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草花型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金鱼草的栽培管理技术

金鱼草的栽培管理技术
金鱼草的栽培管理技术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金鱼草的简介 • 栽培技术 • 管理技术 • 病虫害防治 • 采收和贮藏 • 应用与发展前景
01
金鱼草的简介
起源和分布
起源
金鱼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 具有悠久的历史。
分布
现在金鱼草已被广泛引种到世界 各地,成为常见的观赏植物。
特点和用途
04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防治
灰霉病
金鱼草易感染灰霉病,症状为花朵和叶片上 出现灰色霉层,影响观赏价值。防治方法: 保持通风良好,降低湿度,增施磷钾肥,增 强抗病能力。药剂可用50%农利灵可湿性粉 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雾防治。
白粉病
受害部位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黄 、脱落。防治方法:保持通风良好,降低湿 度,增施磷钾肥。药剂可用25%粉锈宁可湿 性粉剂2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浇水与排水
浇水
金鱼草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避免过度浇水。在生长期,应保持每周浇水2-3次,而在冬季,应适当减少浇 水次数,保持土壤稍微干燥。
排水
为了防止根部腐烂,种植金鱼草的土壤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选择透气性好的土壤,并在花盆底部放置足够的排 水孔。
施肥管理
施肥频率
金鱼草需要定期施肥以保持其健康生长。在生长期,应每2-3周施肥一次。冬季进入休眠期后,应减 少施肥次数。
肥料选择
选择适合花卉的肥料,如全营养花卉肥料。避免使用高氮肥料,以免导致金鱼草过度生长。
修剪与摘心
修剪
定期修剪可以帮助金鱼草保持健康和良 好的形态。修剪掉枯萎或过长的花朵、 叶子和枝条,使植物更加紧凑和美观。

植物花发育的研究进展

植物花发育的研究进展

2.1.3 成花诱导的分子机理
拟南芥(Arabidopsis) 是一种兼性长日植物, 作为模式植物在过去的20 年中, 借助分子 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手段,通过对大量拟南 芥花发育突变体的研究,目前已经克隆和 定位了大量的影响开花时间(包括促进开 花和抑制开花)和花分生组织特异性的基 因,从而使我们对成花诱导的分子机理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
• 成花诱导过程包括 : (1) 外因: 包括日照长短、光质、温度、矿质 营养、土壤水分等; (2) 内因: 包括发育阶段、营养状态、激素水 平等; (3) 特定基因的启动表达。
• 2. 1. 1 外界因子 • 即环境因素, 主要为光和温度, 其它环境因 素对成花也有一定影响, 但不是决定因子。 绝大多数植物的成花过程受环境因子的调 控, 生理学对诱导成花的外界因子有详尽的 研究。植物个体可在不同部位感受不同的 外界因子, 说明植物体内对不同外界因子存 在相应不同的遗传机理。相应基因发生突 变, 会使植物对外界因子的感受能力发生改 变, 从而影响花序发育的时间。
紫苏叶的光诱导现象
研究表明:植物光敏色素可能是参与感受光周期和 光质的变化。 • 自1983 年得到完整的光敏素蛋白质以来, 人们对 光敏素的分子种类、生物合成、调控机制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可以说, 光 敏素的发现是植物成花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光敏素(phytochrome) 是一种色素与蛋白的复合物, 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单体由1 个脱辅基多肽链(A P) 和1个线性四吡咯生色团共价结合而成。光敏素的 种类主要由其多肽链部分(A P) 决定。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以及其潜在商业价值的刺激下(如应用基因 工程改变花型、花色、花期等 ) , 人们再次 对植物的花发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植物 学科中出现了植物发育遗传学研究的热潮。 目前, 对花发育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人们利用基因工程和组织培养技术产生突 变体并克隆与成花有关的基因, 初步构建起 花器官发育的遗传模型, 已发展为植物生理 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分支。

