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主题一相亲相爱一家人

合集下载

小班语言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小班语言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小班语言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和唱儿歌,让学生了解“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意义。

2.通过模仿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制作手工,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一份故事大纲:《相亲相爱一家人》2.一个小组讨论问题的道具:一个话筒3.制作手工所需材料:彩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课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意义,知道家庭成员之间我们应该互相关爱。

”第二步:讲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向学生讲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故事大纲,让学生对故事中的相关角色和情节有所了解。

第三步:唱儿歌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唱儿歌《一家人》。

在歌曲中强调亲情、友情和互助精神。

第四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着“相亲相爱,一家人”的话题进行讨论。

提醒学生使用话筒,轮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想法。

第五步:制作手工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幅“我和家人”的手工作品。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靠和支持的关系。

第六步: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手工制作成果,加深学生对“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手工制作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发放反馈问卷,收集学生在本次教学中的感受和建议。

注意事项1.在讲述故事和唱儿歌时,要简单易懂,让学生轻松理解。

2.在小组讨论中,要确保学生能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让其中某个学生独占对话的时间。

3.在制作手工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操作。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三章节《家庭篇》,详细内容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家庭成员的称谓,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人的爱,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学会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的称谓,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家庭场景图、爱心卡片。

2.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的家庭成员,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庭成员图片,讲解家庭成员的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让幼儿学会正确称呼。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在旁边标注称谓。

4. 语言表达训练(10分钟)教师拿出爱心卡片,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人的爱,如“我爱我的爸爸,因为他很勤劳”。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称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 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

3. 语言表达:我爱我的家人,因为他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家庭成员,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我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因为她对我很关心。

2. 拓展延伸:回家后,向家人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并把爱心卡片送给他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对家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用语言表达对家人的爱。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社会》第一节《相亲相爱一家人》。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庭成员及其称谓,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与家人交流,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与家人礼貌交流的习惯,增进家庭亲情。

3.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家庭和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家庭成员称谓的正确运用,礼貌用语的熟练使用。

教学重点:家庭和谐的认识,关爱家人的情感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家庭场景挂图、礼貌用语卡片。

2. 学具:家庭作业本、彩色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场景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家庭成员,并介绍自己的家人。

2. 教学家庭成员称谓(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庭成员图片,教授学生各种家庭成员的称谓,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礼貌用语学习(10分钟)教师展示礼貌用语卡片,教授学生礼貌用语,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使用礼貌用语与家人交流。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例题:“小明的妈妈叫阿姨,小明的爸爸叫什么?”引导学生正确回答,并解释原因。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家庭作业本,让学生根据练习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家庭和谐教育(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相亲相爱一家人》2. 板书内容:(1)家庭成员称谓(2)礼貌用语(3)家庭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自己家庭成员的称谓,并介绍他们的职业。

(2)用礼貌用语编写一段与家人的对话。

(3)画一幅家庭和谐的场景。

2. 答案:(1)示例:爸爸:工程师;妈妈:教师;哥哥:学生。

(2)示例:妈妈,您辛苦了!请喝水。

谢谢宝贝,你真懂事!(3)略。

小班下学期主题一相亲相爱一家人

小班下学期主题一相亲相爱一家人

主题一:相亲相爱一家人
(2月26日——3月16日)
一、主题背景
家,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家是最小的社会细胞。

人从认识家开始认识社会,从认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开始认识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亲情,是人的社会情感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重要的社会情感的基础;对父母的爱、对亲人的爱,有助于发展对他人的爱(即爱人);对家庭的爱,有助于产生和发展对家乡、对祖国的爱。

亲情同时也是一个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重要基础。

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

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

让每一个幼儿从小学会感恩,爱自己的父母,也是让他们学习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

二、主题目标:
1.知道自己家庭的成员,感知一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喜欢自己的家人,体验父母最自己的爱,愿意听她们的话。

2.了解集体生活中的新规则,知道一日生活主要环节的要求,并乐意按要求去做。

3.对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感兴趣,能大胆尝试用摆放、粘贴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知,表现自己的发现。

4.能跟随老师边念儿歌边按节拍做模仿操。

5、能安静地入睡,学会自己扣、解纽扣,叠放衣服。

6.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物品归类,能学习使用方位词,能手口一致地点数7以内的数。

7.能用连贯的声音唱歌,并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体验歌曲表达的和谐气氛,感受家庭的温暖。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社会》,详细内容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及家庭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家庭成员的称呼,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成员的称呼及简单描述家人的语言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家人特点,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挂图、教学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家人称呼。

1.2 学生分享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2. 例题讲解(10分钟)2.1 教师通过PPT展示家庭成员,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家人特点。

2.2 教师示范描述家人,如:“我的爸爸很高,眼睛很大,他很爱我。

”3. 随堂练习(10分钟)3.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选择一位家人进行描述。

3.2 学生相互分享描述,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小组活动(10分钟)4.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进行观察和描述。

4.2 各小组展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评价。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相亲相爱一家人》2. 内容:① 家庭成员称呼② 描述家人特点③ 热爱家庭,尊敬长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位家人,用画笔和简单的文字描述他们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选择的家人是妈妈。

