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报告2009-2010之三、2010-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预测
2009年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2009年1季度)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编写说明医药行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领域,医药产品的需求具有刚性。
在政策拉动和供大于求双重作用下,我国医药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较去年同期有显著提升。
2009年1~3月,我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77.82亿元,同比增长37.20%,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70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制造业投资总额增速高9.90个百分点。
2009年1~2月,我国医药行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医药行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增速自8月份以来有所减缓,这种态势仍在延续,并呈现扩大趋势。
2009年1~2月,我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151.84亿元,同比增长17.8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07个百分点。
2009年1~2月,在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医药行业克服外需大幅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利润增幅居各工业行业之首,体现出医药行业的良好防御性。
事实上,近年来医药行业的利润波动幅度,也小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整体波动幅度,在下游消费品行业中名列前茅。
2009年1~2月,我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03.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06亿元。
根据政府规划未来三年投入医疗改革的资金将达到人民币8500亿元,政府主导下的卫生投资加大,将增加医药行业新的需求,而医疗保障体系覆盖范围扩大,将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总之,新医改的推行势必会带来医药市场容量的扩大,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从而进一步保证2009年我国医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信息网目 录Ⅰ 2009年1季度医药制造业运行情况 (1)一、行业规模 (1)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1)三、产销情况 (2)四、成本费用结构 (3)五、盈利情况 (4)六、行业运营绩效 (5)(一)成长能力 (5)(二)盈利能力 (6)(三)偿债能力 (6)(四)经营能力 (7)七、企业景气指数 (7)七、投资情况 (8)Ⅱ 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9)一、化学原料药 (9)(一)累计生产情况 (9)(二)月度生产情况 (10)二、中成药 (11)(一)累计生产情况 (11)(二)月度生产情况 (11)Ⅲ 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 (12)一、医药品 (12)(一)出口情况 (12)(二)进口情况 (13)中国经济信息网(三)贸易平衡 (14)二、抗菌素(制剂除外) (15)(一)出口情况 (15)(二)进口情况 (15)(三)贸易平衡 (16)三、抗菌素制剂 (17)四、中式成药 (18)Ⅳ 2009年1季度重点地区医药行业运营情况 (19)一、重点地区产业运营状况 (19)(一)产品销售收入 (19)(二)利润 (19)(三)亏损面 (19)(四)亏损深度 (20)二、重点地区产品生产情况 (21)(一)化学原料药 (21)(二)中成药 (22)Ⅴ 2009年1季度医药行业市场竞争状况 (23)一、企业规模结构 (23)(一)产品销售收入 (23)(二)利润 (23)(三)亏损企业亏损额 (24)(四)亏损面 (24)(五)亏损深度 (25)二、经济类型结构 (26)(一)产品销售收入 (26)(二)利润 (27)(三)亏损企业亏损额 (27)中国经济信息网(四)亏损面 (28)(五)亏损深度 (29)Ⅵ 2009年1季度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30)一、新医改方案将对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 (30)(一)政府投入增加振兴行业发展 (31)(二)医疗保障扩容拉动行业需求 (31)(三)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 (31)(四)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规范 (32)二、《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鼓励行业创新 (32)三、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提升行业集中度 (33)四、出口退税政策对行业出口拉动不明显 (33)五、中医药行业继续受到政策促进和扶持 (34)六、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影响国内原料药市场格局 (34)Ⅶ 2009年1季度医药行业要闻回顾 (35)一、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升级战略机遇期来临 (35)二、多项医药卫生政协提案办复 (35)三、我国已形成基本完善的药械检验检测体系 (35)四、32家医药企业入围中国潜力企业200强 (36)五、我国仿制药注册申请数量大幅下降 (36)六、基本药物目录征求意见进入尾声 (36)七、“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启动 (37)八、我国成立医院医保管理专业委员会顺应深化医改需求 (37)九、医改方案新变化:基本药物定价与生产环节或将调整 (38)十、今后三年中央财政将向医药领域投入3300余亿 (38)十一、我国首个基因工程制药国家级孵化基地2010年投产 (39)中国经济信息网附录 (40)一、行业说明 (40)二、指标及公式解释 (40)图表目录图表 1 2009年1~2月医药制造业产业规模情况...................................................1 图表 2 2009年1~2月医药制造业资本/劳动密集度情况......................................2 图表 3 2009年1~2月医药制造业产销情况...........................................................2 图表 4 2009年1~3月医药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3 图表 5 2009年1~2月医药制造业成本费用情况...................................................4 图表 6 2009年1~2月医药制造业成本费用结构...................................................4 图表 7 2009年1~2月医药制造业盈利情况...........................................................5 图表 8 2009年1~2月医药制造业成长能力...........................................................5 图表 9 2009年1~2月医药制造业盈利能力...........................................................6 图表 10 2009年1~2月医药制造业偿债能力...........................................................6 图表 11 2009年1~2月医药制造业经营能力...........................................................7 图表 12 2009年1季度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8 图表 13 2009年1~3月我国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8 图表 14 2009年1~3月我国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9 图表 15 2009年1~3月我国化学原料药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9 图表 16 2009年1~3月我国化学原料药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10 图表 17 2009年1~3月我国中成药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11 图表 18 2009年1~3月我国中成药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12 图表 19 2009年1~3月我国医药品出口情况.........................................................12 图表 20 2009年1~3月我国医药品进口情况.........................................................13 图表 21 2009年1~3月我国医药品贸易平衡情况.................................................14 图表 22 2009年1~3月我国抗菌素(制剂除外)出口情况.................................15 图表 23 2009年1~3月我国抗菌素(制剂除外)进口情况.................................16 图表 24 2009年1~3月我国抗菌素(制剂除外)贸易平衡情况.........................16 图表 25 2009年1~3月我国抗菌素制剂进口情况. (17)图表262009年1~3月我国中式成药出口情况 (18)图表272009年1~2月我国医药制造业分省市运营状况 (20)图表282009年1~3月我国化学原料药分地区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21)图表292009年1~3月我国中成药分地区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22)图表302009年1~2月我国医药制造业分企业规模运营状况 (25)图表312009年1~2月我国医药制造业分经济类型运营状况 (29)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经济信息网Ⅰ 2009年1季度医药制造业运行情况一、行业规模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从2008年2月不断下降。
