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大全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以及常见应用等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大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1. 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计算盘、算筹等。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

早期的计算机利用机械或电子元件进行计算,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军事应用。

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二、计算机的基本原理1. 二进制系统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二进制系统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能够准确表示所有的数字和字符。

2.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3.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运行所必需的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应用软件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三、常见应用领域1. 科学研究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进行复杂的数值计算、模拟实验以及数据分析,为科学家提供强大的工具和支持。

2. 工业生产计算机在工业生产中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能够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3. 商业管理计算机在商业管理中广泛应用,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 个人娱乐计算机为个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如电子游戏、在线视频、音乐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件和下载不明链接。
黑客攻击与防范
黑客攻击的定义
黑客攻击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访问权 限,以窃取、篡改或破坏数据为目的的网络攻击行为。
常见的黑客攻击方式
包括社交工程、密码破解、网络嗅探、拒绝服务攻击等。
防范措施
强化密码安全意识,使用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定期更换密 码,避免在多个平台重复使用同一个密码,同时安装防火 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 全
汇报人:
目录
• 计算机硬件基础 • 计算机软件基础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计算机安全基础 • 计算机应用领域 • 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
01
计算机硬件基础
计算机硬件组成
存储器
RAM、ROM、EEPROM等, 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总线
连接各部件的通道,包括数据 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等 。
FTP协议
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使人们可以通过域名 访问网站。
用于文件传输,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 文件。
互联网应用与发展
万维网(World Wide …
电子邮件(Email)
远程登录(Telnet)
文件传输(FTP)
由许多网页组成的网络,人们可以通过浏 览器访问。
通过互联网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通过互联网远程登录到其他计算机。
中央处理器
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 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
输入输出设备
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 等,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电源
为整个计算机提供电能。
计算机主要部件
主板
承载主要部件的电路板,提供各部件 之间的连接。
02
处理器
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核心部件之 一。

计算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概论:概念、发展历史、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系统构成、计算机的功能、应用等;
2.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结构、TCP/IP协议体系结构、网络服务、网络安全管理等;
3.计算机硬件:CPU、BIOS、内存、磁盘、硬盘、显卡、主板、网卡等,以及安装驱动程序、诊断、操作系统的安装、硬盘的格式化、磁盘复制等;
4.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库、文件管理系统、网络安全工具等;
5.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系统备份,安全策略,系统性能调优等;
6.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基础,网络安全原则,网络安全工具,系统安全配置,网络安全协议,病毒和黑客攻击防护等;
7.流程图编程:流程图的绘制,流程图语法,流程图基本概念,流程图实现的编程语言,流程图的读写步骤等;
8.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调试、编写、编译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多线程程序的开发等;
9.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基础,线性表、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1、计算机工作原理: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

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tel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

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工作的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独立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

