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浙江大学本科生实验报告 电压三角形法测参数误差分析

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李玉玲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电压三角法,三表法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1、学习无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方法;2、掌握判定待测无源一端口网络性质的方法;3、学习间接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传递分析;4、了解实验条件与电路参数的合理选择在提高实验准确度中的作用;5、学习无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三表法测定方法;6、掌握功率表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1.电压三角形法原理:任意一个无源交流一端口网络,其等效参数都可以用一个等效阻抗(入端阻抗)来表示,当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时,其复数阻抗可以写作:U1、U2的值,画出电压相量图。
2.间接测量中的误差传递:3.如何减小测量中的误差:由上式可看到,当调节R1,满足U1=U2时,上式有最小值。
也即R1=|Z |时,Z 的测量相对误差最小。
4. 三表法测量原理图:有:20I P R =; IU Z =;2020R Z X -=。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1.数字万用表; 2.电工综合实验台; 3.EEL-58电路元件板;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变压器输出调至16V左右。
三角法:1、检测电源和各电路元件,搭建测试电路(如图);2、确定一端口网络上电压以及电源电压的变化范围由标称值可得Z2=56.03∠-55.9ºΩ3、确定R1的型号和数值;4、调节R1使U1=U2,记录U1、U2、U和I;5、计算测量误差。
三表法:1.检测电源和各电路元件,搭建测试电路(如图);2.记录P,U,I;3.计算R0,Z,X0。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三角法:U=16.02VU1=U2=8.86V ; R1=56Ω;R=100Ω,5W ; C=47F μ,100V; I=0.163A经实验参数计算Z=(31.4-46.4j)Ω,即Z=56.03∠-55.9ºΩ=0.639ψ=50.28º=34.73Ω=41.64ΩZ=(34.73-41.64j)Ω误差计算:==三表法: I=0.164A; U=15.82V; P=2.30W20I PR ==85.51Ω I UZ ==96.46Ω2020R Z X -==44.64ΩZ=(85.51-44.64j )Ω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结果:各组测量数据所计算出的该一端口网络的等效阻抗: 1、标称值计算Z=(31.4-46.4j)Ω2、2、U1=U2时,Z=(34.73-41.64j)Ω=00R dR=00X dX3、三表法测量,Z=(85.51-44.64j)Ω 分析:·电压三角形法两次测量的结果值与标称值计算结果相差值较大。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学实验实验三word精品

指导老师: ________ 成绩: 实验类型: _______ 同组学生姓名: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1 •学习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负载的连接。
2.了解三相四线制中线的作用。
3. 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
4. 用 Multisim13 仿真实验。
-一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装 1)测量三相四线制电源各电压2)按表3-2内容完成各项测量,并观察实验中各电灯的亮度 订三、主要仪器设备线1.实验电路板2.三相交流电源(220V ) ;3.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4. 交流电流表+5. 功率表+6. 单掷刀开关'7.电流插头、插座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2)按表3-2内容完成各项测量, 并观察实验中各电灯的亮度。
表中对称负载时为每相开亮三只灯; 不对称沖尸丿■象实验报告专业: 姓名:学号: 日期: 地点:章树邦3130100401课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3-3接线。
测量功率时可用一只功率表借助电流插头和插座实现一表两用,具体接法见图3-4所示。
接好实验电路后,按表 3-3内容完成各项测量,并观察实验中电灯的亮度。
表中对称负载和不对称负载的开灯线电流/A 相电流/A 负载电压/V 功率/WIU IV IW luv Ivw Iwu Uuv Uvw wu P1 P2 对称负 载 0.5930.6000.590 0.3510.349 0.339 212 211 211 109.6 111.5不对称负载0.412 0.3100.4940.120 0.2350.34121621421385.7062.80相电压 相电流中线电 流中点电 压UuN' /V UvN' /V UwN /V Iu/A Iv/A Iw/A IN/A UN N/V 对称负 载有中线 125.1 125.1 125.3 0.270 0.269 0.262 0 0 无中线124.6 124.8 126.8 0.270 0.269 0.264 0 1.56 不对称负载有中线 126.8 126.3 125.7 0.093 0.181 0.263 0.152 0 无中线168.3141.582.50.1060.1910.21749.1相电压 相电流中线电 流中点电 压UuN' /V UvN' /V UwN /V Iu/A Iv/A Iw/A IN/A UN N/V 对称负 载有中线 125.1 125.1 125.3 0.270 0.269 0.262 0 0 无中线124.6 124.8 126.8 0.270 0.269 0.264 0 1.56 不对称 负载有中线 126.8 126.3 125.7 0.093 0.181 0.263 0.152 0 无中线168.3141.582.50.1060.1910.21749.1实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3)按图万用 219 V学号:万用表-M.IVIM1127 01 V13220.013 V220 009 VME设*…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对称负载星形联结时相电压和线电压之间的数值关系,以及三角形联结时相电流和线电流之间的数值关系。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报告18

