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002]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002]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是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2)蚯蚓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3)不是鱼,原因是其具有软体动物的______特征。

(4)下列是对图中所示的一部分动物的分类概念图,请完成概念图中A~E的相关内容,使其符合概念图的划分意图。

A~E依次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5)请用图中各种动物的代表数字完成概念图中F~J的内容,使其符合概念图的分类标准:F~J依次为:F______、G______、H______、I______、J______。

2.下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图示动物中,不能较好地在陆地干燥环境中生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

(2)B、C俩类动物在发育方面的共同特征为___________。

(3)B、E两种动物都善于在空中飞行,原因是它们具有相似的运动器官。

试请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运动器官适于飞行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以“体温是否恒定”为依据对图中的动物进行分类,则与动物A可同分一组的为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如图为鲫鱼的外形图,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从外形上看,鲫鱼的身体呈___________,有利于减少___________。

(2)从外形上看,鲫鱼的体色呈___________,是一种保护色。

(3)鲫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行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鲫鱼的运动器官是鳍,能控制鱼前进方向的是___________。

(填数字)(5)鱼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4.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汇编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汇编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汇编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A、B、C、D、E是常见的几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D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用______游泳,靠______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2)B的身体体表有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3)A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__呼吸。

(4)E的身体呈______型,前肢变成______;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______与肺相通,有贮存空气,辅助呼吸的作用。

(5)C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

(6)F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______;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______。

(7)上述动物中,体温能保持恒定的是______(填字母)。

答案:鳃鳍侧线外骨骼鳃肺和皮肤流线翼气囊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坚硬的外壳 CE【分析】观图可知:A是青解析:鳃鳍侧线外骨骼鳃肺和皮肤流线翼气囊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坚硬的外壳 CE【分析】观图可知:A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C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D属于鱼类、E属于鸟类、F是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

【详解】(1)D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2)B蝗虫的身体覆盖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3)A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4)E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有贮存空气,协助呼吸的作用。

(5)C家兔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6)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7)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温能保持恒定,是恒温动物。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2.韩老师带领某班课外实践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下几种动物,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解析版)[002]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解析版)[002]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是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2)蚯蚓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3)不是鱼,原因是其具有软体动物的______特征。

(4)下列是对图中所示的一部分动物的分类概念图,请完成概念图中A~E的相关内容,使其符合概念图的划分意图。

A~E依次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5)请用图中各种动物的代表数字完成概念图中F~J的内容,使其符合概念图的分类标准:F~J依次为:F______、G______、H______、I______、J______。

2.如图所示A、B、C、D、E、F、G是常见的几种动物,据图回答。

(1)如将图中动物分为甲、乙两类,甲类群为:B、E、H,乙类群为:A、C、D、F、G,上述分类的依据是动物体内是否有____________;将A、C、D、F、G图中的生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B为蚯蚓,它用_______________呼吸。

(3)C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所以属于哺动物。

(4)D体形为流线型,利于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胸肌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它的呼吸为________________。

(5)E的身体覆盖有__________,它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其特点是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增长,所以这类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有_________现象。

(6)F属于__________动物,当它潜入水中时,它的呼吸主要是通过_________进行的。

(7)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有_____________(填代号,必须填全才给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2)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2)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1、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人设计了下面实验: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回答下列问题:1)乙瓶中的蚯蚓蠕动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水分这一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2)蚯蚓的呼吸依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3)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进行对照。

4)依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

2、我们常听说“饭前便后要洗手”,是不是我们的手上分布有很多的细菌呢?请你根据所提供材料,完善如下实验方案,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用具: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

实验步骤:①在两个培养皿上分别贴上标签纸,注明A,B。

②用无菌棉球擦拭没洗过的手心,在A培养基上轻轻涂抹,为实验组,B套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这个过程叫做接种。

