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相位下左转车道存储段长度计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左转车道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道设置 调头车道 智能体系统 智能交通 排队长度 微观交通仿真 启停次数 交叉口群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科研热词 交通工程 饱和流率 许可相位 自适应车道 相位设计 相位损失 微观交通仿真 左转车道 存储段长度 单口放行 修正系数 信号交叉口 保护相位 vissim仿真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11年 科研热词 交通工程 通行能力 设置长度 许可相位 短车道 混行公交进口道 混合交通 概率论 平均延误 左转车道 存储段长度 头车疏解车距 城市交通 公交专用道 信号配时 信号交叉口 交织段 matlab拟合 logistic模型 gompertz模型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科研热词 间隙接受理论 通行能力 路网运行效率 路网密度 左转比例 对角匝道 合流区 分段积分 信号控制交叉口 交通量 交通工程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科研热词 饱和流量 转弯半径 车道宽度 左转车道 信号交叉口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交叉口禁止变换车道线长度计算方法

宽路幅, 而是 集 中于交 通 管理 与控 制方 面 , 重点 其 在 于交 通流 的组 织 和疏 导 l . 叉 口不 仅 是 路 网 】交 ]
方 法
作为交 叉 口进 口道 交 通 流 组 织 的重 要 标 线 , 禁 止 变换 车道 线 , 划 于交 通 繁 杂 且 同 向具 有 多 标
况. 而且 , 在弯道 、 道 , 坡 尤其 是在交叉 口进 口道 , 如
果 禁止变换 车道线 的长度过长 , 则会 给 车辆变 换车
道行为带来 不便 , 甚至会 引发违 章 、 违规 行驶 ; 如果
中供 交 通流 变换 方 向 的节 点 , 是 路 网 通 行 能力 也
时, 只允 许在 虚线 处进 行 , 与虚线 相连 接 的实线 在
处 是不允 许 的l ] 5 . 目前 , 在交 通工 程设 计 中, 现有 的计 算 禁 止 变 换车道 线的方 法是 以交 叉 口进 口道 所 在道 路 的计
算行车 速度为 依据 , 根据 《 市 道路 交 通标 志标 线 城 设置指南 》 中给 出的对 照 表 ( 表 1 , 道 路 限 速 见 )将 以 6 m/ 0k h为界限分为 2 部分. 个 不但速 度范 围很 宽泛 , 而且 每一部分所 对应 的禁 止变换 车道 线长度
的范 围也很 宽泛 , 择 的主 观性 和 随 机性 很 大 , 选 对 于规模不 同的交 叉 口和 限 速不 同 的道路 没 有针 对 性, 容易 出现禁 止变换 车道线长度 过长 或过短 的情
收稿 日期 : 0 2 0 — 3 2 1 22
车站线路有效长及股道容车数PPT课件

第6页/共29页
车站线路有效长
(2)有效长的起止范围确定因素:
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尖端(无轨道电路 时)或道岔基本轨的接头处的钢轨绝缘、出站 信号机(或调车信号机)和车挡。
第7页/共29页
车站线路有效长
注:
①货物列车到发线:
1050、850、750、 650及550m等五种标 准;
②开行组合列车为主
第17页/共29页
股道容车数的计算方法
注:
大量办理旅客列车的车站到发线,可采用24.2米 和26.4米为一个车辆换算单位。
23.6米
第18页/共29页
25.5米
股道容车数的计算方法
(3)计算方法 依据:股道的用途及需要。 计算时,有效长中减去必要的安全距离 和停留车辆的合理间隔。计算公式如下:
第19页/共29页
的大于1050m。
③ 技术站的到发线需
要设置脱轨器时,比相邻 区段中间站的到发线有效 长增加不少于20m的长 度。
第8页/共29页
车站线路有效长
第9页/共29页
车站线路有效长
是火车还是挖掘机?
