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1)论文

合集下载

最新-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 精品

最新-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 精品

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杨麟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一、背景根据2019年3月5日颁布的总统令1,美国对包括钢材、长板在内的主要进口钢铁品种采取保障措施,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30不等的关税。

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的最为严厉的贸易限制措施。

和以往出台的保护钢铁产业的贸易救济措施相比,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具有涉及国家众多、被调查产品范围广、保护措施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由于此次钢铁保障措施调查是在世界经济衰退,钢铁生产能力过剩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其调查伊始就遭到了世界主要贸易国的强烈反对。

欧盟、日本、韩国、巴西和中国等国家向提出申诉,要求成立专家小组审查美国此次保障措施调查是否符合的有关规定。

欧盟、日本和韩国等主要钢铁出口国还纷纷拟定了总金额高达数亿美元的贸易报复清单。

美国国内的钢铁产品进口商和下游产业生产商也对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提出了批评,认为其破坏了正常的贸易渠道,并造成了下游产业原材料成本的大幅攀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在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对钢铁保障措施所产生的严厉后果进行修正。

自2019年3月20日钢铁保障措施正式实施以来,美国贸易代表处根据总统令授权陆续共发布了八批钢铁产品豁免清单,对数百种进口钢铁产品豁免适用保障措施2。

二、产品排除在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作用美国在201钢铁保障措施中采取产品排除,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平衡的需要。

与反倾销和反补贴一样,保障措施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其目的是为因国外产品进口而遭受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一国国内产业提供救济。

但是保障措施的调查和实施往往涉及众多利害关系方的利益,除国内产业外,还有被调查产品下游产业的利益、最终消费者集团的利益以及可能受他国贸易报复影响的产业的利益,即公共利益。

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

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

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一、背景根据2002年3月5日颁布的总统令1,美国对包括钢材、长板在内的主要进口钢铁品种采取保障措施,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30%不等的关税。

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的最为严厉的贸易限制措施。

和以往出台的保护钢铁产业的贸易救济措施相比,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具有涉及国家众多、被调查产品范围广、保护措施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由于此次钢铁保障措施调查是在世界经济衰退,钢铁生产能力过剩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其调查伊始就遭到了世界主要贸易国的强烈反对。

欧盟、日本、韩国、巴西和中国等国家向WTO提出申诉,要求成立专家小组审查美国此次保障措施调查是否符合WTO的有关规定。

欧盟、日本和韩国等主要钢铁出口国还纷纷拟定了总金额高达数亿美元的贸易报复清单。

美国国内的钢铁产品进口商和下游产业生产商也对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提出了批评,认为其破坏了正常的贸易渠道,并造成了下游产业原材料成本的大幅攀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在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对钢铁保障措施所产生的严厉后果进行修正。

自2002年3月20日钢铁保障措施正式实施以来,美国贸易代表处(USTR)根据总统令授权陆续共发布了八批钢铁产品豁免清单,对数百种进口钢铁产品豁免适用保障措施2。

二、产品排除在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作用美国在201钢铁保障措施中采取产品排除,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平衡的需要。

与反倾销和反补贴一样,保障措施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其目的是为因国外产品进口而遭受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一国国内产业提供救济。

但是保障措施的调查和实施往往涉及众多利害关系方的利益,除国内产业外,还有被调查产品下游产业的利益、最终消费者集团的利益以及可能受他国贸易报复影响的产业的利益,即公共利益。

实际上,产品排除就是在国内产业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提供了一种利益平衡的机制,在保障措施过于严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下,通过产品排除来弱化保障措施的效果,以取得各利害关系方之间利益的重新平衡。

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启示

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启示

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启示引言2018年,美国宣布对钢铁进口实施保障措施,引起了国际贸易的广泛关注。

这一举措既引起了各国的不满,也对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所带来的启示,以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意义。

背景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是特朗普政府为了保护国内钢铁产业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根据此措施,钢铁进口将面临限制和高额关税,旨在提高国内钢铁产业的竞争力。

