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专题复习:中考作文训练 ppt 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指导课件(ppt)(共PPT)

02 记叙文的线索
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 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 情感为线索。
04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
议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要求
论点
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 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 的灵魂。
论据
是证明论点的材料,是作 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 根据。
论证
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和方法。
话题作文
命题人提供一个话题,考生围绕话题自拟 题目进行写作。
作文在语文学科中地位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语 文考试的重要分值。
作文是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展示平 台。
作文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 合体现。
作文是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空间。
02
写作基础知识与技能提升
审题立意方法与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指
导课件(ppt)(共
汇报人:
PPT)
2023-12-30
目录
• 中考作文概述与重要性 • 写作基础知识与技能提升 • 常见写作误区及应对策略 • 各类题型针对性指导与训练 • 素材积累与运用方法论述 • 模拟演练与评改建议提供
01
中考作文概述与重要性
中考作文定义及目的
中考作文定义
泛读佳作
广泛涉猎优秀文学作品, 拓宽视野,丰富文学素养 。
读书笔记
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记录感悟和思考,积累素 材。
创新思维,拓展素材运用领域
跨领域融合
将不同领域的素材进行有机融合 ,创造新的写作角度和表达方式
。
逆向思维
打破常规思维,从相反或独特的 角度审视素材,发掘新意。
创新表达
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对素 材进行个性化、艺术化的表达。
九中考语文复习PPT-作文PPT完美版

点评:作者在冬天里寻找春天,高挂在天空 的太阳也抵挡不住严寒,紧握在手里的热水袋依 旧不能温暖冰凉的自己,但姥姥结了冰霜的通红 的脸,慈祥亲切的微笑竟然让作者感受到了春天 般的暖意。作者由寻找现实的春天写到发现姥姥 给予他爱的春天,这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 全不费工夫”的惊喜感动就是“原来”。
【2016年中考作文】 【思路点拨】2016年广东中考的作文题《我真想》延 续了近几年的题型:提示语+半命题。从提示语和一半 的命题来看,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 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考生,这是个让学生以 “我”为主体,有感而发,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的作文。 但是要写出高分也不容易。此文题,要想写得好,就必 须要求写出真实的故事与情感,比拼的是考生的语言功 底和立意。在都能写、都会写的情况下,谁的想法更能 表达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谁的心声更能引起老师的思考 与共鸣,谁就能得高分。
第五部分 写作
第一节广东省近三年中考作文详解
考纲解析
中考真题
考题探究 1. 近几年的广东中考作文命题形式都非常类似,在
题目之前都有一段提示语,这提示语可以帮助学生审题 及确定写作方向,在降低难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都是半命题作文,可见半命 题作文是近年考试的热点。
3. 在文体上都没有作限定,可让学生自选文体,这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作文的广阔性,让学生拥有了 更多的自由创作的空间。
【佳作展示】 我真想寻找属于自己的明天
尽管我没有过人的才智,没有严密的思维,也没 有特别准确的判断力,但是我仍不会放弃努力。尽管 这个梦想距离我还很遥远,但我仍不会停止追求。尽 管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挫折和无数的磨难, 但我仍不会灰心丧气。因为我相信,只有经历地狱般 的磨炼,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 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历困难和挫折,才 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方法《立足教材,备考作文》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方法《立 足教材 ,备考 作文》 课件( 共34张P PT)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方法《立 足教材 ,备考 作文》 课件( 共34张P PT)
3、审提示语(这一步仅针对有提示 语的作文)