2009年3季度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2009年3季度)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编写说明2009年1~9月,我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19.48亿元,同比增长37.80%,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70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制造业投资总额增速高10.10个百分点。
医药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2.46%,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18个百分点。
2009年1~8月,我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483.89亿元,同比增长17.9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84个百分点。
8月末,我国医药制造业资产总计为8459.47亿元,同比增长13.94%,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12个百分点;企业数为649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28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147.9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17万人。
2009年1~8月,我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529.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1.00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9.09亿元,同比增长6.4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9个百分点。
8月末,我国医药制造业亏损面为19.1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10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5.4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32个百分点。
2009年3季度,医药行业利好政策接踵而至。
在各相关部委的推动与配合下,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国家基本医药目录和价格总体成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向纵深挺进;作为《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第四个配套文件,《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的出台将有利于我国医药行业的良性发展;药品再注册工作的全面开展,作为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深入和延续,将促进我国药品市场的优胜劣汰;2010年版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核心,目前正式编制完成,将全面提升中药标准,从而保障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9年4季度,世界经济增长将由负转正,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也会更加明确,在此背景之下,医药行业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平均
1.324785
2.784944
3.566162
Page 23
行业平均财务指标
发展能力 稀释每股收 净资产收益 应计项目 可持续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利润总额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益增长率 率增长率 医药制造业 1.69E+08 0.8225163 0.1370206 1.123024 生物制品业 1.47E+08 0.3182148 0.1836407 0.2956687 药品及医疗器 0.4854989 1.25E+08 0.1615004 0.2437537 械批发零售业 0.8390515 0.7391692 卫生、保健、 9.85E+07 0.1855078 护理服务业 0.9215929 0.6838877 行业平均 1.61E+08 0.1501982 0.3959019 0.2360435 0.2393192 0.2397145 0.3129118 0.2919681 0.1645857 -0.360613 0.3170428 0.6829683 0.4797809 0.2423301 0.2820177 0.2917504 0.0665798 0.7201526 0.3839905 0.4257961 0.4143509 0.188252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
Page 8
国民经济机构调整与行业发展
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结构优 化的对策涉及到的医药行业内容如下:
1、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在技术研发和税收优惠方面,锁 定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 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新的产业和增长点。 提高我国在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巩固我国在中医药领域的技术优势,并促 进其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热点报告(12-4)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2012.2.《目录》摘要1. 生物制药:技术基础和产业链2. 国内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3. 发展瓶颈:不发达的周边生态系统4. 突破口:高端仿制药和CRO5.结论和建议作者:李刚首席研究员林瑞明首席研究员审阅:刘晋硕首席研究院《摘要》生物制药(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兴起的,以基因重组、单克隆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制药技术。
与传统行业类似,生物制药产业也由研发、测试、上市销售三个阶段组成。
但与传统化学药产业由大型药企所垄断不同,生物制药领域内的创业型企业借助技术基础不同形成的进入壁垒,异军突起,形成了以企业间联盟为主的独特产业格局。
目前,国内的生物制药行业虽然规模仍然较小,集中度较低,但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上游的研发环节聚集了一批中小型企业,主要为其他大型药企提供研发服务。
在生产环节,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但结构不均衡,出现低端药物产能过剩,高端药物产能不足的现象。
下游流通销售是产业链相对薄弱的环节,但随着政策管制的逐步放开,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较不发达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周边产业配套等成为制约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这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有欠缺;第二,监管制度不完善,各部门职责不清,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第三,金融工具不够用、不合用,具体表现为过于依赖风险投资;第四,产业周边体系不成熟,上游基础研究仍然薄弱,下游销售渠道限制较多,医保等配套仍不完善等。
就目前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产品仍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高端仿制药和 CRO 是最有希望在短期内取得关键性突破的环节。
这两者的共同点包括需求增长较快、前景明朗,国内的成本优势明显,并且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的积累。
不同之处在于,CRO 未来市场规模可能较为有限,对整体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较弱,而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较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
2010年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总报告.pdf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上市、首家通过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认证的咨询公司。 本报告归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提供给其它单位或个人。
2009-2010年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总报告
4、研发基础薄弱、核心竞争缺失 ...............................................................22 (三) 重点省市发展概要......................................................................................22
