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动物实验设计
《动物毒理实验》课件:实验3 皮肤刺激性试验

皮肤刺激强度分级
皮肤局部反应
无刺激性 轻度刺激性
无异常改变 充血、红斑
中等刺激性
红斑,少量小出血点,水肿, 少量丘疹以及小水疱
强刺激性
红斑,皮下出血,水肿,有很 多小水疱并有可能合并成大水 疱,糜烂,表皮剥落,有溃疡 形成等
评分 0 <2
2~6
>6
方法评价
皮肤刺激试验的结果不仅与检测技术有关, 也与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相关。
经4~8h后,除去斑贴物,每24h观察一次各小区皮肤的局部 反应,连续观察4d,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表1),定量地 评定受试化学物对皮肤局部刺激作用的强度。红斑通过肉眼 观察,水肿通过轻轻触摸的方法来评分。
表1 皮肤刺激强度反应评分
皮肤反应强度
评分
无红斑
极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1
A.红斑和 边界清晰的红斑(明显红斑,淡红至鲜红色) 2
本法与局部全封闭斑贴法不同之处在于: 1.每组的白色家兔数不应少于3只; 2.采用纱布作斑贴物,在无刺激作用的前提下,用半封
闭敷料固定; 3.斑贴不需要在擦伤皮肤上进行; 4.斑贴4h,然后去掉斑贴并清洗皮肤,观察0.5h、1h、
24h、48h和72h后的皮肤反应。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同全封闭法。
结果分析
皮肤刺激试验又称皮肤原发性刺激试验。
试验目的
了解受试化学物对皮肤的直接刺激作 用以及刺激强度。
试验材料——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成年白色家兔或白色豚鼠, 首选白色家兔。
在皮肤刺激试验中,动物品种的选择 很重要。目前多选用兔和豚鼠,对于 强刺激或无刺激作用的化学物选用家 兔检测效果好,但对作用缓和的刺激 性化学物,选用豚鼠所获得的试验结 果较准确。
潮州消毒剂毒理实验方法

潮州消毒剂毒理实验方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估潮州消毒剂的毒理学性质,包括急性毒性、皮肤刺激、眼刺激、致突变性等方面的测试,为该消毒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潮州消毒剂样品2. 实验动物:小鼠、大鼠、豚鼠等(根据实验需求选择)3. 实验设备:生理盐水、注射器、皮肤刺激试验装置、眼刺激试验装置等三、实验方法1. 急性毒性试验(1)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配置不同浓度的潮州消毒剂溶液。
(2)选取健康成年实验动物,按照体重随机分为若干组。
(3)通过腹腔注射或口服给药途径,给予不同浓度的潮州消毒剂溶液。
(4)观察并记录动物的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小致死量(MLD)。
2. 皮肤刺激试验(1)选取健康成年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2)在动物背部皮肤上涂抹生理盐水和潮州消毒剂样品。
(3)观察并记录皮肤刺激反应,如红斑、水肿、糜烂等。
(4)根据刺激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评估潮州消毒剂的皮肤刺激性质。
3. 眼刺激试验(1)选取健康成年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2)将潮州消毒剂样品滴入动物的眼结膜囊内。
(3)观察并记录动物的眼部刺激反应,如结膜水肿、充血、糜烂等。
(4)根据刺激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评估潮州消毒剂的眼刺激性质。
4. 致突变性试验(1)选取经过基因突变筛选的实验动物品系。
(2)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配置不同浓度的潮州消毒剂溶液。
(3)通过灌胃、腹腔注射等途径给予实验动物不同浓度的潮州消毒剂溶液。
(4)观察并记录动物的生育情况、存活率、突变率等指标。
环境毒理学实验教案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环境毒理学实验报告科目:环境毒理学姓名:田成龙学号:1200602036实验一动物试验的一般操作技术一、目的与要求毒理学的许多试验研究,主要通过动物实验来进行。
而实验过程中技术及生物材料的收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质量。
因此,毒理学实验工作者必须正确地掌握动物实验中的一般操作技术,这是保证试验工作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本实验要求掌握动物的捉拿、固定、麻醉、编号、采血、处死方法和解剖检查。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一)实验动物的捉拿和固定方法1、小鼠:捉拿时先用右手将鼠尾抓住提起,放在较粗糙的台面或鼠笼上,在其向前爬行时,右手向后拉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头颈部皮肤,将其固定于左手手心中,拉直四肢并用左手无名指压紧尾和后肢,右手即可作注射或其他实验操作。
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小鼠固定在金属或木制的固定器上。
2、大鼠:大鼠抓取方法基本同小鼠,抓大鼠时若操作者不熟练,或者大鼠特别凶猛,操作者最好戴上防护手套(帆布或硬皮质均可)。
如若是灌胃、腹腔注射、肌肉和皮下注射时,可采用与小鼠相同的手法,即拇、食指捏住鼠的耳朵及头颈皮肤,余下三指紧捏住背部皮肤,置于掌心中,调整大鼠在手中的姿势后即可操作。
3、豚鼠:豚鼠性情温和,胆小易惊,一般不易伤人,抓取时,先用手掌扣住豚鼠背部,抓住其肩胛上方,拇、食指环握颈部,另一只手托住臀部。
如果在实验时豚鼠频繁挣扎,不宜采用此方法,因为操作者的拇、食指会随动物的挣扎越抓越紧而引起豚鼠窒息。
另外,有时可用纱布将豚鼠头部轻轻盖住,操作人员轻扶住其背部或者让其头部钻到实验人员的臂下,然后进行实验操作。
