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经络病临床运用

合集下载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麻木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麻木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麻木治疗方法:基本处方:黄芪50g,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栆6枚,路路通15g,桃仁15g,鸡血藤15g,川芎15g.加减:头晕、乏力、心悸、间断麻木,手指屈伸不利,脉微等气虚较重者加人参、白术、重用黄芪。

肢端发凉、苍白掣强、持续麻木,此为阳虚阴盛,加附子、肉桂。

肢端枯燥,劳累后麻木加重者宜加当归、熟地。

有抑郁不舒,气壅胸胁而致胁肋胀痛者可去黄芪加香附、柴胡、枳壳。

如麻木持久伴肢端紫暗而有刺痛,手指活动不利,浅感觉消失,肢体掐之不痛,日轻夜重,此为瘀血或死血,加丹参、红花、赤芍。

麻木日久,脉滑者,加陈皮、半夏、云苓、苍术。

加引经药:上肢麻木、手指拘急加桑枝、姜黄。

下肢麻木加牛膝以活血通络。

蚁行感加全虫,僵蚕。

典型病例:患者,女,41岁,干部,初诊日期2004年3月7日。

患者于2004年初开始两手麻木,近加重,由腕至指端,且有酸胀感及刺疼,手指感觉迟钝,活动欠灵活,劳累后麻木加重,伴周身乏力,动则气短,月经色淡,经期空痛,脉见沉弱,微涩,苔白,舌质淡红,证属气虚血滞。

拟方如下:黄芪50g,桂枝15g,赤芍15g,当归20g,桑枝15g,丹参15g,大栆5枚,木香15g,生姜10g,地龙15g.4月17日,上方共进4剂,麻木大减,手指活动自如,惟神疲乏力尚存,效不更法,再进3剂,正逢月经至,色转红,腹痛减轻,麻木已除,药证相符,病宜自退。

多数肢体麻木症有神疲乏力,肢体感觉迟钝,头晕气短,脉微无力等症状,故而以虚证为多。

用在治疗上着重益气养血而重用参、芪、归、芍。

有瘀血者在原方上加活血通经之品,如丹参、红花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加大活血药物后肢体疼痛早于麻木而先消失。

此外,上肢麻木加桑枝,量须大,25~50g,有刺痛者加姜黄15g以破气血之滞。

这样疗效才会显著。

病程短者,疗效较佳,单纯麻木,以气虚或血虚及气血两虚者效果最佳。

以寒湿引起的麻木或瘀血者,效果稍差。

治疗期间必须忌食生冷之物,服药宜不能间断,不可过劳。

黄芪桂枝五物汤(腿无力)

黄芪桂枝五物汤(腿无力)

黄芪桂枝五物汤(腿无力)【医案】李某,女,58岁,太原市某校教师。

门诊号: 78253。

1977年5月18日初诊:从1975年9月开始,两下肢疼痛,酸困无力,得热痛减,遇冷痛增,小腿发冷,局部皮色不变,触之不热,无间歇跛行,手心烧,食纳如常,二便一般。

苔白质淡,脉沉紧。

跗阳脉搏动尚正常。

此为素体阳虚,腠理不密,寒湿下侵,流走经络,气血痹阻之痛痹。

治宜温经散寒为主,佐以祛风除湿。

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桂枝附子汤加味治之。

处方:黄芪15克桂枝5克炒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秦艽10克独活10克木瓜10克附子10克牛膝10克苍术10克苡仁1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口服。

6月15日二诊:上方服6剂,两下肢疼痛及酸困均减轻,较前有力,小腹仍觉发冷,脉沉弱。

再以原方加减。

处方:黄芪24克桂枝10克炒白芍12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秦艽10克独活10克木瓜10克牛膝10克白术10克附子10克苡仁1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口服。

6月23日三诊:上方服4剂,患肢冷痛基本消失,但苔白薄腻,脉仍沉迟无力。

上方黄芪改为30克,继服2剂,之后痹证基本治愈。

嘱其仍当避寒保暖,以防复发。

按:本案患者,下肢冷,疼痛不移,得热痛减,遇冷痛增,乃寒气过盛所致。

其舌质淡,苔白,脉沉紧等,亦为寒邪致病之象,故诊为痛痹。

对于寒湿痹证张老常用的坐底方为《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该案所用方中附子大辛大热,走而不守,为退阴寒、益阳火、除寒湿之要药,与桂枝配伍更善散寒温经,为方中君药。