第10页/共29页
车站线路有效长
第11页/共29页
事故案例
遵义南站专用线调车冲突事故
事故概况:2012 年8 月5 日23 时00 分,遵义 南站接轨的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专用铁路自 备机车GK1C0686 号在专用铁路内调车作业,计划: “ 7+7、老4+5、3-4、老4-4 对位”。 23 时
21股道容车数的计算方法到发和交换场线路有效长机车长度一台或多台附加制动距离11m或143m22股道容车数的计算方法调车场分类线有效长7511m或143m23股道容车数的计算方法牵出线最大换算容车数有效长调车机车长度10m11m或143m24股道容车数的计算方法货物装卸加冰洗刷消毒等线路可使用的长度11m或143m尽头式装卸线还应减去10米的安全距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m_m_1排队模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推荐指数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并行冲突 平均队长 左转车道 嵌入markov链 存储段长度 媒体接入控制 多重休假 多级门限服务 多级适应性休假 多中继协作通信 启动时间 吞吐量 反馈 协作 分组交付率 几何解 信息分组等待时延 信号交叉口 保护相位 保守算子 会话表 会话管理 休假 中途退出 中继 中断概率 不耐烦顾客 不耐烦策略 不同到达率 s-mac协议 markov链模型 mac层 m/m/1排队模型 jackson排队模型 ieee802.15.4 dispersive算子 c_0-半群 c0-半群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根据交叉口的现场交通调查数据,通过各流向流量的构成关系,可推得各路段流量,从而得到饱和度V/C 比。
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采用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的方法,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单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 C N N a ⋅⋅⋅⋅=ηγ0,其中N a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该值由设计车速来确定,如表2.2所示。
表2.13 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其中γ为自行车修正系数,有机非隔离时取1,无机非隔离时取0.8。
η为车道宽度影响系数,C 为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取决于交叉口控制方式及交叉口间距。
修正系数由下式计算:s 为交叉口间距(m),C 0为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比。
车道修正系数采用表2.3所示表2.3 车道数修正系数采用值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采用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如表2.4所示表2.4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由路段流量的调查结果,并且根据交叉口的间距、路段等级、车道数等对路段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修正。
在此基础上对路段的交通负荷进行了分析。
路段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如下:δm c p m k a N N = (1)式中:m N —— 路段机动车单向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 pN —— 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ca ——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分类系数,快速路分类系数为0.75;主干道分类系数为0.80;次干路分类系数为0.85;支路分类系数为0.90。
