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中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物理是一 门以实验 为基础 的学科 ,教学 必 须以实 验为基础 ,这是物理教学 的最 大特 点 。实 验 在概 念 教学 、习题教 学 、激 发兴 趣 、 培养能力以及道德素养 等方面都起着 至关重 要 的作用 ,是其他 任何 方式都无可 比拟的。 因此 ,物 理教学应 十分 注重实验教学 ,切实 加强实验在教学 中的实效性。心理学研究表 明 ,人 的 思 维 活 动 是 在 感 性 材 料 的基 础 上 产 生的 .感 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及教学模 具都能具体形 象 地 展 示 物 理 知 识 的形 成 和 发 展 过 程 ,为 学 生的学 习提供 了丰 富的感性材料 ,从 而达到 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 、 培养能力 的目的。 当然并不是说在课 堂教学 中 有 了实 验 ,我 们 的 课 堂 教 学 就 一 定 会 是 高 效 的 、成 功 的。 在 平 时 的 物 理 课 堂 教 学 中笔 者 发 现 实 验 教 学 中存 在 的一 些 问题 ,现 如 下
进 和创新 。
( 5 )实验资源开发单一性 ,忽略了社会 生活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 二 、 改进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的 有 效策 略
I . 实验探 索物 理 规律 ,激发 探 究欲 望
实验 具 有趣 味 性 ,它 能 充 分 运 用 学 生 的 各种感官 ,激发学习兴趣。现代认 知心理学 认为 ,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 ,是人类 认 识 客 观 世 界 的 一 种 心 理 表 现 ,是一 个 人 获 得知识 ,开阔视野,推 动学 习的一种 内部强 劲 的动 力 。因 此 ,在 物 理 教 学 过 程 中 ,通过 实验为学生展现 出生动直观 的学习环境 ,将 极 大 地 吸 引 学 生 的注 意 力 ,有 利 于 学 生 去研 究 物 理 现 象 ,探 索 物 理 规 律 ,激 发 学 生 的 兴
科学教研活动的心得(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各地纷纷开展科学教研活动,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科学教研活动,以下是我对此次活动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二、活动内容本次教研活动以“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科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的经验和心得。
2. 课例展示:各学校教师展示优秀科学实验课例,展示如何在教学中融入科学探究和实验教学。
3. 互动交流:教师们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实验操作:组织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培训,提高教师实验技能。
三、心得体会1. 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实验教学则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师专业成长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和提升的平台。
通过专家讲座和课例展示,教师们了解了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方法,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同时,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 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活动中,我学习了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这些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4. 实验教学技能的提升活动中的实验操作培训,让我对实验教学的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5. 团队合作精神本次教研活动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教师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的存在1. 实验设备不齐全、陈旧农村中学物理实验室设备落后,器材陈旧,实验设备不齐全,无法进行一些现代化的物理实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实验室条件落后农村中学物理实验室条件落后,通风不良,光照弱,温度潮湿,学生在实验中常常感到不适,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3. 实验教学资源贫乏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贫乏,缺乏科学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老师往往只能通过图书、图片等辅助教材进行讲解,无法进行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有限。
4. 缺乏专业实验教师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缺乏专业实验教师,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师,许多物理教师只是因为个人学历或者其他原因代课,对于实验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实验方法掌握不够,导致实验教学质量低下。
二、对策1. 提高教室设备建设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中学物理实验室设备更新维护的投入力度,保证实验设备的齐全、完善。
学校也应该注重实验设备的更新和更新,积极争取校内外的支持,为实验室提供更好的设备条件。
3. 增加实验教学资源学校应该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争取教育部门、企业、社会的支持,增加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配置,购置更多的现代化物理实验设备和相关辅助教学资料,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验教学水平,扩大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培养学科素养。
5.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组织学校物理教师开展教学设计、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水平,关键在于认识到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知识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是理论知识检验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必需途径。
目前中小学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策及方法

目前中小学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策及方法一是从某些高校专家或上级教科研部门分得一个或几个子课题,目的就是为了装点没人门面。
好像有了级别较高的立项课题,别人就会认为他们走上了“科研兴校”的道路,学校的品位就提高了。
说到底,这样的大部分课题都没有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是课题研究从一开始就造假。
无论实验方案、结题报告、研究成果还是佐证资料,通通都是东拼西凑抄来的,说的是永远正确的废话,很少有自己的思考。