然而,这一做法不仅引起了国际贸易伙伴的反对,也对全球贸易环境造成了不稳定因素。

保障措施案的影响国际贸易动荡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的实施引起了各国的忧虑,导致全球贸易环境不稳定。

许多国家对这一举措进行了报复性措施,例如加征钢铁关税、限制美国商品进口等。

随着各国之间贸易纠纷的升级,全球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动。

钢铁产业调整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的实施对全球钢铁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进口受限,美国国内钢铁产业得到了保护,但同时也导致了全球钢铁供应链的混乱。

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得不调整钢铁产业结构,以应对美国保障措施带来的市场波动。

全球供应链重构钢铁产业是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的实施促使全球供应链开始重构和调整。

各国通过与其他贸易伙伴加强合作,寻找新的贸易机会和市场,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这也使得全球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启示与借鉴意义保护主义对所有国家都带来负面影响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的实施证明,保护主义政策并不能真正保护国内产业。

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长期来看,保护主义往往会限制经济增长、扭曲市场机制,甚至可能引发贸易战。

各国应谨慎对待保护主义,寻求合作和共赢的解决方案。

加强国际制度和多边机制的作用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再次凸显了国际制度和多边机制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共同应对,来应对保护主义和贸易争端的挑战。

国际组织和多边贸易机制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可以为各国提供一个公正和透明的平台来解决争端和矛盾。

从美国利用“201”条款限制钢铁进口看WTO保障措施的缺陷

从美国利用“201”条款限制钢铁进口看WTO保障措施的缺陷
之 的理 由,那就 是 “0 ”条 款 属 于 WT 21 O认 可 的美 国国 内 可 以采取 的保 障措施 。 O保 障措 施 是指 当某 项 产 品进 口 WT 急 剧增 长 并造 成 进 口方 面 相 关产 业严 重 损 害 时, 进 口方 政 府 可对 该 进 口产 品 实施 限 制措 施 。 实施 保 障措 施 无 需证 明 进 口产品存 在 倾 销 或补 贴 ,也 就 是说 进 口产 品完 全 可能 是 在 公平 竞 争情 况 下被 进 口的 。保 障措 施 通 常的 形 式为 提 高 保 障措施 必 须 以 非歧 视 的方 式进 行 , 即保 障措施 只针 对 产 品, 不针 对 来 源 。一 个 无论 形 式上 还 是 实质 上都 属于 典 型 的 贸 易保 护主 义 的 举措 , 却 有着 一 件合 法 的 外衣 , 这 不得 不 引发 我 们对 保 障措 施 的 重新 思 考 。
定美 国可以在 出现紧急情势时,偏离贸易协定或条约所规
定 的 义 务 ,实施 贸易救 济 措施 。在 随后 的  ̄9 2 贸易 协 16 年 定 延长 法》 中规 定 :如 果 因美 国的 关税 减 让造 成 了某一 产 品进 口实 际增 长 的事 实 , 而进 口增 长是 造 成或 威 胁造 成 国 内产 业严 重损 害的 “ 重要 原 因 ” 那 么这 个 产业 就 可 以得 到 , 保 障措 施 救 济 。到 了 g 94 贸易 法》 将 g 92 贸易 协 17 年 , 16 年
定延长法》的规定作 了修改,其中最大的修改在于将 “ 重
要 原 因 ” 为 “ 质性 原 因 ” 改 实 ,从而 降低 了产 业 申请 进 口保
障救济的标准 。 与此同时, 国会首次授权总统拥有根据 “ 国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按案例分析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按案例分析
分析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
美 国 钢 铁 保 障 措 施 案 过 程
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从3月20日起将对多种进口钢材征收30%的关税
2002年3月7日,欧盟就美提高钢铁进口关税一事,正式向世贸组织仲裁委员会起诉
2002年3月20日,美国“201条款”正式生效,多个国家钢铁产品出口美国受阻碍
败诉意味着绝对的失败吗?
通过实施保障措施,美国政府获得了钢铁产业的支持,同时,通过维持21
个月的保障措施,美国钢铁产业“无偿地”获得了充分的时间进行产业
调整以适应进口竞争,从而保护了钢铁产业的利益。在撤销钢铁保障措
施时,美国已经实现了其大部分预期目标。
程序游戏
美国在经济上无需承担任何代价。美国及时取消钢铁保障措施可以换 取胜诉成员放弃报复,从而化解了对美国可能受到报复的产业利益的威 胁。
2002年4月,中国等六方要求美终止钢铁保护措施。欧盟建议从6月18日对美国部分 商品征收100%的报复性关税。同年5月,欧盟向WTO提起仲裁请求,要求其设立贸 易纠纷调解委员会对美调查。
2003年7月11日,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专家组裁定美国的措施违反WTO规则。 2003年12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取消保护性钢材进口关税
美国国内汽 车工业滑坡
国内对钢铁 需求少
美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 坚挺
钢铁出口竞 争力不强
国际钢铁 生产能力 过剩
很多国家出 口到美国
需要调整的时间
美国钢铁业认为在 自由贸易中受到了 损害
大量的破产和失 业使得美国的钢 铁业急需调整
B、政治原因大选背景下——利益集团对权力机构的压力
布什的主要智囊Karl Rove说“布什总统可以把钢铁工人从支 持民主党的队伍中剥离出来。这是他的任务,即在十一月的 中期选举中赢回参议院,并且不能让众议院落入民主党的手 中。”

