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氯及其化合物答案
无机化学方程式整理-答案

化学方程式整理答案一、钠及其化合物1、钠在氧气中燃烧 2Na+O 2Na 2O 2 2、钠与水的反应 2Na+2H 2O=2NaOH+H 2↑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 2O 2+2H 2O=4NaOH+O 2↑4、过氧化钠 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5、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6、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加盐酸 NaHCO 3+HCl=NaCl+CO 2↑+H 2O7、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NaHCO 3+NaOH= Na 2CO 3+H 2O8、少量小苏打溶液与石灰水的反应 NaHCO 3+Ca(OH)2= CaCO 3↓+NaOH+H 2O9、向盐酸中滴加苏打溶液 Na 2CO 3+2HCl=2NaCl +CO 2↑+H 2O10、向苏打溶液中滴加盐酸 Na 2CO 3+HCl=NaCl+NaHCO 3 NaHCO 3+HCl=NaCl+CO 2↑+H 2O11、向苏打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Na 2CO 3+ H 2O+CO 2=2 NaHCO 312、向苏打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Na 2CO 3+2AgNO 3=Ag 2CO 3↓+2NaNO 313、向硫酸钠溶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Na 2SO 4+BaCl 2=BaSO 4↓+2NaCl二、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溶于盐酸 Mg+2HCl=MgCl 2+H 2↑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Mg+CO 22MgO+C 3、氢氧化镁溶于盐酸 Mg(OH)2+2HCl=MgCl 2+2H 2O4、铝溶于盐酸 2Al+6HCl=2AlCl 3+3H 2↑5、铝溶于烧碱溶液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6、铝和氧化铁加热后的反应 2Al+Fe 2O 3 2Fe+Al 2O 37、氧化铝溶于盐酸 Al 2O 3+6HCl=2AlCl 3+3H 2O8、氧化铝溶于烧碱溶液 Al 2O 3+2NaOH=2NaAlO 2+ H 2O9、氢氧化铝溶于盐酸 Al(OH)3+ 3HCl = AlCl 3+3H 2O10、氢氧化铝溶于烧碱溶液Al(OH)3+ NaOH=NaAlO 2+ 2H 2O11、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AlCl 3+3 NaOH= Al(OH)3↓+3NaCl Al(OH)3+ NaOH=NaAlO 2+ 2H 2O12、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 AlCl 3+3NH 3·H 2O= Al(OH)3↓+3NH 4Cl △ △ 点燃 点燃13、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NaAlO 2+HCl+ H 2O= Al(OH)3↓+NaCl14、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AlO 2+CO 2+2H 2O= Al(OH)3↓+ NaHCO 315、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2Al(OH)3 Al 2O 3+ 3H 2O三、铁及其化合物1、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 2 Fe 3O 4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3Fe+4H 2O (g) Fe 3O 4+4H 2↑3、铁在氯气中燃烧 2Fe+3Cl 2 2FeCl 34、铁溶于盐酸 Fe+2HCl=FeCl 2+H 2↑5、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 4=Cu+FeSO 46、氯化铁溶液和铁反应 2FeCl 3+Fe=3FeCl 27、氯化铁溶液和铜反应 2FeCl 3+Cu=CuCl 2+ 2FeCl 28、氯化铁溶液和碘化钾溶液反应2FeCl 3+2KI=I 2+ 2FeCl 2+2KCl9、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氯气 2FeCl 2+ Cl 2=2 FeCl 310、向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双氧水(离子方程式)2Fe 2++H 2O 2+2H +=2Fe 3++2H 2O11、氯化铁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 FeCl 3+3KSCN=Fe(SCN)3+3KCl12、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 FeCl 2+2NaOH=Fe(OH)2↓+2NaCl13、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 FeCl 3+3NaOH=Fe(OH)3↓+3NaCl14、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2Fe(OH)3 Fe 2O 3 +3H 2O15、氢氧化亚铁与潮湿空气反应4 Fe(OH)2+ O 2 +2 H 2O=4Fe(OH)316、氢氧化铁溶于盐酸 Fe(OH)3 +3HCl=FeCl 3+3 H 2O17、氢氧化亚铁溶于盐酸 Fe(OH)2 +2HCl=FeCl 2+2 H 2O18、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 3O 4+8HCl=FeCl 2+ 2FeCl 3+4H 2O四、氯及其化合物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H 2+Cl 2 2HCl2、铜在氯气中燃烧 Cu+ Cl 2 CuCl 23、向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2NaBr+ Cl 2=2NaCl+Br 24、向碘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2NaI+ Cl 2=2NaCl+I 25、向碘化钠溶液中滴入溴水2NaI+ Br 2=2NaBr+I 26、氯气与水反应 Cl 2 +H 2O=HCl+HClO7、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 Cl 2 +2NaOH=NaCl+NaClO+ H 2O△点燃 △ 点燃 △ 点燃或光照 点燃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 2 +2Ca(OH)2=CaCl 2+Ca(ClO)2+2 H 2O9、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 