篇一: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报告15专业:姓名:实验报告学号:日期:地点: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名称: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集成定时器的功能和外引线排列。
2.掌握用集成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的方法和原理。
二、主要仪器设备1. D -2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2. 3003D-3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3. 4318型双踪示波器;4. 1631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5.运放、时基电路实验板。
三、实验内容1.多谐振荡器图15-2按图15-2接好实验线路, CC采用+5 电源,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记录 C、 0的波形。
注意两波形的时间对应关系,并测出 0的幅度和 1、 2及周期。
2.单稳态触发器图15-4按图15-4接好实验电路, CC采用+5 电源,信号用幅度为5 的方波信号,适当调节方波频率(月500 )(方波可以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或由电子技术实验箱直接提供),观察并记录、 2、 C、 0的波形,标出的幅度和暂稳时间。
3.施密特触发器图15-6按图15-6接线,输入采用正弦波信号(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 CC采用+5 电源。
接通电源、逐步加大信号电压,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直到的有效值等于5 左右。
观察并记录、和 0波形。
四、实验总结1.用方格纸画好各波形图,并注明幅值、周期(脉宽)等有关参数。
注意正确反映各波形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频率:4.459 :3.74 : 1.90幅值:4.44 *正频宽:148.8μ *负频宽:75.21μ (此处*与理论值出入较,见下文分析)周期 =2.00 , =1.13周期 =2.00 示波器记录信息如下2.整理实验数据,将理论估算结果与实验测试数值相比较,并加以分析讨论。
结果分析: (1).多谐振荡器但从其波形来看,与理论预期并无异样,但仔细观察的高低电位频宽会发现与理论值1/ 2=( 1+ 2)/ 2=1.1不同,进一步查看其频率,竟达到4.459 ,与理论值相差悬殊。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7377-42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格式实验名称: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院专业学号姓名同组实验者20XX年月日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
五、附件:原始数据****说明:第五部分请另起一页,将实验时的原始记录装订上,原始记录上须有教师的签名。
篇二:大学实验报告册模板实验课程名称开课学院理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200— 200 学年第学期实验课程名称:实验课程名称:篇三: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专业:____姓名:____实验报告学号:____ 日期:____ 地点:____ 课程名称:_______指导老师:____成绩:____ 实验名称:_______实验类型: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实验名称:_______姓名:____学号:____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浙江大学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弯曲正应力)
学院: 专业名称: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电测方法和多点测量技术。
;
2、测定梁在纯弯和横力弯曲下的弯曲正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二、设备及试样:
1. 电子万能试验机或简易加载设备;
2. 电阻应变仪及预调平衡箱;
3. 进行截面钢梁。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学生自己拟定) 四、填写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表格 测点 1
2
3
4
5
应变
j 1ε
j 1ε∆
j 2ε j 2ε∆
'2j ε '2j ε∆
j 3ε j 3ε∆
'3j ε '3j ε∆
j 4ε j 4ε∆
'4
j ε '
4j
ε∆
… … … … 第一次加载 Po P1 P2 P3 P4 第二次加载
Po P1 P2 P3 P4
m
i in )(0εε-
测σ/MPa 理σ/MPa
相对误差
测
测
理σσσ-%100⨯
注:(应力值保留小数后2位) 五,实验总结并回答P(78)思考题2。
实验报告(三)-2

实验报告(三)-2学生姓名:董媛学号:31405667一、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报告(三)二、实验目的和要求(一)变量间关系的度量:包括绘制散点图,相关系数计算及显著性检验;(二)一元线性回归: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评价及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三)多元线性回归: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评价及显著性检验等,多重共线性问题与自变量选择,哑变量回归;三、实验内容1. 从某一行业中随机抽取12家企业,所得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数据如下:(1)绘制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散点图,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强度。