mk —— 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折减系数为 1.0;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85;第三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75;第四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65.经过累加,可取单向二车道mk =1.85;单向三车道mk =2.6;单向四车道mk =3.25;δ—— 交叉口影响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不受交叉口影响的道路(如高架道路和地面快速路)δ=1;该系数与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行车速度、绿信比和车辆起动、制动时的平均加、减速度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b v a v v l vl 2/2///δ (2)l —— 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m );a —— 车辆起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0.82/s m ;b —— 车辆制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1.662/s m ;∆—— 车辆在交叉口处平均停车时间,取红灯时间的一半。
电子警察产品功能、结构及抓拍原理

电子警察后台系统 (指挥中心管理平台)框架
01
逆行原理:车辆先压2号线圈,然后再压1号线圈,此时车检器会发一个逆行信号给相机,触发抓拍。
02
超速原理: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一定,测出车辆通过时间,计算可得速度,然后与软件设定的超速值对比,一般超速和卡口同时启用。
路口设备单元
一、路口设备单元 (1)图像采集 a)图片抓拍:利用一体化高清网络摄像机 连续抓拍三张闯红灯高清图片组成一份违法记录,抓拍间隔精确到0.1秒,每张图片均包含清晰可辨的车辆信息、车牌信息、车辆行驶行为和红绿灯信号状态。 b)数据缓存:借助网络将抓拍的图片和捕获的视频发送给前端处理单元。可安装高速SD卡,在网络通信故障时缓存高清图片。 (2)前端处理 a)车辆检测:利用车检器实时检测过往车辆,车辆捕获率大于95%,包括车辆通行、是否逆行等,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业务处理机。支持双线圈检测技术,根据车辆压过线圈的顺序来判断车辆逆行,逆行检测率大于95%。 b)信号灯检测:利用信号灯检测器实时检测红灯信号,将红灯维持状态、红灯切换至绿灯脉冲信号、绿灯切换至红灯脉冲信号,发送给业务处理机。将模拟输入的220V电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保证采样信号周期的完整度和匹配度。支持多相位红灯信号接入与处理。
线圈检测“卡口”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
系统工作原理 车辆触发B线圈时,系统记录下当前的时刻Tb; 当车辆触发线圈A时,系统记录下当前的时刻Ta,同时计算车辆的速度V=Db/(Ta-Tb) ,其中Db为B线圈与A线圈之间的距离; 车辆检测器给出触发信号,触发高清摄像机进行图像捕捉;
线圈检测“卡口”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
02
数据预处理:业务处理机接收来自一体化高清网络摄像机抓拍的3张照片。业务处理机按照国家标准将3张照片合成一张照片,并将时间、地点、方向、车道等信息叠加至图片上。
线路有效长确定方法及测量方法

线路有效长确定方法及测量方法线路有效长是指股道上可以停放列车或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列车及调车车列安全运行的最大长度。
线路有效长的起止点由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尖端、信号机、轨道绝缘节和车挡等分别确定。
二、线路有效长(EL)的确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未设出站、进路、调车信号机(以下简称“信号机”)的线路上的有效长:(1)未设信号机的线路上为两警冲标之间的长度(图1,ELl)。
(2)如一端(或两端)有对向道岔,则为道岔尖轨尖端至另一端的警冲标(或至另一道岔尖轨尖端)之间的长度(图l,EL2)。
(3)如为尽头线,在顺向道岔时是警冲标至车挡的距离(图l,EL3);对向道岔时是由尖轨尖端至车挡的距离(图2,EL5)。
EL1图1,未设“信号机”股道的有效长2.设有出站、进路、调车信号机的线路的有效长:(1)如线路一端设有信号机,为信号机至另一端轨道绝缘节(无轨道绝缘节的为警冲标)的距离(图2,EL3)(2)如线路两端设置信号机时,为两信号机之间的距离(图2,EL Il、EL4):(3)尽头线时,为信号机至车挡的距离(图2,EL5)。
(4)如线路两端设置信号机且一端(或两端)轨道绝缘节设置在信号机前方(信号机前方系指信号机显示的方面为前方)时,为轨道绝缘节至信号机之间的距离(或两端轨道绝缘节之间的距离)(图2,EL1)图2设置出站、进路、调车信号机线路有效长3.确定有效长的几项特殊规定:(1)未设迂回线的简易驼峰,由峰顶至牵出线车挡的距离为牵出线的有效长。
(2)如股道中部有道岔(俗称“腰岔子’’)时,视作无道岔计算其有效长(图2,ELI)。
(3)牵出线上有两个及其以上的分歧道岔时,应分别计算有效长。
(4)有效长数据须取整数,不四舍五入,只舍而不入。
