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商务文化对比
由文化产业看中俄两国的文化异同

由文化产业看中俄两国的文化异同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作为生产要素,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包装、推广、销售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价值及经济效益的产业。
在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中,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对于中俄两国而言,文化产业是两国文化长远交流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文化产业方面论述中俄两国的文化异同。
一、产业逐渐升温近年来,中俄两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升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年产出值超过5万亿元,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25%。
影视、旅游、戏曲、动漫等行业发展迅猛,其中电影产业更是稳居全球第二名。
而在俄罗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俄罗斯政府逐渐加大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通过为文化产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放宽外资进入俄文化市场等方式,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其中电影、博物馆、旅游等文化产业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俄罗斯经济领域的一个新兴产业。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结合中俄两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包装和创新,可以让文化产业更具现代性。
如中国的金庸武侠小说,通过电影、电视剧等载体,依然在具有现代元素的文艺界取得了很高的声誉和口碑;而在俄罗斯,象棋、俄罗斯方块等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创新,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
同时,两国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面,也有着不同的方式。
在中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文艺从业者通过改编、创新传统文化元素,加强文化自信心的培育,同时引导广大民众传承中华文化;在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传承则更多地依托于各级艺术院校、博物馆等机构,打造更多体现俄罗斯特色的文化产品,如俄罗斯版画等。
三、面临的挑战随着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加。
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

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中俄两个国家文化背景迥异,因此跨文化企业管理面临很大的挑战。
这种差异包括:1)文化价值观的不同;2)商业交际方式的不同;3)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方式的不同。
本文将重点探讨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
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是中俄两个国家最大的差异之一。
中华文化强调“和谐”和“合作”,体现在企业管理上的是人际关系的领导、团队合作与共荣、注重信誉与忠诚。
而俄罗斯文化则强调“权力”和“彰显个性”,体现在企业管理上的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强调个人的责任与权利、崇尚成就及一定的现实主义。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企业员工有不同的价值观,这直接影响到员工在工作中的态度与行为。
因此,跨文化企业管理必须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充分理解员工的文化背景,积极辅导员工适应企业的文化理念。
商业交际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企业管理中的另一个挑战。
中方企业管理更注重个人友谊、信誉积累和文化传承,强调人际关系在商业关系中的重要性。
而俄方企业管理则更加注重交易的结果、利益分配以及在建立商业合作关系时的“等级秩序”问题。
这种不同的商业心理反映在跨文化企业管理中,中俄两国的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商业交流中综合考虑双方文化特点,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解决方案,建立信任关系,并尊重并接受不同文化的观念。
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方式差异也是跨文化企业管理的挑战。
中华文化强调“言行一致”,员工间平等沟通并各领其职。
而俄罗斯文化中,虽然也有拜访和请教的方式,但更多的是安排和整合资源,符合企业所需要的人员进行沟通。
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员工与领导的沟通方式所需的口语表达和非语言行为也从根本上存在差异。
若不充分地了解这种差异,管理者可能很难与员工交流,从而导致管理不当,公司内部人际关系不稳定。
综上所述,中俄两国文化背景不同,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者必须了解两国文化差异,尽可能地进行充分的沟通,充分利用各自的文化优势,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以达到合作双赢的局面。
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

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文化企业管理日益成为了国际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而中俄两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大国,其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中俄两国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沟通方式、管理风格等方面,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的管理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一、中俄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1. 价值观念中俄两国在价值观念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普遍重视集体利益,强调家庭和社会责任,重视和谐共赢的理念。
而在俄罗斯,个人主义较为突出,对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就的追求更加强烈,同时俄罗斯人更加看重权威和社会地位。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企业管理中很容易产生冲突和摩擦。
2. 沟通方式在沟通方式上,中国人更加注重言辞的委婉和含蓄,善于使用比喻和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俄罗斯人更加直接和坦率,讲究直来直去。
这种差异容易造成在沟通交流中的理解不足和误解,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3. 管理风格中俄两国的管理风格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管理风格更加倚重于稳定和谨慎,偏重于规章制度的约束,而俄罗斯的管理风格更加强调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权威,同时表现出更加强调快速反应和灵活性的特点。
这种差异对企业的决策制定和执行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 组织架构和决策制定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制定。
在中俄合资企业中,中国方更倾向于保持传统的严密的组织结构和权威决策模式,而俄方则更倾向于灵活的组织结构和快速反应的决策机制。
这种差异容易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冲突和效率低下。
2. 团队合作和文化融合中俄文化差异对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和文化融合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跨文化团队中,中国员工更注重共同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而俄罗斯员工更注重个体表现和自由发挥。
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团队合作的困难和文化融合的挑战。
中俄文化差异也会影响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沟通效率。
俄罗斯