秦艽、独活、木瓜祛风湿,兼可散寒。

苍术、苡仁健脾利湿。

又病久多虚,故用黄芪、当归、川芎、芍药益气养血,牛膝引药下行。

正气充足,邪不可干,气血运行正常,痹阻自通,通则不痛,故痹证得愈。

笔者在整理张老资料中偶然发现一张1979年5月1日张老开的处方 (田某,女,成年),其药物为:当归12克,川芎6克,白芍12克,秦艽9克,桑枝15克,忍冬藤12克,红花5克,川断6克,狗脊12克,桑寄生15克,川牛膝9克,木瓜9克,丝瓜络12克,炙草6克,远志6克,夜交藤15克,黄芪15克,桂枝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治疗肢体经络病的研究进展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治疗肢体经络病的研究进展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治疗肢体经络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经络病临床应用,主要从其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拇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肢体麻木等予以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综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生姜、白芍、大枣、桂枝五味药物组成,该方在治疗肢体经络病方面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将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拇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肢体麻木等予以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1 颈椎病唐晓栋等[1]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进行治疗,重用黄芪量≧60g,风邪较重者予以防风、防己;瘀血重者,予以桃仁、红花;虚者予以炙甘草、茯苓;津伤者,予以白芍;项痛者,予以葛根;头晕者予以天麻、钩藤;寒重者加生姜。

水煎服,日1剂,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6.33 %。

李福东等[2]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治疗颈椎病50例,1个疗程为10天,18例症状消失在服用1疗程之后,2个疗程症状消失为27例,3个疗程之后症状消失者5例,其有效率100%。

熊胜轩等[3]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治疗、三七片、维生素治疗,结果其总有效率分别96.97%和 81.03%,治疗组效果显著。

2 腰椎病梁镇宏[4]手法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改善神经受压情况,不同程度的修复受损的神经,并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其运用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其总有效率达 91.2%,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杨静波[5]运用骶管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陪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为治疗组,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0%,具有显著性差异,且长期效果好。

3 类风湿性关节炎张荒生等[6]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口服氟米特片和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4%,治疗组RF、ESR、补体 C3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应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应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载于《金贵要略》,是临床常用方剂。

《金贵要略方论本义》曰:黄芪桂枝五物,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

其以黄芪为主补气固表补中,左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左以生姜;以芍药入营理血,共成厥美。

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

表明此方在临床应用的广泛性。

1 资料古方组成:黄芪9 g、芍药9 g、桂枝9 g、生姜18 g、大枣4枚。

其功效: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方解:方中黄芪为君药,甘温益气,补在表之气。

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

桂枝得黄芪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

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和表里,共为臣药。

生姜辛温,疏散风邪,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为佐使药。

五味药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

且现在药理研究表明,君药黄芪在机体免疫、代谢、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作用显著。

臣药桂枝抗病原微生物、抗惊厥、心血管等方面疗效显著。

因此此方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要比其功能主治范围更加广泛。

2 治疗2.1 气虚外感证其表现主要为症见发热恶风,头痛肢乏,气怯神倦,脉浮缓舌淡润、且遇风寒反复的外感证,可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

某女,36岁,秋冬之际反复感冒,已连续数年。

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甘草汤服三剂,效果显著。

又用前方加白术、防风、服用一周未再复发。

2.2 胃脘痛为虚寒型胃痛,症见胃脘隐痛,绵无休止,喜冷喜按,得食暂缓,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四肢欠温,食少便溏泛吐清水,脉弱舌淡苔薄白者。

多因情志不畅,饮食所伤而致。

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

如有溃疡者可加海螵蛸,白芨、元胡、陈皮等。

气滞者加木香、枳实等理气药。

热象重者加黄连等。

痰湿重者加半夏,砂仁、苍术等。

效果显著。

2.3 荨麻疹主要风寒型。

症见风寒即发,丘疹,风团色白或淡红,瘙痒或伴有寒热用此方。

专治肢体麻木痹症的黄芪桂枝五物汤

专治肢体麻木痹症的黄芪桂枝五物汤

专治肢体麻木痹症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专治肢体麻木痹症的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作用在张仲景那里并不是补气,而是什么呢?重剂量疗风水浮肿,中剂量除痹;在《金匮要略》里,就有一个方子专治肢体麻木痹症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它主治血痹、风痹诸症,如冠脉搭桥术后、多发性肌炎、不安腿综合症、风寒痰瘀阻络所致的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和产后指掌麻胀、颈椎病、神经麻痹,如腓神经麻痹(坐骨神经主要分支之一)、桡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雷诺氏综合症、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下肢静脉血栓、糖尿病肢端坏疽、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硬皮病、慢性荨麻疹、多汗症、冰箱寒冻手雷诺氏病、中风后遗症、肢体麻木症、腰腿痛、局限性冻伤、坐骨神经痛、肩周炎、末梢神经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腱鞘炎、筋膜炎、膝关节慢性滑膜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证治要点的外科症候群疾病。