金鱼草WAK

金鱼草WAK

南方农业学报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2024,55(1):24-36ISSN 2095-1191; CODEN NNXAABDOI:10.3969/j.issn.2095-1191.2024.01.003金鱼草WAK/WAKL基因家族鉴定及抗核盘菌候选基因挖掘杨冬梅,夏文念,宋佳怡,杨洁,严苍海,苏芸丽,汪仲毅,胡慧贞*(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省功能性花卉资源及产业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摘要:【目的】鉴定金鱼草细胞壁相关受体激酶(Wall-associated kinase,WAK)及类WAK蛋白(WAK-like kinases,WAKL)基因家族成员,并挖掘抗核盘菌的候选基因,为深入解析金鱼草抗核盘菌的WAK/WAKL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以拟南芥WAK/WAKL家族蛋白为参考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金鱼草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WAK/WAKL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及共线性关系等进行预测分析,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该家族基因在金鱼草抗感核盘菌材料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

【结果】从金鱼草基因组中共鉴定出27个WAK/WAKL基因家族成员,其中WAK家族基因16个(AmWAK1~AmWAK16),WAKL家族基因11个(AmWAKL1~AmWAKL11),编码的氨基酸数量为615~1085个;理论等电点(pI)为4.94~8.69,绝大多数蛋白呈酸性;所有蛋白的总平均亲水性指数(GRA VY)值小于0,均为亲水性蛋白;大多数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膜区域,少部分定位于细胞外、液泡、高尔基体和细胞核。

27个WAK/WAKL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金鱼草的8条染色体上,且与拟南芥WAK/WAKL家族基因存在7对共线性同源基因;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与防御和胁迫响应、茉莉酸甲酯响应及水杨酸响应等顺式作用元件。

堇菜科花程式

堇菜科花程式

堇菜科花程式堇菜科花程式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其花朵小巧玲珑,形状各异,颜色也是五彩缤纷,十分迷人。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堇菜科花程式的九大品种。

品种一:金鱼草金鱼草是一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草药价值的堇菜科花程式。

其花型如同金鱼,娇艳如锦,花色有红、黄、白、紫等多种颜色,非常漂亮。

品种二:千日红千日红是一种常见的堇菜科花程式,因其具有千日开花的特点而得名。

其花色丰富多彩,从白色、粉色到红色等各种颜色都有,风格清新雅致,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品种三:万寿菊万寿菊是一种常见的堇菜科花程式,其花型似菊,花色有黄、白、红、紫等多种颜色,花朵细小而密集,非常美丽。

品种四:满天星满天星是一种小巧玲珑的堇菜科花程式,其花色有红、粉、紫等多种颜色,花型则如同星星般,璀璨夺目,非常迷人。

品种五:百日草百日草是一种受欢迎的堇菜科花程式,其花色有黄、红、紫等多种颜色,花朵娇小玲珑,细腻典雅,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品种六:天竺葵天竺葵是一种充满热带风情的堇菜科花程式,花朵娇小玲珑,花色鲜艳如火,具有优美的姿态和浓郁的香气,一举吸引人们的眼球。

品种七:唐菖蒲唐菖蒲是一种充满异国风情的堇菜科花程式,其花形优美,芳香四溢,花色奇特,有红、紫、粉、白等颜色,非常吸引人。

品种八:矢车菊矢车菊是一种经典的堇菜科花程式,其花色多样,从深蓝色到纯白色各色都有,花朵细腻玲珑,具有高度的观赏价值。

品种九:鸟瞰草鸟瞰草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堇菜科花程式,其花型独特,形如羽毛,花色鲜艳,从蓝色到紫色各色都有,非常精致美观。

以上就是九种堇菜科花程式的介绍,它们各具特色,吸引人们驻足观赏,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美好。

金鱼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金鱼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金 鱼草 ( A n t i r r h i n u m ma j u s L . ) 是玄 参科金 鱼 草属 多年 生草 本植 物 , 又称龙 头花 , 狮 子花 。常作一 、 二 年 生花 卉栽 培 , 金 鱼 草花 型独 特 , 花 色丰 富 , 花 期较 长 , 具有 较高 的观 赏价值 , 是 配置 夏季 花坛 的优 良材 料 ,
国际上 广泛 将金 鱼草 用于 盆栽 、 花坛 、 窗台、 栽 植槽 和 室 内景观 布置 和切 花生产 。金 鱼 草是异 花 授粉植 物 ,
种 子很小 , 在 生产 中 , 用 种子 进行繁 殖 往往 出苗不 整 齐且 后代会 发 生分离 ,品种 退化严 重 。用扦 插 的方法 繁 殖金 鱼 草 , 1 年 只能繁 殖 十几 株 ,增 殖 系数较 低 , 无 法满 足规 模 化生 产和 市场 的需求 。而 组 织培 养 周期 短, 繁 殖效 率 高 , 便 于 管理 , 用 组织 培 养 的方 法对 优 良品种 的金 鱼草 进行 增 殖 , 将 会 更有 利 于 优 良品种 的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c u l t u r e me d i u ms o n a d v e n t i t i o u s b u d i n d u c t i o n a n d r o o t i n g a n d e s t a b —
t h a t t h e o p t i mu m c u l t u r e me d i u m f o r i n d u c t i o n i s MS+ 6 一B A1 . 5 mg / L+ NAA 0 . 2 mg / L+
0 0 3 % s u c r o s e +0 . 6 a g a r .Th e c u l t u r e me d i u m 1 / 2 MS + NAA 0 . 2 mg / L+ a c t i v e c a r b o n3