二、2009年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概述...........................................................................15 (一) 发展现状 ....................................................................................................15 1、产业规模 ...............................................................................................15 2、产业结构 ...............................................................................................16 3、产业环境 ...............................................................................................17 (二) 基本特点 ....................................................................................................19 1、机遇挑战并存、增长势头强劲 ...............................................................19 2、产业融合加速、创新能力增强 ...............................................................20 3、国际合作加强、外贸运行良好 ...............................................................21
2009-2010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研究与投资分析报告

2009-2010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研究与投资分析报告《2009-2010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研究与投资分析报告》2009年,从国内外市场变化来看,生物医药产业属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领域之一。
数据显示,全球生物产业以每5年翻两番的速度增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很大。
初步估算,到2020年我国医药卫生相关产业的产值将达到4万亿元左右,加上相关生物产业,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左右,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
加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要求。
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将重大新药创新列入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创新药物研发、药品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新药孵化基地建设和新药关键技术研究,以提高中国制药业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至关重要。
因此,尽快整合现有医药企业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是我们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向制药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发展生物制药产业,要立足市场需求,实施品类战略,保增长,促发展。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营销已经进入品类战略阶段,依靠存于消费者心中的价值定位来销售产品,因此,医药行业营销竞争实质是“品类”之争,成功品牌的共性都是特定品类的优秀代表。
我们坚信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只要坚持“品类第一、品牌第二”发展战略就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赢得宝贵的发展机遇!在生物制药细分市场层面,国内基因制药、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4大细分产业在经历10多年技术进步、行业规范和洗牌之后,一批懂市场、重科研、富有活力的民营、国有生物医药企业迅速成长,国家对该产业的扶持必然通过这些龙头企业来完成;在资本市场层面,概念性投资的泡沫消退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相对较高的成长性将被市场逐渐认同。
本研究咨询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商务部、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生物医药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现状、竞争格局、投资特性、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分析了细分生物制药的产销状况及发展预测,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将面临的冲击与企业的应对策略等。
十八大以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成就 综述 回顾 总结(一)

十八大以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成就综述回顾总结(一)前言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将回顾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这段时间内取得的成就,并对其进行综述。
正文科研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加大科研投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生物医药科研的发展,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科研机构等措施,提升了科研水平。
•强化创新能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逐渐从跟随者转变为创新者,取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产业升级•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高水平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的建设,提升了产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完善药监体系:通过加强药品监管,提高药品质量,增强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增强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吸引了大量国际优秀科研人才,提高了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打造世界领先企业: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通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世界领先企业之一。
市场需求推动产业蓬勃发展•政策支持推动市场: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研发、拓展市场,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市场需求迅速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生物医药产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结尾回顾十八大以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通过科研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合作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继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科研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加大科研投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生物医药科研的发展,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科研机构等措施,提升了科研水平。
•强化创新能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逐渐从跟随者转变为创新者,取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分析报告1. 概述本报告旨在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
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和生产医药产品的产业,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发展历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起初,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主要依赖进口药品,但随着科技进步以及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开始崛起。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国产药品占据了市场的一定份额。
3. 发展现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呈现出以下特点:- 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我国人口众多,人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创新。
- 企业竞争力提升:国内一些生物医药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企业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 创新能力增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加大了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在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
- 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国际合作对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 挑战与机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机遇:- 技术水平仍需提高:虽然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技术水平仍需提高。
