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
提醒幸福教案(最新3篇)

提醒幸福教案(最新3篇)《提醒幸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幸福”为什么要“提醒”,正确地领悟幸福。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的方法**教学,采用搜求式阅读、比较阅读、话题引读鉴赏等**,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得到教益。
特别注重了计算机专业技能与语文教学的互动。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一)采用FLASH制作课件。
(二)运用网络布置预习作业。
1、运用文字录入基本技能,促进基础知识的落实。
运用电脑程序设计技术,教师在课前制作文章基础知识的预习系统,并放在班级公用帐号内,让学生反复操练完成,并记录成绩。
(1)录入注音,让学生填字(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①ShānShān(姗姗)②Chàng然(怅)③chóuchú(踌躇)④zhuìzhuì不安(惴惴)⑤zhūnzhūn告诫(谆谆)⑥南yuán北zhé(辕辙)⑦zhān前顾后(瞻)⑧相濡以mò(沫)⑨yìyì夺目(熠熠)⑩niáoniáo婷婷(袅袅)(2)录入解释,让学生填词(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一组:①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姗姗)②不如意的样子(怅然)③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甘霖)④希望得到(希冀)⑤犹豫不决(踌躇)⑥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枕戈待旦)第二组:①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惴惴不安)②形容恳切教导(谆谆告诫)③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南辕北辙)④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瞻前顾后)⑤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相濡以沫)⑥形容闪光发亮(烟烟夺目)⑦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袅袅婷婷)。
《提醒幸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提醒幸福》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理解,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幸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能够理解其含义。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和论据。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学习的理解和感悟。
(2)写一篇关于“幸福”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者对幸福的理解。
二、《提醒幸福》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理解,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精选7篇)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精选7篇)《提醒幸福》设计篇1教学目的1.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享受幸福。
2.学习比喻句的用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3.学习排比句用法及其表达作用。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难点:(1)比喻句的用法及句子的含义。
(2)排比句的用法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姗姗(shan)怅然(chang)踌躇(chou chu)惴惴不安(zhui)谆谆告诫(zhun)南辕北辙(yuan zhe)瞻前顾后(zhan)相湍以沫(mo)熠熠夺目(y i)袅袅婷婷(niao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l)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2)怅然:不如意的样子。
(3)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4)希冀:希望得到。
(5)踌躇:犹豫不决。
(6)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7)惴惴不安: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8)谆谆告诫:形容恳切教导。
(9)无足挂齿:没有必要说起、提起。
(10)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
这里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11)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12)相湍以沫:泉水干涸时,鱼靠在一起以唾沫互相湿润身体。
后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13)烟烟夺目:形容闪光发亮。
(14)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渴望幸福,但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更不会珍惜幸福。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对幸福一会有新的理解。
三、正课1.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借口常生活诸多现象设譬说明我们已习惯了提醒灾祸,终日充满恐惧的期待而忽略了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

《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提醒幸福》教案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才能。
3.品味本文清丽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安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对语言的理解品味教学方法:读议结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常说“生在福中不知福”,是说我们对身边的幸福置假设罔闻、熟视无睹,更谈不上享受幸福、珍惜幸福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说理性散文《提醒幸福》,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会对幸福有许多新的理解和感悟。
二、字词疏通: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未能解决的生难字词,举全班之力共同解决,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老师予以点拨。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生迅速阅读课文一遍,考虑:课文写了有关幸福的哪些内容?2、全班交流以上考虑题: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整理板书。
假设学生答复有困难,老师提醒四个【关键词】:^p :呼吁、含义、征兆、享受,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段落,老师板书。
〔文章思路:一、呼吁〔1—9〕;二、含义〔10—18〕;三、征兆〔19—24〕;四、享受〔25—34〕。
〕3、讨论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是逻辑顺序,并提醒学生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要注意“顺序”,构造层次清楚。
四、深化文本,理解幸福:1、学生跳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要求:参与交流的同学,先把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老师参与交流,并水到渠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21段:“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____难买的幸福啊。
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生齐读后讨论:这段话有什么特点?〔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的特点。
《提醒幸福》教学设计(三篇)-教学教案

《提醒幸福》教学设计(三篇)-教学教案设计一【思路综述】本设计力求通过一系列相关“镜头”的比较,使学生快速感知课文,同时掌握一种阅读技巧。
【教学简说】镜头一朗读课文,画出对比性的语句加以比较理解。
(每人至少找出三组)①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
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的一切准备。
②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③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
聚焦要读出“幸福”,可以从幸福的时刻、幸福的事件、幸福的特点、幸福的条件等几个方面入手。
当然,还可以从具体的、感官的或抽象的、精神的这些角度去比较感悟。
只要用心地“比较”了“幸福”,并弄清“提醒”在文中的前后含义,就能捕捉住“幸福”,并进而享受“幸福”。
镜头二整体感知,想一想毕淑敏与张洁、蒙田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从他们的作品中摘录相关语句和词语若干)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韵律朦胧甘霖轰轰烈烈真谛温馨熠熠夺目(《提醒幸福》)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
万物复苏坦然的心情热切的愿望可爱的荠菜(《挖荠菜》)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领略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惋惜稍纵即逝丰盈充实(《热爱生命》)聚焦张洁追求的是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蒙田则倡导“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宽泛得多,生活中幸福无时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的发现。
