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管性溃疡(老烂腿)
下肢静脉溃疡的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溃疡的健康教育尊敬的参与者,大家好!我们通过这份健康教育来向您传达一些关于下肢静脉溃疡的信息。
下肢静脉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伤口,在防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我们希望能够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您介绍相关知识,以便您更好地理解和预防下肢静脉溃疡。
1. 了解下肢静脉溃疡下肢静脉溃疡是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的腿部或脚踝处溃疡病变。
常见原因包括静脉曲张、血栓形成、糖尿病等。
该病常伴有肿胀、疼痛、色素沉着、皮肤糜烂等症状。
2.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体重: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下肢静脉的负担。
- 经常活动:适当的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患病风险。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
- 定期检查:如果您有静脉曲张、血栓形成等病史或症状,定期接受检查以便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3. 注意生活细节- 抬高腿部:使用枕头或类似物品抬高腿部,促进血液回流。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热水中:过度暴露在热水中会导致血管扩张,加重静脉曲张。
- 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吸烟和饮酒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下肢静脉溃疡的风险。
4. 就医和治疗如果您出现下肢溃疡症状,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建议。
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其中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请务必按医生指示执行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诊。
这份健康教育旨在提供一些基本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下肢静脉溃疡及其预防与治疗。
如果您有更多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咨询医生或医疗专家。
感谢您的参与和关注!【注意】本文仅供健康教育使用,请在遇到相关问题或症状时,及时就医咨询,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老烂腿久不收口怎么办

龙源期刊网 老烂腿久不收口怎么办作者:徐杰男来源:《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01期什么是老烂腿?老烂腿是对下肢慢性溃疡的俗称。
它是指各种原因(静脉性、动脉性、感染性、糖尿病性、外伤性等)引起的下肢皮肤或深部组织缺损,经常规治疗1个月未愈,且没有愈合倾向。
在14~64岁人群中发病率,男性9.2%,女性6.6%。
在所有原因所致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曲张所导致的溃疡占比最高。
老烂腿有哪些临床表现?老烂腿好发于中老年人,患者有长期站立工作史和静脉曲张病史多年,多发于小腿下1/3处,内侧多于外侧。
病程长,久不愈合,愈合后易复溃。
患者初期仅有下肢毛细血管扩张,浅静脉显露迂曲,后期失代偿后患肢肿胀,早轻暮重,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改变,皮肤变薄,色素沉着、瘙痒、粗糙、硬化、苔藓样变,最后皮肤溃破不敛,脓水淋漓,同时可伴有浅静脉迂曲处硬结红肿,疼痛明显。
静脉曲张引起的老烂腿怎么治?静脉曲张引起的老烂腿的治疗措施主要是控制皮肤感染,防止溃破进一步加重,采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要治疗静脉曲张,治疗的方式包括高位结扎剥脱术、激光腔内闭塞术以及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
必要时行下肢静脉或动脉造影,以发现有无下肢动静脉瘘,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处理皮肤溃疡的时候,根据情况需要做溃疡皮缘活检,以判断有无皮肤癌。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经常地进行换药,控制感染,必要时行创面负压吸引治疗。
如何让老烂腿不老烂?老烂腿久不收口,溃疡可由浅入深从皮肤层烂到骨骼层,发生骨髓炎,良性溃疡在炎症反复刺激下,甚至会发生癌变,最終导致截肢。
“上工治未病”,本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治病求本”,预防老烂腿先要从预防下肢静脉曲张这个原发病着手,平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久站久坐,若因工作关系无法避免,可穿弹力袜预防静脉曲张,或者经常踮脚,或不时下蹲,能使小腿肌肉收缩,避免小腿静脉内血液淤积。
2.站立或久坐工作者在休息时,建议平卧,下肢抬高至高于心脏平面30厘米,保持15分钟以上,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下肢静脉腔内压力。