(5)XX线XX区段6个调度集中车站股道有效长测量方法:股道有效长按上、下行分别计算,即两出站信号机间距离+列车运行方向尾部出站信号机后方防护区段。
以3道为例(见图3):按上行计算3道有效长=两出站信号机间距离+X3G的长度;按下行计算3道有效长=两出站信号机间距离+S3G的长度。
信号控制交叉口左转车流组织指南

* * * 编著* * * 主审441004班《道路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品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左转交通流组织方法概述 (1)1.2 本指南的意义 (2)第2章单左转车道 (3)2.1设置目的 (3)2.2使用条件 (3)2.3判断流程 (4)2.3.1 未设置左转专用车道的平均信控延误分析 (4)2.3.2 设置左转专用车道的平均信控延误分析 (5)2.3.3 临界流量的确定 (5)2.4设计方法 (6)2.4.1 AT段长度的确定 (7)2.4.2 BT段长度的确定 (7)2.4.3 ST段长度的确定 (7)2.5注意事项 (10)第3章左弯待转 (11)3.1设置目的 (12)3.2使用条件 (12)3.3判断流程 (13)3.3.1 最大排队长度 (14)3.3.2 最短绿灯时间 (15)3.3.3 最佳绿灯时间 (16)3.3.4 最长红灯时间 (17)3.3.5 设置左弯待转区前后累计释放量对比 (18)3.4设计方法 (18)3.4.1 待转区长度的确定 (18)3.4.2 相序安排 (20)3.4.3 相邻相位绿灯间隔时间的确定 (20)3.5注意事项 (20)第4章双左转车道 (21)4.1设置目的 (21)4.2使用条件 (21)4.3设计方法与判断流程 (22)I4.3.1 并列式双左转车道长度设计 (22)4.3.2 分离式双左转车道设计 (23)4.4注意事项 (23)第5章可变左转车道 (24)5.1设置目的 (24)5.2使用条件 (24)5.3判断流程 (25)5.3.1 车流未出现过饱和情况 (25)5.3.2 一股车流出现过饱和情况 (26)5.3.3 两相位均出现过饱和情况 (27)5.4设计方法 (27)5.4.1 可变车道最小长度的确定 (27)5.4.2 可变车道最大长度的确定 (28)5.4.3 可变车道预信号设计 (28)5.5注意事项 (30)第6章新型左转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 (30)6.1设置目的 (30)6.2几何适用条件以及设计方法 (31)6.2.1左转车辆导向车道设计要求 (31)6.2.2停车线设计要求 (32)6.2.3进口道右转弯区域的可拓展性 (33)6.3左转车流量与车型比条件 (33)6.3.1 停车位的几何尺寸 (33)6.3.2 停车位个数与排列形式 (34)6.4注意事项 (35)参考文献 (35)II第1章绪论平面交叉口的左转车流不仅产生的冲突数最多,也影响直行车流的通行,不良的组织方法会导致交叉口运行效率下降、安全性降低,可以说左转车流是影响交叉口运行的最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期
王京元, 等: 保护相位下左转车道存储段长度计算
853
合理设置左转车道是改善交叉口运行状况的 有效手段
[ 1]
于左转车辆和相邻车道 直行车辆的排 队长度. 同 时, 受几何条件、 服务质量要求及经济性等限制, 存 储段也不能过长 . 首先从左转车辆排队所需存储段 长度的角度展开研究 .
, 长度是左转车道设计的重要参数. 受
左转车道中有 n 辆车排队等候的概率 P n 为 P n = 1-
( 1)
每给定一个置信概率 P, 队列中与之对应着一 个最大排队车辆数 N, 则左转排队车辆数不超过 N 的概率即为 P, 表示为 P ( n N ) . 由式 ( 1)得
N+ 1
P ( n N ) = 1-
( 2)
在给定置信概率 P 的情况下, 对式 ( 2) 求解得 到达率小于服务率时的最大排队车辆数为 ln ( 1- P ( n N ) ) N= -1 < 1 ln
Calculation of storage lengths for left turn lanes w ith protected phases
W ang J in gyuan
1
W ang W e i
2
( 1 C ol lege o f C iv il En gin eer ing, Sh enzhen U n iversity, Sh enzhen 518060, C h ina) ( 2 Schoo l of Transportat ion, S ou th east U n iversity, N an jing 210096 , C h ina)
[ 9]
1 2 计算模型 1 2 1 单通道服务系统的一般排队模型 从左转车辆排队角度而言 , 存储段需容纳排队 车辆 , 即存储段长度不能小于一个信号周期内左转 车辆排队长度, 以免阻塞相邻直行车道. 于是 , 存储 段长度的计算转化为左转车辆排队长度的计算. 假 定交叉口进口道仅设置 1 条左转车道, 根据交通流 理论和排队论, 可进一步将左转车道描述为单通道 服务系统
[ 13 ]
, 综合
. 由排队论模型求得排队车辆数, 乘以
考虑左转交通量、 周期长度、 左转绿灯时间 , 运用排 队论和概率论, 从左转车辆排队需求和实用性等多 个方面对保护相位下设置 1 条左转车道存储段的 长度开展研究.
