“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都是不同的。
2.众说纷纭话幸福师:我在课前布置过一个预习作业,要大家在网上查询人们对幸福的不同理解,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成FLASH动画,以加深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同学们都查找得很认真,不少小组动画作品质量很高,现在我选择了其中的两个,请大家欣赏:播放第一个FLASH动画,主题:幸福小站。
播放第二个FLASH动画,主题:幸福ABC。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道出了自己或众人对幸福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请几位同学谈谈看了这些画面之后的感想。
生:讨论后归纳:A.幸福无处不在。
B.关键在于你平时是否用心去感受。
那么怎样才能时时感受到幸福,从而去更好地享受幸福呢?三、感受幸福1.对比之中见幸福师:毕淑敏说,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
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能更快更形象地感受幸福,请同学欣赏两组画面。
(屏幕显示FLASH画面。
)第一组:贫困山区的儿童在破旧的教室上课;我们班同学在崭新的学生机房上机。
第二组:战争留下的废墟;我们学校的校园一景。
师:这是两种生活、两种情景,同学们,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请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你此时的感受。
生:看到了贫困和战争,对比之中让我感到不经意的平凡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幸福。
师:但是,在战争中的儿童,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没有幸福了吗?(展示FLASH画面。
)第一幅:战争中的儿童在武器上开心的玩乐。
第二幅:贫困山区的儿童对知识的渴求。
生:讨论后总结:幸福是无处不在的。
2.请同学们运用搜求式阅读的方法,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幸福征兆(特征)的语句。
生:讨论后明确:(1)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
(2)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3)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4)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5)幸福有时很短暂。
(6)幸福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
师:总结后归纳:幸福就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情去感受,才能够切实地体会到,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我们身边的平凡小事,珍惜身边看似平凡的幸福。
四、第一课时小结整体思路:提醒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
五、课后思考请大家课后欣赏课文朗读的FLASH,用心感受毕淑敏所描绘的幸福,思考下列问题:1.找出并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排比句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
2.以“平凡的幸福”为题,准备3~5句话来描述你对平凡幸福的珍惜。
第二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课文,分析文章优美的文句,尤其是比喻、排比句;引导学生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幸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并制作一个小网站《幸福加油站》。
一、品读鉴赏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以下提供的例句是学生可能会提及的,教师要跟着学生的思路,学生的讲述如果不够完整、不够准确,教师要适当地分析点评。
但讲解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教师精心选择七个比喻句(段),两组排比句(段),以及三组经典句段,然后运用FLASH制作成课文的品读鉴赏系统。
在课堂上,运用话题引读法,确定三个专题,比喻句、排比句、经典句,让学生运用搜求式阅读法,速读课文。
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可以自行点击学生所提到的句子,并可在句子下面点击“点评”按钮,看句子分析。
1.比喻句(1)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意。
点评:“灾祸”比喻成“提醒的专利”。
“专利”原指创造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法律保护他独自享有的利益,用在这里比喻“灾祸”与“提醒”二者之间的专有的搭配关系,使“提醒”这个词含有贬意。
因为提醒的东西总是与灾祸有关。
(2)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点评:这使我感到幸福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在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琐屑中往往就蕴藏着珍贵的幸福,只是我们不曾留意,不曾珍惜,从现在起我一定会留心观察生活,从中感受幸福,享受幸福。
(3)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很远的时候,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点评: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人们错过幸福时懊悔的神态,使我感到要珍惜幸福,不要等幸福的脚步渐渐远去后,为得不到幸福而苦恼。
(4)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点评:把逝去的幸福比喻成“标本”,“标本”虽然可见,却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只能回味而不能享受。
把现有的幸福比拟成“披着露水散发着清香”的鲜花,是鲜活的充满生气的,给人以灵魂的快意。
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喜爱回味已逝去的幸福,却忽略现有的幸福。
(5)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
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点评:这说明苦难看似吓人,只是表面的,幸福看似微小,却有生命的黄金,她价值高。
(6)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点评:这是借喻。
把幸福比喻成梯形的切面,梯形的切面斜度越大,长度就越大;切面斜度越小,长度就越小。
这句话意思是幸福需要用心去感应,珍惜它时,幸福的感觉会浓浓地包围你,不珍惜它时,幸福则稍纵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