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政治文化比较84页PPT

合集下载

中俄关系.pptx

中俄关系.pptx

文化旅游领域互动频繁,增进了解
文化节庆活动
中俄双方互办文化年、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各自的文化艺术和风土 人情,吸引大量游客互访。
旅游线路开发
共同开发跨境旅游线路,推动两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加深民众间 的相互了解。
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传承两国悠久的 历史文化。
青年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培养友谊
巩固和深化两国人民传统友谊途径
文化教育交流
加强双方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国青少年互访、学术研讨等活动,增进相互了 解和友谊。
旅游合作发展
扩大旅游领域的合作,简化签证手续,吸引更多游客赴对方国家旅游观光,促进民间交往 。
地方合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地方合作机制,推动两国各地区间的友好往来和务实合作,夯实两国关系的民 意基础。
务实合作
中俄两国在能源、航空航天、地方合 作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
,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际协作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 与协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2 政治互信与战略协作
高层交往与政治互信提升
1 2 3
频繁的高层互访
中俄两国元首及政府首脑定期举行会晤,就双边 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增进了两 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民间友好往来故事分享
友好城市交往
中俄众多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通过互访、文化交流等形式 ,分享彼此发展经验,推动地方合作。
民间艺术交流
两国民间艺术家定期开展艺术交流,通过表演、展览等活动,展示 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人道主义援助
在对方国家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时,两国民间组织积极提供人道主 义援助,体现双方民众的深厚情谊。

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PPT共45页

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PPT共45页
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第七讲 中俄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前景.PPT参考课件

第七讲 中俄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前景.PPT参考课件
17
华人对俄罗斯的发展也做出过 重要的贡献。例如,100多年前, 沙俄政府为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曾在中国北方招募几十万华工。 直到20世纪30年代,远东还有 100多万中国人和朝鲜人。可是, 后来在苏联的华人越来越少了。 据统计,在苏联后期,总共只有 6.8万华人。
18
苏联解体后,中俄在各个领域 的交往日益增多,在俄罗斯的 中 国 人 曾 被 媒 体 宣 传 为 200 万 500 万 。 2004 年 俄 罗 斯 总 统 助 理宣布:“据可靠统计,在俄 长期居住的中国公民总数不超 过15万-20万人。近期人口普查 查出,在俄长期生活的中国公 民数量更少,只有3.5万人。”
28
中俄关系最大的战略意义 就是防止中俄敌对,发展 中俄友好,否则中俄两国 根本的战略利益会受到很 大伤害。在这个基础上, 中俄两国至少可以维持很 长历史时期的友好关系。
29
启示:要维护并充分 利用目前的良好关系, 加速发展中国的国力。 对中俄关系不能理想 化和简单化,要保持 警惕心理。
30
27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尽管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但国际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阴 影无时无刻不笼罩在亚洲、欧洲某些地区 的上空。只要中俄在政治上加强合作,在 经济上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扩大交流, 增进理解和沟通,积极消除两国民间的误 会,中俄关系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所需 要的是相互尊重和支持,所缺少的是相互 理解和信任!中国的一句古话也许更能说 明这一切,那就是“远亲,不如近邻。”
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一
些挑战:
1.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深
化、细化合作的关键阶段
2.中俄两国同时快速发展使两国战
略协作面临新的形势
3.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还

在政治文化方面,中国与俄罗斯有何不同?

在政治文化方面,中国与俄罗斯有何不同?

在政治文化方面,中国与俄罗斯有何不同?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两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在政治文化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与俄罗斯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不同。

一、政治体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它强调民主集中制、全民国家制和共产党领导等特点。

中国的政治体制对政治权力的集中、管理和控制能力的强化,以及反腐败和公正廉政的坚决打击都做了很好的表现。

与中国不同,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半总统制国家,在政治体制和组织上有很大的不同。

二、外交关系中国和俄罗斯在外交关系方面也有许多不同。

中国一直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互利、互惠、互谅、互敬为指导方针,以推进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为目标。

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国际稳定与世界和平。

而俄罗斯则更多的是以军备、武器出口和与西方国家的博弈为主要外交策略。

三、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方面,中国与俄罗斯也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众多的民族文化、画龙点睛的艺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受重视。

相反,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则主要突出了浪漫主义、意识流、现代主义的风格。

四、教育制度政治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人文文化、社会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

教育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教育文化的特点是重视基础教育,注重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从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而俄罗斯的教育制度则较为宽松,除了主要的课程外,还注重与学生交际,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和探索独特的教育模式。

五、价值观价值观也是影响政治文化的重要因素。

中国崇尚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强调个人与大众的关系。

而俄罗斯则崇尚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宗教信仰,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意志的体现。

在政治文化方面,中国与俄罗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了解国家政治文化的不同,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这两个国家,也可以促进两国在政治和文化层面的交流与合作。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PPT课件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PPT课件