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款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内容第一章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特点3.计算机的应用4.电子计算机的基本运算5.电子计算机中的数制6.数据的存储单位7.字符编码8.存储程序原理的基本思想9.硬件系统组成、硬件、裸机的概念10.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11.存储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12.输入设备、键盘布局、各键的功能、指法13.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14.总线15.软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的概念、程序的概念16.系统软件及其分类17.应用软件及其分类18.计算机语言、高级语言的翻译程序工作方式19.网络的概念及其功能20.网络的分类、拓扑结构、传输介质21.主要的局域网类型、局域网的硬件组成、局域网的软件系统22.Internet的相关概念23.网络浏览器及其操作24.电子邮件相关概念、特点、地址、服务器、撰写与发送、接收与回复、转发25.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分类、传染途径、预防、消除26.防火墙与木马第二章1.Windows XP任务栏和开始菜单2.桌面基本操作3.窗口与对话框基本操作4.菜单的操作5.剪贴板6.磁盘操作7.文件的命名8.文件或文件夹的选定9.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复制10.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11.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窗口12.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13.控制面板14.输入法第三章1.特殊符号和日期时间录入2.查找和替换(高级)3.文本编辑(复制、移动)4.字体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字间距、下划线、着重号等)5.边框(应用范围)、底纹6.段落格式设置7.项目符号和编号8.页眉页脚9.页面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文档网格)10.分栏11.首字下沉12.插入分隔符13.图文混排(填充色设置、线条设置、大小、亮度和对比度、版式、阴影和三维)14.图形综合处理(组合、分解、旋转)15.创建表格(表格输入文本)、表格的修改与填充16.表格的风格设置对齐方式、行高列宽、自动套用格式第四章1.工作表编辑(复制、删除、重命名、插入、移动)2.数据的输入(系统日期、系统时间、分数、数字组成的文本)3.序列输入4.编辑单元格5.设置单元格格式(字体、字号、对齐方式、格式、颜色、边框、底纹、合并单元格、行高、列宽、背景等)6.边框和底纹7.条件格式8.批注9.公式10.函数(SUM、A VERAGE、MAX、MIN、COUNT)11.编辑图表(设置图表选项、更改图表类型)12.美化图表(图表中图表元素的格式设置)13.排序汉字排序(按拼音、笔划)14.自动筛选15.高级筛选16.分类汇总第五章1.对单个幻灯片的编辑——插入对象2.幻灯片格式化(项目符号和编号、行间距)3.设置幻灯片外观(模板、背景、配色方案)4.幻灯片版式5.幻灯片母版6.自定义动画7.效果设置8.幻灯片切换9.超级链接10.幻灯片放映方式的设置11.自定义放映12.13.14.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15.16.17.。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内圆周长x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扇区数/道)x(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置换算法有:1、最佳置换算法OPT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将信息输 出
22.某计算机内存按字节编址,内存地址区域从44000H到 6BFFFH,共有 28 K字节。若采用16K×4bit的SRAM芯 片,构成该内存区域共需 29 片。
28、A.128 29、A.5
B.160 B.10
C.180 D.220
C.20
D.32
将信息输 出
23、在 中,用户一般不直接操纵计算机,而是将作业提交
将信息输 出
10. 以下有关 PCI 总线的基本概念中,正确的描述是 。 A. PCI 总线是一个与处理器无关的高速外围总线 B. PCI 设备一定是主设备 C. 系统中允许只有一条 PCI 总线 D. 以桥连接实现的 PCI 总线结构不允许多条总线并行工作
将信息输 出
11.DMA访问主存时,让CPU处于等待状态,等DMA的一批数据访问结束后, CPU再恢复工作,这种情况称作______。 A.停止CPU访问主存; B.周期挪用; C.DMA与CPU交替访问; D.DMA。
18. 800×600 的分辨率的图像,若每个像素具有16位的颜色深度,则可
表示( )种不同的颜色。 A.1000
B. 1024 C.
65536 D. 480000
将信息输 出
19. 已知某字符的ASCII码值用十进制表示为69,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并 将最高位设置为偶校验位,则为()。 A.11000101 B.01000101 C.11000110 D.01100101
奇偶检验码:通过在编码中增加一位校验位,使编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奇校 验),为偶数(偶校验)。
海明码:在数据位中插入 i 个校验码,通过扩大码距来实现检错和纠错。 (1)第i位校验码的位置2i-1; (2)校验码 Pi (位置k)的校验位:从Pi 算起,校验k位,跳过k位,再校验k位, 跳过k位... (3)Pi =各校验位的异或(偶校验,不包括 Pi)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1、计算机工作原理: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

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工作的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独立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

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款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

这款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尔“奔3”水平,比2002年9月28日发布的“龙芯一号”提高了10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机工作原理:1)什么就是计算机计算机(puter)就是一种能接收与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得程序(这些程序就是人们意志得体现)对输入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得高度自动化得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1)组成计算机得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五部分;ﻫ(2)所有程序与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得发展:1)计算机得发展: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见下表.计算机发展得四个阶段2)微型计算机得发展: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tel公司等采用先进得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与控制器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

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得六个发展阶段3)我国计算机得发展情况我国得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得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得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工作得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得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得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独立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得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

这些机器得出现,标志着我国得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得台阶.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与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得国家。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得中国首款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

这款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尔“奔3"水平,比2002年9月28日发布得“龙芯一号”提高了10倍。

3、计算机得特点:计算机就是高度自动化得信息处理设备。

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可靠得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得运算速度用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得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得二进制码得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得数据与计算机得程序。

4)可靠得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得逻辑判断能力就是计算机得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得重要原因。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得性能指标:计算机得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及其她指标。

1)主频(时钟频率):就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得脉冲数。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得运行速度。

单位MHz。

2)字长:就是指计算机得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得二进制数据得位数.字长决定运算精度。

3)内存容量:就是指内存贮器中能存贮得信息总字节数.通常以8个二进制位(bi t)作为一个字节(Byte).4)存取周期:存贮器连续二次独立得“读"或“写”操作所需得最短时间,单位来纳秒(ns,1ns=10-9s).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得时间称为存储器得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

5)运算速度:就是一个综合性得指标,单位为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

影响运算速度得因素,主要就是主频与存取周期,字长与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6)其她指标:机器得兼容性(包括数据与文件得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与设备兼容)、系统得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得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得外部设备得最大数目、计算机系统得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功能等、性能/价格比就是一个综合性评价计算机性能得指标。

5、计算机得发展趋势:计算机得发展趋势就是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1、2计算机得类型1、2、1内容要点计算机可按用途、规模或处理对象等多方面进行划分。

1、按用途划分,可分为:1)通用机:适用解决多种一般问题,该类计算机使用领域广泛、通用性较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与过程控制等多种用途中都能适应。

2)专用机:用于解决某个特定方面得问题,配有为解决某问题得软件与硬件,如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工业智能仪表等专门应用.2、按规模划分,依据IEEE(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得划分标准,可分为:1)巨型机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在所有计算机类型中价格最贵、功能最强、其浮点运算速度最快。

多用于战略武器得设计、空间技术、石油勘探等领域.巨型机得研制水平、生产能力及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科学水平得重要标志。