- 异质化竞争加剧:随着生物医药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异质化竞争。
- 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总的来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技术水平,优化政策环境,以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三、2010-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预测
(一) 影响因素
1、有利因素
(1) 国家产业政策利好
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推动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高速增长。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面向健康领域的重大需求,把生物医药作为生物产业的重点来推进,大力加强生物制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并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专项。
(2) 技术创新进步显著
近几年,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随着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中国生物医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必将大幅度提高。
未来几年,中国将针对肝炎、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开发近20种具有自主产权的新药,这些成果的取得将会推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3) 市场需求巨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生物医药市场,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直接推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13多亿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生物制药产业
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以重组人干扰素为例,据统计,其治疗的主要适应症患者众多,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
1.2亿人,乙肝患者有3000万人,丙肝患者有1000万人,结核患者超过450万;而且中国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对新生物医药的需求非常迫切。
随着城市化推进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也将对生物医药产生新的需求。
2、不利因素
(1) 全球化战略造成国内民族药业面临挑战
从世界医药经济的运行情况看,跨国企业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竞争热点就是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跨国公司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中国民族药业发展更
w
w w .a r
t s p d f .c o
m T
h i s P D F h a s b e e n m o d i f i e d u s i n g a d e m o v e r s i o n o f A R T
S P D F
s o f t w
a r e
29加困难。
这对中国医药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在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的同时,外商独资企业将成为主导,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上升,同时跨国企业将研发中心也搬到中国,使得专利药生产和科研本土化的进程加快,对国内制药企业将产生一些影响,也将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
(2) 国内研发能力整体依旧薄弱
发达国家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产值的比重都在10%以上,而中国2007年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支出约为8.9亿元,只有美国辉瑞公司的1/10,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的1/8,占生物医药工业产值的比重仅为1.7%;从知识产权看,2008年,在欧盟、美国生物技术专利中,美国占54.6%,日本占10.3%,韩国占1.4%,而中国生物技术领域获专利授权仅占0.7%。
中国的生物医药市场具有国际专利的新药并不多,大多是买进专利或者生产国外专利已经过期的药物,原创药物的研发非常薄弱。
中国高新生物技术水平总体低下,绝大多数领域的技术制高点为发达国家所控制。
据统计,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有。
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占60%-90%。
由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
技术,中国不少行业处于产业技术“空心化”的边沿。
没有原创科技,就没有将来能引领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3) 资本问题突出,行业短期利益最大化问题严重 近年来,受药品降价、原料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风险投资者越来越不愿承担风险,而是将注意力转到处于研发后期较为成熟的生物医药产品上,直接影响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利润水平,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增速下降。
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联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发布《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6》。
该报告表明,自2002年以来,近5年中国共有1080家企业吸引创业投资50亿美元,但生物医药产业
只占融资总额的5.2%。
中国的生物医药板块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资本市场上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萎靡,第二是企业整体的行为以短期利益为主,而以原创科技为主体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是基于中长期发展战略。
国内做研发的机构及一些生物公司资金短缺,研发及成果转化很困难;与此同时,投资公司却因投资周期过长、看不到明确前景、找不到下家等原因不敢轻易注资。
w
w w .a r
t s p d f .c o
m T h
i
s P D F h a s b e e n m o d i f i e d
u s i n g a d e m o v e r s i o n o f A R T S P D F s o f
t w
a r e
30(二) 产业规模预测
生物医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前景看好。
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仍然笼罩,而世界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寻求着重重阴霾下的一缕阳光。
各大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企业也不例外,尽管对资金充足的制药业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如其他行业那么严重,但药品研发业务却遭到了冲击。
制药公司在药品研发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2010-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到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达到1750亿元,年均增长保持在27%左右。
图8 2010-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0,02 (三) 产业结构预测
2010-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整体规模将呈现快速稳定增长,四种主要生物医药产品发展趋势预测如下:血液制品由于中国目前出现的人血白蛋白供应紧张问题,预计国家将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行业发展;疫苗产品属于国家重点监管范围,但是随着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力度的加大,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诊断试剂在中国属于新兴行业,中国2000年颁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将新型诊断试剂生产作为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诊断试剂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国的诊断试剂产业正
w
m T h
i s P D F
h a s t w
a r e
31面临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历经多年发展,中国诊断试剂企业规模都偏小。
预计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的特点;中国基因工程药物目前的特点是“药好、价高、市场小”,而且目前中国的基因药品以仿制为主,自主创新力度还需加强,预计未来发展趋势平稳。
图9 2010-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结构预测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0,02
w
w T
h i s P D F
h a s b e
e n m
o d i f i e
d u s
i 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