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三国志诸葛亮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三国志诸葛亮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 3 分,共 9 分)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
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
徽甚异之。
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领南郡太守。
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甲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
高三历史常识:三国著名历史人物庞统简介

高三历史常识:三国著名历史人物庞统简介对于三国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很轻松地说出三国的每一位帝王,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帝王身边的助手。
其实,掌握越多历史常识,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越有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三国着名历史人物庞统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三国着名历史人物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
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庞统同拜为军师中郎将。
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
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在葭萌关屯驻已经一年。
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
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
他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庞统却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庞统起身而退。
刘备马上后。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男,字士元,号凤雏,出生于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
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
庞统初任郡功曹,后跟随周瑜,被周瑜任以大事,周瑜逝世于巴丘,庞统为其吊丧至东吴,与陆绩、顾劭、全琮等人结交而还。
南郡借给刘备后,从事署理,继守耒阳令,不治理公务而被免职。
鲁肃、诸葛亮以庞统“非百里之才”力荐,刘备十分器重,委以治中从事重任。
后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
建安十九年(214年),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葬于落凤坡。
刘备之军师中郎将。
统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
赤壁之战,统避乱江东,为鲁肃荐于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助瑜火攻大败。
瑜卒,亮往吊孝,因得见统。
时肃亦荐统,因统貌陋,慢孙权,不用。
统遂往荆州投先主,先主亦因貌轻之,任为耒阳令。
统到任,不理政事,先主怒遣张飞往责,飞识统才,遂拜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
后统随先主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
攻雒城,因疑亮欲争功,不从亮书劝阻,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为乱箭射死。
1。
《世说新语—言语三》“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世说新语—言语三》“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郡庞士元①闻司马德操②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
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
”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
昔伯成③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④桑枢,不易有官之宅。
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
此乃许、父⑤所以慷慨,夷、齐⑥所以长叹。
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
若不一叩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世说新语·言语三》)【注】①庞士元:庞统,字士元,号凤雏。
①司马德操:司马徽,字德操。
汉末名士,曾向刘备推荐庞统、诸葛亮。
①伯成:指伯成子高,尧时贤人。
①原宪:孔子弟子。
①许、父:许由和巢父。
①夷、齐:指伯夷、叔齐。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二千里候.之(等候)B.不慕.诸侯之荣(羡慕)C.千驷.之富,不足贵也(马;车;匹或辆)D.而.执丝妇之事(连词,却)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
译文: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心迷路的危险。
B.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
译文:哪里只有住就要住在豪华的宫室里,出门就必须肥马轻车,左右要有几十个婢妾侍候,然后才算是与众不同的呢!C.此乃许、父所以慷慨,夷、齐所以长叹。
译文:这是因为隐士许由、巢父的感慨,所以引起了清廉之士伯夷、叔齐的长叹。
D.若不一叩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译文:如果不是今天叩击大钟、敲打雷鼓,那么就不会知道它的音响啊。
”【答案】1.C2.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马;车;匹或辆”错误。
“驷”,古指套着四匹马的车。
也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句意:齐景公有四千匹马的财富,也不显得珍贵啊。
白马关改写蜀汉历史的最后一道关隘

白马关改写蜀汉历史的最后一道关隘白马关是成都平原的屏障,秦入蜀最后一道关隘,有“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之势。
它是有汉以来,由西安至成都入川后,经葭萌关、剑门关、涪城关、江油关和白马关五道关隘的最后一关。
清朝罗江才子李调元也曾以诗句“江锁双龙合,关雄五马侯。
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来形容白马关,从诗中我们不难想象,古代白马关在战略意义上的重要性。
白马关,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
除了有“小咽喉”的战略地位外,更重要的是白马关与刘备的军师庞统密切相关。
历史上的白马关曾三易其名。
东汉时因其地处古绵竹城东北,称绵竹关;隋唐时因其地处鹿头山而改名鹿头关;唐昭宗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前蜀高祖王建借汉高祖刘邦曾骑白马过此、庞统和刘备曾在山下换马这两个典故,定名白马关至今。
庞统,湖北襄阳人,智慧超群。
蜀汉军师,与诸葛亮齐名。
赤壁之战后,在诸葛亮的推荐下,刘备与庞统相见,见识其非凡才略后,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建安十九年(214年)初夏,庞统随刘备进攻雏城(今四川省广汉市)时,被时任守城大将张任用箭射死(也有中流矢身亡的说法),时年36岁。
庞统的死让刘备感到非常痛惜,将其厚葬于白马关鹿头山。
刘备称帝后,追封庞统为关内候。
后又被谥为靖候,并在墓前建祠祭祀。
庞统祠墓共分为门厅、二师殿、栖凤殿和墓园四部份。
公元1682年,王屏藩乱蜀,庞统祠墓毁于战火,康熙三十年(1707年),四川巡抚能泰在原祠墓基础上复建成今天的规模。
庞统祠位于白马关内,是安葬和纪念庞统的专祠,也是四川建造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三国蜀汉遗迹。
明清时期曾毁于战火,从康乾年间相继进行修缮改建,落成了现在的规模。
2006年5月,庞统祠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关因庞统阵亡扬名,也因关隘形同虚设,导致蜀国灭亡让后人唏嘘。
公元263年,魏国发动灭蜀的军事行动,一路大军由钟会统率,被蜀将姜维拼死阻于剑门关下。
庞统法正传翻译赏析_庞统法正传阅读答案的意思

