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
提醒幸福教案(最新3篇)

提醒幸福教案(最新3篇)《提醒幸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幸福”为什么要“提醒”,正确地领悟幸福。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的方法**教学,采用搜求式阅读、比较阅读、话题引读鉴赏等**,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得到教益。
特别注重了计算机专业技能与语文教学的互动。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一)采用FLASH制作课件。
(二)运用网络布置预习作业。
1、运用文字录入基本技能,促进基础知识的落实。
运用电脑程序设计技术,教师在课前制作文章基础知识的预习系统,并放在班级公用帐号内,让学生反复操练完成,并记录成绩。
(1)录入注音,让学生填字(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①ShānShān(姗姗)②Chàng然(怅)③chóuchú(踌躇)④zhuìzhuì不安(惴惴)⑤zhūnzhūn告诫(谆谆)⑥南yuán北zhé(辕辙)⑦zhān前顾后(瞻)⑧相濡以mò(沫)⑨yìyì夺目(熠熠)⑩niáoniáo婷婷(袅袅)(2)录入解释,让学生填词(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一组:①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姗姗)②不如意的样子(怅然)③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甘霖)④希望得到(希冀)⑤犹豫不决(踌躇)⑥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枕戈待旦)第二组:①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惴惴不安)②形容恳切教导(谆谆告诫)③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南辕北辙)④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瞻前顾后)⑤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相濡以沫)⑥形容闪光发亮(烟烟夺目)⑦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袅袅婷婷)。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提醒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是需要被提醒、被珍惜的。
2. 培养学生感恩、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幸福,珍惜幸福,传递幸福。
教学重点:1. 理解“提醒幸福”的含义。
2. 学会发现幸福,珍惜幸福,传递幸福。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幸福。
2. 如何培养学生感恩、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幸福的名言、幸福的故事、幸福的感悟等。
2. 学生准备一本日记,用于记录每天的幸福瞬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幸福的名言,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的含义。
例如:“幸福是一种心态,学会满足,你就拥有了幸福。
”“幸福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的爱和关怀。
”2. 分享幸福故事(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如《幸福的小猪》。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3. 幸福感悟(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幸福瞬间,如家人关爱、朋友陪伴等。
学生互相倾听,感受幸福的存在。
4. 每日幸福记录(5分钟)教师提醒学生养成每天记录幸福瞬间的习惯。
鼓励学生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培养感恩的心。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幸福是需要被提醒、被珍惜的。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幸福,传递幸福。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幸福的感悟日记。
2. 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珍惜幸福。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记录,了解他们的成长变化。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幸福卡片制作(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属于自己的幸福卡片。
卡片上可以写上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幸福的目标或者幸福的方法。
完成后,学生互相交换卡片,共同成长。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

一、教案概述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心态和态度。
2. 培养学生珍惜幸福、感恩生活的心态。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幸福、传递幸福。
三、教学重点1. 幸福的含义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和发现幸福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幸福。
2. 如何培养学生珍惜幸福、感恩生活的心态。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教学视频或音频素材。
3. 教学卡片或幸福主题的图片。
4. 学生分组讨论的准备。
一、幸福的含义1. 引入话题:讨论幸福的定义。
2. 讲解幸福的含义:幸福是一种心态和态度,与物质条件无关。
3. 举例说明幸福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二、幸福的来源1. 讲解幸福的来源:家庭、朋友、工作、兴趣爱好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幸福来源。
3. 分享彼此的幸福来源,增进了解和感悟。
三、幸福的价值1. 讲解幸福的价值:幸福感对个人成长、心理健康的影响。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幸福对生活的意义。
3. 讨论如何提升幸福感。
四、感恩心态的培养1. 讲解感恩心态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现有生活。
3. 分享感恩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五、发现幸福的技巧1. 讲解发现幸福的技巧: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积极心态等。
2.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幸福。
3. 分享彼此的幸福瞬间,增进感悟。
六、幸福传递的意义1. 讲解幸福传递的意义:影响他人、营造和谐氛围等。
2. 引导学生学会传递幸福,关爱他人。
3. 讨论如何将幸福传递给他人。
七、幸福与挫折的关系1. 讲解幸福与挫折的关系:面对挫折,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在挫折中寻找幸福。
3. 分享克服挫折、拥抱幸福的故事。
八、幸福与梦想的追求1. 讲解幸福与梦想的追求: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梦想努力。
3. 分享实现梦想、收获幸福的故事。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提醒幸福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幸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主题,体会幸福的意义。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感悟幸福。
2. 如何指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幸福的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提醒幸福。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解答。
3. 研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幸福的感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讨论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5. 分享成果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6.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幸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三、作业布置1. 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幸福的经历的文章,要求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幸福感受。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在细节描写方面的表现是否有所进步。
五、课后评价通过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幸福主题的感悟,关注学生在细节描写方面的表现。
六、教学内容拓展1. 幸福名言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幸福的名言,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幸福的含义。
2. 幸福故事讲解教师讲述一个有关幸福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幸福,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七、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增强对幸福情感的理解。
《提醒幸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提醒幸福》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理解,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幸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能够理解其含义。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和论据。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学习的理解和感悟。