【出处】《金匮要略》【组成】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主治】血痹。

阴阳俱微,外证肌肤麻木不仁,如风痹状。

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脉微涩而紧。

【方论】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脉微涩而紧。

微脉是气血亏虚,痹症的产生:由于营卫气血不足,已不能濡养肌肤,加上风寒入侵血脉,使血行涩滞,运行不畅,肌肤变得麻木不仁(脉微弱是指脉极细而软,似有似无,表示虚证,表示气虚血少或阳虚。

紧脉为寒,寒为阴邪,主收引,寒邪侵袭机体,寒气困遏阳气,则脉管收缩紧束而拘急)本方中黄芪益气实卫,《金匮要略》中的四个方子,黄芪在应对黄汗、水肿这类比较严重的疾病时,用量很大,黄芪五两。

中药之秘在剂量,黄芪大剂量治水肿,中等剂量治麻木;《金匮要略》中有两个方,黄芪的用量稍微少一些,为三两,它们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和“乌头汤”。

桂枝温经通阳,白芍和营养血,黄芪、桂枝相伍补气通阳,生姜、大枣合用既可调营卫,又可健脾和中,重用生姜可助桂枝以散风寒通血脉。

桂枝黄芪五物汤专治肢体(手麻颈椎...

桂枝黄芪五物汤专治肢体(手麻颈椎...

桂枝黄芪五物汤专治肢体(手麻颈椎...一个方子5味药,专治从头到脚的麻木有个成语叫做“麻木不仁”,跟大家解释一下。

麻是啥感觉?相信大家都有体验过,尤其是喜欢打坐的人。

打坐初学的人,把腿盘起来,不出5分钟,腿就麻了。

麻是啥感觉?它不是痒也不是痛,就好比有千万只蚂蚁爬过一样,这就是麻。

“木”是啥感觉?打坐初学的人,把腿盘起来,大概15分钟,腿就木了,木就是没有知觉了,严重点的,你用手掐下自己的大腿,都感觉不到痛,这就是木。

“不仁”是啥意思呢?来看这个“仁”字,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字。

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为什么是“二”不是“三”呢?这个二,代表的一阴一阳,也代表“天”和“地”。

一个人能够和天地产生连接,遵循天道和大地母亲的规律,这个人就是“仁者”。

孔子老先生说:仁者寿。

一句话三个字就把长寿秘诀全部说完了,这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说出的话。

不仁,就是没有连接天地,没有把阴阳接通。

麻木不仁四个字连在一起,指的是身体没有知觉,心里面也没有感觉,没有跟天地接通,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的人。

突然想到,我们现在的大多数,其实都是“不仁”。

为什么“麻”?为什么“木”呢?中医认为:气过不来了,就会麻;血过不来了,就会木。

你打坐的时候,两个腿这么挤压着,这个气就不太容易过来,所以就会麻。

这时候,你如果起来活动活动,很快就会恢复了。

如果你继续坐,气不通之后接着就会血不通,血不通就会“木”。

咱们还是别把问题搞复杂了,身体出现麻木,咱们认为是气血不通便是了,不要再去分它是气不通,还是血不通,气血是不分家的,是不能完全分开的。

气血不通该怎么办?那就得去疏通气血了。

疏通气血的方子有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个方子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经方,是专门用来治肢体麻木的方子,不管是头皮麻,还是胳膊麻,还是手麻,脚麻都是管用的。

这个方子便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黄芪五物汤:黄芪12g,桂枝9g,白芍9g,生姜12g,大枣4枚。

为了提高方子更好的疗效,个人的一些加减经验给大家做个参考。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颈肩腰腿痛的经验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颈肩腰腿痛的经验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颈肩腰腿痛的经验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颈肩腰腿痛的经验1. 引言颈肩腰腿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常常由于长期坐姿不正确、劳累过度或者年龄增长引起。

【黄芪桂枝五物汤运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运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运用】吴奔,昆明圣爱中医馆一、缘起在大学时期遇到一老年女性,自感两肩寒热不同,右肩常热,夜间睡眠时麻木。

在医院诊断为颈椎病,疗效不佳,我试着给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结果5剂而愈,并收到了从医生涯中的第一份感谢,并由此产生了对经方的信任。

二、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六》: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桂枝三两(9g),生姜六两(18g),大枣十二枚(4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痹证:人正气不足时,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不通,临床可见肌肉、关节、筋骨疼痛、麻木,屈申不利,或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等表现。

广义痹证责之机体正气不足,卫表不固,邪气乘虚而入,狭义痹证责之肢体经络麻痹,血痹属于狭义痹证。

血痹的病机概念:《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

”提示了外邪在血痹发病中的作用。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中有:“邪入于阴,则为血痹。