(此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③用透明胶带将两套培养皿密封,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④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入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分析讨论:(1)为什么要设置B组?与A组形成对照实验(2)为什么要用无菌棉球接种?避免棉球上的菌类污染培养基(3)两套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为什么要进行高温处理?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中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

(4)预期结果:A培养基上长出了许多菌落,B培养基上没有菌落3、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压实后挖一个坑,淋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蒸熟(以上容器、毛巾等都要求消毒),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④→⑥→③→①→②→⑤(用代号加箭头表示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二氧化碳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作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容器不干净或容器没有盖好,有杂菌进入等5)将糯米蒸熟后要用凉开心冲淋一次,放置到30℃左右再加入酒曲的原因是防止高温将酵母菌杀死并为酵母菌的生活提供适宜的温度6)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其原因是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013]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013]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鸟的全身都是为了飞行而设计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来:(1)鸟的体形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的______。

(2)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______,因而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3)鸟的骨骼薄而轻,长骨中空,这减轻了______。

(4)鸟用______呼吸,身体内还有______来辅助呼吸。

(5)鸟类的生活习性不同,形态结构也常常不同,如鸟的生活习性常常与趾的形态相适应。

如图为几种鸟趾的形态,请据图分析问题:家燕的趾如图中①所示,适于在地面行走;鹰以小动物为食,趾强健有力且特别锋利,它的趾应如图[__]所示;啄木鸟善于攀援,用爪抓握树干,用细长的喙啄食害虫,它的趾应如图[___]所示;鸭善于游泳,常在水面活动,取食水底的小动物,它的趾应如图[_]所示;图[___]所示为鸵鸟的趾,它适于在沙地中飞奔。

2.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A是一种会飞的动物,它的身体可分为头、胸、_____三部分,胸部有____对足;(2)B生活在水中,控制前进方向的是___________鳍。

(3)C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俗称娃娃鱼,属于__________动物。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结构_________有关。

(5)E与D相比,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上述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

(7)E类动物的牙齿没有撕咬食物的____ 齿,但消化道有发达____ ,与植食性有关。

3.韩老师带领某班课外实践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下几种动物,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请据图回答:(1)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2)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根据(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填序号)(2)如果要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环境因素可选用的一组对照组是(填序号),实验的变量是。

(3)气球胀大是因为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气体。

(4)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你觉得还可以改进实验方案:。

5.学习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后,老师给生物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的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产酒量却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1)甜酒曲中有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填“细菌”或“真菌”)。

(2)出芽生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属于(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3)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糯米和器具进行煮沸或蒸熟,目的是。

(4)本实验共设置了组对照实验。

(5)根据实验结果,为了提高甜酒产量,酿酒时需要密封发酵容器,是为了给发酵过程提供环境,有利于产生酒精。

6.阅读以下实验探究过程:回答问题:℃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一种昆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1)实验℃℃℃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行为,它是受决定的。

(2)实验℃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行为。

该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所示为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说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图甲表示鸟的外形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时阻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2)图乙表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它是鸟的飞行器官。

(3)图丙表示鸟的________发达,可以有力牵动两翼飞行。

(4)图丁表示鸟的骨骼特点是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可以________,适于空中飞行。

(5)图戊表示表示鸟体内与肺相通的_________,呼吸一次完成________次气体交换,从而大大提高呼吸效率。

2.如图是鸟的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鸟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它还具有发达的___________辅助呼吸,这种特别的呼吸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与鸟类不同,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

(3)家鸽吸气时,气体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用箭头或图中字母表示)。

(4)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身体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的空气阻力,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3.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__________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不在同一组的动物有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2)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可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体内水分蒸发。

(3)B终生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C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

(4)适于空中生活的D在骨骼上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5)图中E所示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而白鳍豚却生活在水中,两者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但在分类学上,两者却属于同类动物,其原因之一是两者在生殖发育过程中都有__________的特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某生物小组同学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以下几种动物。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1)A用_______呼吸,E特有的______可以辅助呼吸。

