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 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朗读第二节,思考: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对上节诗的总结 下面的诗句开始 出现亮色和激情。
“飞天”是宗教传说中能在天空飞舞的 神,在民间备受尊敬,寄托着淳朴百姓 对生活的祈愿。
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节中写了哪些意象呢? 2.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朗读第三节,思考: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 ▲
本节感情有什么变化?
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 与上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诵读指导
第1节:长句式,多节拍,仿佛是一首从低 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
向祖国的深情诉说,节奏舒缓,语调深沉。
第2节:诗句简短急促,情绪强化深切。
舒婷《神女峰》及赏析

舒婷《神女峰》及赏析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舒婷,原名龚佩瑜,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舒婷《神女峰》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神女峰舒婷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诗作赏析: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舒婷发表《致橡树》以后四年,又有《神女峰》面世。
《致橡树》通过“木棉”对“橡树”的倾诉,表现了对独立平等、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观念的呼唤。
而《神女峰》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由巫山神女峰触发的灵魂惊悸写起。
神女峰凝结着许多内涵不同的爱情故事,而这首诗主要取意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峰》。
两赋写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树立了永远忠贞于他的志节。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却终于理性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不再与别人恋爱。
沿着这一逻辑,民间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
于是,神女峰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
诗歌一开始就展现的意向是;:船到神女峰前,游客们向石像挥舞起各色手帕,对这一偶像狂热的崇敬,表现出在传统道德的强大磁场中,人们思维习惯和感情趋项的顽固惯性,然而觉悟者还是有的,她收回挥舞的手臂,捂住眼睛搽拭泪水--她分明觉察了神女偶像的可悲性。
舒婷《致橡树》的女性意识解读

舒婷《致橡树》的女性意识解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舒婷被誉为“女性诗人之典范”。
她的诗作中融入了大量的女性意识,探讨了女性在家庭、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困惑和挣扎。
她的《致橡树》被誉为“中国现代女性诗歌的经典之作”,在其中她对女性的思考和感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本文将对《致橡树》中的女性意识进行解读,探讨舒婷如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女性处境的认识和思考。
我们需要了解《致橡树》的整体内容和背景。
这首诗是舒婷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写的一首抒情诗,首次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
舒婷以橡树作为自己的化身,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和感受。
在这首诗中,她将女性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困扰表达得深刻而真实,从而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舒婷在《致橡树》中还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和束缚。
她写道:“你的泪水,未必值得/ 你的生长,有何结果”。
这句话反映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束缚和限制,她们在婚姻中往往需要忍耐和承受,而最终却未必能得到相应的收获和回报。
在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低下,婚姻往往是父母包办的,女性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的权利。
而在现代社会,虽然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在婚姻和家庭中仍然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压力,需要付出更多的牺牲和忍耐。
舒婷通过《致橡树》展现了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和被动,使人们对于女性的处境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舒婷在《致橡树》中还反映了女性对于自我解放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她写道:“你有你的硬,难捱的心痛/ 你只是在阴雨之后/ 撑起沾满濡泪的太阳”。
这里,“硬,难捱的心痛”表达了女性在婚姻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压抑,而“撑起沾满濡泪的太阳”则暗示了女性对于自我解脱和追求自由的向往。
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公平和歧视。
面对这样的压力和困难,女性需要勇于自我解放,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舒婷通过《致橡树》表达了对于自由和幸福的渴望,鼓舞了许多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舒婷的《致橡树》是一首充满女性意识的抒情诗歌,通过橡树这个形象,深刻而真实地展现了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的迷茫和困惑。
舒婷我的祖国

