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N60分子是一种单质B.N60分子是一种化合物C.N60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是离子键D.N60分子是一种有机物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种类 B。
物质的质量总和 C。
分子种类 D。
元素的质量2.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正确意义是()。
A。
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B。
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水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D。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3.在4A+5B===4C+6D反应中,已知34gA与8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54gD。
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68 B。
34 C。
17 D。
514.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A。
1、2、3 B。
2、4、1 C。
4、8、2 D。
4、4、15.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
A。
2.5 g B。
3 g C。
5 g D。
6 g6.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
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2S3 C。
FeS2 D。
FeO7.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A。
2H2+O2点燃2H2O B。
2H2O通电2H2↑+O2↑C。
2CO+O2点燃2CO2 D。
H2+Cl2点燃2HCl8.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水受热沸腾、酒精挥发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甘蔗榨成汁2.化学反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响前后〔〕A.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D.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响中的反响物和生成物B.各反响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响的快慢程度D.反响发生所需要的条件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A.氮元素和氧元素B.氢元素和氧元素C.氮元素和碳元素D.氮元素和氢元素5.红磷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图象是〔〕6.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CO+4X====== CH3OCH3+H2O,那么X的化学式为〔〕A.C2H5OH B.H2O2 C.C2H4 D.H27.碳在氧气中燃烧,以下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2gC和9gO2生成11gCO2 B.3gC和8gO2生成11 gCO2C.4gC和7gO2生成11gCO2D.5gC和6gO2生成11gCO2点燃8.化学方程式3Fe + 2O2 ====Fe3O4可读作〔〕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9.某纯洁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M不稳定B.M是化合物C.M中含有水D.M由四种元素组成10.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水平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Mn :55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
飞机上使用的氧气发生器以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3)为产氧剂。
氯酸钠能产生氧气的原因是其含有( ) A .氧元素 B .氧分子 C .氧原子 D .氧离子2.我国火法炼铜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固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CuO=====高温2Cu +CO 2↑,从该化学方程式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反应条件是高温 B .生成物有一种 C .反应速率较慢D .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g +O 2=====点燃HgO 2 B .2C +O 2=====点燃2CO C .2H 2↑+O 2↑=====点燃2H 2OD .P +O 2=====点燃P 2O 54. 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 C 2H 6O +b O 2=====点燃c CO 2+d H 2O 。
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a +b =c +d B .2a =c C .3a =dD .a +2b =2c +d5.在反应A +3B===2C +3D 中,已知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 与一定量的B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 ,则生成C 的质量为( ) A .9.6 g B .8.8 g C .6.8 gD .4.4 g6.一氧化氮呼气测定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一氧化氮在空气中极不稳定,很容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其反应原理为2NO+O2===2N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氧化反应B.该反应读作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由此反应可知所有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会变D.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质量比为1587.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独立建立空间站的国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 1.(2011•溧阳市模拟)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 )A .30gB .50gC .l00gD .150g2.某同学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中,利用右图装置做了“空瓶生烟”的化学小魔术。
操作步骤如下:(1)将软塑料瓶中充满氨气,用胶塞塞紧。
(2)用注射器取一定量的浓盐酸。
(3)把注射器针头穿过胶塞,缓缓向瓶中注入浓盐酸,观察到空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 HCl NH 4Cl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NH 4Cl 为白色固体 ②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③会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3.3.0g 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 CO 2 和 1.8g H 2O 。
则下列对该物质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 .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4.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围观过程,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二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生成物乙属于单质B .该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是氯化物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D .该反应反应前后个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5.化学反应C+H 2O −−→−高温H 2+CO 中的还原剂是 A .C B .H 20 C .H 2 D .CO6.有一份铁粉与铜粉混合物样品,为了了解其组成,某同学取20g 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为6g .试计算:(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2)产生氢气的质量.7.反应:A +3B =2C ,若7 g A 和一定量B 完全反应生成8.5 g C ,则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 .14∶3∶7 B.28∶2∶17 C.1∶3∶2 D.无法确定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 、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X Y Z Q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1 10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分解反应B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 .X 的待测值为零D .若Q 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9.60g铁、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蒸干得到156g固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为防止煤气泄漏使人中毒,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乙硫醇,乙硫醇的化学式为C2H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 的化学式为()A. SO2B. SO3C. H2SD. H2SO32.在空气中煅烧黄铁矿的主要反应为4FeS2+11O22X+8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的化学式是Fe2O3B. SO2中含有氧分子C. SO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D. FeS2中铁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为7:83.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模拟图,“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不可再分B.