花的发育

花的发育

植物花发育过程的机理09生本3班林良茂摘要:植物花的发育是植物从营养体生长向生殖生长的结果,分生组织属性也经历从营养型向生殖型的转变相应。

首先植物要经过一段营养生长时期,然后在一系列的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完成花诱导过程,然后形成花序分生组织、花芽分生组织,最后产生花器官原基并逐步分化为花器官。

本文就花序的发育、花芽的发育、花器官的发育以及花型的发育四个方面浅论花的发育过程的机理。

关键词:植物花发育过程机理前言花器官的正常发育是植物赖以繁衍的基础I1I,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求揭示植物开花的奥秘,而花发育的研究多限于形态以及开花生理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遗传学手段的运用,借助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模式植物拟南芥和金鱼草的花发育突变体,花发育的研究在短短十几年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成为为发育生物学研究中最引入瞩目的热点[21。

随着发育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人们慢慢的知道花发育的过程的机理。

1.花序发育的机理花序的发育是花发育的第一步,标志着植物个体从营养生殖向生殖生长的转变[3]。

植物生理学研究表明,花序的发育一般需要有一定的外界因子诱导,如光照长短、光质、温度、土壤水分等等。

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营养型顶端分生组织属性发生渐变,到诱导结束,营养型分生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成为花序分生组织。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个体可用不同的部位感知不同的环境因子,然后导致成花。

这表明植物内在存在不同遗传机理来感知不同的环境因子。

相对应基因的突变能使个体对外界因子的感应能力发生改变,因而导致花序的发育时间有所变化。

研究表明Emf、Tfl1和Cen基因直接与植物花序发育的遗传机理有关,对顶端分生组织的属性起着决定的作用。

在前期, Emf突变,功能丧失后,个体发育仅有生殖发育,它对花序的发育有抑制作用,因为突变体表现花序发育的前体。

在后期,当花序顶端分生组织发育后,Tfl1和Cen基因一样,都起着维持花序型顶端分生组织属性的作用。

不同品种切花金鱼草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分析

不同品种切花金鱼草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分析
道, 其确切 的抗 寒性大 小 、 低温胁 迫对其 伤害 和适应 机
‘ C a l i m a ’ ) 系列的黄色 ( C 1 ) 和粉色系( C 2 ) 等4 个 品种 , 种 子均 由 日本坂 田种苗 ( 苏州) 公司提供 。
1 . 2 试 验 方 法
理, 及有效地监测和提 高其对低 温胁迫 的抗性 等方 面的 研究均较 少。课题组于 2 0 0 9 年 以来 在苏州地 区开 展 了 2 O 余 个切花金鱼草的引种栽培试验 , 现对其中栽培性状 良好的金 鱼草 品种 “ 将军 ” 紫色( A1 ) 、 “ 将军 ” 粉红 双 色 ( A 2 ) 、 “ 卡丽玛” 黄色 ( C 1 ) 、 “ 卡丽 玛” 粉色 ( C 2 ) 进行 了低 温胁迫的响应特性和耐寒适 应能力 的研究 , 以期 为金鱼 草的花期 调控 、 周年生产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
2 结果与分 析
2 . 1 低温 胁迫 对 金鱼 草 叶片 中可 溶 性蛋 白质含 量 的
影 响
供试金鱼草“ 将军 ” 系列( A n t i r r h i n u m‘ A d m i r a l ’ ) 紫 色( A 1 ) 与粉 红双 色系 ( A 2 ) , “ 卡 丽 玛” ( A n t i r r h i n u m
摘 要 : 以4 个品种切花金 鱼草为试材 , 研究 了不 同低温处理对其叶片可溶性蛋 白质含量、 可溶
性糖 含 量 、 游 离脯氨 酸含 量 、 超氧 化 物歧化 酶 ( S ( ) 】 ) ) 活性 的 影 响 , 探 讨 不 同品种 金 鱼 草对 低 温胁 迫 的
响应特性和耐寒适应能力。结果表明: 在不同低温胁迫下, 切花金鱼草叶片可溶性蛋 白质含量、 可溶

