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岩石爆破安全距离

岩石爆破安全距离
岩石爆破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需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规范。
在设置安全距离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炸药的威力与种类;
2.岩石的硬度与组成;
3.爆炸的频率和强度。
一般来说,挖掘车辆等设备的距离应该在50米以上,行人和房屋应该在20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之外。
在岩石爆破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周围的人员和车辆通行,确保安全距离内无人员和其他障碍物,同时全面预测和控制爆破后可能产生的噪声、振动和灰尘等因素。
在爆破前应当设置好明显的警示标志,并确保整个爆破区域内无人员进入,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一、一般规定各种爆破、爆破器材销毁以及爆破器材仓库意外爆炸时,爆炸源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效应(地震、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并取最大值。
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一)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0 cm/s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2~3 cm/s;ﻫ3、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 cm/s;4、水工隧洞10 cm/s;5、交通隧洞15 cm/s;6、矿山巷道:ﻫ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cm/s;ﻫ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cm/s;ﻫ (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式(1)计算ﻫﻫ式中: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ﻫ Q-炸药量,kg;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微差爆破或秒差爆破取最大一段药量;V-地震安全速度,cm/s;ﻫ m—药量指数,取1/3;K、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1选取。
或由试验确定。
表1 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ﻫ(三)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的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三、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一)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得大于20kg,并应按式(2)确定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ﻫﻫ式中:R k—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m;Q—一次爆破的炸药量,kg;秒延期爆破时,Q按各延期段中最大药量计算;毫秒延期爆破时,Q按一次爆破的总炸药量计算。
(二)药包爆破作业指数n<的爆破作业,对人和其他被保护对象的防护,应首先核定个别飞散物和地震安全距离.当需要考虑对空气冲击波的防护时,其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
(三)地下爆破时,对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
爆破作业飞石的安全距离

爆破作业飞石的安全距离
1、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
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候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
R—飞石安全距离(m)
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候有关的系数,一般取0.1——1.5 ;迎着风抛掷方向取最大值,背着风抛掷方向取最小值;
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
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
为了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3—4;当遇到大风天气,顺风方向的飞石距离还应增大25%——50%,同时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表1所列数值;
表1
2、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爆破冲击波的危害作用主要表现在空气中形成的超压破坏,如空气超压值大于0.005Mpa时,门窗、屋面开始部分破坏;大于0.007Mpa时,砖石结构破坏,房屋倒塌。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可按一下计算式就算:RK=Kb
Rk—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m);
Kb—与装药条件和破坏程度有关的系数,见表4;
Q---爆破装药总量(Kg)
3、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
爆破瞬时间产生的炮烟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的粉尘。
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可按以下计算式计算:
Rg=Kg
式中Rg—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m);
Kg—系数,平均值160;
Q—爆破装药总量(t);
对于下风向的安全距离应增加一倍。
系数Kb值见表4
表4
注:防止空气冲击波对人身损害时,Kb采用15,一般最少用5—10.以上数据来源:安全管理网。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安全距离爆破作业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工程作业,如果不注意安全,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为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必须严格控制爆破安全距离,避免人员和设备受到损伤或危险威胁。
一、爆破安全距离的定义爆破安全距离是指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需要在爆破场周围预设的一个距离范围内进行人员撤离和设备安置,以确保人员和物资不受爆炸冲击波、碎片、飞石等危害。
二、爆破安全距离的制定爆破作业前,必须对爆破场周围的环境进行评估,确定爆破安全距离。
通常爆破安全距离由国家或地方安全规定、人员安全规定、设备安全规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来的。
在实际作业中,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和变更。
三、爆破安全距离的四种类型1.人员撤离距离:该距离是指在爆破作业前,所有工人应在该距离之外撤离到安全区域。