诗人将克制不住旳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旳 壮丽誓言。愿以自己旳血肉之躯去取得她旳 “丰饶”“荣光”和“自由”,去实现她旳伟 大理想。强烈旳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尚旳 献身精神,使诗旳思想为之升华。
归纳概括各诗节旳大意:
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旳贫困、落后 旳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旳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旳祖国
这种感情旳?
第三诗节中旳感情色彩由悲痛愁苦一变 而欣喜亢奋。
诗人用旳意象有“簇新旳理想”“古莲 旳胚芽”“挂着眼泪旳笑涡”“新刷出 旳洁白旳起跑线”“绯红旳黎明”等, 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旳状 态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旳感情 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旳了解
概括本节内容。
第四诗节中抒发旳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 加强,感情到达了高潮。
写作背景
《祖国啊,我亲爱旳祖国》刊登于1979年7 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旳第一 种春天。诗人把心中压抑旳激情化作了 对祖国新兴旳讴歌。
祖国呵,我亲爱旳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旳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旳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旳矿灯 照你在历史旳隧洞里蜗行探索 我是干瘪旳稻穗;是失修旳路 基 是淤滩上旳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旳肩膊 —— 祖国呵!
舒婷旳诗喜欢借助于某些富有特色旳意象,给出她对生活思 索旳答案。我们能够看一首她旳另一篇为人称道旳诗作:借 助于什么意象,抒发了怎样旳情感?
《致橡树》
致橡树
舒婷
我假如爱你——
绝不像攀援旳凌霄花,
借你旳高枝炫耀自己;
我假如爱你——
绝不学痴情旳鸟儿,
为绿荫反复单调旳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凉爽旳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长你旳高度,烘托你旳威仪。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及赏析

【导语】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
她的诗注重⾃我表现,追求⼼灵的⾃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道主义为核⼼的⼈⽣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处境的关怀。
她的诗富于想象,⽽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些常常被⼈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暗⽰、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蜗⾏摸索 我是⼲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亿分之⼀, 是你九百六⼗万平⽅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诗作赏析:⼀颗拳拳的⾚⼦之⼼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旨在表达诗⼈对祖国的⼀种深情。
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有⼥⼉对祖国艾艾的不满与献⾝的真情。
全诗⽴意新颖,感情真挚,⼀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个别致的⾓度来吟唱祖国的歌。
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挣脱”,诗⼈以⾚⼦的⽬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之⼼,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舒婷的爱情诗摘抄【三篇】

【导语】舒婷(1952年-),原名龚佩瑜,中国⼥诗⼈,出⽣于福建龙海⽯码镇,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物,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北岛、顾城、梁⼩斌等以迥异于前⼈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股“朦胧诗”⼤潮。
下⾯是⽆忧考整理的舒婷的爱情诗,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 1、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枝炫耀⾃⼰;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只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像险峰,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
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
——舒婷《致橡树》 2、我必须做你近旁的⼀株⽊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每⼀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听懂我们的⾔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像⼑,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像英勇的⽕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终⾝相依这才是伟⼤的爱情坚贞就在这⾥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下的⼟地——舒婷《致橡树》 3、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肩头痛哭⼀晚。
——舒婷《神⼥峰》 4、让我做个宁静的梦吧,不要离开我,那条很短很短的街,我们已经⾛了很长很长的岁⽉。
——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 5、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舒婷 6、因为是情绪,所以应是⽆迹可寻。
——舒婷《秋天的情绪》 7、我希望她和我⼀样胸中有⾎⼼头有伤不要什么花好⽉圆不要什么笛短箫长要穷,穷得象茶苦中⼀缕清⾹要傲,傲得象兰⾼挂⼀脸秋霜——舒婷《我希望》 8、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枝炫耀⾃⼰;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舒婷《致橡树》 9、道路已经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在⽉光⾥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舒婷的诗【五首】