金鱼草的特性与栽培管理技术

金鱼草的特性与栽培管理技术

金鱼草的特性与栽培管理技术各地广为栽培。

形态特征:金鱼草为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

株高20厘米至70厘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

总状花序,花冠筒状唇形,基部膨大成囊状,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开展外曲,有白、淡红、深红、肉色、深黄、浅黄、黄橙等色。

生物学特性:春化阶段,高温对金鱼草生长发育不利,开花适温为15℃至16℃,有些品种温度超过15℃,不出现分枝,影响株态。

金鱼草对水分比较敏感,不能积水,否则根系腐烂,茎叶枯黄凋萎。

金鱼草为喜光性草本,阳光充足条件下,植株矮生,丛状紧凑,生长整齐,高度一致,开花整齐,花色鲜艳;半阴条件下,植株生长偏高,花序伸长,花色较淡。

对光照长短反应不敏感,如花雨系列金鱼草对日照长短几乎不敏感。

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肥沃稍粘重土壤,中性或碱性尤佳。

栽培管理:种子细小,秋播或春播于疏松沙质混合土壤中,稍用细土覆盖,保持湿润,但勿太湿。

种子萌发适温为18℃至22℃,也可进行扦插。

苗期摘心促进分枝,枝型茁壮,延迟花期。

对植株较高的品种应设支柱,以防倒伏。

生长期施1至2次完全肥料,注意灌水。

在自然条件下秋播者3至6月为花期。

在温室条件下,促成栽培7月播种,可于12月至来年3月开花;10月播种,2至3月间开花;1月播种,5至6月间开花。

一般自播种至开花约12周。

在适宜条件下花后保持15厘米,剪除地上部,加强肥水管理,可使下一季度继续开花。

施GA3(0.02%)有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的作用。

盆栽金鱼草常用10厘米盆,播种苗发芽后6周即可移栽上盆。

生长期保持温度16℃,盆土湿润和阳光充足。

有些矮生种播种后60至70天可开花。

生产现状:国际上广泛将金鱼草用于盆栽、花坛、窗台、栽植槽和室内景观布置,近年来又用于切花观赏。

因此,在金鱼草的品种改良上进展很快,以西欧尤为迅速,荷兰S&G种子公司在金鱼草的育种上很有成就。

至今金鱼草有矮生种、半矮生种、高秆种以外,又有10厘米株高的超矮生种,有许多属四倍体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鱼草花型的研究进展车前科和苦苣苔科一些典型类群花对称性基因的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金鱼草中cyc 与dich 基因对花的发育有很大作用。

金鱼草开唇形花,两侧对称但沿背腹轴花瓣形状显著不同。

cyc 和dich 两个基因的同时突变会产生辐射对称的花。

cyc 单个基因突变产生半辐射状的花,原腹部的花瓣移到侧旁,原侧瓣移到背部。

Dich 单个基因的突变只影响背部花瓣的形状。

这两个基因的功能有重叠但是对花的发育又有不同的作用。

(在模式植物金鱼草中的花对称性分子发育与遗传学研究揭示出相关调控基因在花对称性形成过程中的功能和表达式样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但被子植物中花对称性的繁杂多样远非模式植物的表达模式所能概括。

因此,我们选择车前科和苦苣苔科中与金鱼草较近缘的典型类群地黄属和非洲紫罗兰属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它们在花对称性形成方面区别于金鱼草的不同式样,开展这些类群中花对称性主控基因CYCLOIDEA(CYC)类基因的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

该研究旨在探讨CYC类基因的功能和表达式样的变化在进化上的内在联系。

地黄花对称性基因的进化发育研究结果显示,地黄中CYC类基因RgCYC的表达模式与CYC基因在金鱼草中和McCYC基因在Mohavea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 RgCYC基因在近轴雄蕊预期发生位置表皮细胞下的强烈表达与地黄近轴雄蕊的缺失密切相关。