行文表达方面亦多不同,如《挖荠菜》的语言平实朴素,《热爱生命》的语言简洁而老道,《提醒幸福》的语言则富丽多彩。
镜头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比照课文,说说“幸福”。
(每人各举一例)1.老师的鼓励,父母的关怀。
2.同学给你一个微笑,与朋友尽情地玩了一场。
3.看了好风景,吃了“肯德基”。
聚焦这些都是“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

《提醒幸福》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一章:幸福的概念1.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来激发学生对幸福话题的兴趣。
1.2 讲解:介绍幸福的定义和不同文化对幸福的理解。
1.3 实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幸福经历,培养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第二章:幸福的来源2.1 导入:讨论幸福的来源,引导学生思考幸福与物质条件、人际关系的关系。
2.2 讲解:分析幸福的来源,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努力等。
2.3 实践:让学生列举自己幸福的来源,并思考如何增加幸福感。
第三章:幸福的意义3.1 导入:探讨幸福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幸福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2 讲解:讲解幸福对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3.3 实践:让学生思考并记录幸福对自己的意义。
第四章:幸福的培养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幸福感和幸福感。
4.2 讲解:介绍培养幸福感的策略,如积极思考、感恩和乐观态度等。
4.3 实践: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幸福培养计划,并分享进展。
第五章:幸福的传递5.1 导入:讨论幸福如何传递给他人,引导学生思考幸福对他人的影响。
5.2 讲解:讲解幸福传递的方式,如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
5.3 实践: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他人,并尝试行动。
第六章:幸福的障碍6.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感受不到幸福。
6.2 讲解:分析常见的幸福障碍,如焦虑、压力和消极思维等。
6.3 实践:让学生识别自己生活中的幸福障碍,并讨论如何克服它们。
第七章:幸福的秘诀7.1 导入:探讨幸福的秘诀,激发学生对幸福话题的兴趣。
7.2 讲解:分享一些幸福的秘诀,如保持积极心态、培养良好习惯等。
7.3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幸福的秘诀并尝试实践,分享实践成果。
第八章:幸福的衡量8.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幸福是否可以被衡量。
8.2 讲解:介绍幸福衡量的不同方法和观点,如幸福感指数、生活质量等。
8.3 实践:让学生思考自己如何衡量幸福,并讨论幸福与成功的关系。
《提醒幸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提醒幸福》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提醒幸福》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幸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课文《提醒幸福》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幸福观念。
2. 培养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和感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幸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幸福是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经历。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提醒幸福》,理解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内容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的重要性。
4. 词汇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让学生通过例句练习掌握其用法。
5.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幸福的短文。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词汇学习:通过学生的例句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
4.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关注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资源1. 课文《提醒幸福》文本。
2. 与幸福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练习纸张。
五、教学建议1. 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生活经历,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幸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在写作练习环节,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课文《提醒幸福》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分析并评估作者对幸福的理解和提醒的重要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对幸福概念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幸福的重要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意识到幸福的存在的意义。
激发学生积极寻找和珍惜幸福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提醒幸福》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对幸福概念的理解和思考。
2.2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对幸福的理解和提醒的重要性的深度理解。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幸福的重要性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提醒幸福》的文本。
与幸福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与幸福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幸福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的含义和重要性。
4.2 课文阅读与理解:分组让学生阅读课文《提醒幸福》。
学生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3 课文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思考。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作者对幸福的理解和提醒的重要性。
4.4 思考与反思:学生独立思考,总结自己对幸福概念的理解和看法。
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
评估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思考的深度。
5.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或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幸福概念的理解。
分析学生的思考和感悟的深度和广度。
5.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六、教学延伸活动6.1 幸福主题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认为的幸福时刻或经历。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从彼此的经历中学习和感悟幸福的真谛。
6.2 幸福行动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幸福行动计划,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到幸福并珍惜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词的音、形、义。
2 、理解作者的幸福观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2 、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平凡生活中的幸福,理解作者独特的幸福观,学会“提醒幸福”,从而珍惜幸福,享受幸福,形成真正的幸福观。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引导学生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理解作者的幸福观
3、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 【教学难点】
1、“幸福”为什么要“提醒” ,正确地领悟幸福
2、引导学生领悟幸福,珍惜幸福,形成正确的幸福观【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掌握字词,通过朗读,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一、导入
说一说: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现在幸福吗?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听读课文(用多媒体播放课文的朗读视频)带着以下问题:
1、文中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和我们课前所讨论的幸福是否相同呢?