美国钢铁进口保障措施案等案例分析

美国钢铁进口保障措施案等案例分析

美国钢铁进口保障措施案2002年初,美国布什政府宣布动用美国贸易法第201条款,启动紧急进口保障措施,对于外国进口钢材提征80%多的进口关税。

从私人交易角度来看,正当美国政府公布采取紧急进口保障措施之前,有一家中间商与中国某钢材出口公司签订了一笔钢材进口买卖合同,决定买进一批钢材产品并卖给美国某进口方。

就在合同生效并到了履行之际,美国政府对钢材进口实施了保障措施。

问题:运用所学的国际经法知识分析该案例一、国际经济法的三个层次私人之间跨国商事交易关系——跨国钢材进出口合同——违约政府与私人之间跨国经济管制关系——美国政府保障措施——关税国家之间跨国经济交往关系——GATT/WTO多边世界贸易协定体系——保障措施条约二、三个层次的法律问题进出口当事人是否有效?是否是不是违约?出口方如何得到救济?进口方如何抗辩?涉及哪些法律?美国政府的保障措施决定是否符合其国内法?受到影响的国内国外当事人是否可以提出申诉?涉及哪些法律?中国是否可以向美国提出质疑?是否能够从国家间争议角度解决?涉及哪些法律?三、三个层次的法律解决首先,看合同是否成立,涉及到中美合同法规则和国际合同公约,可以认定合同已经有效成立,那么,进口方的行为就属于违约,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但是,进口方可以抗辩,主张美国政府行为构成情势变更,这样,就可能免责。

其次,美国政府采取进口保障措施是基于其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款,其中规定外国进口导致美国相关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其威胁则有权进行调查,如果进口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可以由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建议,由美国总统决定是否采取进口保障措施。

因而,美国政府的做法是有国内法依据的。

至于外国受到影响的私人当事人,根据美国法律,却没有申诉权,所以,无法从美国国内法寻求救济。

第三,中国于2001年底正是加入WTO,中国和美国都是WTO成员,都受WTO协定约束,WTO保障措施协定要求必须证明进口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才能采取保障措施。

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

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

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第一次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被称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案"。

对此案进行认真研究,相信定能使我国政府与企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一、案件基本事实与争端解决程序2002年3月5日,美国布什总统宣布从3月20日起,对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钢坯、钢材等主要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为期3年的保障措施,实行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30%的关税。

一石激起千重浪,美国政府此举激怒了世界主要钢材出口国家与地区。

(一)磋商与专家组的设立1、立案2002年3月7日欧盟向WTO投诉,中国、日本、韩国等成员纷纷支持欧盟的行动,相继向WTO申诉,WTO争端解决机构受理了此案,3月13日就欧盟的申诉正式立案,3月26日为日本立案,3月26日为韩国立案,4月2日为中国立案,4月8日为瑞士立案,4月10日为挪威立案,5月21日为新西兰立案,5月23日为巴西立案。