转录因子中的氨基酸替代所导致蛋白质功能的改变使RgCYC基因对细胞周期基因cyclin D3b抑制作用的增强可能是地黄中近轴雄蕊原基发生过程被彻底阻断的主要原因。

由此看来,CYC类基因的作用不仅导致近轴花器官生长缓慢或退化,而且可能与自然类群中花近轴器官丢失的现象有关。

其次,同McCY...The developmental pathway of floral symmetry has been revealed at molecular developmental level in model species Antirrhinum majus. However, research in how modifications of development lead to the transformation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floral symmetry during evolution is a vast unexplored field still at the molecular developmental level. Therefore, we here select some typical species from Plantaginaceae and Gesneriaceae to carry out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expression pattern and regulation mechanism of...一般而言,两侧对称的花在传粉过程中比辐射对称的花更有效率,而植物在演化过程中,又是如何改变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发展出两侧对称的花?在金鱼草中有两个与花部对称性相关的TCP family基因,CYCLOIDEA (CYC) 与DICHOTOMA (DICH) 最早被发现,当花部发育时,它们表现在花部背侧的两个花瓣,影响背侧花瓣的形状与使背侧雄蕊停止发育,所以当这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时,所有的花瓣都会发育成腹侧花瓣的形状而形成辐射对称的花。

在另外的研究中发现,另外两个基因也与花部对称性有关,分别是RADIALIS (RAD)与DIVARICATA (DIV),RAD 受CYC 与DICH 直接或间接的调控而表现在花部背侧,在rad突变株中,也有类似的辐射对称花, DIV 在所有花瓣都有表现,但可能与RAD 竞争而在背侧受到抑制,所以只影响到腹侧的花瓣形状。

在阿拉伯芥中,TCP1 与CYC 同源,它也只在花部背侧表现,不过在花部发育很早的时期短暂的表现。

在此篇研究中,为了了解的花部对称的调控网络是如何演化形成,作者首先用Random binding site selection方法找出会与CYC结合的DNA 序列,且在RAD 的promoter与intron上也有发现一样的序列,表示CYC会直接的调控RAD的表现。

另外,将CYC转入阿拉伯芥后,植物的花与叶的细胞发育也都受到影响,但没有影响阿拉伯芥自身的六个RAD同源基因的表现,这六个RAD同源基因上没有CYC binding site,在转入CYC 与RAD 的阿拉伯芥中,CYC 也跟在金鱼草一样会调控RAD的表现,所以作者推论在TCP1与CYC的原始功能具有影响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功能,但CYC 与RAD 的影响是在金鱼草的分支中才演化出来。

题目:Evolution of regulatory interactions controlling floral asymmetry作者:Maria Manuela R. Costa, Samantha Fox, Andy I. Hanna, Catherine Baxter and Enrico Coen出处:Development 132, 5093-5101 2005讲者:吴俊贤摘要:一般而言,两侧对称的花在传粉过程中比辐射对称的花更有效率,而植物在演化过程中,又是如何改变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发展出两侧对称的花?在金鱼草中有两个与花部对称性相关的TCP family基因,CYCLOIDEA (CYC) 与DICHOTOMA (DICH)最早被发现,当花部发育时,它们表现在花部背侧的两个花瓣,影响背侧花瓣的形状与使背侧雄蕊停止发育,所以当这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时,所有的花瓣都会发育成腹侧花瓣的形状而形成辐射对称的花。

在另外的研究中发现,另外两个基因也与花部对称性有关,分别是RADIALIS (RAD)与DIVARICATA (DIV),RAD 受CYC 与DICH直接或间接的调控而表现在花部背侧,在rad 突变株中,也有类似的辐射对称花, DIV在所有花瓣都有表现,但可能与RAD 竞争而在背侧受到抑制,所以只影响到腹侧的花瓣形状。

在阿拉伯芥中,TCP1 与CYC 同源,它也只在花部背侧表现,不过在花部发育很早的时期短暂的表现。

在此篇研究中,为了了解的花部对称的调控网络是如何演化形成,作者首先用Random binding site selection方法找出会与CYC 结合的DNA序列,且在RAD 的promoter与intron上也有发现一样的序列,表示CYC会直接的调控RAD的表现。