【导语】舒婷(1952年-),原名龚佩瑜,中国⼥诗⼈,出⽣于福建龙海⽯码镇,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物,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北岛、顾城、梁⼩斌等以迥异于前⼈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股“朦胧诗”⼤潮。
【向北⽅】 ⼀朵初夏的蔷薇 划过波浪的琴弦 向不可及的⽔平远航 乌云像癣⼀样 布满天空的颜⾯ 鸥群 却为她铺开洁⽩的翅膀 去吧 我愿望的⼩太阳 如果你沉没了 就睡在⼤海的胸膛 在⽔母银⾊的帐顶 永远有绿⾊的波涛喧响 让我也漂去吧 让阳光熨贴的风 把我轻轻吹送 顺着温暖的海流 漂向北⽅ 【北戴河之滨】 那⼀夜 我仿佛只有⼋岁 我不知道我的任性 要求着什么 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 引我⾛向沙滩 在那⾥温柔的风 抚摸着⽑边的⽉晕 潮有节奏地 沉没在⿊暗⾥ 发红的烟头 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 你嘲弄地⽤⼿指 捺灭那躲闪的⽕星 突然你背转⾝ 掩饰地 以不稳定的声⾳问我 海怎么啦 什么也看不见你瞧 我们⾛到了边缘 那么恢复起 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 回到冰冷的底座上 献给时代和历史 以你全部 ⽯头般沉重的信念 把属于你⾃⼰的 忧伤 交给我 带回远远的南⽅ 让海鸥和归帆 你的没有写出的诗 优美了 每⼀颗⼼的港湾 【往事⼆三】 ⼀只打翻的酒盅 ⽯路在⽉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 遗落⼀只映⼭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指轻轻衔在⼝中 在脆薄的寂静⾥ 做半明半昧的梦 【初春】 朋友,是春天了 驱散忧愁,揩去泪⽔ 向着太阳微笑 虽然还没有花的洪流 冲毁冬的镣铐 奔泻着酩酊的芬芳 泛滥在平原、⼭坳 虽然还没有鸟的歌瀑 飞溅起万千银珠 四散在雾蒙蒙的拂晓 滚动在黄昏的林荫道 但等着吧 ⼀旦惊雷起 乌云便仓皇⽽逃 那是最美的梦呵 也许在⼀夜间辉煌地来到 是还有寒意 还有霜似的烦恼 如果你侧⽿倾听 五⽼峰上,狂风还在呼啸 战栗的⼭⾕呵 仿佛⼀起嚎啕 但已有⼏朵⼩⼩的杜鹃 如吹不灭的⽕苗 使天地温暖 连云⼉也不再他飘 友⼈,让我们说 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饶 是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 【致⼤海】 ⼤海的⽇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海的⼣阳 招惹多少诗⼈温柔的怀想 多少⽀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夜 ⽇夜地呢喃 多少⾏在沙滩上留下的⾜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海——变幻的⽣活 ⽣活——汹涌的海洋 哪⼉是⼉时挖掘的⽳ 哪⾥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 呵,⽣活 固然你已断送 ⽆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 如暴风⾬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样冷静 冷夜的⼭岩死⼀般严峻 从海岸的⼭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 “⾃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过去的⼀切 ⼀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赏析舒婷《致橡树》赏析

赏析舒婷《致橡树》赏析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福建省泉州⼈,当代⼥诗⼈。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
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福建省⽂联⼯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集《⼼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
她的诗注重⾃我表现,追求⼼灵的⾃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道主义为核⼼的⼈⽣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处境的关怀。
她的诗富于想象,⽽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些常常被⼈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暗⽰、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枝炫耀⾃⼰;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像险峰,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像⼑,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终⾝相依。
这才是伟⼤的爱情,坚贞就在这⾥: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地。
创作背景舒婷的《致橡树》是和蔡其矫聊天时出的灵感。
当时蔡其矫说有的⼥性漂亮,但没有头脑,有的⼥性有头脑,但⼜不漂亮,还有些⼥性既漂亮⼜有才华,可是不温柔。
舒婷听后就很⽣⽓,怎么男⼈看⼥⼈的眼光这么挑剔,⼥性也有⾃⼰的想法,也对理想中的伴侣有所希冀。
所以,那天回到家,舒婷⼀⼝⽓写成了《致橡树》,那天她还发着⾼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祖籍福建泉州。
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有较浓意味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
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至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返回厦门,当工人、统计员、染纱工、焊锡工等等。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无香》等。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
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编辑本段成就荣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
另《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节选自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提时代的人的心声。
编辑本段写作特点舒婷诗歌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
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
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代表作品《流水线》《神女峰》《会唱歌的鸢尾花》《一种演奏风格:舒婷自选诗集》(诗集,作家出版社,2009)《很是惭愧,父亲》等。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通过古典与现代,融会素直与曲婉,深入时代与人生的潜流,找寻个我生命经验和群体情愫的契合而直启社会心理潮汐之触点:现实感伤,情志追怀,理想诉求,于清隽蕴藉之诗意境界,传达她独自深入的灵魂的歌吟,和被这歌吟洗亮了的诗性人生——传统面影与现代气质的完美融合,常态写作与个在探求的经典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