4、家兔:一手抓住兔颈部的被毛与皮肤,另一手托其臀部或腹部,使其躯干的重量大部分集中在手上。
(二)实验动物的编号、标记和去毛方法1、编号和标记方法:在动物实验中,为了使实验动物个体间或组间区别开来,便于对每个实验动物的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必须对实验动物进行编号、标记。
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

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动物毒理学1.2 课程性质:研究生课程1.3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动物毒理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动物毒性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动物毒理学的定义、发展史和研究方法2.2 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3 毒物的毒性评价和毒性作用机制2.4 常见动物毒物及其毒性作用2.5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饲养管理三、教学方法3.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最新研究动态。
3.2 实验:进行毒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3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要求4.1 学生应掌握动物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4.2 学生能独立完成毒性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4.3 学生能分析毒物毒性作用机制,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5.2 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5.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1 动物毒理学实验技术:包括毒物剂量测定、毒性效应观察、生物样品分析等。
6.2 短期毒性实验: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等。
6.3 长期毒性实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等。
6.4 特殊毒性实验:遗传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发育毒性试验等。
七、教学内容7.1 毒物代谢与毒效关系:研究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对毒效的影响。
7.2 毒物毒性与剂量-反应关系:探讨毒物剂量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
7.3 毒物毒性与时间关系:分析毒性效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7.4 毒物联合毒性:研究两种或多种毒物共同作用时的毒性效应。
八、教学内容8.1 动物毒理学应用领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药品评价等。
8.2 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了解实验动物的福利要求,遵守实验动物伦理原则。
8.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掌握毒理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毒理学实验

实习一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一、目的和意义毒理学研究需要用实验动物来进行各种实验,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来研究毒作用,获得毒物的毒性、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机制等方面的资料,因此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本次实习学习毒理学实验中有关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抓取、染毒方法和生物材料的采集等技术。
二、内容(一)健康动物的选择无论选择哪种种属品系的动物进行实验,均要求选择健康的实验动物。
健康动物检查时要求达到:外观体型丰满,被毛浓密有光泽、紧贴体表,眼睛明亮,行动迅速,反应灵活,食欲及营养状况良好。
选择时重点检查以下项目:1.眼睛明亮,瞳孔双侧等圆,无分泌物。
2.耳耳道无分泌物溢出,耳壳无脓疮。
3.鼻无喷嚏,无浆性粘液分泌物。
4.皮肤无创伤、无脓疮、疥癣、湿疹。
5.颈部要求颈项端正,如有歪斜提示可能存在内耳疾患,不应选作实验动物。
6.消化道无呕吐、腹泻,粪便成形,肛门附近被毛洁净。
7.神经系统无震颤、麻痹。
若动物(大鼠、小鼠)出现圆圈动作或体位倒置呈圆圈摆动,应该放弃动物。
8.四肢及尾四肢、趾及尾无红肿及溃疡。
(二)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动物性别不同对毒物的敏感性也不同,这可能与性激素、肝微粒体羟基化反应有关,也随受试物而异。
因此,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性别,一般实验如对性别无特殊要求者,宜选用雌雄动物各半。
1.大鼠、小鼠主要依肛门与生殖孔间的距离区分,间距大者为雄性,小者为雌性。
成年雄鼠卧位可见到睾丸,雌性在腹部可见乳头。
2.豚鼠用在一只手抓住豚鼠颈部,另一只手把开靠近生殖器孔的皮肤,雄性动物在圆孔中露出性器官的突起,雌性动物则显出三角形间隙,成年雌性豚鼠胸部有两个乳头。