妈妈长得很漂亮,头发黑黑的,眼睛亮亮的。

她每天都很关心我,给我做好吃的饭菜。

我很爱我的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描述家人时语言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

今后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更多指导。

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本》的第三章“家庭篇”,详细内容围绕“相亲相爱一家人”主题展开,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感知家庭的爱,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知道家人之间的称呼和关系。

2. 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懂得感恩和关爱家人。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交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培养感恩意识。

2. 教学重点:掌握家人之间的称呼和关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照片、挂图、故事书、儿歌CD、玩具等。

2. 学具:彩笔、画纸、贴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照片,引导幼儿说出家人的称呼和关系,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故事分享(10分钟):教师讲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互助。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挂图,讲解家人之间的称呼和关系,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儿歌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儿歌,引导幼儿跟唱,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准。

6. 作品展示(5分钟):教师鼓励幼儿用彩笔、贴纸等材料,创作一幅表达对家人爱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相亲相爱一家人2. 内容:家人的称呼、关系;学会表达爱;感恩家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表达对家人爱的画作,并写一段感谢家人的话。

2. 答案示例:画中画出自己和家人,配以文字描述,如:“感谢爸爸妈妈一直以来的关爱,我也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幼儿对家庭概念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主题周”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家人的工作和生活。

2024年小班语言精彩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小班语言精彩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小班语言精彩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家庭与朋友”,具体内容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称谓,认识家庭结构,明白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家人,珍惜家庭和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的称谓,了解家庭结构,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照片、家庭关系图、爱心贴纸、教学挂图。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邀请一位幼儿扮演家庭成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家庭成员称谓教师展示家庭成员照片,讲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称谓,让幼儿认识和掌握。

3. 学习家庭结构教师出示家庭关系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建立家庭观念。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教材中的例子,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5. 随堂练习幼儿分成小组,用所学的家庭成员称谓,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并表达对家人的爱。

6. 课堂小结七、板书设计1. 课题:相亲相爱一家人2. 家庭成员称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3. 家庭结构:祖孙三代、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等4. 爱的表达:我爱你、谢谢、辛苦了等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全家福,并写一段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的话。

2. 答案示例:全家福画好后,幼儿可以这样表达:“这是我的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我很幸福!谢谢你们一直照顾我,我爱你们!”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表达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2篇)

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2篇)

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相应特征。

2.愿意参与儿歌的朗诵。

3.懂得关爱家人。

教学准备:家人大图片一套、钢琴曲、《让爱住我家》、装饰好的娃娃家情景。

地垫。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围坐地垫)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间漂亮的房子,宝宝们快看,这座房子多漂亮,这会是谁的家呀?(出示房子图,幼儿自由猜测)(二)看图片,了解家庭成员及他们相应的特征。

1.以娃娃的口吻说:我叫琳琳,这是我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请你们到我家看看,我家有谁?了解家庭各成员的特征。

做敲门状,提问:家里有人吗?(出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图片)2.欣赏儿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看图片,以琳琳的口吻说儿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讨论相亲相爱的含义。

小结:相亲相爱就是你关心我,我关心你,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

(老师找一位幼儿拥抱)小朋友也赶快找个好朋友去相亲相爱吧。

(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3.老师:老师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小朋友一起听听我家有谁呢?(老师完整说儿歌。

)(四)回忆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提问:你们家有谁?(幼儿学说儿歌),平时他们会为你们做些什么事?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我们真好,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三)学习关爱家人1.提问:你想为家人做些什么事?2.模仿给家人做事情。

给家人叠衣服。

(个别式)随节奏感强的音乐做动作:叠衣服,叠衣服,我给爷爷叠衣服。

叠衣服,叠衣服,我给奶奶叠衣服。

叠衣服,叠衣服,我给爷爷叠衣服。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帮家人做一件简单的事情。

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2)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教学目标】1. 能够听、说、读、写并理解以下词汇:相亲相爱,家人,开心,欢乐,快乐,友好,幸福,团结。

2. 能够听懂并理解与家人相关的简单对话,并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回答。

3.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子,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情和愿望。

【教学重点】1. 相关词汇的学习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主题一:相亲相爱一家人
(2月26日——3月16日)
一、主题背景
家,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家是最小的社会细胞。

人从认识家开始认
识社会,从认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开始认识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亲情,是人的社会情感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重要的社会情感的基础;对父母的爱、对亲人的爱,有助于发展对他人的爱(即爱人);对家庭的爱,有助于产生和发展对家乡、对祖国的爱。

亲情同时也是一个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重要基础。

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

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

让每一个幼儿从小学会感恩,爱自己的父母,也是让他们学习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

二、主题目标:
1.知道自己家庭的成员,感知一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喜欢自己的家人,体验父母最自己的爱,愿意听她们的话。

2.了解集体生活中的新规则,知道一日生活主要环节的要求,并乐意按要求去做。

3.对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感兴趣,能大胆尝试用摆放、粘贴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知,表现自己的发现。

4.能跟随老师边念儿歌边按节拍做模仿操。

5、能安静地入睡,学会自己扣、解纽扣,叠放衣服。

6.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物品归类,能学习使用方位词,能手口一致地点数7以内的数。

7.能用连贯的声音唱歌,并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体验歌曲表达的和谐气氛,感受家庭的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