2、从哪些日常生活现象说明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灾祸?
3、幸福的征兆(特点)有哪些?
4、我们要如何对待幸福?
5、标题中“幸福”的含义是什么?
(二)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当兵11年。
1980 年转业回北京。
她从事医学工作二十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在她的作品中,将医者的善爱、真诚、深刻、理智化作朵朵文字,以另一种方式悬壶济世,抚慰众生。
(三)生词学习:
(1)录入注音
①Sh a n Sh d n(姗
姗)
②Ch a ng然(怅)
③ch o uch u(踌
躇)
④zhu izhu不安(惴
惴)
⑤zh unzh u n告诫(谆
谆)
⑥南yu a n北zh e(辕
辙)
⑦ zh a n 前顾后(瞻)
⑧相濡以m b(沫)
⑨y i i夺目
(熠熠)
⑩ni a oni a o婷婷(袅
袅)
(2)录入解释
第一组:
①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姗姗)
②不如意的样子(怅然)
③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甘霖)
④希望得到(希冀)
⑤犹豫不决(踌躇)
⑥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枕戈待旦)第二组:
①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惴惴不安)
②形容恳切教导(谆谆告诫)
③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南辕北辙)
④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瞻前顾后)
⑤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相濡以沫)
⑥形容闪光发亮(烟烟夺目)
⑦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袅袅婷婷)
四)讨论听课文朗诵时思考的问题
1、文中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和我们课前所讨论的幸福是否相同呢?
2、从哪些日常生活现象说明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灾祸?
3、幸福的征兆(特点)有哪些?
4、我们要如何对待幸福?
5、标题中“幸福”的含义是什么?
(五)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
<一>(1〜7)借日常生活诸多现象设譬说明我们已习惯了提醒灾祸,终日充满恐惧的期待而忽略了提醒幸福。
<二>(8〜19)提醒幸福是什么。
<三>(20〜25)幸福的征兆(特点)。
<四>(26〜35)写如何对待幸福。
三、理解文章主旨
(一)幸福是什么?这是本课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让大家容易把幸福什么是幸福,在分析课文
之前,我先请大家听一首老歌,比较一下,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幸福与歌中所唱的幸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提问: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歌中所唱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呢?生:幸福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里,在晶莹的汗水里,在艰辛的耕耘中,在知识的宝库里,在闪光的智慧里。
讨论后归纳:歌曲要告诉我们——劳动着是幸福的,学习着是幸福的。
引导学生运用搜.求.式.阅.读.法.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毕淑敏的幸福观句子。
学生讨论后整理如下:
①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②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③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④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⑤丰收的季节,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
⑥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⑦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
⑧我很幸福一一因为健康的身体、一颗健康的心、曾经生活过。
师:总结: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被这些平凡的人事所包含的。
生:讨论两者的异同,讨论后归纳:同:两者都感受到了幸福,而且告诉我们异:《幸福在哪里》:希望我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勤奋学习,用自己双手去创造幸福,强调的是劳动给大家带来的幸福,其范围相比而言要狭窄些;
《提醒幸福》中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
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教师总结:正如一位作家曾说:”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都是不同的,我们要去把握幸福,珍惜幸福。
(二)感受幸福
1 .对比之中见幸福
师:毕淑敏说,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把把握幸福的征兆。
征兆就是特征的意思 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能更快更形象的感受幸福,请同学 欣赏两组画面。
第一组:贫困山区的儿童在破旧的教室上课;我们班同学在崭新的学生机房上机。
第二组:战争留下的废墟;我们学校的校园一景。
师:这是两种生活、两种情景,同学们,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请用你自己的语言表 达你此时的感受。
生:看到了贫困和战争,对比之中让我感到不经意的平凡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幸福。
师:但是,在战争中的儿童,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没有幸福了吗? 生:讨论后总结:幸福是无处不在的。
2•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幸福征兆(特征)的语句。
生:讨论后明确:
①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
② 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③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④ 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⑤ 幸福有时很短暂。
⑥ 幸福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
师:总结后归纳:幸福就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情去感受.,才能够切实的体会 到,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我们身边的平凡的小事,珍惜身边看似平凡•的幸福..。
(四)第一课时小结
写作思路:提醒幸福一一感受幸福一一珍惜幸福。
(五)课后思考
(学生再次自渎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找出并理解课文中比喻排比句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 【附】第一课时教学板书。
「1.比较中理解幸福 什么是幸福 12.众说纷纭说幸福
用心去理解, 用情去感受, 留意平凡小事
幸福是一个谜, 不同人有不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