• 【例】2016陕西“为我心中的那片海”,提示 语“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看他 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妈妈笑着对他 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 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 顾一切”根据提示语可以联想到许巍的《生活 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紧扣提示语中的关 键句“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 不顾一切”,可以围绕自己拼搏的艰辛与坎坷, 奋斗的欢笑和泪水,坚持的努力和执著来写作。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方法《立 足教材 ,备考 作文》 课件( 共34张P PT)
5、其他方法
• 1. 添枝加叶法。词语类的作文题目,审题时可 采用加词法来降低难度。 • 【例】2014陕西“答卷”,可添加人物,如谁的答卷;
还可添加限制语,如什么样的答卷;还可添加补语,如 答卷答得怎么样……采用这个思路进行审题,更易展开 写作。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方法《立 足教材 ,备考 作文》 课件( 共34张P PT)
真实的人;促使
2015 陕 西 23 题 : 我 的 老 师 人成长进 步的事
(命题作文,无提示语) 物。
写人
记事
陕 西 23 题 : 想 看 见 你 的 笑 (命题作文,无提示语)
身边的人。
(11
在某个空间或某
年4
• 请以“会玩,才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
•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 息。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方法《立 足教材 ,备考 作文》 课件( 共34张P PT)
3、审提示语(这一步仅针对有提示 语的作文)
• 【例】2016陕西“为我心中的那片海”,提示 语“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看他 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妈妈笑着对他 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 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 顾一切”根据提示语可以联想到许巍的《生活 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紧扣提示语中的关 键句“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 不顾一切”,可以围绕自己拼搏的艰辛与坎坷, 奋斗的欢笑和泪水,坚持的努力和执著来写作。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方法《立 足教材 ,备考 作文》 课件( 共34张P PT)
5、其他方法
• 1. 添枝加叶法。词语类的作文题目,审题时可 采用加词法来降低难度。 • 【例】2014陕西“答卷”,可添加人物,如谁的答卷;
还可添加限制语,如什么样的答卷;还可添加补语,如 答卷答得怎么样……采用这个思路进行审题,更易展开 写作。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方法《立 足教材 ,备考 作文》 课件( 共34张P PT)
真实的人;促使
2015 陕 西 23 题 : 我 的 老 师 人成长进 步的事
(命题作文,无提示语) 物。
写人
记事
陕 西 23 题 : 想 看 见 你 的 笑 (命题作文,无提示语)
身边的人。
(11
在某个空间或某
年4
• 请以“会玩,才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
•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 息。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第4篇《写作《语文》ppt课件共165页文档

4.写好开头和结尾,最好用排比手法,写得文采斐然;而 且开头、结尾都要能扣题旨、显题意。
5.书写要漂亮,谨记:漂亮字是高分作文的通行证,难看 字是低分作文的墓志铭。
江苏南京考区 2019年6月21日 在阅卷时我们发现,好多学生对这个题目都无从下手,拼 凑的内容都不切题。在评出的一类文中,审题立意时,都注意 了“带上一本书”和“旅行”的内涵和外延。“带上一本书” 可以带在身边,也可以带在心里;“书”可以实指,如名著、 唐诗宋词,也可以虚指,如精通历史的司马迁、词国皇后李清 照等;“旅行”可以是空间的旅行,如到福建武夷山、杭州西 湖等,也可以是时间的旅行,如到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等,即 心灵的旅行、神游。把这些内涵和外延理清楚了,立意空间就 大了,写出出彩的作文来也就不难了。考场作文的读者很特
从命题内容上来看,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 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 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 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形式上来看,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27讲┃ 近3年考情总结
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凭借细节的刻画再现情感 的美好,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微变化来反映心 理;二是借景物展示情感的变化,情随景到,借景生情;三是 用情节掀起情感的波澜,把情节设计得一波三折、波澜迭起, 达到情感的美不胜收。
浙江湖州考区 2019年6月20日 今天的作文阅卷中发现了这样两个共性的问题:
第27讲┃ 近3年考情总结
提 示 语 + 命 题