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个数不变C. 该反应生成了两种新的分子D. 参加该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3∶2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5.已知:3CO+Fe2O3 2Fe+3CO2,向装有20gFe2O3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CO,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CO是氧化剂B. 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15.2gC. 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6.5gD. 参加反应的Fe2O3占原总质量的80%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B. 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C.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7.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B.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 稀盐酸去除铁钉锈渍有气泡产生D. 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8.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 .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变小C .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D .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变大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 .①④⑥B .①③⑤⑥C .①②⑥D .②③⑤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P +O 2=====点燃P 2O 5B .H 2O 2=====MnO 2H 2↑+O 2↑C .2H 2O=====通电2H 2↑+O 2↑D .Mg +O 2=====点燃MgO 24.从化学方程式4P +5O 2=====点燃2P 2O 5总结出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①反应条件是点燃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备:3SiO 2+6C +2X=====高温Si 3N 4+6CO ,此化学方程式中X 的化学式是( )A .N 2B .SiC .NOD .CO 26.在化学反应A 2+BC===B +A 2C 中,反应物BC 与生成物B 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若2 g A 2和80 g BC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 2C 的质量为( )A .64 gB .18 gC .80 gD .9 g7.在“2A +3B===2C +4D”的反应中,已知8 g 物质A 完全反应生成11 g 物质C和9 g 物质D 。
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64B .48C .32D .608.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
(15题)1、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 ( )2、化学方程式不能表达的信息是()A.化学反应的速度B.反应物与生成物C.反应的条件D.物质间的质量关系3、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菌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
下图为过氧乙酸的结构式,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D.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根据该化学方程式无法获取的信息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反应所需条件C.反应物的颜色和状态 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5、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比为3∶1C.生成物丙和丁均为氧化物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6、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Q P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8、化学方程式C+O2CO2可读作()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1个碳加1个氧气等于1个二氧化碳D.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说法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煤炭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减轻B .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大C .同温同压下,1 L 氢气与1 L 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 L 氯化氢气体D .完全电解20 g 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仍然是20 g2.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O 2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CO 2的是( )A .CH 4B .NH 3C .木炭D .CO3.O 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 3,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总数B .分子种类C .元素种类D .物质的总质量4.利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进行材料的加工与生产是空间站的重要应用,如制备砷化镓(GaAs)的生产成本只有地球上的1%。
制取砷化镓的化学原理为(CH 3)3Ga +AsH 3===CaAs +n CH 4,该反应中n 的值是( )A .4B .3C .2D .1 5.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CO 2和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B .该物质一定不含氧元素C .该物质是由CO 2和H 2O 组成的D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6.下列有关反应2CO +O 2=====点燃2CO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就生成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混合就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 .2 g 一氧化碳和1 g 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 g 二氧化碳7.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结构观——O 2和O 3都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B .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不变C .能量观——出现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 .转化观——若燃烧后有水生成,则可燃物中一定含氢元素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电解水:2H 2O===2H 2↑+O 2↑B .碳在氧气中燃烧:C +O 2=====点燃CO 2↑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 +O 2=====点燃MgO 2D .乙炔(C 2H 2)在氧气中燃烧:2C 2H 2+5O 2=====点燃4CO 2+2H 2O9.在反应2A +B 2===2C 中,21 g A 和足量B 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 g C ,已知B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26B .28C .30D .3210.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D )
A .物质的总质量
B .元素种类
C .原子数目
D .分子数目
2.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 2+O 2=====点燃
2H 2O 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D )
A .氢加氧等于2个水
B .2个氢加1个氧等于2个水
C .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D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 、CO 2和H 2O 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D )
A .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 .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
4.(2016·河北)“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 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13O 2=====点燃8CO 2+10H 2O 。
燃料X 的化学式为( B )
A .C 3H 8
B .
C 4H 10 C .CH 3OH
D .C 2H 5OH
5.铜丝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B )
6.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是( C )
A .2KClO 3=====MnO 2△
2KCl +3O 2↑ B .S +O 2=====点燃
SO 2 C .Mg +O 2===MgO 2 D .4P +5O 2=====点燃2P 2O 5
7.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 .Fe +O 2=====点燃Fe 3O 4
B .2H 2O===2H 2↑+O 2↑
C .2Fe +3CuSO 4===Fe 2(SO 4)3+3Cu
D .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8.(2015·乐山)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乙比甲原子总数减少
D .甲、乙分子总数不变
9.(2016·泉州)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