三是课题研究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
研究周期快到了,大家一起动手,齐心协力,把只要能和该课题“沾一点亲,带一点故”的东西都往上靠。
最后,加上专业化的装帧,成果不但“漂亮”,而且“丰硕”。
常态教学与课题研究“两张皮”,严重困扰着大家。
四是课题过多过滥。
本来应该是一个大课题下面有几个子课题。
有些学校要求教师人人参与教科研,个个要有教科研课题。
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对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可以的。
但从具体研究工作上,对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则未免过高。
这种“一刀切”、“一律化”的要求和做法,并没有从教师实际情况出发。
由于教师存在的差异性和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人人都投入教科研,更不可能要求个个都开展课题研究。
即使是这样要求了,甚至老师们也都选取课题进行研究了,其结果也不容乐观,很可能出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的倾向。
一、存在问题——“大、高、多、少”四大缺陷“大、高、多、少”四大缺陷,即课题大、要求高、内容多、措施少。
(一)课题大,概念模糊要把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重点、热点和关键问题,作为教科研的选题,把教科研的立脚点和出发点,放在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研究上。
试想如果让一个中学或小学教师去研究《中国教育改革现状》就显的过于牵强了。
所以课题的确立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不超过老师的能力范围。
比如,我们可以就某一教育现象确立研究课题《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几点因素》或者可以就某一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愿望》,再或者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习惯、道德素质培养、心理成长等方面进行小的课题研究,我想我们的宗旨是宁肯课题设计的小一些,也不要太大、太深、太笼统!因为我们的能力和精力有限。
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探究活动的重构思考

29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探究活动的重构思考徐云燕(萧山区北干初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02)摘 要: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以及学习内容的难度不断增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方向。
科学教学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重点学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看待事物的发展性与相对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锻炼至关重要。
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通过科学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
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了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培养,使初中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本文首先介绍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科学教学具有的重要意义,最后阐述了提高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探究活动重构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探究;重构随着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科学探究作为初中的主要学科之一,更加注重学生在能力和素质上的培养,而不是使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其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品格素养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强调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方面发展[1]。
加强初中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通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科学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使学生对于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在于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强硬灌输。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科学探究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初中科学探究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在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环节中的问题细化设计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环节中的问题细化设计摘要:在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保障教学质量,就需要开展丰富的实验探究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初中科学教师在设置实验探究环节中的教学问题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显著提升。
因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汇总至三大问题细化策略,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初中科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探究环节;问题细化引言研究发现,实验探究环节是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重要环节。
授课教师在课堂中虽然能够为学生传授大量的基础知识内容,但是初中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因此,很多科学课程中的知识并不理解,只有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才能够将这些知识要点一一印证,最终达到加深记忆、开阔思维的目的。
因此,试验探究环节是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反思知识最有效的方式。
然而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了解到,当前很多初中科学教师在开展试验探究环节时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无法得到显著提升。