相关性产量(台)生产费用(万元)产量(台)Pearson 相关性 1 .920**显著性(双侧).000N 12 12生产费用(万元)Pearson 相关性.920** 1显著性(双侧).000N 12 12在.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 下面是7个地区200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地区人均GDP(元)人均消费水平(元)北京22460 7326辽宁11226 4490上海34547 11546江西4851 2396河南5444 2208贵州2662 1608陕西4549 2035(1)绘制散点图,并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性人均GDP(元)人均消费水平(元)人均GDP(元)Pearson 相关性 1 .998**显著性(双侧).000N 7 7人均消费水平(元)Pearson 相关性.998** 1显著性(双侧).000N 7 7在.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设人均GDP作自变量X,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Y,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标准格式-浙江大学实验报告-1_封面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指导老师: 焦晶晶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维生素B2负荷尿试验与应用 实验类型: 应用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负荷尿试验测定尿中核黄素排出量,评价人体核黄素营养状况。
2、掌握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熟悉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核黄素为荧光化合物,在紫外线下发黄绿色荧光,在稀溶液中荧光强度与核黄素浓度成正比。
2、核黄素可被低亚硫酸钠还原而失去荧光,故测定还原前后的荧光强度可去除干扰性荧光物质的影响。
3、核黄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易从尿中排出体外,在满足人体组织方面的需要后,多余的都将从尿中排出。
在服用大剂量核黄素后,若人体组织中核黄素充足,则尿中排出核黄素含量高;若人体中缺乏核黄素,则给予的核黄素将大量被组织利用,尿中排出量少。
因此人体核黄素营养水平可在通过负荷尿试验检测,24小时负荷尿核黄素排出量在200μg 及以上视为人体核黄素营养水平充足,200μg 以下视为不足。
三、仪器与试剂1、荧光光度计2、酸性水:浓硫酸0.3ml 加蒸馏水至200ml 。
3、核黄素标准储备液:精密称取25mg 核黄素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酸性水稀释至刻度,移植棕色瓶内,冷藏备用。
4、核黄素标准应用液:吸取上液4ml ,用酸性水稀释至100ml ,临用时配置。
5、低亚硫酸钠。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取尿样1ml 加酸性水19ml 于一具塞试管内,混匀,在激发波长420mm 和发射波长530mm 处测定荧光强度,记作读数A 。
再取10mg 低亚硫酸钠直接加入比色杯内,摇匀,立即测定荧光强度,记作读数B 。
2、取尿样1.0ml 加核黄素标准应用液1.5ml ,加酸性水17.5ml 于一具塞试管内,混匀,在激发波长420mm 和发射波长530mm 处测定荧光强度,记作读数C 。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6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质粒DNA 的微量制备及电泳检测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质粒DNA 的提取原理和方法;2、了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核酸的原理和操作;3、学习并掌握对电泳检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①质粒DNA 的提取②DNA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2、实验原理①质粒:质粒是一种染色体(核质体)外的寄生性的自主复制子,存在于细菌等细胞中,为双链闭环的DNA分子,大小在1-200kb 之间,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功能, 能表达例如抗性、菌毒素等细胞非必需的遗传信息,但其复制和转录必须要利用依赖宿主细胞(细菌)基因组DNA 编码的一些酶和蛋白质。
质粒能够自发的或人为的在细胞间转移,因此是基因工程技术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重要载体。
②从细菌细胞中抽提质粒DNA 的步骤:a 细菌培养使质粒大量扩增;b 收集和裂解细胞,并去掉细菌碎片和核质体DNA ;c 进一步除去蛋白、脂类、RNA 等杂质,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
③碱裂解法来分离纯化质粒DNA :在EDTA 存在下,经过SDS 处理使细胞膜裂解,从而使菌体充分裂解,利用在碱性条件下(NaOH ),使核质体DNA 与质粒DNA 的变性;加入乙酸钾,在中性条件下,核质体DNA 与质粒DNA 又存在复性的差异,质粒DNA 很快得以复性,而细菌核质体DNA 分子难以复性,核质体DNA 会缠绕附着在细胞膜碎片上通过离心被沉淀下来,质粒DNA则留在上清液内;上清液中还含有可溶性蛋白质、核糖核蛋白和少量核质体DNA以及脂质类杂质等,可通过碱性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的抽提去除;含有质粒DNA的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或异戊醇沉淀,这是由于当加入无水乙醇时,其会夺去核酸周围的水分子,使其失水而易于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