2、磋商根据WTO《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的规定,在进入专家组审理程序之前,应进行磋商。

为此受影响的成员先后与美国进行了双边磋商,均毫无成果。

3月26日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瑞士和挪威等成员与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机制内进行多边磋商,未能达成任何解决问题的意向。

4月11日至12日,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瑞士和挪威等6方在日内瓦与美方再次进行磋商,要求美国立即终止这种保护主义措施,但磋商仍告失败。

3、设立专家组5月22日,争端解决机构同意将欧盟请求设立专家组审理美国钢材保障措施案列入争端解决机构的议程。

6月3日,应欧盟的请求,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同意设立专家组,并将日本、韩国的请求列入争端解决机构的议程;中国、中国台北、巴西、日本、韩国、泰国、加拿大、挪威、瑞士均表示将作为第三方参与欧盟申请的专家组的调查和审议工作。

新西兰、马来西亚保留选择权。

6月7日,争端解决机构会议同意将中国设立专家组的请求列入争端解决机构的议程。

美国钢铁产品保障措施研究

美国钢铁产品保障措施研究

美国钢铁产品保障措施研究美国钢铁产品保障措施研究近年来,全球钢铁行业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其中包括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全球经济低迷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之一,为了保护国内钢铁工业的利益,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首先,美国对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了关税措施。

在2018年,美国政府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钢铁品种征收了25%的关税,旨在阻止低价钢铁产品涌入美国市场,保护本国钢铁产业的发展。

此举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关注和不满,也导致了全球钢铁贸易摩擦的升级。

其次,美国实施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通过这些调查,美国政府可以对合法进口的钢铁产品进行限制,以防止由于外国政府补贴和倾销行为导致的不正当竞争。

这些调查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法律程序和国际贸易规则,并可能导致对特定国家和企业的制裁和限制。

此外,美国还对部分国家实施了全面进口限制。

例如,美国政府对伊朗、古巴和朝鲜等一些国家禁止了钢铁产品的进口,以限制这些国家的资源和金融渠道。

这些限制措施不仅与钢铁贸易有关,也涉及到了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等多方面的考虑。

然而,美国钢铁产品保障措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首先,关税措施可能导致进口成本增加,进而推高国内钢铁价格,给其他行业和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钢铁贸易的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引发贸易争端和反制措施,进而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为保护本国钢铁产业,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关税措施、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及进口限制等。

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美国钢铁产业的利益,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未来,需要平衡国内产业利益和贸易自由的关系,推动全球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1)论文一、背景根据20XX年3月5日颁布的总统令1,美国对包括钢材、长板在内的主要进口钢铁品种采取保障措施,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30%不等的关税。

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的最为严厉的贸易限制措施。

和以往出台的保护钢铁产业的贸易救济措施相比,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具有涉及国家众多、被调查产品范围广、保护措施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由于此次钢铁保障措施调查是在世界经济衰退,钢铁生产能力过剩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其调查伊始就遭到了世界主要贸易国的强烈反对。

欧盟、日本、韩国、巴西和中国等国家向WTO提出申诉,要求成立专家小组审查美国此次保障措施调查是否符合WTO的有关规定。

欧盟、日本和韩国等主要钢铁出口国还纷纷拟定了总金额高达数亿美元的贸易报复清单。

美国国内的钢铁产品进口商和下游产业生产商也对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提出了批评,认为其破坏了正常的贸易渠道,并造成了下游产业原材料成本的大幅攀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在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对钢铁保障措施所产生的严厉后果进行修正。

自20XX年3月20日钢铁保障措施正式实施以来,美国贸易代表处(USTR)根据总统令授权陆续共发布了八批钢铁产品豁免清单,对数百种进口钢铁产品豁免适用保障措施2。

二、产品排除在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作用美国在201钢铁保障措施中采取产品排除,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平衡的需要。

与反倾销和反补贴一样,保障措施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其目的是为因国外产品进口而遭受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一国国内产业提供救济。