3.家兔将家兔头轻轻夹在实验者左腋窝下,左手按住腰背部,右手拉开尾巴并将尾巴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中间,然后用拇指和食指稍稍把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扒开。
雄兔即可见一圆孔中露出圆锥形稍向下弯曲的阴茎(但幼年雄兔看不到明显的阴茎,只能看到圆孔中有凸起物,即是阴茎)。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毒理学实验中有关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2.掌握健康小鼠的外观检查方法、性别鉴定、捉拿和固定方法、小鼠灌胃给药与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等技术3.掌握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方法、小鼠脏器系数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病理学意义4.熟悉小鼠的标记、小鼠解剖步骤及正常脏器观察5.了解实验动物的被毛去除方法、实验动物粪、尿的收集、小鼠血液样本采集方法二、实验材料和器材1.动物:小鼠2.器材:鼠笼、天平、注射器、灌胃针、止血钳、手术剪、平皿、托盘、烧杯若干。
三、实验方法1.对小鼠进行观察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小鼠的体型、发育情况;毛发是否清洁浓密有光泽,是否顺贴不蓬乱;行动是否迅速,反应是否灵敏;眼睛是否明亮有神,瞳孔是否清晰等圆;天然孔道是否干净、有无分泌物。
2.小鼠的捉拿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小白鼠则将前肢固定于粗糙面上。
此时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任小白鼠颈背部皮肤,并以小指与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
3.小鼠性别鉴定主要观察肛门与生殖器之间的距离。
雄性大鼠的距离较大,雌性的距离较小,且成年雄鼠尾部可见睾丸,成年雌鼠可见乳头。
4.小鼠称重打开电子天平,待读数显示稳定后,将平皿置于天平上,去皮;将小鼠置于平皿中,待读数显示稳定后,读数得25.95g。
5.小鼠灌胃1)准备灌胃针头,将注射器针头拔下,更换为灌胃针头;根据小鼠的体重,按0.1ml/10g 灌胃量计算:V=25.950*0.1/10=0.26ml用注射器取0.26ml液体(自来水);2)按“三-2-1)”的方法抓住小鼠,使其头、颈和身体呈一直线;3)灌胃针头从小鼠的嘴角进入,压住舌头,抵住上颚,轻轻向内推进,进入食管后会有一个刺空感,进入食道后即可推注药液,然后原方向将灌胃针抽出。
6. 腹腔注射1)吸取液体(自来水),将针头向上,吸取一段气体后,再缓慢排除气体,以达到取出气泡的效果。
2)按“三-2-1)”的方法捉拿小鼠,并使小鼠腹腔向上;3)事先吸取好液体的注射器针尖平面朝上,平行扎入皮内后,注射器与腹腔呈45度角刺入腹腔,感觉针尖部分可以移动,将注射针向后抽出一点,注射样品。
药物毒理学实验动物

生殖毒性实验主要研究药物对雌雄性生殖器官、生殖细胞、受精、胚胎发育、妊娠、分娩和哺乳期等方面的毒性作用。该实验有助于了解药物对生殖过程的影响,为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生殖毒性实验
发育毒性实验是评估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发育的毒性作用。
发育毒性实验主要研究药物对妊娠期和哺乳期动物及其子代的发育毒性作用,包括对胎儿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该实验有助于了解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发育的影响,为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VS
慢性毒性实验是评估药物长期给药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
详细描述
慢性毒性实验通常在较长时间内(如几个月到一年或更长)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的长期毒性作用,包括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等方面的研究。该实验旨在评估药物长期使用或接触后的潜在危害,为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词
慢性毒性实验
生殖毒性实验是评估药物对实验动物生殖功能的毒性作用。
操作规程
遵循实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个人防护服
穿着符合要求的实验服,保护实验人员免受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侵害。
要点一
要点二
护目镜、口罩和手套
佩戴合适的护目镜、口罩和手套,防止化学物质和生物污染物的侵入。
个人防护措施与装备
废弃物分类
将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分别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详细描述
急性毒性实验
总结词
亚急性毒性实验是评估药物在较长时间内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
详细描述
亚急性毒性实验通常在较长时间内(如几周到几个月)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的多方面毒性作用,包括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变化等。该实验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为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实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剂量设计方法