(2)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

(3)F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①_______②_______。

(4)E的身体结构和生理适于飞行生活,其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提出问题:鸟的哪些形态、结构适于飞行?并做出假设:鸟的身体形态、正羽和翅膀、骨骼和肌肉适于飞行。

然后开始进行如下实验:(1)首先观察鸟的外形,发现鸟的身体呈__________,可减少鸟在空气中飞行的阻力。

(2)观察鸟的体表,发现鸟的体表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能搏击空气,使鸟振翅高飞。

(3)观察鸟的骨骼和肌肉,发现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_______ ,可减轻体重,鸟的________发达,附着在鸟的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下图是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中看出鸟的身体呈流线型,这样就能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请再举出一类动物,通常也具有这样的形态和作用,如________类动物。

(2)图B中的①所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_,适于空中飞行;②所示为附着在胸骨上全身最发达的_________,它能拉动两翼产生飞行的动力。

(3)图C中所示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______;③为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_______。

(4)图D中表示气囊结构的序号是________,这样的结构使得鸟类能够进行________呼吸。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4.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称为杂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1、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人设计了下面实验: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回答下列问题:1)乙瓶中的蚯蚓蠕动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水分这一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2)蚯蚓的呼吸依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3)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进行对照。

4)依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

2、我们常听说“饭前便后要洗手”,是不是我们的手上分布有很多的细菌呢?请你根据所提供材料,完善如下实验方案,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用具: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

实验步骤:①在两个培养皿上分别贴上标签纸,注明A,B。

②用无菌棉球擦拭没洗过的手心,在A培养基上轻轻涂抹,为实验组,B套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这个过程叫做接种。

(此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③用透明胶带将两套培养皿密封,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④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入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分析讨论:(1)为什么要设置B组?与A组形成对照实验(2)为什么要用无菌棉球接种?避免棉球上的菌类污染培养基(3)两套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为什么要进行高温处理?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中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

(4)预期结果:A培养基上长出了许多菌落,B培养基上没有菌落3、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压实后挖一个坑,淋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蒸熟(以上容器、毛巾等都要求消毒),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④→⑥→③→①→②→⑤(用代号加箭头表示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二氧化碳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作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容器不干净或容器没有盖好,有杂菌进入等5)将糯米蒸熟后要用凉开心冲淋一次,放置到30℃左右再加入酒曲的原因是防止高温将酵母菌杀死并为酵母菌的生活提供适宜的温度6)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其原因是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7)将米饭放入容器中压实后挖一个凹坑的目的是:提供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4、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问题:1)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蚯蚓身体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共有13 个体节。

2)用手指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腹面生有许多刚毛。

蚯蚓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3)蚯蚓在糙纸上运动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速度要快,因为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不能发挥作用。

4)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

5、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

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

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提出问题: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身体的门户吗?做出假设: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身体的门户。

材料用具:(1)两只活蝗虫;(2)两只试管;(3)清水;(4)玻璃条;(5)细线。

实验步骤:(1)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清水分别标号为A、B;(2)将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3)将一只蝗虫头部浸没到A试管的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B试管水中,只露出头部。

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预期结果:B试管中蝗虫死亡、A试管中蝗虫仍然活着实验结论: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身体的门户。

讨论:选择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目的是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4)该实验设计有一不妥之处,请找出来。

蝗虫的数量太少,。

6、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蝗虫是否依靠触角来识别并找到食物。

1)你的假设是:蝗虫是依靠触角来识别并找到食物2)实验方案:①取两个大玻璃缸,分别放进新鲜水稻叶和木屑,并编号为甲和乙。

②取一些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近的蝗虫,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剪去触角,放入甲缸,另一组不做处理,放入乙缸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3)预测实验现象:乙缸中的蝗虫能识别水稻叶和木屑,并取食水稻叶。

甲缸中的蝗虫不能分辨水稻叶和木屑4) 实验结论:蝗虫是依靠触角来识别并找到食物的7、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使用的探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1)身体呈流线型,这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且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