2.安全作业距离:该距离是指在爆破时,应保证所有作业机械和设备距离爆破点足够远,以防止发生意外损害。
3.预防控制区距离:该距离是指在爆破过程中,需要设置的限制区域,以预防误伤和人员进入。
4.危险区距离:该距离是指在爆破过程中,应该完全禁止人员进入的区域。
通常这个距离是由所有其他安全距离叠加得出。
四、爆破安全距离和爆炸威力的关系爆破安全距离和爆炸威力大小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爆破威力越大,安全距离就必须越大。
此外,还应考虑地质条件、空气流动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爆破安全距离进行细化划定。
五、爆破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爆破作业前,必须验收爆破场地,确定爆破安全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所有浸水、损坏、老化的装药和导线必须剔出。
3.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安全服,进行适当的安全培训。
4.在设定了安全距离后,应禁止任何人员进入爆破安全区域。
5.爆破作业前应检查所有爆破设备、工具和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行情况。
6.在爆破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减少爆炸后的烟雾、灰尘和热气排放。
7.所有爆炸声音应满足当地环保标准,避免过度噪声对周围行人造成的不适情况。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爆破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施工方法,它在建筑拆除、矿山开采、隧道建设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爆破作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爆破安全距离的控制上,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首先,爆破安全距离的确定需要考虑到爆破药品的种类、爆破量、岩体性质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爆破药品具有不同的爆炸威力和危险范围,因此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对爆破药品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评估。
同时,针对不同的爆破量和岩体性质,也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安全距离。
其次,爆破安全距离的控制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爆破作业,都有着明确的安全距离要求。
在实际作业中,施工单位和爆破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不得擅自减少安全距离,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
另外,爆破安全距离的控制还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和人员密集区域。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确保周边建筑、道路、管线等设施不会受到影响。
同时,对于人员密集区域,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封闭和疏散,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最后,爆破安全距离的控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在爆破作业进行过程中,必须对安全距离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安全距离不足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和应急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总之,爆破安全距离的控制是爆破作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对爆破安全距离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和控制,确保爆破作业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
隧道爆破安全距离

隧道爆破安全距离隧道爆破通常采用掏槽爆破,即将开挖断面上的炮眼分区布置和分区顺序起爆,逐步扩大完成一次开挖,分区是按照炮眼的位置、作用的不同有三种炮眼:即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这三种炮眼除共同完成一个循环进尺的爆破掘进外,分别各有其作用,因此各有不同的位置、长度、方向、间距的要求。
隧道爆破安全距离相关规定:(1)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2)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3)相邻的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m;(4)全断面开挖进行深孔爆破(孔深3-5m)时,不少于500m.隧道爆破技术规定要求:①爆破作业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要求,编制爆破设计方案,制订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②洞内爆破作业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并由经过专业培训且持有爆破作业合格证的专职爆破工担任。
严禁作业人员穿着化纤衣服进行爆作业。
③洞内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离至规定的安全距离以外:A独头巷道内不小于200m;B相邻上下坑道内不小于100 m;④如采用相向开挖掘进的隧道两个掌子面间距离小于200m时,爆破时必须提前一个小时通报,以便另一个工作面作业人员撤离。
⑤下列情况下,严禁装药爆破:A照明不足;B开挖面围岩破碎尚未支护;C出现流沙现象未经处理;D存在大量溶洞水及高压地下水涌出,尚未治理;E未做好安全警戒时。
⑥爆破后必须通风排烟15min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开挖面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A有无瞎炮;B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C顶板及两帮有无松动的围岩;D支撑有无损坏或变形,是否需采取加强措施。
⑦钻眼与装药作业不宜平行作业。
如须平行作业,则钻孔与装药顺序应白上而下进行,钻孔与装药孔至少隔开一排,其距离不小于 2.5m,作业人员应分区操作。
⑧两个相向贯通开挖的开挖面之间距离只剩下15m时始,只允许从一个开挖面掘进贯通,另一端应停止作业,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并在放炮作业前提前通知,由对方施工现场负责人负责检查确认人员和设备已撤出后,方可通知放炮作业面实施放炮作业。
隧道爆破施工安全要求(三篇)

隧道爆破施工安全要求1.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2.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为:2.1头巷道不少于200米;2.2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米;2.3邻的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米;2.4断面开挖进行深孔爆破(孔深3~5米)时不少于500米;3.洞内每天放炮次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