2015年02月12日 来源:实验动物管理与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徐国景 易工城 唐利军孔利佳 责任编辑:lmjinfo摘要:一般而言,长期毒性试验至少需设高、中、低三个剂量给药组和一个溶媒(或辅料)对照组.必要时还须设立空白对照组或阳性对照组。
一般而言,长期毒性试验至少需设高、中、低三个剂量给药组和一个溶媒(或辅料)对照组.必要时还须设立空白对照组或阳性对照组。
因为理论上群体中毒性反应的发生率随暴露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高剂量原则上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甚至出现个别动物死亡现象, 但死亡数不得超过20%以上;为考察毒性反应剂量一反应关系,应在高剂量和低剂量之间设立中剂量。
中剂量组应相当于药效学试验的高剂量,应使实验动物发生轻微或中等程度的毒性反应;低剂量组原则上应高于整体动物最佳药效学试验的有效剂量,并不使动物出现毒性反应;空白对照组应给予溶媒或其他赋形剂;正常对照组应口服等容量蒸馆水,注射给药时则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
长期毒性试验的给药周期取决于临床用药时间的长短,这是国际上普遍推行的原则,各国或国际药政管理组织在执行时有所不同(见表 4-5-9)。
对于西药来讲,总的原则是临床给药期的3~4倍。
中国中药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是规定2倍以上,最长不超过半年(见表4-5-10);对于生物制品的试验周期,不仅要参考临床疗程,还要考虑反复给药产生抗体的时间,一旦产生抗体则应停止给药。
长期毒理学试验研究中,剂量设计有多种,主要有半数致死量法、药物代谢动力学法、最大耐受量法、拟用临床剂量法、等效剂量法等。
1.半数致死量法 (LD50 法 )即根据药物急性毒理学试验测定的LD50值决定三个组的剂量。
如果急性毒理与长期毒理试验使用的是同一种实验动物,那么对大鼠而言,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可使用1/10、1 /50、l/lOO的LD50 值;对犬而言,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可使用1/20、1/25、1/50的LD5 0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组同等重要,两组的动物数应相等。
(1)空白对照:又称正常对照 (2)标准对照:又称有效对照或阳性对照 (3)组间对照:
(4)自身对照:
2.重复原则 (1)足够的实验样本数: (2)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3.随机原则
为了减少个体差异这种非处理因素的干拢, 应于实验前将实验动物依统计学原则进行 随机分组,以此达到尽可能降低非处理因 素的混杂效应,从而提高每组动物间均衡 性的目的。
Input program.
Loop I=1 to 32. Compute X=RND(I/4 + 0.25). End case. End loop. End file. End input program. Execute. Compute II=Uniform(1). Rank Variables=II BY X. Execute.
表2
IPCS专家组推荐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统计学方法
数据类别和统计学要求
1.“有或无”数据: 动物间的比较 个别组的比较 非均匀性 与剂量相关的趋势 动物内部比较 个别组的比较 非均匀性
Fisher精确分布检验(不分层的数据) 2×2校正的卡方检验(分层或不分层的数据) 2×K卡方检验(分层或不分层的数据) Armitage检验(分层或不分层的数据) McWemar检验或符号检验 Cochran检验
通常实验记录的项目和内容为: (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者;
(2)受试对象:动物种类、品系、编号、体重、
性别、健康状况、饲料、离体器官名称等; (3)实验药物或试剂:名称、来源(生产厂)、 剂型、批号、规格、含量、浓度、给药体积、给 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间隔、疗程等;
(4)实验仪器:主要仪器名称、生产厂、型号、
线性回归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协方差的分析 用方差分析评估第二个时间与第一个时间的差别
四、实验和观察 1.实验准备和预备实验 2.实验及其结果的观察记录 (1)按照预备实验确定的步骤进行实验; (2)熟练掌握实验方法,用量准确,严肃认 真地操作; (3)经分析属于错误操作或不合理的结果应 重做实验 (4)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 象(结果),并进行思考。
(1)随机分组方法: ①随机数字表法; ②计算机软件(如SPSS、SAS、Excel等)方法 。
(2)例子:将32只动物按体重每4只组成一个区组, 随机分配到4种处理中,共组成8个区组。
表1 SPSS程序随机化区组分配设计方案
行号 程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 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的和可靠的方法。
一般要设3个或3个以上剂量组,以观察剂量 -反应(效应)关系,确定受试化学物引起毒效 应及其毒性参数。
(1)毒性试验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证明化学品的安 全性,而是为了表征化学品可能产生的毒作用。 (2)毒理学试验中实验模型所需的动物总是远少 于处于危险中的人群。为了在少量动物得到有 统计学意义的可靠的结果,需要应用相对较高 的剂量,以使效应发生的频率足以被检测。