但是保障措施的调查和实施往往涉及众多利害关系方的利益,除国内产业外,还有被调查产品下游产业的利益、最终消费者集团的利益以及可能受他国贸易报复影响的产业的利益,即公共利益。

实际上,产品排除就是在国内产业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提供了一种利益平衡的机制,在保障措施过于严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下,通过产品排除来弱化保障措施的效果,以取得各利害关系方之间利益的重新平衡。

自美国政府启动产品排除措施以来,多达数百种的产品得到了豁免,其主要受益方为欧盟和日本,这有效地缓解了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因201钢铁保障措施所产生的贸易摩擦。

事实上,自美国公布产品豁免清单以来,欧盟和日本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进行贸易报复的计划,而转向争取更多产品豁免的谈判。

三、美国201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与反倾销调查中产品排除的区别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与反倾销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存在如下两点主要区别:(一)法律依据: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调查中产品排除的法律依据在于利益平衡的要求,即平衡要求采取保障措施的国内产业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产品排除既不能妨害已经实施的保障措施的基本目标,同时应考虑国内其他利益集团的要求。

反倾销调查中产品排除的法律依据在于“一种产品一个案件”的原则,即一次反倾销调查只能针对一种产品进行。

为保证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仅在调查机关确定的一种产品的范围内进行,调查机关可以通过审查产品排除的申请,将与被调查产品无关的其他产品排除出调查范围。

(二)实施效果:由于两者的法律依据不同,因此在实施效果上也存在相应的区别。

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是保障措施适用范围的排除,即在决定对被调查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后,再通过产品排除的程序,将特定产品排除在保障措施适用范围之外。

反倾销中的产品排除是调查范围的排除,即在确定了被调查产品后,通过产品排除的程序,将特定产品排除在调查范围之外。

四、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以下是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调查中关于产品排除的几个主要问题,从中可以了解美国产品排除实践的主要依据和法律程序:(一)产生过程:WTO的《保障措施协定》和美国201条款均没有对产品排除做出相关规定。

但在保障措施调查进行的过程中,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处建立了一套程序,允许利害关系方就某一进口钢铁产品提出豁免适用保障措施的申请,条件是该种产品不能从国内产业得到充分的供应3。

根据20XX年3月5日发布的总统令4,美国贸易代表处被授权在保障措施实施后依据已经建立的程序,继续审查利害关系方提出的产品排除申请,正式公告其做出的产品排除决定,并根据其决定修改海关税则号(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以使被排除产品豁免适用保障措施。

(二)法律依据:正如前述,产品排除实践的提出主要是公共利益的要求,即通过产品排除缓和公共利益和国内产业利益之间的矛盾。

但另一方面,产品排除的实践也反映了WTO《保障措施协定》中的“适度保护原则”和“逐步放宽原则”的要求。

WTO《保障措施协定》第5条第1款规定,“一成员应仅在防止或补救严重损害并便利调整所必须的限度内实施保障措施”5。

第7条第4款规定,“在根据第12条第1款的规定作出通知的一保障措施的预计期限超过1年的情况下,为便利调整,实施该措施的成员应在实施期内按固定时间间隔逐渐放宽该措施。

如果措施的期限超过3年,则实施该措施的成员应在不迟于该措施实施期的中期审议有关情况,如适当应撤销该措施或加快放宽速度” 6。

按照上述要求,如果一项保障措施过于严厉,在实践中超出了“防止或补救严重损害并便利调整所必须的限度”,通过实施产品排除,缩小适用保障措施的产品范围,就可以防止出现过度保护的情况。

另外,由于保障措施一般适用期限较长,即使某项保障措施在实施的当时是适当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可能变得过于严厉和不适当,同样可以通过产品排除加以调整。

迄今为止,美国贸易代表处已经分八批公布了数百种进口钢铁产品的豁免清单,同时按照20XX年3月5日总统令,在保障措施的有效期内,美国贸易代表处将根据新的情况继续审查有关产品排除的申请,并在每年3月公布新的产品排除清单。