俄罗斯一、俄罗斯简介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国。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英文名称:Russian Federation,俄罗斯的现任总统是梅德韦杰夫,首都在莫斯科。
俄罗斯联邦的国旗采用传统的泛斯拉夫色,由上到下依次是白、蓝、红三色。
白色又是真理的象征,蓝色代表了洁与忠诚,红色则是美好和勇敢的标志。
国徽为盾徽,国花仍为向日葵。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
二、俄罗斯礼仪文化(一)商务礼仪商人们初次交往时,往往非常认真、客气,见面或道别时,一般要握手或拥抱以示友好。
俄罗斯商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片,一般不轻易散发自己的名片,除非确信对方的身份值得信赖或是自己的业务伙伴时才会递上名片。
商业谈判时,俄罗斯商人对合作方的举止细节很在意。
站立时,身体不能靠在别的东西上,而且最好是挺胸收腹;坐下时,两腿不能抖动不停。
在谈判前,最好不要吃散发异味的实物。
在谈判休息时可以稍为放松,但不能做一些有失庄重的小动作,比如说伸懒腰、掏耳朵、挖鼻孔或修指甲等,在商业交往时宜穿庄重、保守的西服,而且最好不要是黑色的,俄罗斯人较偏爱灰色、青色。
衣着服饰考究与否,在俄罗斯商人眼里不仅是身份的体现,而且还是此次生意是否重要的主要判断标志之一。
俄罗斯商人认为礼物不在重而在于别致,太贵重的礼物反而使受礼方过意不去,常会误认为送礼者另有企图。
俄罗斯商人十分注重建立长期关系,尤其是私人关系,在酒桌上,这种关系最容易建立。
千万要记住,女士在俄罗斯礼仪上是优先照顾的。
(二)饮食礼仪面包和盐,在古老的俄罗斯是代表着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
延续到现在,俄罗斯人为了展现盛情的待客之道,往往会准备一块面包和一小杯盐,送到客人面前。
这时,客人需要撕下面包,沾盐送入口中,以表达接受主人的好意。
当然,俄罗斯的待客之道,也是非常讲究的。
到别人家里做客,需要提前一周预约,熟客进门握手拥抱,换上舒适的毛毡拖鞋;餐桌上必铺桌布,并备餐巾、刀叉,瓷盘一定要擦得无半点水渍。
中俄商务谈判的差异

emphasize the role and spirit of the
team. Team members should be willing to sacrific e their needs and interests for the sake of the goals
premise of the existence of groups. Without
individual rights.
Differences in Etiquett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gifts given by Chinese people.They can be money or souvenirs, but in general,most of the gifts given by Chinese people are belongings. The Russians also like to give gifts to each other, but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s commemorative significance.
The pace of negotiation is slow and the Efficiency is far less than that of Americans They like to bargain: value price Emphasize on social status: influenced by early bureaucracy Get interested in technical details: the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echnical details of product design and claim terms. Defends stubbornly the tradition and lack of exibility: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Russians do everything according to plan. fl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和俄罗斯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方案设计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和俄罗斯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方案设计中俄差异文化下的商务谈判各种冲突和误解层出不穷。
如何立足跨文化这一背景,更好的开展中俄商务谈判是商务工作者的共同愿望。
以下是我写的关于一带一路下的中国和俄罗斯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方案设计,仅供参考:思维方式指的是一个地区经过长久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沉淀而形成的,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模式。
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便会形成该民族特有的文化烙印。
中俄两国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导致人们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行事风格大都是从整体观察事物,从全局着眼对事物进行评判,然后在逐一细分。
而俄罗斯人注重事物的具体细节。
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在谈判中会出现如下情况:中方人员一贯坚持谈判的总体原则,会在考虑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去进行细节的谈判。
而俄方则截然不同,他们着重于细节,不会过分强调原则。
此外,中国人喜欢在氛围友好的环境下去谈判各项问题,尽管俄罗斯人也热情好客,但面对生意,他们坚持利益至上的原则。
中俄两国的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均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俄双方的商务谈判说到底是文化的交流,只有深入两国的礼仪文化,才能避免冲突的出现。
第一,称呼语的差异。
谈判从称呼开始。
礼貌的称呼是谈判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导,在交流中中国人也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
在商务谈判中,中国人常用的方式为姓氏+名称,以表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在俄罗斯的商务谈判中,他们不会强调职位,一律用先生或女士来称呼。
第二,赠送礼品方面的差异。
中俄两国是礼仪之邦,互赠礼品是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礼节。
在赠送礼品上,中国人的礼品可谓是各式各样,可以是红包、纪念品等,总的来讲财物占据首要位置。
不管是钱还是礼品,都会有一个象征,通常会选择“6、8”等吉祥数字。
而俄罗斯人看重的则是礼品的纪念价值,而且数字7是他们喜欢的数字,也会体现在礼品的赠送上。
第三,价值观差异。
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