Mann Whitney u检验 Kruskal—Wallis单向方差检验 非参数趋势检验 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 Friedman双向方差分析 Page检验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t检验 单向方差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 配对t检验 双向方差分析
与剂量相关的趋势
变量间的相关性 各组变量间相关性的变化 变量随时间而变化
毒理学动物实验设计
外推
一、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原则 毒理学实验通常是毒性评价或安全性评价试验, 通常由权威机构规定评价程序。
在描述毒理学的试验中,有三个基本的原则:
1.外来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 外推于人 基本假设为: 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 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的 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
规格等;
(5)实验条件:实验时间、室温、动物饲养
环境(种名、合格证号)、恒温条件等;
(6)实验方法及步骤:动物麻醉、固定、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组、染毒剂量和途径、测量方法等; (7)实验指标:名称、单位、数值及不同时 间的变化、实验方法或主要仪器等; (8)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的整理、统计方
法与结果等。
五、环境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评价 镉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毒重金属元素 之一,镉污染及其危害己是一个全球性的环 境医学问题,急性镉暴露可损害机体多种靶 器官组织,包括肾脏和肝脏等。 肝脏是急性镉暴露的主要靶器官,肝实 质细胞的肿胀、嗜酸性变、淋巴细胞浸泣及 核固缩等镜下肝细胞损伤改变;AST、ALT及 碱性磷酸酶(AP)的活性显著升高的血生化 改变。 目前对镉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还不 明确,自由基损伤是造成急性肝损伤的一条 重要途径。
低剂量组:NOAEL
Log[Dose]
3. 实验观察指标选择: 实验指标(观测指标)是指在实验观察中用于 反映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被检测仪器或研究者感 知的特征或现象标志。 实验指标选择的基本条件: (1)特异性 (2)客观性 (3)灵敏度 (4)精确度 (5)可行性 (6)认可性
实验指标选择依据通常有: (1)根据实验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选择指标。 (2)根据化学物的种类和用途来选择国家标准、 部委和各级政府发布的法规、规定和行业规范 中相应的程序中的实验方法要求来选择指标。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3.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 4.确定损害的可逆性
5.其它
毒作用的敏感检测指标和生物学标志
毒作用机制研究
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和代谢研究
中毒的解救措施
三、毒理学动物实验设计内容
1. 实验动物选择: 2. 实验动物分组与剂量选择、实验期限:
Biological Response
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LOAEL
变量问的相关性
2.分级数据: 动物间的比较 个别组的比较 非均匀性 与剂量相关的趋势 动物内部的比较 个别组的比较 非均匀性 与剂量相关的趋势 变量间的相关性 3.连续数据: 动物间的比较 个别组的比较 非均匀性 与剂量相关的趋势 动物内部比较 个别组的比较 非均匀性
Fisher精确分布检验2X2校正的卡方检验
请您根据上述的背景资料,设计“镉
对机体肝脏损害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设计内容包括:
(1)目的意义
(2)研究依据
(3)实验内容和方法 (4)预期实验结果 (5)数据分析统计方法等。
2.剂量-反应(效应)研究
Biological Response
FEL: Frank Effect Level
LOAEL: Lowest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No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Level LOEL: Lowest Observable Effect Level NOEL: No Observable Effect Level Log[Dose]
3.成年的健康实验动物和人可能的暴露途径是
基本的选择
(1)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作 为一般人群的代表性实验模型。 幼年和老年动物、妊娠的雌性动物、疾病状态作 为特殊情况另作研究 。
(2)毒理学试验中染毒途径的选择,应尽可能模 拟人接触该受试物的方式。
科研设计遵循的三原则 1.对照原则 在动物实验中,要求相比较的各组间动物的种类、 性别、年龄、体重等尽可能地一致。对照组与实
说明:第01-07行是产生8个区组,第09-10行是产生随机数,对随机数按区组再进 行排秩分组。
二、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 1.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
在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中,观察受试物对
机体的有害作用,对有害作用的观察应该 是对每个实验动物进行全面的、逐项的观 察和记录。 发现有害作用是进行剂量-反应(效应)研究 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