(三)考虑因素:对产品排除的审查均是根据个案的情况做出的,按照美国商务部的说明,给予产品排除是为了保证美国钢铁产品的消费者可以获得那些美国国内产业不能充分供应的钢铁产品,而且产品排除的决定不应减损对国内钢铁产业的保护,这是美国政府在审查所有产品排除申请的两个基本出发点7。

具体而言,美国贸易代表处和商务部在分析产品排除的申请时会考虑如下因素:(1)目前该产品是否在美国生产;(2)该产品是否有其他替代产品;(3)是否由于质量方面的要求而限制了对国内产品的使用;(4)该产品的库存;(5)是否有即将投产的从事该产品生产的美国,且该投产后可以向市场供应足够数量的产品;(6)其他相关因素。

(四)负责机关和法律程序:虽然总统令仅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处负责产品排除的工作,但实践中有关产品排除的审查工作是由美国贸易代表处和美国商务部共同负责,最终决定是由美国贸易代表处负责公告。

以下是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调查中有关产品排除的主要程序8:(1)申请人向美国贸易代表处提出书面请求9。

申请人包括进口产品的生产商、进口商、消费者或其他利害关系方;(2)如果申请人请求进行某一产品排除的审查,美国贸易代表处为申请人确定审查编号,并发放申请者调查问卷。

如果申请人反对某一产品排除审查,贸易代表处将向其发放反对者调查问卷10;(3)申请人回答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调查问卷答卷;(4)美国贸易代表处会同美国商务部对产品排除的申请和答卷进行审查,必要时与申请人进行会晤讨论提交的资料或要求提供新的资料。

(5)做出正式决定,并由美国贸易代表处公布产品豁免清单。

五、对中国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的借鉴意义与反倾销和反补贴相比较,保障措施是针对不特定国家的(non-selective),因此保障措施影响的国家众多,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而且根据WTO《保障措施协定》第八条的规定,受保障措施影响的缔约国有权要求采取保障措施的国家对其进行贸易补偿,在无法就贸易补偿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还可以对采取保障措施的国家进行贸易报复11。

从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实践来看,产品排除成为美国政府与其主要贸易伙伴进行贸易谈判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美国的钢铁保障措施引起了其主要贸易伙伴欧盟和日本的强烈反对,欧盟和日本均要求美国对其进行贸易补偿,并拟定了数亿美元的贸易报复清单。

但是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美国配合谈判的需要,陆续公布了八批产品排除的清单,将若干欧盟和日本对美出口的重要钢铁产品排除出本次保障措施调查范围之外,通过减轻欧盟和日本钢铁生产商对欧盟和日本政府的压力,美国政府为自己在贸易谈判中赢得了更多的主动性。

实际上,在这八批产品豁免清单发布后,欧盟和日本实际已经放弃了其贸易报复的计划。

中国此次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涉及11大类24种进口钢铁产品,共计84个税则号,涉及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台湾等,上述国家已经与中国政府就此进行了多轮磋商,可以预见在保障措施正式实施后,中国与上述国家之间将产生更大的贸易摩擦。

当然,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自不可与美国同日而语,与这些国家就保障措施举行的贸易谈判中将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果爆发贸易战受损害最大还是中国。

所以如果能够借鉴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中产品排除的经验,就能够实现“维护民族产业利益的坚定性”和“贸易谈判中的灵活性”有效的统一,在未来的保障措施调查中最大限度的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1 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7529 of March 5, 20XX2 有关产品豁免的具体内容可参见美国贸易代表处站::s:///sectors/industry/ 转引自Fact Sheet: Exclusion of Products from Safeguard on Steel Product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ugust 22, 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7529 of March 5, 20XX5 译文引自《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汉英对照》,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贸关系司译,法律出版社,20XX年10月第1版。

6 同上7 转引自Fact Sheet: Exclusion of Products from Safeguard on Steel Products,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ugust 22, 20XX。

8 有关调查程序的规定可参见美国商务部站::s:///steel/exclusion/9 对书面请求内容的具体要求可参见 Federal Register: October 26, 20XX(Volume 66, Number 208)。

10 调查问卷可从美国商务部站获得::s:///steel/exclusion/11 缔约国进行贸易报复的权利同时受《保障措施协定》第八条第3款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