设计车辆的排队长度 , 即得存储段长度. 为便于讨 论, 以排队车辆数代替存储段长度进行分析. 设每个周期到达的左转车辆数 ( 到达率 ) 和通 过的左转车辆数 (服务率 ) 分别为 车线的车头时距 ) 服从负指数分布
Abstract : Sto rag e leng th s o f lef t turn lane fo r signa lized intersection approach w ith pro tected phase and on ly one left turn lane w ere stud ie d usin g queuing th eo ry and probab ility th eo ry. T he sto rag e leng th o f th is study focused on m eetin g the requ ire m en ts o f left turn veh icles queu in g. T he m ain v ar iables are le f t turn vo lum e s , cyc le leng ths and left turn g reen t i m e. A theore tica lm oda l fo r ca lculat in g sto rag e leng ths fo r sing le left turn lane w ith pro tected phase w as estab lished based on M /M / 1 queuin g syste m. The app licable and practical conditio n s are d iscussed . T he v ar ia tio ns o f sto rag e leng th w ith degree o f sa tura tio n and lef t turn vo lu m es are ana lyzed . On this basis , the th re sho lds o f queue length and degree o f satura tio n e tc . are propo sed w ith ov era ll consideration o f geom etric con d it io ns , serv ice qua lity and econom ic perfo r m ance. It is ind ica ted that the num ber o f queuin g veh icles can no t be m o re than 20 , and the practica l saturation in terv al is [ 0 , 0 8] fo r a 95 % proba b ility. M e th ods o f deter m in ing va lues fo r three key param e ters are d iscussed . T hey are the conf i dence probability, the design tra ff ic vo lum e and the queuing headw ay. C alcu lation s and ana lyses w ere done fo r g enera l condit io ns . Tw o sets o f concepts are propo sed in o rder to facilitate eng in eerin g app lic ation , w h ich in clude li m it traff ic vo lum e and li m it queue leng th, crit ica l traf f ic vo lu m e and critical queue leng th. T he resu lts are charted and the pro cesse s o f determ ining th e storage leng th are dev eloped app ly ing these charts . T h is study presen ts calculation guid e lines fo r sing le le ft turn lane w ith pro tected phase a t signa lized intersectio ns appro ach, and can also be used to ca lculate the leng ths o f through and right turn lane and queue af ter a little m od if ication . K ey w ord s : sig nalized in tersect io n ; pro tected phase; left turn la ne ; sto rag e leng th
收稿日期 : 2009 12 10 . 作者简介 : 王京元 ( 1977 )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w an gjingyuan 01 @ sina. com.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0908150 , 50738001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9451806001002319 ). 引文格式 : 王京元 , 王炜. 保护相位下左转车道存 储段 长度计 算 [ J] . 东南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2010 , 40 ( 4 ) : 852 859 . [ do:i 10. 3969 / . j issn. 1001- 0505. 2010 . 04 . 036 ]
保护相位下左转车道存储段长度计算
王京元
1
王
炜
2
( 1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深圳 518060) ( 2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 南京 210096)
摘要: 以左转交通量 、 周期长度、 左转绿灯时间为变量 , 运用排队论和概率论, 从满足左转排队车 辆停放需求的角度, 对信号交叉口进口道设置为左转保护相位且仅有 1 条左转专用车道时的左 转车道存储段长度展开研究. 基于 M / M /1 排队系统 , 建立了保护相位下单条左转车道存储段长 度计算的理论模型. 在此基础上 , 讨论了模型的适用条件和实用性 , 分析了存储段长度随饱和度 、 左转交通量的变化规律, 综合考虑空间几何条件、 服务质量、 经济性能, 指出排队车辆数不宜超过 20 辆 , 当置信概率为 95 % 时 , 实用饱和度区间为 [ 0, 0 8]. 讨论了置信概率 、 设计交通量及单位 车辆停放长度等参数的取值方法 . 对典型情况计算 、 分析 , 提出极限交通量和极限排队长度 、 临界 交通量和临界排队长度 2组便于工程应用的概念, 并绘制图表 . 制定了应用图表确定存储段长度 的流程 . 该研究为交叉口采用左转保护相位且进口道仅设置 1 条左转车道的存储段长度确定提 供了依据, 修订后 , 也可以用于直行及右转车流排队长度和车道长度的计算 . 关键词 : 信号交叉口 ; 保护相位; 左转车道; 存储段长度 + 中图分类号 : U 491 5 4 ; U 49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0505( 2010) 04 0852 08
[ 4] [ 5] [度不足带来的影响
, 上海则取 10 m ; 文献 [ 6 8] 也大都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