2HCl+O 2↑ 10、漂白粉与少量二氧化碳的反应 Ca(ClO)2+CO 2+ H 2O=CaCO 3↓+2HClO1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氯气 MnO 2+4HCl(浓) MnCl 2+Cl 2↑+H 2O12、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NaCl+AgNO 3=AgCl ↓+NaNO 313、溴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NaBr+AgNO 3=AgBr ↓+NaNO 314、碘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NaI+AgNO 3=AgI ↓+NaNO 3五、硫及其化合物1、硫与氢气共热反应 S+H 2 H 2S2、硫在氧气中燃烧 S+O 2 SO 23、硫粉和铁粉共热反应 S+Fe FeS4、硫粉与铜粉共热反应 S+2Cu Cu 2S5、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SO 2+ H 2OH 2SO 3 6、向烧碱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SO 2+ 2NaOH=Na 2SO 3+ H 2O SO 2+ Na 2SO 3+ H 2O=2NaHSO 37、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共热条件下的反应 2SO 2+ O 2 2SO 38、二氧化硫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混合后通入水中的反应SO 2+Cl 2+2H 2O=H 2SO 4+2HCl9、二氧化硫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 SO 2+2FeCl 3+2H 2O=2FeCl 2+H 2SO 4+2HCl10、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5SO 2+2KMnO 4+3H 2O=K 2SO 4+MnSO 4+3H 2SO 411、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的反应SO 2+2H 2S=3S+2H 2O12、向烧碱溶液中通入硫化氢H 2S+ 2NaOH=Na 2S+ H 2O H 2S + Na 2S =2NaHS13、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H 2S+CuSO 4=CuS ↓+H 2SO 414、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SO 3+H 2O= H 2SO 415、浓硫酸与铜共热的反应 Cu+2 H 2SO 4(浓) CuSO 4+ SO 2↑+2 H 2O16、浓硫酸与木炭共热的反应C+2 H 2SO 4(浓) CO 2↑+ 2SO 2↑+2 H 2O光照 △ △ 点燃 △ △ 催化剂 高温 △△六、氮及其化合物1、氮气与氧气的反应 N 2+O 2 2NO2、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 N 2+3H 2 2NH 33、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 2NO+O 2=2NO 24、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3NO 2 + H 2O =2HNO 3+NO5、氨气与水的反应 NH 3+ H 2O NH 3·H 2O6、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NH 3+HCl=NH 4Cl7、氨气与硝酸的反应 NH 3+HNO 3=NH 4 NO 38、氨气的催化氧化 4NH 3+ 5O 2 = 4NO+6 H 2O9、氨水受热分解 NH 3·H 2O NH 3↑+ H 2O10、向氨水中通入二氧化硫 2NH 3·H 2O+SO 2=(NH 4)2SO 3+ H 2O11、氯化铵受热分解 NH 4Cl NH 3↑+ HCl ↑1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 4HCO 3 NH 3↑+CO 2↑+ H 2O13、硝酸铵与烧碱溶液共热 NH 4 NO 3+NaOH NaNO 3+ NH 3↑+ H 2O14、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共热制氨气2 NH 4Cl+Ca(OH)2 CaCl 2+ 2NH 3↑+ 2H 2O15、浓硝酸受热或见光分解 4 HNO 3 4NO 2↑+O 2↑+ 2H 2O 16、浓硝酸与木炭共热的反应 C+ 4HNO 3(浓) 4NO 2↑+CO 2↑+ 2H 2O17、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Cu+4 HNO 3(浓)=Cu(NO 3)2+2NO 2↑+2 H 2O18、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3Cu+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七、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 SiO 2+4HF=SiF 4↑+2H 2O2、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的反应SiO 2+2NaOH=Na 2SiO 3+H 2O3、二氧化硅与生石灰的反应SiO 2+CaO CaSiO 34、水玻璃与盐酸的反应 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5、向水玻璃中通足量二氧化碳Na 2SiO 3+2CO 2+ 2H 2O= H 2SiO 3↓+2NaHCO 3祝你考试愉快放电或高温 催化剂高温、高压 催化剂△ △ △ △ △ △ 光照或加热 △高温。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一、碳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C(1)与氧气反应(不足):2C+O22CO(2)与氧气反应(充足): C+O2CO2(3)与氧化铜反应: 2CuO+C2Cu+CO2↑(4)与二氧化硅反应: SiO2+2C Si+2CO↑(5)与水蒸气反应(高温): C+H2O CO+H2(6)与浓硝酸反应: C+4HNO3CO2↑+4NO2↑+2H2O C+4H++4NO3-CO2↑+4NO2↑+2H2O(7)与浓硫酸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8)与二氧化碳反应: C+CO22CO2、CO(1)与氧气反应: 2CO+O22CO2(2)与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2(3)与氧化铁反应:Fe2O3+3CO2Fe+3CO2(4)与水蒸气反应: CO+H2O CO2+H23、CO2(1)与水反应:CO2+H2O H2CO3(2)与碳单质反应:C+CO22CO(3)与镁单质反应:2Mg+CO22MgO+C(4)与氧化钙反应: CaO+CO2CaCO3(5)与过氧化钠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6)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aOH+CO2NaHCO3OH-+CO2HCO3-(7)与过量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8)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2CO2Ca(HCO3)2OH-+CO2HCO3-(9)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10)与次氯酸钙反应: Ca(ClO)2+CO2+H2O CaCO3↓+2HClO Ca2++2ClO-+CO2+H2O CaCO3↓+2HClO(11)与碳酸钙反应:CaCO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 Ca2++2HCO3-(1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CO2+H2O2HCO3-(13)与过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2AlO2-+CO2+3H2O2Al(OH)3↓+CO32-(14)与少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AlO2-+CO2+2H2O Al(OH)3↓+HCO3-(15)与过量硅酸钠溶液反应: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SiO32-+CO2+H2O CO32-+H2SiO3↓(16)与少量硅酸钠溶液反应:Na2SiO3+2CO2+2H2O H2SiO3↓+2NaHCO3SiO32-+2CO2+2H2O2HCO3-+H2SiO3↓(17)与苯酚钠溶液反应:C6H5ONa+CO2+H2O C6H5OH+NaHCO3C6H5O-+CO2+H2O C6H5OH+HCO3-(18)与过量氨水反应: CO2+2NH3·H2O(NH4) 2CO3 CO2+2NH3·H2O2NH4++CO32-(19)与少量氨水反应: CO2+NH3·H2O NH4HCO3 CO2+NH3·H2O NH4++HCO3-4.CaCO3(1)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CaCO3+SiO2CaSiO3+CO2(2)溶于盐酸反应:CaCO3+2HCl CaCl2+CO2↑+H2O CaCO3+2H+Ca2++CO2↑+H2O(3)碳酸钙高温下与二氧化硅反应:CaCO3+SiO2CaSiO3+CO2↑(4)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aCO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 Ca2++2HCO3-5.Ca(HCO3)2(1)与盐酸反应:Ca(HCO3)2+2HCl CaCl2+2CO2↑+2H2O HCO3-+H+CO2↑+H2O(2)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NaOH CaCO3↓+NaHCO3+H2O Ca2++HCO3-+OH-CaCO3↓+H2O(3)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2NaOH CaCO3↓+Na2CO3+2H2O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4)与石灰水:Ca(HCO3)2+Ca(OH)22CaCO3↓+2H2O Ca2++HCO3-CaCO3↓+H2O(5)加热碳酸氢钙:Ca(HCO3)2CaCO3↓+CO2↑+H2O(6)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HCO3)2+Na2CO3CaCO3↓+2NaHCO3Ca2++CO32-CaCO3↓二、硅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Si(1)与氧气反应:Si+O2SiO2(2)与氯气反应:Si+2Cl2SiCl4(3)与氟气反应:Si+2F2SiF4(4)与氢氟酸反应:Si+4HF SiF4+2H2↑(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 Na2SiO3+2H2↑ Si+2OH-+H2O SiO32-+2H2↑2、SiO2(1)与氧化钙反应:CaO+SiO2CaSiO3(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 2OH-+SiO2SiO32-+H2O(3)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 SiF4+2H2O(4)与碳酸钠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5)与碳酸钙反应:CaCO3+SiO2CaSiO3+CO2(6)与碳单质反应:SiO2+3C SiC+2CO↑3、SiCl4(1)与氢气反应:SiCl4+2H2Si+4HCl(2)与氧气反应:SiCl4+O2Si O2+2Cl24、H2SiO3(1)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SiO3+2NaOH Na2SiO3+2H2O H2SiO3+2OH-SiO32-+2H2O(2)受热分解:H2SiO3SiO2+H2O5、Na2SiO3(1)与稀硫酸反应:Na2SiO3+H2SO4Na2SO4+H2SiO3↓ SiO32-+2H+H2SiO3↓(2)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SiO32-+CO2+H2O CO32-+H2SiO3↓三、氮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N2(1)与氢气反应:N2+3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氯及硅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姓名一、氯及其化合物
l
a(C lO)2
N aC lO H C lO
N aC l
2
I2A gC l
FeC l
O2
⑤
⑧
⑨⑩
1、氯气与水反应:
3、氯气与金属铁反应:
4、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氯气与消石灰反应:
7、氯气与碘化钾反应:
10、次氯酸光照分解:
要求:
1.知道氯气和铁不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氯化亚铁。
2.氯水中含有哪些粒子?知道这些粒子的性质。
3.工业上如何制备漂白粉和漂白液?
4.铁与氯气反应、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有何不同?
5.工业上如何制备盐酸?
6.氯水为什么不能长期保存?久置氯水是稀盐酸。
7.如何证明氧化性 Cl2>Br2>I2
一、硅及其化合物
Si3
SiF4
2、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
4、硅酸钠与盐酸反应:
6、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制玻璃的两个反应:
1、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在高温下的反应:
2、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在高温下的反应:
要求:
1.实验室为什么不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
2.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
3.知道硅石、石英、玛瑙、沙子含二氧化硅,知道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
4.知道硅可以制造半导体、电子芯片、太阳能电池(光电池)
5.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高一硅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硅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硅氯(SiCl4),又称四氯化硅,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硅和氯元素组成。
在化学中,硅和氯是两种常见的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在工业和科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介绍高中化学中硅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
1.硅氯的基本性质硅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但可以与许多有机溶剂相混溶。
硅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氢气反应会产生氯化氢气体,并释放大量热量。
2.硅氯的制备方法硅氯可以通过硅和氯气的直接反应制备。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如下:Si + 2Cl2 → SiCl43.硅氯的用途硅氯是许多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它可以用于制备硅酸盐、有机硅化合物以及其他一些无机化合物。
硅氯还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涂料、橡胶和塑料工业等领域。
4.硅氯化合物的种类除了硅氯,硅还可以形成其他一些化合物,比如三氯化硅(SiCl3),二氯化硅(SiCl2)和氯化硅(SiCl)。
这些化合物在化学反应和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5.硅氯化合物的反应性质硅氯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一定的活性。
例如,它们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硅酸,同时放出氯化氢气体: SiCl4 + 4H2O →Si(OH)4 + 4HCl6.硅氯化合物的应用硅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的合成反应中。
比如,它们可以用于合成有机硅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硅氯化合物还被用于电子工业中的半导体材料制备。
7.硅氯化合物的安全注意事项硅氯化合物是强氧化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与皮肤接触以及吸入其蒸气。
在实验室环境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并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
总结:硅氯及其化合物在高中化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了解硅氯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用途以及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化合物。
同时,了解硅氯化合物的安全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大题培优)附答案

高考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大题培优)附答案一、硅及其化合物1. A 、B 、C D E 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它们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 系,该元素(用R 表示)的单质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Na z RO)和氢气。
焦炭哋□NaOH 席廳A①- 石祝石“血温 CaCI 録|」 ②⑤ 1V加热过验盐酸③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_ ; B ______ ; C ______ ; D ______ ; E ______ 。
(2)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 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 。
(3) 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H 2CO 的酸性强于E 的,请用离子方程式予以证明: 室气体,A 为强碱,其焰色反应呈黄色,E 和B 分别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相同,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流程中的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1) A 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铁橄榄石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写出H T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W 广;I 汨 Fe s SiO 或 2FeO?SiO 4Fe(OH 》+O 2+2H 2O=4Fe(OHp【解析】A ~ J 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G 是一种红褐色固体, G 为氢氧化铁,则 H 为氢氧化亚 铁,F 中含有铁离子,D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含氧酸, D 为硅酸,J 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J为二氧化碳,A 为强碱,其焰色反应呈黄色,A 为氢氧化钠,则 D 为二氧化硅,E 和B 分别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相同,均有白色沉淀产生,则B 为盐酸,E 为氯气,因此F 为氯化铁,C 为氯化亚铁。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全国东部2)第1-17套第6单元(教)