为了能够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授课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制定细致的问题内容,从而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一、科学实验教学问题设计的必要性实际上,在以往的初中科学实验探究环节中,很多授课教师采用较为传统的授课形式,即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且只能够看着授课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无法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强调对初中科学实验环节进行改进,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更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在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较为浅薄,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旁边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方式进行引导。
由此可以看出,问题设计对于科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中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 年 第5期( 8 02 第 卷)
科 学教 育 S in eE u a in ce c d c t o
・ ・ 1
目 前 我 国 中 学 科 学 教 育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肖显 静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科技哲学博士后 北京 1 09 0 3) 0
统地接 受 科 学 教 育 , 成 科 学 观 、 界 观 、 生 观 的 关 形 世 人
键 时 期 。 加 强 中 学 生 的 科 学 教 育 , 于 提 高 他 们 的 科 对 学 素 质具 有十 分重 要 的 意 义 。 目前 我 国 中学 生 科 学教 育 应 该 从 哪 些 方 面 着 手 呢 ? 存 在 的 缺 点 有 哪 些 呢 ? 今 后 应 该 向 哪 个 方 向 努 力 呢 ? 本 文 力 图 从 科 学 的 “ 个 四
层面对 于 科学 及 其社 会 的意 义 。
l 中学 生的 科学 教 育应 该 从科 学 的 “ 个 层面 ” 行 四 进 中 学 生 的 科 学 教 育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 是 学 校 组 织 一 进 行 的 理 科 教 学 ; 是 学 生 通 过 阅 读 课 外 科 普 读 物 受 二 到 的科 普 教 育 。这 两 方 面 都 应 该 从 科 学 的 内 涵 考 虑 。 科学 包括 解 释 层 面 、 神 层 面 、 物 层 面 和 社 会 层 面 。 精 器 “ 释 层 面 ” 是 科 学 知 识 部 分 , 精 神 层 面 ” 括 科 学 解 就 “ 包 方 法 、 学 思 想 和 科 学 精 神 , 是 科 学 得 以 发 生 和 发 展 科 它 的 内的要 素 。正是 这 几 方 面 的 结 合 , 生 了 科 学 知识 , 产 确认 并解 释 了 自然 。然 而 , 学 不 止 这 些以 转 化 为 技 术 , 来 变 革 自 然 , 人 用 为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i - g - ) ' ' 1 1 市苍 南县矾 山镇 第一初 级 中学 黄红 星
摘 要 :本文主要通 过阐述初 中科 学实验教学 中存在的 问题,提 高学生对科 学实验的认识,让学生懂得科学实验具有一定 的危险性, 了解各种科学实验 事故 发生的 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 ,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 事故的发生 ,做到安全 实验。 关键诩 :科学 实验教 学 问题
《 全 日制义务教育科 学课程标准 》指 出: “ 科学实验是进行 科学探究 的 重要方 式”,并把实验作为发展学生科 学探 究能力的八大构成要素之一 。这就 告诉 了我们 : 在科学教学中 , 在进行科 学探究 时 ,科学实验是十分重要 的。但 科学 实验 具有一 定的危 险性 ,这 并不是一句耸人 听闻之言 。笔者从事科学教学 多年 ,耳 闻 目睹了不 少科学实验 的危 险情景 。本文拟就科学 实验教学 中的安全 问题谈谈个人 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引起广大师 生的注意 , 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安全 实验 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能变为安全 。反之 , 安全也变得不安全。但也不要害怕,也不必满腹 恐惧不敢动手 实验 。要 熟悉操 作规定,了解 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在科 学实验过程 中一旦 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严重致残造成 终生不幸,且会 影响学生学习科学 的兴趣,事关重大 ,务必高度警惕 。下列情况下常常会发生实验事故 : ( 一)违 反探作规定 例如,点燃氢气 必须先检验纯度 。可是,如果你在用 锌和盐酸反应制 取 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子装上锌粒,塞上 塞子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 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 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实验过程中打开塞子装锌粒跟实验开 始时装锌粒相同,反应器里进入了空气,氢气和氧 气混合,点燃 都会 发生爆炸 。 在加热液体制取气体时,应加入瓷片 以防爆沸 ,还要注意.如果你用酒精和浓 硫酸加入瓷片加热制 乙烯 ,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毕时,先撤去 了酒精灯,冷水 就会沿导管流入盛浓硫酸的烧瓶 ,以致引起烧瓶炸裂。这是因为你违背 了实验 操作而 引起的 。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完毕时 ,应先把导管从水 里撤 出,再撤酒精灯 。上面 的操作正好颠倒 了,先撤去 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 取导管 ,水就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 ,溅 出硫酸 。 ( 二 )用药过量发生事故 些 实验虽然剧烈 ,但试 剂量小并无危 险,用药量稍大便 会发生危 险。 如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 时并无危险 。 在做 分组实验时 ,让 学生观察红磷在氧气 里燃烧时 的现 象,放 入的药量 定要适量 ,不得随意用药,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事 故。 又如 ,用小苏打和浓硫 酸反应做二氧化碳 的灭火实验 。如 果小苏打和浓 硫酸用量大 ,产 生气 压过 大,会 冲开胶塞 ,喷出酸液 像这样 ,也 曾发 生过烧 坏衣服 ,腐蚀操作者 的手的事故。 再如 , 配制银氨溶液时 , 如果加入过量的氨 水, 且不 随配 随用 , 久置后再用 , 溶 液中生成 了容易爆炸的物 质,用时就会 引发爆炸事 故。此 实验要 防止加 入过 量氨 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 ,不能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解决中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
摘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科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科学教学也离不开实验。
尽管中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不像科学研究实验那么深奥、复杂、精确,但其认识过程的本质还是相似的。
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五彩缤纷的科学世界,从而形成科学概念;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学习严谨的科学方法。