(福州)爱,还要会爱 (丽水)向目的地进发 (重庆)那件小事激励着 我 (成都)走过那一个拐角 (资阳)微笑 (南京)带一本书去旅行 (天门)一朵美丽的浪花 (武汉)敬畏文字 (宜昌)清欢一刻 (北京)少年风采 (陕西)逗号
5.书写要漂亮,谨记:漂亮字是高分作文的通行证,难看 字是低分作文的墓志铭。
江苏南京考区 2019年6月21日 在阅卷时我们发现,好多学生对这个题目都无从下手,拼 凑的内容都不切题。在评出的一类文中,审题立意时,都注意 了“带上一本书”和“旅行”的内涵和外延。“带上一本书” 可以带在身边,也可以带在心里;“书”可以实指,如名著、 唐诗宋词,也可以虚指,如精通历史的司马迁、词国皇后李清 照等;“旅行”可以是空间的旅行,如到福建武夷山、杭州西 湖等,也可以是时间的旅行,如到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等,即 心灵的旅行、神游。把这些内涵和外延理清楚了,立意空间就 大了,写出出彩的作文来也就不难了。考场作文的读者很特
从命题内容上来看,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 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 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 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形式上来看,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27讲┃ 近3年考情总结
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凭借细节的刻画再现情感 的美好,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微变化来反映心 理;二是借景物展示情感的变化,情随景到,借景生情;三是 用情节掀起情感的波澜,把情节设计得一波三折、波澜迭起, 达到情感的美不胜收。
浙江湖州考区 2019年6月20日 今天的作文阅卷中发现了这样两个共性的问题:
第27讲┃ 近3年考情总结
提 示 语 + 命 题
(福州)爱,还要会爱 (丽水)向目的地进发 (重庆)那件小事激励着 我 (成都)走过那一个拐角 (资阳)微笑 (南京)带一本书去旅行 (天门)一朵美丽的浪花 (武汉)敬畏文字 (宜昌)清欢一刻 (北京)少年风采 (陕西)逗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 期末作文复习 课件 (共174张PPT)

Hale Waihona Puke •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 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 斯· 史考伯 •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 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 特 • 5、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 6、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 来的。——莎士比亚 • 7、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 的事情。 ——戴尔· 卡耐基 • 8、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 9、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 色而已。——里希特 • 10、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 根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指导课件(ppt)(共PPT)

详细描述
文章中段落之间的衔接不自然,段落内部的句子排列混乱 ,导致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的思路。
应对策略
在写作前,先列出文章的大纲,明确主题和论点。然后, 根据逻辑关系,合理划分段落,确保段落之间的衔接自然 、段落内部的句子排列有序。
语言表达不流畅,词不达意
总结词
应对策略
语言表达不流畅是指文章中存在语法 错误、用词不当、句式单调等问题。
2023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指 导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https://
REPORTING
2023
目录
• 中考作文概述 • 中考作文的写作技巧 • 中考作文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中考作文的备考策略
2023
PART 01
中考作文概述
REPORTING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内容
文章内容是否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思想感情
详细描述
建议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可以 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等 ,不断尝试不同的文体和写作风格, 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关注时事,了解社会热点
总结词
关注时事和社会热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为写作提供丰 富的素材和观点。
详细描述
建议学生多看新闻、报纸和网络资讯,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和事件,培养 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辨能力。
话题作文
根据给定的话题,自行立意进 行作文。
中考作文的写作要求
审题
认真审读题目,明确写作要求。
立意
确定文章中心思想,做到立意新 颖、深刻。
选材
选择典型、真实、有意义的材料 ,紧扣中心。