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企业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中俄两国之间,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企业管理面临许多挑战。
本研究将探讨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二、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1. 价值观差异:中俄两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强调集体主义、关系导向和长期利他主义,而俄罗斯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和权威主义。
在跨文化企业管理中,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沟通和合作的困难,尤其是在决策、领导风格和团队合作方面。
2. 沟通方式的差异:中俄两国在沟通方式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强调间接沟通方式、含蓄和尊重他人的面子,俄罗斯则更倾向于直接沟通和开放表达。
这种沟通方式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误判,甚至导致冲突。
3. 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不同:中俄两国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企业更注重长远发展和稳定性,而俄罗斯企业更注重眼前利益和个人权力。
这种差异在企业决策、资源分配和员工激励等方面可能会导致管理上的冲突和摩擦。
三、应对策略:1. 充分了解对方文化:跨文化企业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充分了解对方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
只有理解差异,才能更好地避免误解和冲突。
2. 建立多元化团队:在跨文化企业管理中,建立多元化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招聘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员工,可以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3. 引入跨文化培训:为员工提供跨文化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对方文化特点和沟通方式。
这可以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意识和适应能力。
4. 协调中俄双方利益:中俄跨文化企业管理需要在不同利益之间进行协调。
通过平衡双方的利益,可以减少管理上的冲突和摩擦。
结论: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只有了解差异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才能有效地管理跨文化企业,实现中俄经济合作的成功。
文化差异对中俄商务沟通的影响