第二节 比较研究的基本范畴
1 政治 政治学之父亚里斯多德
人类在本性上,也是一个政治动物。 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格,所以能不 期而共趋于这样高级的(政治)组合, 然而最先设想和缔造这类团体的人正应 该受到后世的敬仰,把他们的功德看作 是人间莫大的恩惠。
什么是政治?
马基雅夫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 必要方法的总和。” 马克斯.韦伯:“政治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 响权力的分配。” 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 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 政治。 奥克肖特: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全面管理的进 程。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 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 (1)主权在民 (2)保护私有财产 (3)法治 (4)分权与制衡 (5)保护公民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 (1)主权在民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框架体系 二、比较研究的基本范畴 三、政治制度比较的方法和意义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框架
一、研究对象和框架 研究对象: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当 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 西方:地理概念(西欧、北美);政治 概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比较研究的框架体系
4、政治制度的发展
一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演变,是该国具体国情的产 物,包括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因素,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 成的,不完全单纯取决某一人,某一团体或某一阶级的主观 愿望。被统治者对于政治制度的发展,同样起着巨大的影响。 政治制度不可能始终不变,为了达到政治统治的目的, 为了适应治理国家的需要,统治阶级必须不断作出调整。推 动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 展进步,适应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由于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发展进步,因而不可能存在 一种绝对理想的,能适合所有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的政治制 度。因此,对于任何国家来讲,都只能期求一种能适应自己 当前国情和时代要求的较为理想的政治制度,只要它能有利 于促进本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具体地讲,在同一政治制度框架下,各国的政治体制, 一国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是不完全相同的。

新建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PDF

新建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PDF

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中俄关系有悠久的历史和几百年的传统。

最早两国之间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3-14世纪的元朝。

那时就已经有一批俄罗斯人居住在中国境内据《元史》记载至顺三年1332年“诸王章吉献斡罗思百七十人酬以银七十二铤钞五千锭”。

1547年俄国沙皇伊凡四世即位以后开始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他向中国派了两名使者想跟中国建立关系其中一名使者叫彼得洛夫另一名是耶里希夫。

由于他们没有同意按照当时中国朝廷的习惯在皇帝面前磕头因此没有获准晋见中国皇帝。

1618年罗曼诺夫王朝确立后沙皇又派了一名使者但他还是没有见到皇帝不过双方交换了国书从此两国之间就有了外交联系。

俄国沙皇势力向西伯利亚扩展之后继续向南扩展因此17世纪80年代中俄两国之间爆发了雅克萨冲突。

结果有好几名俄国人被俘虏带到北京。

这些人叫做阿尔巴金人。

后来他们编入了满洲的镶黄旗军队居住在北京并且享受康熙皇帝给他们的所有宽厚待遇。

这些阿尔巴金人可以看作是早期居住在中国的俄国侨民。

1715年俄国派遣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到中国。

到1860年俄国先后派遣13批东正教传教士来到北京神职人员共达155个人。

这些传教士还有商人也加入了在中国的早期俄国侨民行列。

后来也有不少留学生来中国。

总之13-19世纪在中国的俄侨主要有1东正教传教士2各种商人3留学生4阿尔巴金人的后裔。

这些俄侨在中俄文化等交往中起了桥梁作用。

19-20世纪是两国交际最多最频繁的时期。

前几百年之间中俄关系的内容主要是互派外交官、处理领土以及边界问题和调整经济贸易关系等但自从19世纪的90年代开始中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两国关系的重心从边界问题上转移到经济和政治交流方面。

俄国沙皇政府非常重视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因此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加强俄国在中国的势力。

其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具有策略性的打算因为日本、英国和美国都想在朝鲜半岛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扩散自己的势力因此可能会对俄国构成威胁这是因为靠近俄国太近而且俄国的远东地区离内地距离较远经济不发达从军事角度来看比较弱的缘故。

高中历史复习(政治篇)中俄道路比较课件

高中历史复习(政治篇)中俄道路比较课件
中俄道路比较?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中俄道路比较
• 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共产党成 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 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根据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⑵.新中国成立后,“走俄国人的路”指的 是什么?“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什么?结 果怎样?
• 建国后走“俄国人的路”指建立高度集中 的政治经济体制, 在建国初期有利于经济 的恢复,但后来束缚了生产力,严重滞碍 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 “走中国自己的路”指经过不断探索,最 后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工农业取得了 巨大成就,二十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水
• 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共产党成 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 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根据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辛亥革命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结果怎样?
• 举三民主义的大旗,走资产阶级共和 国的道路,结果失败。
• 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共产党成 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 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根据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辛亥革命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结果怎样?
• 举三民主义的大旗,走资产阶级共和 国的道路,结果失败。
• (1)辛亥革命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结果怎样?

东西方民主政治对比PPT文档26页

东西方民主政治对比PPT文档26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东西方民主政治对比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