庞统法正传翻译赏析_庞统法正传阅读答案的意思(庞统传、法正传)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郡人。
年少时为人纯朴不露机智,当时没有人认识到他的真才实学。
颍川郡名士司马徽人品高雅有知人之明,庞统二十岁上前去拜访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摘桑叶,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进行交谈从白天一直到夜晚。
司马徽十分惊异庞统的才识,赞赏庞统真是南州士子的翘楚,自是庞统名声渐渐显扬开来。
以后庞oRg统受本郡任命为功曹。
庞统秉性注重人伦道德,尽心尽力于赡养老人、抚育子女。
当他夸奖评论他人时,总是言过其实,当时的人都感到奇怪,问他这是为什么,庞统回答说:“如今天下大乱,合乎道德规范的正道衰微不振,好人少而坏人多。
要想淳化社会风俗时尚,增强人们道德观念和社会公益心,不把值得赞誉的人夸说得更为完美,他们的名声就不足以让人们去仰慕仿效,无法使人仰慕仿效好的行为,则社会上做好事的人将会更少;现在拔举十人而有五人因不合乎标准被刷掉,但还可得到一半。
通过这一半向社会推广教化,使有志做善事做好人的人自我勉励,这样做难道不可以吗?”东吴大将周瑜协助刘备夺得荆州,因功兼职南郡太守。
周瑜去世了,庞统扶送周瑜灵柩到东吴,东吴很多人士都听到过庞统的声名。
当庞统辞别吴主西归荆州时,这些人便齐聚在昌门相送,陆责力、顾劭、全琮都赶来了。
红潮网庞统说:“陆君可说是匹驽马,但实际却有余力;顾君可说是条驽牛,但却能负重而道远。
”又对全琮说:“您乐善好施敬慕美名,颇类汝南樊子昭。
虽然智力一般,但也称得上是一时俊秀!”陆责力、顾劭对庞统说:“待将来天下太平了,再与您一道品评天下名人才士。
”于是他们与庞统结下深交,然后送他归返。
刘备兼任荆州牧后,庞统以州从事身份代行耒阳县令,因不理县政,被免除官职。
东吴将领鲁肃写信对刘备说:“庞士元不是一个治理百里小县的人才,让他担任治中、别驾之类的职务,才能让他施展高才。
”诸葛亮也向刘备提过此类建议,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作一番深谈,由是十分器重庞统,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庞统简介_庞统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庞统简介 庞统 庞统(179—214年),字⼠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将领。
庞统年轻时,为⼈朴钝,未有识者。
但他的叔⽗⼤名⼠庞德公对他却⼗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
当时,颍川⼈司马徽清⾼雅正,素有善于鉴识⼈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
见⾯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
两⼈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个树上,⼀个树下,⼀直谈到深夜。
司马徽觉得庞统真正⾮同凡响,诚⼼诚意地褒扬庞统是南州⾸屈⼀指的⼈才,并且赞叹说:“庞德公确实有知⼈之明,庞统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
庞德公将他与、司马徽并列,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镜。
不久,郡中任命庞统为功曹。
庞统有知⼈之明,他喜欢评判⼈品⾼下,乐于培植养成别⼈的声望,但是他称赞别⼈时,往往超过那⼈的实际才能,多有溢美之辞。
时⼈们觉得奇怪,问其原故。
庞统说:“当今天下⼤乱,雅道陵迟,善⼈少⽽恶⼈多。
⽅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慕企,不⾜慕企⽽为善者少矣。
今拔⼗失五,犹得其半,⽽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劢,不亦可乎”(《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吴国将领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兼任南郡太守,庞统仍为功曹。
周瑜去世,庞统送葬到吴地。
吴⼈多闻其名,因此,当他要西返荆州时,众多知名⼈⼠齐会昌门,为他送⾏,陆绩、顾劭、全琮都参加了聚会。
庞统⼜开始品评⼈物,他说:“陆⼦可谓驽马有逸⾜之⼒,顾⼦可谓驽⽜能负重致远也。
”接著,他⼜对全琮说:“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昭。
虽智⼒不多,亦⼀时之佳也。
”陆绩、顾劭对庞统说:“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于是,庞统跟他们深相结交⽽归。
事后,有⼈曾问庞统:“照您看,陆绩⽐顾劭好吗?”庞统说:“驽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罢了。
驽⽜⼀天⾛三⼗⾥,所负载的哪⾥只是⼀个⼈的重量呢?”据说,顾劭去见庞统,住在庞统那⾥,两⼈谈论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阅读答案
(附翻译)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
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
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
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领南郡太守。
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遂与亮并为军
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
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
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
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
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
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
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
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
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
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
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组是
A.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又喜将军之去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于涪大会,置酒作乐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
一项是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
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
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
(10分)
(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
(3分)
(2)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3分)
(3)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4分)
参考答案:
9.D(“谢”:认错,道歉,谢罪)
10.A(A、却,表转折;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指示代词,相当于“这”;C、动词,担任/表被动;D、介词,在/介词,对于)
11.B(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
④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捐躯,英年早逝)
12.C(“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错,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回荆州)
三、13.(1)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
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
(状语后置调整顺序1分,“坐”1分,“异”1分)(2)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可以擒住刘璋,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
(“因”、“执”各1分,句子大意1分)
(3)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然”、“即”、“辄”各1分,句子大意1分)【参考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
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
了解他。
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
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
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
司马徽
感到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
渐渐出名。
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
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
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
刘备会见了他
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对他的
待遇仅次于诸葛亮,最后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
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
得到益州。
”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
”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
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
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
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
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
您还没到成都的
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
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
收降他们的军队,进军成都,这是中计。
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
如果
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
”刘备觉得
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
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
”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
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
”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
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
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
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
回来。
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
然如故。
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
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
”刘备大笑,酒宴
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
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
流泪。
封庞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
追赐庞统
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