(2)写一篇关于“幸福”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者对幸福的理解。
二、《提醒幸福》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理解,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精选7篇)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精选7篇)《提醒幸福》设计篇1教学目的1.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享受幸福。
2.学习比喻句的用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3.学习排比句用法及其表达作用。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难点:(1)比喻句的用法及句子的含义。
(2)排比句的用法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姗姗(shan)怅然(chang)踌躇(chou chu)惴惴不安(zhui)谆谆告诫(zhun)南辕北辙(yuan zhe)瞻前顾后(zhan)相湍以沫(mo)熠熠夺目(y i)袅袅婷婷(niao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l)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2)怅然:不如意的样子。
(3)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4)希冀:希望得到。
(5)踌躇:犹豫不决。
(6)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7)惴惴不安: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8)谆谆告诫:形容恳切教导。
(9)无足挂齿:没有必要说起、提起。
(10)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
这里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11)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12)相湍以沫:泉水干涸时,鱼靠在一起以唾沫互相湿润身体。
后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13)烟烟夺目:形容闪光发亮。
(14)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渴望幸福,但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更不会珍惜幸福。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对幸福一会有新的理解。
三、正课1.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借口常生活诸多现象设譬说明我们已习惯了提醒灾祸,终日充满恐惧的期待而忽略了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第一章:幸福的定义与理解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幸福的概念和内涵。
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幸福的定义:快乐、满足、安心等。
幸福的来源:家庭、朋友、学业、成就等。
1.3 教学活动: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幸福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幸福的感觉。
第二章:幸福的价值与意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幸福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珍惜幸福的心态。
2.2 教学内容:幸福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积极心态、自信、乐观等。
幸福对人际关系的作用:和谐、关爱、互助等。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幸福对个人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模拟幸福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幸福的培养与提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培养幸福的方法。
培养学生提升幸福感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积极心态的培养:乐观、感恩、自信等。
幸福的来源:身心健康、学业成就、人际关系等。
3.3 教学活动:心理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幸福水平,并找到提升幸福感的方向。
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幸福培养方法,互相学习和鼓励。
第四章:幸福与挫折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幸福与挫折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保持幸福心态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挫折的定义:困难、失败、痛苦等。
幸福与挫折的关系: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幸福是对挫折的积极回应。
4.3 教学活动: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的幸福体验。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如何在挫折中保持幸福心态的案例。
第五章:幸福的传递与分享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传递幸福。
培养学生分享幸福的心态。
5.2 教学内容:幸福传递的方式: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等。
幸福分享的意义:建立和谐社会、提升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长。
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幸福传递和分享的方式和意义。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幸福传递和分享的实践,例如帮助他人、做志愿者等。
《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

《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提醒幸福》教案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才能。
3.品味本文清丽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安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对语言的理解品味教学方法:读议结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常说“生在福中不知福”,是说我们对身边的幸福置假设罔闻、熟视无睹,更谈不上享受幸福、珍惜幸福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说理性散文《提醒幸福》,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会对幸福有许多新的理解和感悟。
二、字词疏通: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未能解决的生难字词,举全班之力共同解决,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老师予以点拨。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生迅速阅读课文一遍,考虑:课文写了有关幸福的哪些内容?2、全班交流以上考虑题: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整理板书。
假设学生答复有困难,老师提醒四个【关键词】:^p :呼吁、含义、征兆、享受,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段落,老师板书。
〔文章思路:一、呼吁〔1—9〕;二、含义〔10—18〕;三、征兆〔19—24〕;四、享受〔25—34〕。
〕3、讨论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是逻辑顺序,并提醒学生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要注意“顺序”,构造层次清楚。
四、深化文本,理解幸福:1、学生跳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要求:参与交流的同学,先把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老师参与交流,并水到渠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21段:“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____难买的幸福啊。
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生齐读后讨论:这段话有什么特点?〔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词的音、形、义。
2、理解作者的幸福观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2、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平凡生活中的幸福,理解作者独特的幸福观,学会“提醒幸福”,从而珍惜幸福,享受幸福,形成真正的幸福观。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引导学生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理解作者的幸福观
3、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
【教学难点】
1、“幸福”为什么要“提醒”,正确地领悟幸福
2、引导学生领悟幸福,珍惜幸福,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掌握字词,通过朗读,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一、导入
说一说: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现在幸福吗?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听读课文(用多媒体播放课文的朗读视频)
带着以下问题:
1、文中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和我们课前所讨论的幸福是否相同呢?