4.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洞内爆破不得使用黑色火药。
5.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如果遇有照明不足,发现流砂、流泥未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爆破。
6.采用电雷管爆破时,必须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加强洞内电源的管理,防止漏电引爆。
装药时可用投光灯、矿灯照明。
起爆主导线宜悬空架设,距各种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l米。
7.爆破后必须经过15分钟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扩有无损坏与变形。
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
8.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
9.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
隧道爆破施工安全要求(二)隧道爆破施工是一项在隧道建设中常见的工作流程,但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
为了确保爆破施工的安全,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安全要求。
下面是针对隧道爆破施工的安全要求的详细介绍。
1. 爆破计划爆破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爆破计划,包括爆破方案、爆破设备、爆破时间等内容。
计划应经过专业人员审核,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可控。
2. 作业区域防护在作业区域内设置合理的防护措施,包括安全警戒线、告示牌等,确保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3. 施工人员培训隧道爆破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了解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知识。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爆破技术在矿山、建筑等行业中得到应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本篇文章将探讨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什么是爆破安全距离?爆破安全距离是指在爆破作业过程中,需要保持的安全区域。
由于爆破作业会产生较大的噪声、震动等危险因素,因此需要确保人、车以及设备等不会受到伤害。
根据爆破地点的不同,安全距离也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需要保证爆破作业半径的2-3倍。
安全措施爆破作业是一项危险的作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1. 检查设备和场地在进行爆破作业之前,需要对设备和场地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工具和场地的情况良好。
如果发现任何不良情况,应立即修复或更换设备。
另外,在爆破作业前需要对周围环境、气象等情况进行评估。
2. 告知周围人员在爆破作业之前,需要通知所有周围人员,确保他们了解危险存在。
在爆破作业期间,所有非必需人员需要被安排远离现场。
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患有心脏病、孕妇等)需要进行特别考虑。
3. 使用安全工具爆破作业中需要使用一些安全工具,如防护眼镜、耳塞、安全带等。
这些工具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免受伤害。
4. 监测风向和风速爆破作业对风向和风速有很高的要求。
如果风向和风速不稳定或不适合爆破作业,应尽可能避免进行爆破作业。
5. 进行预试爆在进行实际爆破作业之前,需要进行预试爆。
这有助于检查爆破参数是否正确,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总结爆破作业是一项危险的作业,在进行之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同时,爆破安全距离也是确保人、车以及设备等不会受到伤害所必须保证的。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为进行爆破作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爆破材料仓库的安全距
离
表一项
目单位炸药库容量(t)0.250.52.08.016.0距有炸药性的工厂距民房、工厂集镇、火车站距铁路线距公路干线
MMMM20020050402502501006030030015080400400200100500450250120雷管仓库到炸药仓库的安全距离
表二仓库内雷管数量(个)到炸药库距离(m)仓库内雷管数量(个)到炸药库距离
(m)1000500010000150002000030000500002.04.56.07.58.510.013.575 00010000015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16.519.024.027.033.038 .043.0 运输工具相距最小距离表
表三运输方法单位汽车马车驮运人力在平坦道路上上、下山坡时M M50 30020 10010 505 6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1.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象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 式中R—飞石安全距离(m);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象有关的系数,一般取1.0—1.5;对着抛掷方向取大值,背着抛掷方向取小值;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
为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3—4;当遇大风天气,顺风方向的飞散距离还应增大25%--50%,同时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表四所列数值。
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
第 2 页共 6 页
离
表四项次爆破方法最小安全距离(m)项次爆破方法最小安全距离(m)1炮孔爆破、炮孔药壶爆破2006小洞室爆破4002二次爆破、蛇穴爆破4007直井爆破、平洞爆破3003深孔爆破、深孔药壶爆破3008边线控制爆破2004炮孔爆破法扩大药壶509拆除爆破1005深孔爆破法扩大药壶10010基础龟裂爆破502.爆破震动对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距离地震波强度随药量、药包埋置深度、爆破介质、爆破方式、传播途径、爆心距以及局部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其中主要因素是爆心距离及装药量。
爆破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的安全距离,一般可按下式计算:Rc=Kca3√-Q式中Rc—爆破地点至建筑物的安全距离(m);Kc—根据建筑物地基土石性质而定的系数,见表五;a—
依爆破作用指数n确定的系数,见表六;Q—爆破装药量(kg).