足部溃烂当心是老烂腿在作怪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老烂腿又称“臁疮腿”,是周围血管病的一种。
起病初,可能只是炎症渗出,继而发生溃疡,老不见好,越烂越大,越烂越深,最终将皮肤全层烂坏。
此外,溃疡周围皮肤受影响,发生萎缩,颜色发黑,引起湿疹,不时脱屑,感到瘙痒。
所以,对于小腿溃疡应时刻警惕老烂腿的来袭。
专家表示:很多静脉曲张患者来院接受治疗时,下肢都已经有了溃疡,我们称这种病为“老烂腿”,是一种对患者伤害较大的疾病。
老烂腿的前期往往是静脉曲张、静脉炎等其它疾病所并发。
老烂腿的特点是经久难以收口,容易复发,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老烂腿经常并发于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因长时间站立工作或负担重物,复因下肢皮肤受到损伤、虫咬以及湿疹等诱发,好发于小腿下1/3处,内侧多于外侧,老烂腿反复发作,发作时先痒后痛,继则破溃形成创面;少数多年不愈的溃疡,创口呈菜花状时,多为癌变征象。
老烂腿拖延不治疗,危害严重1、行动不便,痛苦万分:患有老烂腿,患者足部皮肤可见苍白,足背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症状。
久而久之,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早期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行走时疼痛难忍,进而干脆不能行走。
2、出现不同程度的坏疽:老烂腿若不及时治疗,久而久之患者的下肢会出现坏疽,临床上表现为:干性、湿性和混和性三种类型。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病情后期,严重者会面临截肢而导致残疾。
3、下肢疼痛和溃疡:患有老烂腿,患者下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溃疡。
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宜早发现早治疗。
4、溃疡部位癌变,需进行截肢手术:拖延不治的老烂腿,患者的骨头部位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溃疡部位较少时,可将周围皮肤进行切除。
倘若有病变的骨头表面也要削去,直至正常部位。
溃疡恶变成癌的,必须采取截肢手术。
刘继前为你揭秘:下肢老烂腿会引起的并发症?—北京国康中西医结合医院血管外科

三、下肢老烂腿导致截肢
老烂腿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得了老烂腿一方面是及时到 医院检查治疗,一方面是生活 中要知道注意什么事项,争取 早日康复!郑州长峰医院的专家 讲解:老烂腿主要是由于静脉 血管发生静脉曲张后没有得到 及时治疗,导致皮肤发生溃烂 形成溃疡,长期无法愈合,造 成肌肉和皮肤坏死的一种顽固 性血管疾病。
首先;避免受到外部的损伤: 因为老烂腿使静脉迂曲,静 脉壁很薄,易损伤破裂出血, 所以要注意保护患肢,避免 外伤冻伤或虫兽咬伤。
刘继前主任温馨提示:老烂腿需要引起重视
患者对老烂腿应该引起重视,及早就医,明确诊断和治疗, 改善静脉回流通畅,清除组织淤血。如有静脉溃疡史,深静 脉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更应积极治疗,防止 病情发生恶化。
一、丹毒
• 下肢老烂腿可能引起丹毒。下肢老烂腿是发于小腿中下段 的慢性皮肤溃疡。由于溃疡面经久不愈,致病菌从感染灶 蔓延至邻近网状淋巴管和淋巴管周围组织,继发感染引起 丹毒。
二、淋巴管炎
下肢老烂腿还可能会引起淋巴管炎。 急性淋巴管炎是致病菌从破损的皮 肤或感染灶蔓延至邻近淋巴血管内, 引起的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 炎症。下肢老烂腿由于溃疡面经久 不愈,致病菌从感染灶蔓延至邻近 淋巴管内,可继发感染引起淋巴管 炎及其周围组织炎。
—北京国康中西医结合医院血管外科
导读:
• 下肢老烂腿是脉管炎,糖尿病,静脉曲张,深浅静脉炎、血栓性深 静脉炎、淋巴管阻塞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发展到晚期出现的并 发症,也是比较严重的,此时患者的下肢血管功能已经严重破坏, 患肢局部缺血缺氧,得不到应有的营养物质,久治不愈,恢复困难。 那么,下肢老烂腿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呢?北京国康中西医结合医院血 管外科刘主任为您介绍:下肢老烂腿会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三 点: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现状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现状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性疾病(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一种常见且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中医称“臁疮”、“老烂腿”。
下肢静脉血流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病因。
主要表现为足靴区、内外踝及足背等处皮肤溃疡形成、色素沉着,溃疡可为单发,也可多发。
如无特殊治疗,溃疡经久不愈或者反复发作,且有恶变可能[1]。
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2]。