2、从哪些日常生活现象说明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灾祸?
3、幸福的征兆(特点)有哪些?
4、我们要如何对待幸福?
5、标题中“幸福”的含义是什么?
(二)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她从事医学工作二十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在她的作品中,将医者的善爱、真诚、深刻、理智化作朵朵文字,以另一种方式悬壶济世,抚慰众生。
(三)生词学习:
(1)录入注音
①Shān Shān(姗姗)
②Chàng然(怅)
③chóuchú(踌躇)
④zhuì zhuì不安(惴惴)
⑤zhūnzhūn告诫(谆谆)
⑥南yuán 北zhé(辕辙)
⑦zhān前顾后(瞻)
⑧相濡以mò(沫)
⑨yì yì夺目(熠熠)
⑩niáoniáo婷婷(袅袅)
(2)录入解释
第一组:
①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姗姗)
②不如意的样子(怅然)
③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甘霖)
④希望得到(希冀)
⑤犹豫不决(踌躇)
⑥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枕戈待旦)
第二组:
①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惴惴不安)
②形容恳切教导(谆谆告诫)
③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南辕北辙)
④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瞻前顾后)
⑤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相濡以沫)
⑥形容闪光发亮(烟烟夺目)
⑦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袅袅婷婷)。
(四)讨论听课文朗诵时思考的问题
1、文中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和我们课前所讨论的幸福是否相同呢?
2、从哪些日常生活现象说明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灾祸?
3、幸福的征兆(特点)有哪些?
4、我们要如何对待幸福?
5、标题中“幸福”的含义是什么?
(五)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
<一>(1~7)借日常生活诸多现象设譬说明我们已习惯了提醒灾祸,终日充满恐惧的期待而忽略了提醒幸福。
<二>(8~19)提醒幸福是什么。
<三>(20~25)幸福的征兆(特点)。
<四>(26~35)写如何对待幸福。
三、理解文章主旨
(一)幸福是什么?
这是本课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让大家容易把幸福什么是幸福,在分析课文之前,我先请大家听一首老歌,比较一下,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幸福与歌中所唱的幸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提问: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歌中所唱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呢?
生:幸福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里,在晶莹的汗水里,在艰辛的耕耘中,在知识的宝库里,在闪光的智慧里。
讨论后归纳:歌曲要告诉我们——劳动着是幸福的,学习着是幸福的。
引导学生运用搜求式阅读法
......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毕淑敏的幸福观句子。
学生讨论后整理如下:
①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②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③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④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⑤丰收的季节,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
⑥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⑦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
⑧我很幸福——因为健康的身体、一颗健康的心、曾经生活过。
师:总结: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被这些平凡的人事所包含的。
生:讨论两者的异同,讨论后归纳:
同:两者都感受到了幸福,而且告诉我们
异:《幸福在哪里》:希望我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勤奋学习,用自己双手去创造
..幸福,强调的是劳动给大家带来的幸福,其范围相比而言要狭窄些;
《提醒幸福》中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
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教师总结:正如一位作家曾说:”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都是不同的,我们要去把握幸福,珍惜幸福。
(二)感受幸福
1.对比之中见幸福
师:毕淑敏说,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把把握幸福的征兆。
征兆就是特征的意思。
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能更快更形象的感受幸福,请同学欣赏两组画面。
第一组:贫困山区的儿童在破旧的教室上课;我们班同学在崭新的学生机房上机。
第二组:战争留下的废墟;我们学校的校园一景。
师:这是两种生活、两种情景,同学们,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请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你此时的感受。
生:看到了贫困和战争,对比之中让我感到不经意的平凡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幸福。
师:但是,在战争中的儿童,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没有幸福了吗?
生:讨论后总结:幸福是无处不在的。
2.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幸福征兆(特征)的语句。
生:讨论后明确:
①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
②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③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④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⑤幸福有时很短暂。
⑥幸福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
师:总结后归纳:幸福就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情去感受
...........,才能够切实的体会
到,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我们身边的平凡的小事,珍惜身边看似平凡的幸福
...........。
(四)第一课时小结
写作思路:提醒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
(五)课后思考
(学生再次自渎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找出并理解课文中比喻排比句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
什么是幸福
珍惜平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