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方案
AC-13C上面层施工方案

启东市兆程 沥青上面层'-kE Ah亠报吿QWl 验片顽歹甫通林洋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启东市兆天线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叫TH rar 畳V■4 - J* 2 M 理尊洋瓷通理设工程盲琨^公创■ 0 一四年•月启东市兆天线改造工程沥青路面AC-13C上面层施工技术方案、工程概况本次设计改造范围为:兆天线与天汾大道交叉口处至兆天线终点,路线长约3.24km。
路面病害严重,病害形式主要以大面积的龟裂、块状裂缝为主,同时伴随着一定数量的横缝、纵缝、坑槽、松散和沉陷,给行人通行带来诸多不便,为提高路面服务质量,提升道路通车能力,故采取对此路段区域进行改造。
改造形式1(K0+000-K2+786):对老路进行病害处理后,加铺补强路面结构。
补强路面结构为:》18cm水稳碎石调平层+沥青封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Q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改造形式2(K2+786-K3+240):对老路面病害进行处理后,直接进行罩面处理。
罩面结构为: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本工程还包括标志标线、护栏等安全设施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为招标文件和相关行业标准、法规等,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以往路面施工经验,通过现场考察、分析研究。
主要依据有:1、启东市兆天线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5、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6、业主及监理组下发的各种相关文件。
三、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工程量我们作如下安排:1)施工部的建立面层施工部设在志良镇工业园区,南通林洋沥青拌和场。
2)备料场地的设置料场驻地建设:料场选址在启东志良工业园区,该处水运方便,且地域面积宽大,足够一次性堆放15万吨各种原材料,保证本项目所有原材料的备料堆放。
AC-13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上面层施工方案一、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原材料准备:(1)、沥青: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90号A 级道理石油沥青,沥青在储罐中的贮存温度介于130℃-170℃之间,经抽样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JTGF40-2004规范有关要求。
(2)、粗集料: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粗集料采用二级破碎(鄂破+反击破)生产并配有大型除尘设备,在自建碎石场加工,各种规格碎石分仓堆放,不混堆。
最大粒径为16mm,按粒径9.5mm~16mm、4.75 mm~9.5mm、2.36 mm~4.75mm三种规格备料。
碎石压碎值不大于28%,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8%。
经试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图纸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JTG F40-2004)要求。
(3)、细集料:主要用于填充粗集料骨架的空隙,起到粘结作用,增强路面的整体性。
我部采用石灰岩生产的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规格为0-2.36mm的机制砂。
经试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图纸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JTG F40-2004)要求。
经试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JTG F40-2004施工规范要求。
(4)、矿粉:我部所用矿粉为采用石灰岩磨细得到。
矿粉干燥、洁净,能自由从矿粉仓流出,经试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图纸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JTG F40-2004)要求。
以上各类材料均储备充足,满足生产需要。
2、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建设单位有关文件要求,编制沥青混合料AC-25C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为组织和指导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提供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并报监理工程师审定,同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三级交底,即技术总负责人向现场技术负责人交底,现场技术负责人向各工班交底,各工班向现场操作工人交底,确保现场操作人员能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和上岗前各种安全意识,保证工程开工的顺利进行。
省道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首件施工段落、计划开工时间 (1)四、试验段目的 (1)五、施工前期准备 (2)六、上面层施工工艺 (6)七、各项指标检测 (13)八、交通管制及安全保证措施 (14)九、质量及环境保护措施 (15)十、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8)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S236 博沂线博山南庄至沂源鱼台段大中修工程第一合同段,起点位于博山南庄,桩号为K20+147,终点位于博山沂源界,桩号为K41+497.36。
本项目维持原公路等级标准,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全长21.35km。
二、编制依据1、S236博沂线博山南庄至沂源鱼台段大中修工程一合同段施工图纸、招标文件。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公路养护技术规范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精细化施工管理6、已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交通组织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环保专项施工方案。
7、本承包人的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三、首件施工段落、计划开工时间1、段落位置:K22+960-K23+460右幅2、计划施工时间:2016年6月28日四、试验段目的1、确定合理的机械种类、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确定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温度等操作数据;确定摊铺温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等;确定松铺系数;验证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2、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合、摊铺、压实设备的效率、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适应性;确定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