现就该病目前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标签:静脉性溃疡;治疗;现状1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疾引起的下肢静脉高压所致。
其病因包括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3]。
其中深静脉返流患者的溃疡发生率要高于单纯性浅静脉返流的患者。
Nicolaides 经过研究证明,在深静脉和浅静脉均有返流并同时伴有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时,溃疡的发生率最高达47%。
而仅有浅静脉返流时为6%;此外肌泵功能的损伤对下肢静脉压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肌泵由小腿肌肉及静脉窦组成。
静脉窦多位于腓肠肌内,容量接近于心脏,每次收缩可排出小腿總容量约60%的静脉血,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4,5]。
正常肢体腓肠肌每收缩一次可使静脉压降低约8kPa,在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腓肠肌功能不足,其射血分数仅为正常者的10%~15%。
静脉血逆流程度及腓肠肌射血分数减少程度与静脉性溃疡的发生率存在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腓肠肌泵功能,可使中度反流的肢体溃疡发生率由63%降至30%,严重反流的肢体溃疡发生率由70%降至41%[6]。
由此可见下肢静脉高压的形成是由静脉瓣膜功能关闭不全造成血液逆流和腓肠肌功能不全最终导致射血分数减少的共同结果。
当出现下肢静脉高压时,小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溢、纤维蛋白原渗出,形成纤维蛋白复合物沉积于组织间隙。
红细胞破坏后含铁血黄素沉积于皮下,阻碍组织与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下肢慢性溃疡(臁疮)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下肢慢性溃疡 (臁疮 )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下肢慢性溃疡属于中医“臁疮”的范畴,又名“裙边疮”、“裤口疮”、“老烂脚”,好发于小腿下1/3处、内、外侧的部位,本病初起之时,在皮肤表面出现黄豆大小的红斑或结节,后迅速发展为豌豆大小的水疱、脓疱,随着病情发展向皮肤深处形成溃疡,患者先痒后痛,继发破溃,形成溃疡后久治不愈,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对于臁疮这种疾病的认识始于宋元时期,中医药治疗臁疮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低复发等优点,本文从中医角度对臁疮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中药配方处分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臁疮的病因病机臁疮多因久站、负重远行等原因导致人体的气血耗伤,致使中气下陷,引发下肢经络不畅、局部出现气血瘀滞,下肢肌肤失养,患者本身又存在正气不足而湿热邪盛的情况,当下肢皮肤因蚊虫叮咬、意外伤害以及湿疹等多种原因导致破损时,易诱发臁疮,在《华佗神医密传》中曾写道:“臁疮有内外之异,因脏腑有湿毒,乃外发为疮、亦因打扑抓磕或遇毒虫恶犬咬破损伤而形成疮者”。
导致臁疮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为“邪实”及“正虚”,风、湿、热、毒、瘀诸邪相搏使然,以“虚”为本,“虚”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因虚致瘀、因瘀致腐、因腐至虚,气血亏虚、血瘀阻络或湿热下注积聚,进而血败肉腐形成了溃疡。
二、臁疮的中医辨证治疗和中药配方处分中医根据臁疮的病因病机,将其分为两个症型:湿热下注型,气血亏虚型。
2、1湿热下注型多见于臁疮初发的患者,湿热蕴结患者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导致出现湿热症状,患者的疮面色暗或疮面上附有脓苔(坏死组织),疮面久溃不愈、脓水浸淫并秽臭难闻,患处及周围有肿胀和灼热感,痒痛兼具,患者舌苔黄腻、脉细数,严重时会有发热的全身症状。
方选三妙丸或萆薢胜湿汤随证加减。
此型当分湿重、热重或湿热并重,湿重者用四妙散,加重薏苡仁用量,热重者酌加清热解毒的药物,如忍冬藤、连翘、蒲公英等。
湿热并重加土茯苓、马齿苋,《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祛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研究进展

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研究进展摘要: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发病部位常为患者小腿下1/3部位,以内踝或胫前等足靴区最为常见,病程长,愈合慢,且反复发作,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一个难点。
本文从评估、清创、敷料、压力治疗及日常护理5个方面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进行综述,为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压力治疗下肢静脉溃疡,俗称老烂腿,是由于静脉压升高,引起的足部或腿部皮肤破损。
是最难治的并发症,我国的发病率为0.4%-1.3%[1],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为1%[2]。
由于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3]。