文面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格式正确 。
表达
文章中段落之间的衔接不自然,段落内部的句子排列混乱 ,导致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的思路。
应对策略
在写作前,先列出文章的大纲,明确主题和论点。然后, 根据逻辑关系,合理划分段落,确保段落之间的衔接自然 、段落内部的句子排列有序。
语言表达不流畅,词不达意
总结词
应对策略
语言表达不流畅是指文章中存在语法 错误、用词不当、句式单调等问题。
2023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指 导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https://
REPORTING
2023
目录
• 中考作文概述 • 中考作文的写作技巧 • 中考作文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中考作文的备考策略
2023
PART 01
中考作文概述
REPORTING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内容
文章内容是否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思想感情
详细描述
建议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可以 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等 ,不断尝试不同的文体和写作风格, 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关注时事,了解社会热点
总结词
关注时事和社会热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为写作提供丰 富的素材和观点。
详细描述
建议学生多看新闻、报纸和网络资讯,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和事件,培养 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辨能力。
话题作文
根据给定的话题,自行立意进 行作文。
中考作文的写作要求
审题
认真审读题目,明确写作要求。
立意
确定文章中心思想,做到立意新 颖、深刻。
选材
选择典型、真实、有意义的材料 ,紧扣中心。
文面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格式正确 。
表达
初中作文指导: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作文复习指导ppt

1.照应开头,首尾圆合 2.象征升华,内蕴丰富 3、哲理式结尾,引人深思。 4.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5.对比烘托,结构优美 6、呼唤美好,劝诫号召 7、景物烘托,情景交融。
常见结尾一
1.照应开头,首尾圆合
例1. 这一天,爸妈从战争到和平,跨越这条鸿沟 是那么的不易,又是那么的容易。吃饭时,我分别 为爸、妈夹了菜,幽幽地说:“请你们记住这一天。 永远永远不忘记。"爸爸妈妈使劲地点了点头。从 他们坚毅的眼神里,我相信,这次他们的诺言将永 远实现。(《记住这一天》结尾)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 寒来。
常见的开头方式二
• 2.修辞扮靓式
(1)巧博喻,形象开阔。 (2)趣比拟,别开生面。 (3)作排比,造势磅礴。 (4)巧设问,引人注意。
• 例1: (1)巧博喻,形象开阔。如: 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 ,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 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 凝固的空气。(《一丝甘醇沁心田》 )
题 记
什么是题记
题记,即在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 前的一段文字。好的题记能吸引读者, 引导读者思考。对题记的要求较为简 单:短短的语句,美美的语言;淡淡 的情感,浅浅的哲理。那么,什么样 的题记才能令人过目不忘,成为文章 的点睛之笔呢?答案只有一个: 让 题记道出作文的灵魂!
例:以“母爱”或“父爱”为话题作文。 风筝升天,禁不住丝线缠绵;大雁南飞, 依然频频回望。岁月易老,世事易变,流逝 的岁月中,不变的是母亲那一生都深情的牵 挂。
作文开 头 要 像 凤 凰 的 脑 袋 一 样 , 漂 亮 、 优 美 。
基本要求
1、接触主题,定好基调 2、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3、新颖生动,引人入胜
常见结尾一
1.照应开头,首尾圆合
例1. 这一天,爸妈从战争到和平,跨越这条鸿沟 是那么的不易,又是那么的容易。吃饭时,我分别 为爸、妈夹了菜,幽幽地说:“请你们记住这一天。 永远永远不忘记。"爸爸妈妈使劲地点了点头。从 他们坚毅的眼神里,我相信,这次他们的诺言将永 远实现。(《记住这一天》结尾)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 寒来。
常见的开头方式二
• 2.修辞扮靓式
(1)巧博喻,形象开阔。 (2)趣比拟,别开生面。 (3)作排比,造势磅礴。 (4)巧设问,引人注意。
• 例1: (1)巧博喻,形象开阔。如: 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 ,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 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 凝固的空气。(《一丝甘醇沁心田》 )
题 记
什么是题记
题记,即在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 前的一段文字。好的题记能吸引读者, 引导读者思考。对题记的要求较为简 单:短短的语句,美美的语言;淡淡 的情感,浅浅的哲理。那么,什么样 的题记才能令人过目不忘,成为文章 的点睛之笔呢?答案只有一个: 让 题记道出作文的灵魂!