2)小巨型机就是小型超级电脑或称桌上型超级计算机,功能略低于巨型机,但价格仅巨型机十分之一。

3)大型主机或称大型电脑,特点就是大型、通用,具有很强得处理与管理能力,主要用于大银行、大公司、规模较大得高校与科研院所。

在计算机向网络迈进与时代,仍有大型主机得生存空间。

4)小型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对于广大中、小用户,比昂贵得大型主机具有更大得吸引力.5)工作站介于PC机与小型机之间得一种高档机,其运算速度比微机快,且具有较强得联网功能。

主要用于特殊得专业领域,如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6)微型机或称这PC机,以其设计先进、软件丰富、功能齐全、价格便宜等优势而拥有广大得用户.PC机除了台式机,还有膝上型、笔记本、掌上型、手表型等。

3、按处理对象划分,可分为1)数字计算机:计算机处理时输入与输出得数值都就是数字量。

2)模拟计算机:处理得数据对象直接为连续得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

3)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输入输出既可就是数字也可就是模拟数据。

1、3计算机得应用领域1、3、1 知识要点计算机得应用范围,按其应用特点可分为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

1、科学计算: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所提出得数学问题(数值计算)。

一般要求计算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相对大。

科学计算就是计算机最早得应用方面。

2、信息处理:信息处理主要就是指非数值形式得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资料得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与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包括办公自动化(OA)、企业管理、情报检索、报刊编排处理等。

特点就是要处理得原始数据量大,而算术运算较简单,有大量得逻辑运算与判断,结果要求以表格或文件形式存储、输出。

要求计算机得存储容量大,速度则不怎么要求.信息处理目前应用最广,占所有应用得80%左右.3、过程控制:把计算机用于科学技术、军事领域、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得过程控制。

且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需有专门得数字—模拟转换设备与模拟—数字转换设备(称为D/A转换与A/D转换)。

由于过程控制一般都就是实时控制,有时对计算机速度得要求不高,但要求可靠性高、响应及时。

4、计算机辅助系统: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系统.5、多媒体技术: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与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与广播电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这些媒体得录入、压缩与解压缩、存储、显示与传输等)得技术.目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得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除了知识学习、电子图书、商业及家庭应用外,在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中都得到了极大得推广.6、计算机通信:就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得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发展将处在不同地域得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配以相应得软件,达到资源共享得目得。

7、人工智能:研究解释与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得一门学科。

其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得计算系统.人工智能学科包括:知识工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与神经计算等多方面得研究.1、4计算机安全使用与病毒防治1、4、1内容要点1、计算机病毒得概述1)计算机病毒得特性病毒就是一种程序,所以它具有程序得所有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与破坏性。

病毒通常得扩展途径就是将自身得具有破坏性得代码复制到其她有用代码中,它得传播就是以计算机系统得运行及读写磁盘为基础得。

2)病毒得分类病毒按其危害程度,分为良性病毒与恶性病毒;按其侵害得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引导型、文件型、复合型与网络型等。

3)病毒得传播途径在计算机应用得早期,软盘就是传播病毒得最主要方式,随着网络得飞速发展,软盘趋于淘汰,网络这个载体给病毒得传播插上了翅膀.据统计,通过网络邮件系统附件传播得病毒超过病毒传播总途径得60%。

继“CIH”病毒之后,又相继出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智能病毒”、“震荡波”等新型网络病毒。

4)病毒得危害减少存储器得可用空间,占用CPU时间;破坏存储器中得数据信息与网络中得各项资源;破坏系统I/O功能;破坏文件系统,毁灭系统软件,甚至危及硬件,等等。

2、计算机病毒得预防预防计算机病毒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创建紧急引导盘与最新紧急修复盘.2)使用外来磁盘或其她机器得文件时,要先杀毒再使用。

3)对不需要写操作得磁盘进行写保护。

4)为计算机安装病毒检测软件,定期清查病毒,并注意及时升级。

5)为计算机安装专门用于防毒、杀毒得病毒防火墙或防护卡。

6)在上网时,尽量减少可执行代码交换,能脱网工作时尽量脱网工作。

3、病毒得检测与消除1)病毒得检测病毒潜伏在计算机中,不被激发,就是很难得被发现得,因此要仔细观察系统得异常现象。

一般计算机出现异常,首先判断就是否就是计算机硬件造成得,如果硬件系统正常,则应该考虑就是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

如果安装在计算机中得病毒检测软件或硬件检测到病毒后,就应该立即采取相应得措施。

2)病毒得清除对病毒得清除一般使用杀毒软件来进行.杀毒软件得作用原理与病毒得作用原理正好相反,可以同时清除几千种病毒,且对计算机中得数据没有影响。

常见得杀病毒软件有KV3000、诺顿、瑞星、金山毒霸等.4、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1)使用符合额定电压得电源。

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会烧毁硬件,低于额定电压计算机不能正常启动或系统运行不正常,甚至也会烧毁硬件。

2)正确开关计算机。

正确得开机方法就是:先开外设(显示器、打印机等),再开主机.正确得关机方法就是:先关主机,再关外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