五、施工前期准备(一)原材料准备工作1.沥青(1)基质沥青采用山东路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齐鲁A级70#沥青,改性沥青采用山东路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SBS(I-D)改性沥青。
(2)沥青运到拌合站后由试验人员在确定铅封完整后,对到场沥青进行取样检测三大指标(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取样及试验过程需通知监理旁站。
AC 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我项目经理部所承建的xx高速公路路面第四合同段,全线共长20km,起讫桩号K88+200~K108+200。
主要路面结构设计为:4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粘层油+8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粘层油+12cm厚ATB-30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封层+透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我标段负责K88+200-K108+200的施工。
二、施工准备1、在经检测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的喷洒过粘层油的中面层顶进行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作业。
2、AC-13C目标配合比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详见: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3、QLB-4000型沥青拌和楼AC-13C生产配合比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QLB-4000型拌和生产配合比设计详见: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
4、按规范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所采用原材料满足规范要求,原材料检验详见:原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5、由试验人员在拌和站检测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油石比以及毛体积密度,确认配和比符合设计。
三、施工工艺1、施工现场准备:1)、铺筑前清除粘层上的SBS浮石子和杂物等,对局部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进行冲洗,重新喷洒粘层油。
2)、在与沥青面层相接触的结构物面上均匀地刷涂一层乳化沥青,以保证与结构物的相互粘接。
3)、根据施工计划前后桩号多放样10~20m,利于数据采集和剩余料的铺筑。
根据设计图正线铺筑面边框线即:离中线1.5m,13m。
位置10m整桩号进行放点或有构造物相互连接地段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逐桩逐点进行放样。
中面层采用平衡梁方式。
2、施工方案: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①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温度稳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出厂温度符合要求,保证沥青能源源不断地从沥青罐输送到拌和机内。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我项目经理部所承建的xx高速公路路面第四合同段,全线共长20km,起讫桩号K88+200~K108+200。
主要路面结构设计为:4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粘层油+8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粘层油+12cm厚ATB-30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封层+透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我标段负责K88+200-K108+200的施工。
二、施工准备1、在经检测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的喷洒过粘层油的中面层顶进行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作业。
2、AC-13C目标配合比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3、QLB-4000型沥青拌和楼AC-13C生产配合比比设计详见: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
4、按规范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所采用原材料满足规范要求,原材料检验详见:原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5、由试验人员在拌和站检测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油石比以及毛体积密度,确认配和比符合设计。
三、施工工艺1、施工现场准备:1)、铺筑前清除粘层上的SBS浮石子和杂物等,对局部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进行冲洗,重新喷洒粘层油。
2)、在与沥青面层相接触的结构物面上均匀地刷涂一层乳化沥青,以保证与结构物的相互粘接。
3)、根据施工计划前后桩号多放样10~20m,利于数据采集和剩余料的铺筑。
根据设计图正线铺筑面边框线即:离中线1.5m,13m。
位置10m整桩号进行放点或有构造物相互连接地段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逐桩逐点进行放样。
中面层采用平衡梁方式。
2、施工方案: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①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温度稳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出厂温度符合要求,保证沥青能源源不断地从沥青罐输送到拌和机内。
②集料铲运方向与流动方向垂直,保证铲运材料均匀,避免集料离析。
上面层ac13c施工指导意见(改性沥青)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AC-13C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0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6 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五注:亲水系数宜小于0.8。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组织设计