3)肌肉方面:胸肌发达,有利于牵引两翼飞翔完成飞行动作。

4)骨骼方面:有的骨很薄,很轻,长骨中空,胸部有发达的龙骨突。

5)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便都迅速,直肠很短,不能储存粪便。

6)呼吸系统发达,有特殊的结构——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7)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8、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活动中,你提出的问题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吗?。

你作出的假设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你的结论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9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

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3-5种昆虫,如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

提出问题: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吗?作出假设: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或有的昆虫有趋光性,有的昆虫没有趋光性)。

设计实验:①取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各5只。

②把这5种昆虫放在一个暗室内,然后用一只小手电向这个暗室发出一明一暗的闪光,过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昆虫的活动情况③重复上述实验3~5次。

实验现象: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飞向光源实验结论: 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

只有部分昆虫有趋光性10、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两种实验方案,这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过几天后,观察结果。

方案一: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放在自然环境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

方案三:甲乙两组都不灭菌,甲放在无菌环境下,乙放在自然环境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更能说明问题的方案是方案二。

因为方案二严格控制了单一变量,避免了其他对实验有影响的干扰,比方案一和方案三更具有说服力2) 在此方案中,甲组作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3)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避免因树叶的不同对实验造成干扰4)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湿润?湿润能为细菌的提供适量的水11、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同一蚁穴,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 岛上不放食物,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从B岛爬向A岛。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失去具体目标,无所适从。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气味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蚂蚁的通讯与触角有关吗?12、在“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过程中:1)酵母菌呈椭圆形形,,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2)用放大镜观察橘子皮上的青霉,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

在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青绿色的呈扫帚状的孢子。

13、为了研究鲜肉腐烂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他的假设:取两块瘦肉(重量相同),用烘干机将两块瘦肉中的水分烘干;分别置于甲、乙两个干燥而洁净的培养皿中;再将两培养皿置于同一个温暖的地方,只在乙培养皿中的瘦肉上滴加少量的蒸馏水。

请据此作答:(1)你预期他的实验结果是:乙培养皿中的瘦肉先腐烂。

(2)设计甲培养皿的目的是什么?起对照作用。

(3)鲜肉腐烂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或真菌分解了鲜肉中的有机物。

4)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

14、下面是家庭尝试制作酸奶的步骤: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热处理→③冷却(42~43℃)→④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⑤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⑥冷藏或食用。

(10分)(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杀死材料中的细菌或真菌。

(2)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接种乳酸菌。

(3)发酵时将盖密封的原因是乳酸菌适于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有利于发酵,并防止杂菌污染。

(4)产生酸味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将葡萄糖转化成了乳酸。

(5)将做好的酸奶冷藏不容易变质的原因是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识图题1、右图为鲫鱼的模型图。

1)写出图中各种鳍的名称:①②③④⑤2)能保持鱼体前进方向产生动力的鳍是[④] 尾鳍;能起平衡作用,防止身体侧翻的鳍是[③] 背鳍;对鱼体起平衡作用的鳍还有[①] 胸鳍和[②] 腹鳍;3)如果将鱼的③剪掉,鱼将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2、.左图为家鸽的呼吸器官图。

1)写出各器官的名称:①②③2)[③ ] 气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

能辅助家鸽进行___双重______呼吸。

3)鸟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② ] 肺。

3.右图为关节模式图。

1)关节的组成包括[②] 关节囊,[③] 关节腔 [⑤ ] 关节面三部分。

2)脱臼是[① ] 关节头从[ ④ ] 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3)⑥是关节软骨,可以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振动。

4)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是[② ] 关节囊及其里面和外面的韧带。

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是[ ⑥ ] 关节软骨及由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

4、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二)1)一块骨骼肌由A 肌腹和B 肌腱组成。

2)图中肌肉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3)图(一)是屈肘动作,这时肌肉①处于收缩状态,②处于舒张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