另外,将CYC转入阿拉伯芥后,植物的花与叶的细胞发育也都受到影响,但没有影响阿拉伯芥自身的六个RAD同源基因的表现,这六个RAD同源基因上没有CYC binding site,在转入CYC 与RAD 的阿拉伯芥中,CYC 也跟在金鱼草一样会调控RAD的表现,所以作者推论在TCP1与CYC的原始功能具有影响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功能,但CYC 与RAD 的影响是在金鱼草的分支中才演化出来。

参考文献:1. Corley, S. B., Carpenter, R., Copsey, L. and Coen, E. 2005. Floralasymmetry involves an interplay between TCP and MYB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Antirrhinum.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2, 5068-5073.2. Galego, L. and Almeida, J. 2002. Role of DIVARICATA in the control of dorsoventral asymmetryin Antirrhinum flowers. Genes Dev. 16, 880-891.3. Luo, D., Carpenter, R., Vincent, C., Copsey, L. and Coen, E. 1996. Origin of floral asymmetry inAntirrhinum. Nature 383, 794-799.4. Luo, D., Carpenter, R., Copsey, L., Vincent, C., Clark, J. and Coen, E.1999. Control of organasymmetry in flowers of Antirrhinum. Cell 99, 367-376.Topic: Evolution of regulatory interactions controlling floral asymmetryAuthors: Maria Manuela R. Costa, Samantha Fox, Andy I. Hanna, Catherine Baxter and Enrico Coen Journal: Development 132, 5093-5101 2005Speaker: Chun-Hsien WuAbstract: In general, zygomorphic flowers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radially symmetric flower in pollination.And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How how zygomorphic flower can arise through changes in generegulatory networks. In Antirrhinum majus, the two TCP family genes, CYCLOIDEA(CYC) andDICHOTOMA (DICH) .cyc and dic h double mutants have radially symmetric ventralised flower. Infloral development, they express in dorsal petals and affect the petals development. In other studies,two other genes, RADIALIS(RAD) and DIVARICATA(DIV) , also affect floral asymmetry.RAD is candidate for a direct target of CYC and DICH. RAD is expressed in the dorsal petals. RADmutant has almost fully ventralised flowers. RAD acts antagonistically to the other gene,DIVARICATA, which promotes ventral identity. The TCP1 gene of Arabidopsis is the closesthomologue to and is expressed asymmetrically in the dorsal domain of young flower meristems andaxillary meristems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radial symmetric flower can arisethrough changes in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The author use random binding site selection to defineCYC DNA binding site. Sequences matching this site the are found in RAD promoter and intro,indicating that RAD may be a direct target of CYC. When CYC express in Arabidopsis, cellsdevelopment of the flowers and leaves are effected, but is unable to activate endogenous RAD-likegenes of Arabidopsis, which lack sequences identical to the consensus binding site. CYC also canactivate the RAD in Arabidopsis plants which were transformed with CYC and RAD. The resultssuggest that ancestral TCP1/CYC like genes regula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an interactionbetween CYC and RAD was evolved or preserved specifically in the Antirrhinum lineage. Reference: 1. Corley, S. B., Carpenter, R., Copsey, L. and Coen, E. 2005. Floral asymmetry involves an interplay between TCP and MYB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Antirrhinum.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2,5068-5073.2. Galego, L. and Almeida, J. 2002. Role of DIVARICATA in the control of dorsoventral asymmetryin Antirrhinum flowers. Genes Dev. 16, 880-891.3. Luo, D., Carpenter, R., Vincent, C., Copsey, L. and Coen, E. 1996. Origin of floral asymmetry inAntirrhinum. Nature 383, 794-799.4. Luo, D., Carpenter, R., Copsey, L., Vincent, C., Clark, J. and Coen, E.1999. Control of organasymmetry in flowers of Antirrhinum. Cell 99, 367-376.2.2 花形的基因转化Pe11egrineshi 等用发根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野生型Ri 质粒转化柠檬天竺葵, 获得了节间缩短、分枝和叶片增加、植株形态优良的天竺葵新品种; Suq 等对玫瑰品种“madame”进行转化, 得到的转基因植株株形矮化、叶片起皱, 茎基部长出很多侧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