机场连接线上面层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080/1-2004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3、《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4、集阿联络线乌兰浩特至新林北公路《施工图技术交底》5、乌兰浩特至新林北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指南》6、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咨询获取的资料。
7、本企业的综合施工管理水平,技术装备能力和近年来同类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技术管理经验。
二、施工概况机场连接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6m,设计速度100km/h。
路线起点位于现省际通道与乌察路平交处,起点里程JCLK0+000,终点设置在旧路收费广场南侧,终点桩号为JCLK3+260。
全长3.26km,双向四车道。
全线路面结构上面层设置4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左幅总面积为:36675m2,沥青混凝土数量:1467m3。
我项目部在上面层正式摊铺前在JCLK0+300-JCLK0+500段左幅先进行一段长度为200m的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以便确定:1、确定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2、确定拌合机的操作工艺;3、确定透层的喷洒方式和效果;4、确定混合料的摊铺、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等;5、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比的控制;(2)、拌和机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3)、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4)、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组合方式及压实效果;(5)、接缝方法;(6)、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7)、质量检查方法,初定每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6、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7、工期安排: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7月25日上面层铺筑:2014年7月25~2014年7月25日完工日期:2014年7月25日(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三、施工准备3.1拟投入人员与机械设备3.1.1、拟投入人员本分项工程施工,项目部对各施工班组进行了相应的职责分工;制订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方面的交底,确保顺利完成。
(最新整理)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完整)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全部内容。
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我项目经理部所承建的xx高速公路路面第四合同段,全线共长20km,起讫桩号K88+200~K108+200。
主要路面结构设计为:4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粘层油+8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粘层油+12cm厚ATB—30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封层+透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我标段负责K88+200-K108+200的施工。
二、施工准备1、在经检测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的喷洒过粘层油的中面层顶进行AC—13C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作业。
2、AC—13C目标配合比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详见: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3、QLB—4000型沥青拌和楼AC-13C生产配合比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QLB—4000型拌和生产配合比设计详见:AC—13C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
4、按规范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所采用原材料满足规范要求,原材料检验详见:原材料进场检验报告.5、由试验人员在拌和站检测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油石比以及毛体积密度,确认配和比符合设计。
三、施工工艺1、施工现场准备:1)、铺筑前清除粘层上的SBS浮石子和杂物等,对局部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进行冲洗,重新喷洒粘层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项目经理部所承建的xx高速公路路面第四合同段,全线共长20km,起讫桩号K88+200~K108+200。
主要路面结构设计为:4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粘层油+8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粘层油+12cm厚ATB-30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封层+透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我标段负责K88+200-K108+200的施工。
二、施工准备
1、在经检测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的喷洒过粘层油的中面层顶进行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作业。
2、AC-13C目标配合比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详见: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3、QLB-4000型沥青拌和楼AC-13C生产配合比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QLB-4000型拌和生产配合比设计详见: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
4、按规范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所采用原材料满足规范要求,原材料检验详见:原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5、由试验人员在拌和站检测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油石比以及毛体积密度,确认配和比符合设计。
三、施工工艺
1、施工现场准备:
1)、铺筑前清除粘层上的SBS浮石子和杂物等,对局部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进行冲洗,重新喷洒粘层油。
2)、在与沥青面层相接触的结构物面上均匀地刷涂一层乳化沥青,以保证与结构物的相互粘接。
3)、根据施工计划前后桩号多放样10~20m,利于数据采集和剩余料的铺筑。
根据设计图正线铺筑面边框线即:离中线1.5m,13m。
位置10m整桩号进行放点或有构造物相互连接地段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逐桩逐点进行放样。
中面层采用平衡梁方式。
2、施工方案:
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①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温度稳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出厂温度符合要求,保证沥青能源源不断地从沥青罐输送到拌和机内。
②集料铲运方向与流动方向垂直,保证铲运材料均匀,避免集料离析。
③每天开工前检测原材料的含水量,以便调节冷料进料速度,并确定集料加热时间和温度。
如果集料含水量过大,不得使用。
④集料级配发生变化或换用新的材料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
⑤集料加热温度要达到使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满足要求。
集料在送进拌锅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
烤干用的火焰调节适当,以免烤焦和熏黑集料。
⑥在拌和过程中,拌和楼操作手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控制室使用的几种矿料和沥青的用量必须严格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数据进行控制,不得随意更改。
送入拌和机的集料温度和沥青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摊铺和碾压温度相关控制见下表:
拌和楼生产及运输温度控制方案
※测量温度仪器为:红外测温仪
⑦拌和过程中,通过现场温度测量对计算机打印的温度进行检验,保证混合料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适宜。
⑧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热料仓溢料的情况,也只能适量调整冷料仓的进料速度,并及时与试验室取得联系,分析是否有异常情况并做出最终处理方案。
⑨成品沥青混合料必须在保证成品仓内贮存达到80~100吨以后才开始放料,以便混合料能连续不停地运往摊铺现场,使摊铺能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临时贮存的混合料的温度不得低于150℃。
2)运输:
①运输车在运料之前都必须将货箱清理干净,不得有任何杂质,货箱后门必须关闭严密,不得漏料。
②在装料之前,货箱内必须均匀地涂一层洗衣粉和植物油的混合溶液,以防混合料粘结在车箱上,但不得有多余残液积留在车厢底部。
装料前,车底板应排干积水,车轮上如有泥土,必须冲洗干净。
③放料过程中,必须分三次放料,运输车必须分前、后、中地移动车辆,沥青混合料分成三个料堆,以减少离析。
④运料车在运输过程中,采用双层帆布中间夹一层棉被覆盖,并绑扎牢固,以防表面混合料降温结成硬壳。
汽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以确保摊铺机平整度。
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等候车辆在不少于5车的情况下进行连续摊铺。
⑤混合料卸至运输车上的温度不低于150℃。
3)摊铺:
①摊铺施工采用两台ABG8820型摊铺机摊铺,在摊铺施工前,摊铺机熨平板预热温度不得低于100℃,根据气温情况在摊铺施工前20分钟开始加热,低温时可适当提前。
②开始摊铺时,必须连续缓慢均匀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以提高平整度和减少离析。
螺旋布料器在布料时控制布料速度,并调整进料口的高度,使混合料保持在布料器高度的2/3处,能减少混合料的离析现象。
③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应保持匀速前进,并始终沿事先标定的行走线路前进,不得随意停顿和改变方向。
注意对已摊铺完路面的厚度及温度进行检测并及时调整。
正常施工时摊铺温度为145-155℃,不得超过165℃;低温施工时摊铺温度为150-160℃,不得超过170℃。
当气温低于10℃时不允许进行沥青路面摊铺作业。
④摊铺后,对于有缺陷之处,人工进行局部修整,特别对于局部离析和边线不顺直的地方,要及时将其清除或补以新的沥青混合料。
⑤严格控制摊铺后的平整度并对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地方进行人工修整,直至其合格为止。
4)碾压:
①初压由2台双钢轮压路机成梯队型由低向高处碾压,每台压路机要压满全幅。
②复压由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
③终压由三钢轮静碾压路机碾压2遍,共计6遍。
④压路机碾压必须从低处向高处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对于轮胎压路机应为1/3~1/2轮宽、对于双钢轮压路机应为10-20cm宽。
在碾压边缘时,应先空出30~40cm,待碾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避免沥青混合料向外推移。
⑤当碾压完成后,不得过早开放交通,即应在已成型路面的温度已下降到50℃以下后才能开放交通。
5)施工缝的处理:
①纵接缝
沥青面层与结构物纵向接缝,摊铺机布料时均匀、饱满,路面工跟踪、检查补料和粗平。
碾压按正常程序进行,死角地带用小压路机碾压。
无侧石地段,用小压路机静压稳边。
摊铺机设置螺旋转速时熨平板搅笼端头必须有堆积料确保纵向接缝平整、饱满。
碾压时纵缝必须经过全方位碾压。
钢轮压路机平行于缝线以每遍20cm的碾压面递增。
直至全部进入松铺面为止最后用人工清理工作面碾压按正常程序进行。
②横接缝
除特殊情况,横接缝预留在正常段落和对接部位,在预留前200米时开始计划混合料。
选择预留位置时注意横接缝上下错位20米以上和避开特殊地段。
横接缝预留前端1米处,先在下承层面上撒一层1米宽与横断面同长厚约2mm的石粉(屑)作隔离层。
碾压完后立即作端头接缝切除,先用3M直尺划出不合格最远点,垂直中线画线进行切除。
切除后清除端头段。
在清理过程中注意不要破坏接缝面和清洗工作质量。
横接缝分为顺接缝和对接缝两种,顺接缝施工方法:首先测量接缝面厚度,计算出支垫高度。
一般松铺系数比正常铺筑时略小,要根据施工经验进行确定。
接缝处铺筑有3米的松铺面后,用3米直尺检查松铺面平整度和已铺面与松铺面的间隙。
如果合格,摊铺机继续正常铺筑,如果不合格,调整高程再摊铺直至合格。
在施工员的指挥下,路面工先进行接缝线的精平,直至理想为止,严禁在碾压过程中粘补。
用钢轮压路机平行于缝线(垂直于中线)以每一遍20cm的碾压面递增,直至全部进入松铺面为止,最后用人工清理工作面,碾压按正常程序进行。
对接缝施工方法:用钢丝引导法,在布设钢丝时,布设长度约25—30米(长度包括延伸的长度约5—10米)并在缝线处布设立杆,根据钢丝引导法布设钢丝顶面高程。
此时顶面高程略低于正常布设时约2—3mm布设完后,用棉线检查接口缝线与绵线的间距是否正确,然后对钢丝顶面高程进行调整,比较前后钢丝顶面高程。
摊铺进入钢丝引导位后,应转移至钢丝引导法进行找平、摊铺速度夯锤频率振幅全部减半进行铺筑,即时检测松铺面与棉线间距,逐步调至合格间距(间距为10cm)
摊铺机进入对接缝位置时再次降低摊铺速度至0.5~0.8m/min,此时注意找平传标,防止滑落注意送料的数量,防止不足和过多,注意摊铺机抬头,防止突
抬头突下降。
摊铺完后,摊铺机立即驶离工作区按顺接缝的工法对接缝进行处理和精平检测,直至合格方可进行碾压。
碾压进入钢丝引导区后,暂停碾压。
接缝精平完后用一台钢轮按顺接缝方法进行接缝碾压,然后初压一遍后剩余的20米松铺面按正常碾压程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