全国100 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六)第六单元硅、氯及其化合物(90 分钟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Mg 24 Si 28 Cl 35.5 Ca 40 Ag 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5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的突出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属于第ⅣB 族元素B.金刚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D.28Si、29Si、30Si 是不同的核素解析:硅属于第ⅣA族元素,A项错误;金刚砂的主要成分为碳化硅,B项错误;光纤的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的二氧化硅,C 项错误。
答案:D2.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议“ 低碳生活方式”降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 ,人人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纯碱制玻璃不产生温室气体B.用过氧化钠吸收 CO2 是目前比较经济的减碳方案C.16O C O与16O C O互为同素异形体且化学性质相似D.应大幅减少对低效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型的可再生能源解析: 纯碱制玻璃的过程中,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A 项错误;用Na 2O2 吸收CO2 成本太高,B项错误;同素异形体为单质,C 项错误。
答案:D3.寿山石的主要成分为叶腊石 ,其组成为 Al 2O 3·4SiO 2·H2O,可以表示为Al 2Si4O x(OH)y。
其中 x、y 的数值分别是A.10 、2B.6、4C.8、2D.2 、8解析:根据元素守恒关系可知氢原子数为2,进而推知x为10,A 项正确。
答案:A4.下列四种物质中 ,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但能与碱发生反应的是A.Cl2B.CO2C.N2D.SiO 2解析:Cl2、CO2 均能与水发生反应;N 2既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又不能与碱发生反应;SiO 2与碱反应生成Na 2SiO 3 和H2O, 且不与水反应,D 项符合题意。
2021广东省高三化学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教师用书:第4章专题8氯、硅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专题八氯、硅及其化合物考纲展示考情汇总备考指导1.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应用。
3.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020年7月:142019年6月:24,34,382019年1月:8,16,20,352018年6月:12,13,25,322018年1月:452017年:25,422016年:15,19,34,40,41硅及其化合物主要集中在其用途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注意区分Si、SiO2的用途。
氯及其化合物重点了解氯水成分及其表现的性质。
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单质硅(Si)(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
(2)化学性质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跟F2、HF和NaOH溶液反应。
Si+2F2===SiF4;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
②在高温条件下,单质硅能与O 2、Cl 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Si +O 2=====高温SiO 2,Si +2Cl 2=====高温SiCl 4。
(3)用途: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
(4)硅的制备:工业上,用C 在高温下还原SiO 2可制得粗硅。
2.SiO 2(1)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SiO 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①与强碱反应:SiO 2+2NaOH===Na 2SiO 3+H 2O(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存放NaOH 溶液和Na 2SiO 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避免Na 2SiO 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胶塞)。
②与氢氟酸反应(SiO 2的特性):SiO 2+4HF===SiF 4↑+2H 2O(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用于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该用塑料瓶)。
Si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全面】

Si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全面】1、关于硅的特性,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C)A。
硅是一种非金属,但其单质是灰黑色的固体,有金属光泽。
B。
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其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
C。
硅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会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
硅可以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发生反应。
解析:选项C是错误的,因为硅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下只有与氟气、强碱溶液等特定物质会发生反应,而不会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2、以下哪个物质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C)A。
二氧化硅B。
粗硅C。
高纯度硅D。