土石性质系数Kc数
值
表五项次被保护建筑物的地基的岩性系数Kc值备注12345678坚硬致密的岩石坚硬有裂隙的岩石松软岩石砾石碎石土砂土粘土回填土含
水饱和的土3.05.06.07.08.09.015.020.0药包如布置在水中或含水饱和的土中,则Kc值应增加1.5—2.0倍。
系数a的数值表六项次爆破条件系数a值备注1234药壶爆破n≦0.5爆破指数n=1爆破指数n=2爆破指数n≧31.21.00.80.7在地面上爆破时,地面震动作用可不考虑。
3.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爆破冲击波的危害作用主要表现在空气中形成的超压破坏,如空气超压值大于0.005Mpa时,门窗、屋面开始部分破坏;大于0.007Mpa时,砖石结构破坏,房屋倒塌。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第 3 页共 6 页
Rk=Kb√Q—式中,Rk—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m);
Kb—与装药条件和破坏程度有关的系数,见表七;
Q—爆破装药总量(kg)。
4.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爆破瞬时间产生的炮烟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的粉尘。
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可按下式计
算:
Rg=K3√--Q式中Rg—爆破毒气的安全距离(m);Kg—系数,平均值为160;
Q—爆破装药总量(t).
对于下风向的安全距离应增加一倍。
系数Kb
值表七项次破坏程度安全级别系数Kb 值全埋入药包裸露药包123456安全无损偶然破坏玻璃玻璃全坏、门窗局部破坏隔墙、门窗天棚、破坏砖石、木结构破坏全部破坏
12345610-505-102-51-20.5-1.0—50-15010-505-102-51.5-21.5
注:防止空气冲击波对人身危害时,Kb采用15,一般最少用5-10。
防振、防护覆盖安全措施在进行控制爆破时,应对爆破体或附近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进行防振、防护覆盖,以减弱爆破震动的影响和噪音,防止碎块飞掷。
1.防振安全技术措施1.1分散爆破点,采用群炮爆破时,采用不同时起爆各药包,就会减弱或部分消除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
如果采用迟发雷管起爆,延缓时间在2s以上,振动影响就可按每次起爆的药包重量分别计算。
1.2分段爆破,减少一次爆破的炸药量,选择较小的爆破作用指数n,必要时采用低猛度炸药和降低装药的集中度来进行爆破。
1.3合理布置药包或炮位眼孔的位置,一般情况下,爆破振动强度以与爆破抛掷方向的相反方向最大,侧向次之,抛掷方向振动较小;建筑物高于爆破点,振动较大,反之则较小。
1.4为减轻爆破震动
第 4 页共 6 页
对基岩的影响,一般可采取分层递减开挖厚度的方法;或预留厚度不小于20-30cm的保护层,最后用人工或风镐(铲)清除。
1.5对塌落振动,可采用预爆措施先行切割,或在地面预铺松砂或碎炉渣使起缓冲作用。
2.防护、覆盖安全措施2.1为使人员和财产免受爆破碎片袭击,对爆破附近的厂房、设备、民房等要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
2.2地面以上的构筑物或基础爆破时,可在爆破部位上铺盖草垫或草袋(内装少量砂、土)作头道防线,再在草垫(或草袋)上铺放胶管帘(用长60-100cm 的胶管编成)或胶皮垫、荆芭,最后再用帆布蓬将以上两层整个覆盖包裹,胶帘(垫)与帆布应用铁丝或绳索拉住捆紧,以阻挡爆破碎块和保护上层的帆布不被砸坏和降低声响。
必要时窗洞口及保护部位用
2cm×2cm网孔铁丝悬挂或覆盖,或遮挡。
2.3对离建筑物近,或附近有重要建筑物的地下设备基础爆破,为防止大块抛掷,爆破体应采用橡胶防护垫(用废汽车轮胎编成排,面积10-12m2);将用环索联结在一起的粗圆木、铁丝网、脚手板、废钢材等护盖在其上进行防护。
2.4对一般崩落爆破、破碎性爆破,防飞石可用韧性好的铁丝防护网、布垫、帆布、胶垫、旧布垫、塑料—尼龙布、荆芭、草帘、竹帘或草袋等作防护覆盖。
2.5挖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减振沟或堆筑松散土(或砂)堤,阻止爆破地震波的传递,可减少振动效应30—40%。
2.6爆破时,为保护周围建筑物及设备不被打坏,亦可在其周围应用厚度不小于5cm的坚固木版加以掩护,并用铁丝捆牢,距炮孔距离不得小于50cm。
如爆破体靠近钢结构或需保留部分,必须用沙袋加以保护,其厚度不小于50。
第 5 页共 6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