本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综述。
1.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评估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营养、心理、睡眠、活动、药物服用(包括免疫抑制剂、类固醇、抗生素等)、疼痛耐受程度、吸烟嗜好,有无合并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病变、淋巴系统病变、血液系统病变等,患病时间及演变过程、伴随症状、治疗及护理经过[4-5]。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
根据蒋琪霞等[6]提出的局部评估方法评估伤口类型,郭淑芸等[7]按照组织颜色分为:红、黄、黑及混合,多为红色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
评估伤口大小,以及有无潜行、瘘管、窦道等[8]。
评估伤口的位置,注意保护血管、肌腱、神经等,防止损伤。
评估伤口的渗液及气味,伤口边缘有无浸渍,伤口周围皮肤有无鳞屑状、瘙痒、红肿、皮纹增高等。
结合细菌生物学检查或血常规检查等评估伤口有无感染。
2.伤口清创护理清创的目的是清除失活组织、细菌生物膜及其他异物,保持伤口清洁,促进上皮爬行[9]。
根据伤口的深度、颜色、坏死程度选择清创方法[10]。
保持伤口清洁对于伤口恢复意义重大,清创前先冲洗伤口,清洁伤口周围皮肤。
常选用生理盐水,冬天将冲洗液加热后使用,使用20ml注射器连接针头直接冲洗伤口,以达到一定的压力[11-14]。
下肢溃疡患者的忌吃哪些食物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有些食物也会加重病情恶化,因此该禁忌的食物切不可因为控制不住而去偷吃。
那么,老烂腿(下肢溃疡)患者应忌吃哪些食物呢?下面请专家介绍一下下肢溃疡患者的禁忌食品有:
(1)忌辛辣之物如辣椒、辣酱、辣油、川椒、咖喱、韭菜、蒜苗、芥末等辛辣之物,有促进血液循环,助长体内湿热的作用,食用后会使火上浇油,使炎症扩散。
(2)忌酒类可使溃疡面扩大,细菌感染扩散。
(3)忌助火之品如羊肉、鹿肉、大蒜等,使溃疡不易愈合。
(4)忌海腥海鲜之发物溃疡初起,不宜食用。
(5)忌油炸、烧烤、高脂肪食物,可加重病情。
最后专家提醒,对于老烂腿患者除了一些必要的食物禁忌外戒烟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能使肢体末梢小血管发生长时间的痉挛性收缩,造成皮肤、肌肉和神经组织的血液供给急剧减少,从而加重病情。
因此,老烂腿患者一定要戒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血管性溃疡(老烂腿)下肢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
在所有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性疾病导致的溃疡所占比例为90%以上,其余不足10%者为动脉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经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血液系统紊乱和脂膜炎等所致。
可见,下肢慢性溃疡主要由周围血管疾病所致,它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为瘀血性溃疡,即静脉性溃疡,主因下肢静脉血液瘀积而致;一为缺血性溃疡,也可称为动脉性溃疡,主因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所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溃疡也归于此类。
以上两类溃疡也可相互夹杂、同时并见。
1 静脉性溃疡1.1 静脉性溃疡概述静脉性溃疡是下肢慢性溃疡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所有下肢慢性伤口的50%以上。
长期静脉高压和功能不全以及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液倒流均可导致静脉性溃疡。
静脉性溃疡俗称老烂腿,也叫臁疮腿,是静脉曲张或浅表静脉炎的并发症,也可以发生于深静脉血栓综合征。
病变部位多在下肢小腿,在急性期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肢小腿的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结节或大面积结块,均有色素沉着。
一般病程较长,由于皮肤的干燥,脱屑,逐渐发展至破溃,创面逐渐扩大,不易愈合,中医属“恶脉”多因久劳,热盛湿凉,血瘀络脉而致。
文献有“裤边疮”、“裙边疮”之称,多发生于长期站立、负重行走,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
1.2静脉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导致静脉溃疡形成的微循环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血管周围纤维蛋白原漏出持续增高的毛细血管床压力造成纤维蛋白原等大分子在局部漏出。
通过动物实验,我们可以清楚观察到这些变化,试验中持续增加狗下肢静脉压力会引起毛细血管床扩大,纤维蛋白原通透性增加。
纤维蛋白原聚合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周围,形成纤维蛋白袖,纤维蛋白袖广泛存在与脂质硬化性皮肤、静脉溃疡底部和溃疡边缘。
正常人纤维蛋白可被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快速清除,但静脉溃疡患者组织与血液的纤溶活性往往不足。