例:以“母爱”或“父爱”为话题作文。 风筝升天,禁不住丝线缠绵;大雁南飞, 依然频频回望。岁月易老,世事易变,流逝 的岁月中,不变的是母亲那一生都深情的牵 挂。
作文开 头 要 像 凤 凰 的 脑 袋 一 样 , 漂 亮 、 优 美 。
基本要求
1、接触主题,定好基调 2、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3、新颖生动,引人入胜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中考作文复习ppt课件(67页)

• (1)夏夜的天空,深邃而遥远。月华如水,荡 涤着灿烂的星河。浩瀚的宇宙被夜的画笔涂成一 种颜色,似乎隐隐地飘着淡淡的墨香。
• (2)奶奶悠闲地半躺在一把陈年的竹椅上,一 手抚着我的背,在月光下给我讲着一个又一个陈 年的故事。
• (3)奶奶的故事总有着和别人不同的结局。我 一直想弄明白,楼上王爷爷的《龟兔赛跑》,总 是龟赢兔输,而奶奶的故事结尾,为什么一定要 让小白兔站在领奖台上。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02021/8/102021/8/108/10/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02021/8/10August 10, 2021
• 2016年,以“你是我最_____的人”为题 (“贴 心”“感激”“牵挂”“欣赏” )
• 2017年,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
【命题特点】
(1)命题形式有规律。从近几年作文题的命制来看, 各种命题方式都有所涉及,并且每年变换,但命 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仍占主导地位,而且两者是 间隔进行,也具有开放性,有效地检测了学生的 真实写作水平,尤其是“四选一”的半命题形式 成为热点题型。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式微。
(4)涉及题材较集中。从中考题目来看,题 材基本定位在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确保 每个考生有事可叙,有理可析,有情可抒。 其题材多涉及以下三类:感情类、相互关 系类、自我认知和成长类(题目中多含有 “我”或“我们”)。
【常见问题】
• (1)语言上,过于通俗,口语化严重。 • (2)素材上,过于匮乏,事例不典型。 • (3)结构上,随意松散,思路不清晰。 • (4)立意上,平淡无奇,低俗无深度。
• (2)奶奶悠闲地半躺在一把陈年的竹椅上,一 手抚着我的背,在月光下给我讲着一个又一个陈 年的故事。
• (3)奶奶的故事总有着和别人不同的结局。我 一直想弄明白,楼上王爷爷的《龟兔赛跑》,总 是龟赢兔输,而奶奶的故事结尾,为什么一定要 让小白兔站在领奖台上。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02021/8/102021/8/108/10/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02021/8/10August 10, 2021
• 2016年,以“你是我最_____的人”为题 (“贴 心”“感激”“牵挂”“欣赏” )
• 2017年,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
【命题特点】
(1)命题形式有规律。从近几年作文题的命制来看, 各种命题方式都有所涉及,并且每年变换,但命 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仍占主导地位,而且两者是 间隔进行,也具有开放性,有效地检测了学生的 真实写作水平,尤其是“四选一”的半命题形式 成为热点题型。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式微。
(4)涉及题材较集中。从中考题目来看,题 材基本定位在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确保 每个考生有事可叙,有理可析,有情可抒。 其题材多涉及以下三类:感情类、相互关 系类、自我认知和成长类(题目中多含有 “我”或“我们”)。
【常见问题】
• (1)语言上,过于通俗,口语化严重。 • (2)素材上,过于匮乏,事例不典型。 • (3)结构上,随意松散,思路不清晰。 • (4)立意上,平淡无奇,低俗无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小见大法
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 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 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 。小题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 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 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 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 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 果。
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 长行文字(散文),俱以 意为主。意犹帅也。无 帅之兵,谓之乌合。”
什么是立意
立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 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 中体现,就是确立文章的 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 点)。
立意的技巧:
出胜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面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 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看法。而只有善于思考 的人,才能有新奇独立的感受和心得。 例如,同是看赛跑,人们总是赞美跑在最前 面的人,嘲笑跑在最后面的人。但是鲁迅先生却 赞美“那虽然落后而非跑至终点不止”的人。他把 着眼点放在“不耻最后”者身上,发掘出他们身上 的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 创造有两个要件,一是“创”,二是“造”。 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想出新的;所谓“造” 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构建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然后想办法使之合理化,让别人认为合情合理。
以“良师”为 话题进行立意练习。
风,有自然界的,也有人类 社会的;有可亲可爱的,也 有可憎可恶的。请以“风” 为话题,进行立意练习。
高屋建瓴法
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 也就是要有才识。有了才识,就能 形成 独立之见,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 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全 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识是作文的制高点, 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学立意 不远的主要原因,是局限于自我的狭小天 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 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 淡,流于“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