也就是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了主观世界,塑造了自我。
所以,明确以实验为基础中的“实验”不仅有助于深刻认识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观,而且还有助于在中学科学教学中全面体现以实验为基础。
关键词:科学实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一、从自身做起,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操作规范,速度适中。
熟记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娴熟地操作,不允许犯一些基本的错误,给学生做好示范榜样,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演示实验的课堂教学程序,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的,正确地进行演示,同时培养学生敏锐而精确的观察力,观察越仔细,学生对科学实验现象感知越充分越完整,就越有助于获得真正的知识。
因此,培养观察能力,又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基础。
在学生实验中,也要“及时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久而久之,就能是学生形成娴熟
的基本操作技能”。
速度适中,是指实验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太快,学生看不清楚。
太慢,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从而减弱学生的兴趣。
优化实验设计,做好实验准备。
优化实验设计,对于演示实验的帮助非常大,是其基础。
演示实验具有实验功能,又有示范功能,二者缺一不可。
不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索性实验;不论是借以讲解操作规范,还是传授操作技能,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
二、确立正确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它既是教学情况的综合反映,也是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建立一个正确的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眼勤、腿勤、嘴勤,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评价、正确指导以增强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习惯。
要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加强对他们科学实验研究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的评价,同时,要把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以及完成各种学习、实践任务的质量作为评价。
三、实事求是原则,即使失败,也要分析其原因
将失败实验转化为“失败实验教学法”。
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失败实验”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只有把握
好“尺度”,才能获得成功。
要求学生从失败的实验中找出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
如果教师不注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有了问题也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用自己的答案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认为很容易而毫不费力,不能唤起他们的思维。
运用归因理论,分析中学科学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错误,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到实验出现偏差或错误的真正原因,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抗挫能力,这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
一般,实验失败可分为以下四种原因:(1)错误选择使用药品仪器。
(2)错误操作。
错误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出现事故。
(3)错误设计实验。
错误设计实验会导致事倍功半或事与愿违。
(4)错误解题。
“失败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在观察、分析中加深印象,转失败为成功。
四、采用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增加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动手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它实质上是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科学素材,并引入到实验教学及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和探究式学习方法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实际上也是教师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也可以采取一些特别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
趣,如:趣味演示法,在保证安全并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注意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则能激起学生的更大兴趣,让学生在欢乐中获得知识。
五、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如何在中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应进一步利用发散性思维
和收敛性思维来的创造性思维,是中学科学教师值得深思的。
学习过程离不开思维活动“学生观察生动鲜明的科学实验后获得的感性知识,要进行深化,使零碎片面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科学概念和理论,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这是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学生其他能力的核心问题,完成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
”有了思考就会有一种发现与创新的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进行创造的激情、勇气和品德。
将创新精神转化为行动,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包括灵活而敏感的探索问题的能力,转移经验的能力,形象思维的能力,联想思维的能力等等。
实验教学中应将这个目的放在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安峰,卢巍.浅论我国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j].化学教育,2005,8(27):49-52
[2]熊言林,房成飞.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
立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6(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