硅酸盐解析:选项C是正确的,因为高纯度硅可以被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3、以下哪个说法关于硅不正确?(A)A。
硅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
B。
自然界中硅储量丰富,易于开采。
C。
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D。
自然界中硅主要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SiO2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解析:选项A是不正确的,因为硅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下只有与氟气、强碱溶液等特定物质会发生反应,而不是不与酸、碱反应。
4、以下哪个说法关于硅不正确?(C)A。
高纯度的单质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B。
硅可以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
C。
常温下硅能与水、空气和酸发生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
D。
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储量丰富,并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解析:选项C是不正确的,因为硅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下只有与氟气、强碱溶液等特定物质会发生反应,而不是能与水、空气和酸发生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
5、以下哪个说法关于碳和硅正确?(B)A。
其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
其单质在加热时都能与氧气反应。
C。
其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
碳和硅共有两种单质。
解析:选项B是正确的,因为碳和硅的单质在加热时都能与氧气反应,其他选项都是错误的。
6、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C)A。
硅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
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硅(8~9周复习落实材料)1硅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
(1)
氧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硅元素位
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族:IVA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2.二氧化硅的性质
(1)沙子、石英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水晶、玛瑙是二氧化硅晶体。
(2)常温下Si0
2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硅酸钠(Na
2
SiO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iO3+H2O.
思考:(1)实验室为什么不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应用什么样的塞子? NaOH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Na2SiO3,使瓶塞部分粘结而无法打开。
因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胶塞
(3)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4)常温下,SiO
2
只与HF酸反应,此反应常用于工业上雕刻玻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
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3.硅酸的性质及制备
(1)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
(2).硅酸的制备方法:
Na
2SiO
3
溶液中通人CO
2
的反应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Na
2SiO
3
溶液与盐酸的反应Na2SiO3+2HCl==H2SiO3↓+2NaCl
4.硅酸盐
(1)硅酸钠(Na
2Si0
3
): Na
2
SiO
3
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常用作黏合剂。
通常做防火
材料,往Na
2SiO
3
溶液中通人CO
2
,能制得硅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2).玻璃、水泥、陶瓷应属于硅酸盐类
(3)晶体硅导电性是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半导体可以用来制造计算机芯片、光电池等。
5.
第二节氯
一、氯元素的原子结构与自然界的存在
氯元素位于周期表三周期VIIA族.
化合态存在。
二、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可溶于水
2、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与钠反应方程式Cl2 +2Na2NaCl
与铁反应方程式3Cl2 +2Fe2FeCl3与铜反应方程式Cl2+Cu CuCl2
②与氢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l2 +H22HCl(或光照)反应现象:氢气在
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③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l2+H2O=HCl +HClO
④次氯酸的性质:
a、一元弱酸(比碳酸弱)
b、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2HClO 2HCl +O2↑
⑤与碱的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常用于除去多余氯气)
离子方程式:Cl2 +2OH-==Cl-+ClO-+H2O。
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
漂白粉的制法: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
3、卤素单质间相互置换反应:
Cl2+2NaBr=Br2+2NaCl 离子反应:Cl2+2Br-=Br2+2Cl -
光照
光照
Cl2 + 2KI =2KCl + I2离子反应:Cl2 + 2I-== 2Cl-+ 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