沉积在毛细血管周围的纤维蛋白阻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细胞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交换,进而造成局部组织缺氧、细胞死亡,形成皮肤溃疡。
因纤维蛋白袖非连续分布于体表毛细血管周围,因此溃疡仍可以痊愈。
由此,我们可以确信,毛细血管纤维蛋白袖是物质交换真正的障碍。
2、白细胞附壁细胞在下肢溃疡形成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Smith等证实,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下肢下垂30分钟后,下肢皮肤有可见的功能性毛细血管网数量下降,同时他们还发现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大隐静脉白细胞明显减少。
由此他们认为,白细胞黏附到毛细血管内皮,阻塞管腔,造成缺血。
白细胞附壁之后被激活,在局部释放蛋白水解酶、过氧化物、细胞因子和一些其他炎性介质,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加重组织损害。
最近Saharay 等报道,静脉压力过高能活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单核细胞核淋巴细胞附壁。
Peyton等也观察到,静脉溃疡患者全身经脉以及与溃疡相连经脉中单核细胞-血小板聚合物增加。
表明单核细胞在皮肤溃疡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捕获假说该假说认为,由静脉压力升高引起真皮漏出大分子捕获生长因子、炎性物质、刺激物质或调节因子,以及体内一些正常物质,使得机体因缺乏这些物质而无法保持组织完整性,不能进行主动修复过程。
Higley等也报道了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因子VIIIα和α2 巨球蛋白在静脉溃疡处的漏出。
研究人员也观察到α2 巨球蛋白与转化生长因子-β的结合,同时他们也证实在毛细血管纤维蛋白袖TGF-β1与纤维蛋白的紧密结合。
1.3静脉性溃疡的病因1.3.1 内在原因1、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人体中有三种血管:静脉、动脉、毛细血管,其中,只有静脉有瓣膜,因为静脉负责将身体各部分的血液带回心脏,为防止血液倒流,静脉中会有瓣膜。
当血液流向心脏时瓣膜张开,血液流走后,瓣膜会闭合。
破坏静脉瓣膜直接导致静脉压过高,造成静脉曲张。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分为先天性发育不良和后天性功能不全,后天性的功能不全是由于长期受血流冲击,损伤了静脉瓣膜的关闭功,诱发老烂腿。
2、下肢静脉压力增高:包括长期站立或者久坐、体力劳动等。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用力时都需要腹肌的参与,结果使腹压增高,腹压的增高会使下肢静脉暂时性或间断性受压,这些都会影响下肢静脉的向心回流,诱发老烂腿。
3、静脉回流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的静脉血只能浅静脉来回流。
正常情况下,下肢浅静脉只承但约30%的回血量,深静脉出现血栓后,要它承但100%的任务就难以胜任,因而使浅静脉逐渐扩张来代偿。
长时间的代偿,就会导致曲张,从而诱发腿部溃疡之类的老烂腿症状发生。
1.3.2 外在原因1、吸烟:人吸烟后,进入体内的烟碱促使血管收缩。
统计表明,脉管炎有吸烟史者占60%-95%,而且戒烟后能使病情缓解,再度吸烟又能转剧。
2、感染:当人体受到霉菌感染的产生了免疫反应,其后果是血液中导致血液凝固的成份增高,容易产生血栓阻塞血管。
3、激素影响:据最近报道,前列腺素E(PGE)有舒张血管、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前列腺功能紊乱或在青壮年时期频繁的性生活使前列腺素随精液而大量丢失,以致体内前列腺素量相应减少,就有可能促使周围血管舒缩失常,血栓形成,继发炎症。
4、周围血管外科疾病一旦发病在小腿处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部的足背动脉、上肢的桡动脉、尺动脉,最终导致血管狭窄闭塞进而诱发溃疡。
1.4 静脉性溃疡临床症状和分类分级1.4.1 静脉性溃疡的症状老烂腿的特点是经久难以收口,或虽经久收口,每易因损伤而复发,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经常并发于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因长时间站立工作或负担重物,复因下肢皮肤受到损伤、虫咬以及湿疹等诱发,好发于小腿下1/3处,内侧多于外侧,本病反复发作,发作时先痒后痛,病变早期,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足背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间歇性跛行,进而干脆不能行走,行走时疼痛难忍,以后又出现休息时也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因疼痛难忍而彻夜难眠。
继则破溃形成创面;少数多年不愈的溃疡,创口呈菜花状时,多为癌变征象。
1、老烂腿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者表现出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处有针刺痛,小腿出现间歇性疼痛、跛行等,患肢动脉脉搏微弱或者消失。
2、老烂腿中期(营养障碍期):患者缺血更加严重,开始出现麻木、发凉、怕冷、并且伴有静息痛。
患肢皮肤常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足部皮肤干燥、脱皮、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有萎缩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消失。