被欧美 人士赞为是艺术 的创造 。中国饮食在不断发展 中形成了 “ 十美风 格” : 讲究 味、色 、香 、质 、形 、序 、器 、境 、趣 的和谐 统一 。中国是 茶的故乡 ,俄罗斯的茶就是从 中国传人 的。 俄罗斯以吃俄式西餐为主,大 多都使用刀叉用餐 ,也有个 别人习惯 用手抓饭吃。他们讲究量大实惠 ,油 大味厚 ,他们 偏爱炸 、煎 、烤 、炒 的食物。俄罗斯主食为面包 。一般上 菜的顺序 为 :头盘 、汤 、副菜 、主 菜 、蔬菜类菜肴 、点心、甜品、水果 、热饮 。俄罗斯人 在饮食上 ,一般 都不吃乌贼 、海蜇 、海参和木耳等食 品。在饮料方 面,俄 罗斯人很是钟 爱烈酒伏特加 。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 , 一般表示 已经吃饱 。 2 . 中俄 行 为 文 化 的 差 异 农业经济培养了 中国人吃苦耐劳、勤俭 持家的传 统美德 ;农业经 济 培养 了中国人注重实际的务实精神和酷爱 和平的性格 。 由于俄罗斯有太优越的 自然条件 , 俄 罗斯人 又显得非常懒散 ,他们 喜欢晒着太 阳在大 街上 、公 园里 唱歌跳 舞。但俄 罗斯 漫长 而寒 冷 的冬 季 ,磨练 了俄罗斯人意志 ,培养出了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 。 三 、 中俄 文 化 差 异 对 商 务 沟 通 的 影 响 1 .霍 夫斯坦德文化分析 下 面根据霍夫斯坦德文化五维度系统 、克拉克洪与斯多特 贝克 的价 值双 向模型 以及霍尔 的文化分析框架 ,我们将文化分为十个方 面 :交流 方式 、工作方式 、讨论方式 、商业态度 、领导方式 、商业关 系、决 策方 式 、决策基础 、时间态度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下面从这十个方 面对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商务文化对比
[摘要]在世界贸易和流通不断加深加速的国际大环境之下,加强国际贸易各方相互理解与交流,促进贸易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成果,避免误会而导致的贸易活动失败,了解贸易各方的文化和商务文化非常必要。
良好的商务文化知识可以促进各方企业的交流合作,体现企业的修养和形象。
本文对比了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商务文化方面的异同点,以期对不断深化的中俄贸易往来和经贸联系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商务文化;商务活动;社会关系
商务文化是商务活动过程中各个方面和环节所具备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在商务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商业的一种集约式的发展,对商务活动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
中国自2010年来连续四年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中俄贸易总额自本世纪以来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2014年五月中俄鉴定俄国向中国供应天然气条约,标志着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信任是国际间商务活动的基础,由和谐融洽与可靠可信两种关系构成。
商务活动的双方应该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包括文化知识、文化行为、文化价值与态度、文化倾向与文化适应性)、概况、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2]。
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比了中俄两国的商务文化差异,为促进两国的贸易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1 价值观与文化因素
世界各国的商务文化大致有两种信任关系:其一,商务活动的双方通过工作建立友好的社会关系,工作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工作关系就没有社会关系,比如北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其二,正好相反,工作关系是建立在友好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的,倾向与自己喜欢与信任的伙伴做生意,比如中国、日本、俄罗斯。
中国与俄罗斯是处于同一种商务信任关系之下的,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共性[2]。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中国人尊崇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于任务或工作,对美德的追求胜于追求真理。
中国人信奉孔夫子,崇尚职业道德,推崇集体主义、子女尽孝、耐心、谦逊与忠诚的美德。
在商业界人们推崇礼尚往来,注重质量,态度诚恳,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尊重老人和领导,注重建立良好的关系,礼貌互助。
冲动急躁、丢面子、傲慢、对老人不敬和铺张浪费是中国人所不齿的行为。
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寒冷,拥有光辉灿烂而富有悲剧色彩的历史。
因此俄罗斯人非常注重性格刚毅,隐忍忠诚,精神原则和道德底线与集体主义的俄罗斯精神。
俄罗斯人享受工作,倾向于做长期计划并且富有行动力,尊重对方的时间习惯与地位差异,尊重领导,注重建立友善的个人关系。
他们与欧美人不同,不刻意区分硬逻辑和情感。
与俄罗斯人做生意,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可与喜爱。
成功的
生意是建立在好关系的基础上的,在生意刚开始时也双方的关系是非常正式的,但是到了后来,生意是否能做成功就取决于双方是否建立了友好的关系[2]。
2 沟通方式与时间观念
中国人的生意往来建立在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关系,商业行为倾向于保守,更加遵循惯例。
中国人比较守时,很注重第一次商务会面的礼节,会花比较长的时间来正式地介绍双方。
他们会鼓掌欢迎对方的到来,此时对方也应该鼓掌回应。
中国人重视对人的称呼,比如“工程师”、“主任”等,用职务加姓的方式,突出人物的地位以显示对其尊重。
中国人往往不苟言笑,穿着也比较正式和保守,所以显得有些神秘。
他们说“是”的时候并不一定代表同意,而是“我听到了”的意思。
微笑不代表满意,赞同不代表理解。
俄罗斯人注重谈话技巧、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他们喜欢直接的目光接触和坚定的握手。
他们喜欢轻松热烈友善的气氛,并且言行一致。
他们注重对方的经历、资格和专业知识。
与俄罗斯人谈话的时间在35~40分钟,需要态度认真严谨,措辞严肃地交谈。
俄罗斯人喜欢有技巧的谈话,注重事实和数据,不喜欢夸张或激烈的言辞。
俄罗斯人注重商务礼仪,言行严谨,对文化因素很敏感,比如不将大衣存放在衣柜里,双手插在口袋里闲逛,在公共场合大声叫喊或大笑打口哨等是他们所忌讳的。
见面或分手时,握手是合乎礼节的,但是摇晃拳头或做OK手势是不礼貌的。
俄罗斯人对人的称呼用“先生(女士)”加姓,或名加父称的方式,而不是用头衔称呼。
俄罗斯人对时间的概念是多向时性的,他们愿意随时谈生意而不是严格按照时刻表的安排做事。
中国商人的工作时间通常是朝九晚五,比较遵守时间,但是通常会留出机动时间。
俄罗斯人的工作时间通常是朝九晚五,但是却不太严格遵守时间,所以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会面。
3 团队协作关系
中国传统价值观对团队的重视远远大于个人,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个人利益和意志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和意志,因此在商业界中等级关系非常明确,组织结构是垂直型的。
团队领导是绝对核心,在与中国团队合作时必须尊重其领导,相关事务须直接对领导提出。
团队成员注重和谐与磋商,团队成员可以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但是不能参与商务会谈;领导会征求下级的意见和建议,但是领导做全权决定并负责。
俄罗斯人强调个人主义,突出个人价值、个人能力和个人权利,并以个人成功衡量个人价值。
因此与俄罗斯团队合作的基础是良好的私人关系和信任,有必要充分了解每一位成员并与之保持良好的关系。
一旦建立了合作关系,双方就必须全力以赴。
俄罗斯人也会通过非官方的渠道来达成目标。
在团队中,等级关系非常明确,每一位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通常是团队领导者做出决策。
如果谈判放慢下来,那么有可能是谈判的对方没有选对领导。
在俄罗斯做生意是典型的人际关系型,只有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有可能成功做生意[2]。
4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时,良好的私人关系是成功的关键,这一点对中国商人和俄罗斯商人都适用。
绝大多数的谈判都是面对面进行的,因此经常的会面和联络是必要的。
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人很少直接拒绝对方,而是委婉地暗示有困难,此时对方应该重申自己的观点和热忱。
沉默不代表默许,个人观点也不受鼓励。
中国人通常遵循由大到小、先总后分的模式,先探讨原则问题和总体框架,然后再商讨细节和具体步骤[3]。
中国人非常重视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相比利益的获取,更加注重关系的发展。
商务名片是必须具备的,而且最好印上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