可有情绪不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之症。
3、老烂腿后期(坏死期):患肢出现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患肢由于长期血供不足,发生溃疡或坏死,疼痛剧烈难忍,全身症状常见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出现较为严重的腿部溃疡,诱发骨髓炎等危害。
1.4.2 静脉性溃疡分类:下肢溃疡中的95%是由缺血、郁积或神经性原因造成;1、缺血性溃疡:好发于肢体远侧即趾(指)和足根,疼痛剧烈,晚上尤甚,下垂肢体可缓解,溃疡边缘开始不规则,后来呈锯齿状,底部有不健康的灰白色肉芽组织覆盖,周围组织呈慢性缺血改变。
2、郁积性溃疡:好发于小腿中下部,呈单发或多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
溃疡浅,边缘坚硬,呈斜坡状,底部的肉芽组织比较疏松,表面高低不平,上覆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呈深褐色色素沉着,并有水肿、湿疹、瘙痒等郁积性皮炎表现。
疼痛较轻,抬高患肢及清洁伤口后明显缓解。
3、神经性溃疡:好发于跖趾关节、踝关节、胼胝受压处、足根、小趾关节等处。
溃疡呈圆形,边缘呈围墙状,腔深而有粗糙的肉芽组织,分泌物稀薄而有恶臭。
周围组织可发生萎缩,常无明显痛觉。
1.4.3 静脉性溃疡临床分级零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
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颜色发紫或苍白,肢端发凉、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
肢端刺痛或灼痛,常伴有足趾或足的畸形等。
一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
水疱、血疱、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浅表溃疡,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组织。
二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
常有轻度蜂窝组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或感染沿肌间隙扩大,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指趾皮肤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
三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
蜂窝组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足趾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四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或坏死。
五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1.5 老烂腿的危害:老烂腿是主要是由于下肢静脉血管压力升高,导致血流的动力学改变,血液堵塞出现静脉炎,使得血流缓慢、阻滞、淤积,血管壁增厚,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栓形成,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受外伤破皮溃烂而形成溃烂,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老烂腿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1疼痛:行走时疼痛难忍,间歇性跛足,甚至不能行走,后期会出现休息时也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因疼痛而彻夜难眠。
2皮肤变化:溃烂周围皮肤发生萎缩呈深褐色,色素沉着并有水肿湿疹瘙痒等郁积性皮炎表现,抬高下肢时脚部皮肤苍白、脚背发凉、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
3癌变:溃疡多年不愈,某些溃疡可诱发鳞癌,如果溃疡表面呈颗粒状,有坏死组织、容易出血,溃疡边缘皮肤呈菜花状,坚硬,溃疡分泌物血腥、恶臭、带有粘液,要高度警惕溃疡恶变。
4截肢:“烂”是老烂腿最大的特点,这种溃烂很难愈合而且容易反复溃烂,越烂越深,最后只能截肢以保全患者生命。
5慢性骨髓炎:皮下就是骨头,一旦发生溃疡,日久不愈最终将皮肤全层烂坏,就可能侵及骨头,骨头外露随之形成感染。
1.6 静脉性溃疡的常规治疗方法1.6.1 压迫疗法静脉性溃疡首选压迫疗法。
压迫治疗可以抑制皮肤浅静脉膨胀,降低脉管溶剂介意弥补静脉瓣的功能不全。
压迫治疗还可以协同小腿腓肠肌泵功能,降低静脉张力,不仅下肢血液回流,减轻下肢水肿。
压迫治疗有多种方式,如梯度弹力长筒袜、弹力绷带与无弹力绷带结合使用、矩形器和弹力泵等。
如果病患已因静脉高压而产生腿部溃疡,则应尊重医师的指导服用抗生素和利尿剂并辅以特殊卫材进行救治。
1.6.2 敷料治疗新型辅料如藻酸盐敷料、康惠尔溃疡贴、纳米银材料,具有保湿、保温、高吸收能力,一般可吸收17倍于自身重量的渗液,减少换药次数,有利于保护新生组织,新型敷料的内层与伤口分泌物形成的凝胶物,为局部创造了有利于新生组织生长的酸碱度和湿度环境,上皮组织生长快,加速了伤口愈合。
同时可根据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敷料,为创面愈合提供一个引流通畅、坏死组织分离快、不利于微生物生长、适合组织修复的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