”此处的“阴”,当是营血分的层面。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六》: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此处的“尊荣人”,体现了仲景辨别病人体质的思想,类似的提法还有酒客、喘家、淋家、疮家、衄家、湿家、失精家、平人、瘦人、新产妇人、产妇等,提示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有利于提高诊断、治疗的有效性。

具体关于体质的问题,可以参考黄煌老师的相关著作。

“尊荣人”的辨别:尊荣人有什么特征呢?仲景回答:“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这类人呢,养尊处优,缺乏运动,形体宽大,但筋骨并不强盛,容易出汗,当汗出后感受风邪,就容易发为血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肢 体 经 络病 概 论
机受损 ,故神情呆滞 ,行动迟缓 。 经络肢体病证 ,总 以经络病变为核 心 ,而影响肌 肉
筋骨等 ,故 在 治疗 上 ,必 以通 经 活 络 为大 法 ,即所 谓 “ 通”法。盖通 之之 法 ;各 有不 同 ,根据 虚实 ,虚 则 补 益 ,助之使通 。关 于本类 疾病 的治疗 ,中医学 从整体 出 发 ,辨证论治 ,临床效果明显。
软骨细胞 的形态 ,延缓软 骨细胞 的降解 ,对 软骨有保 护 作用_ 3 ] ,这显示 了中药标本 兼治 的优越性 ,同时也在 临 床治疗中得 到了体 现。当病情发展 到严重 期 ( I S O A ≥8 分 ,B组) ,中药治疗组病 情痊愈率 为 5 . 9 %,芬必得对 照组为 7 . 1 %,治疗 结果均无 明显差 异 ( P>O . 0 5 ) 。说 明本中药制剂对膝骨性关 节炎病情 轻 中度或早 期有 良好 疗效 ,有类似 “ 软骨保护剂”的作用 。
肢体经络病 是由于外感 或 内伤 等因素 ,导致机体 病
变 ,出现肢体 经络相关 症状 ,甚或肢体 功能障 碍、结 构 失常的一类疾 病 。肢体 即四肢 和外在 的躯体 ,与经络 相
第1 1卷第 7期 ・ 总第 1 5 9期
2 0 1 3年 4月 ・上 半 月 刊
黄芪桂枝 五物 汤治疗 肢体经络病 临床 运用
王祥 生 李 宗强
( 山东 省 济 宁 市 中 医院 ,济 宁 2 7 2 0 0 0 )
关 键 词 :黄 芪桂 枝 五 物 汤 ;肢 体 经络 病 ;方 证 ;经 方运 用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0 7 . 0 4 6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0 7 - 0 0 7 5 - 0 2
因痰浊阻滞 经络而 碍血行。血瘀 经络 ,气血不 畅 ,故肢
1 . 2 . 2 保护软骨作用
从动物实验 中了解到本方 能维持
体疼痛如刺 ,固定不移 ;气血 壅滞 ,故 局部肿胀 等 ;瘀 血不去则新 血不生 ,经脉 失养 ,则 肢体麻 木、挛 急 ,甚 则抽搐 ,久之可致痿 弱 ;血虚筋急或 因禀赋不足 ,或 因 年迈 ,肝 肾 日衰 ,阴血 渐虚 ,筋 脉失 养 ,故 拘 急不 柔 ; 血虚生风 ,肢体失 用 ,故 震颤不 能持物 ;血不养 神 ,神
能降低腹腔炎症 小 鼠毛 细血管通透 性 ,抑制棉球 肉芽肿
增生 ,提高小 鼠痛 阈值 ,减少 醋酸 所 致小 鼠扭 体 次数 。
说 明黄芪桂枝五物汤有较好 的抗炎镇痛作用 ] 。
肌萎 、痿软不用 等症 ;血瘀阻络或外邪 蕴结血 络 ,或外
伤血络瘀 阻 ,或情 怀抑郁气 不行血 ,或气虚血滞 ,亦 可
主治以气虚血瘀 ,营卫不和为病机 的 “ 血痹,肌肤麻
命 活动 的网络系统 。经络与脏腑 ,骨骼、筋脉 ,肌表等
有机相联 ,既是 躯体各部 的联络系统 ,运行气血 的循环
木不仁 ,肢体痿弱无力 ,或周身疼痛 ,舌淡体胖 ,脉沉弱
无力” 。方中黄 芪益气 ,桂 枝通 阳,芍药养 营,生姜 、大 枣温通卫 阳,调和营卫 ,共奏通阳行痹之功。本方现代主 要用于产后身痛 、末梢神经炎 、坐骨神经痛 、雷诺病 、膝 骨性关节炎、臀部血管炎等疾病 的治疗 ,临床凡见到以麻 木为主要症状者均可用本方加减进行治疗伽。
屡 获 良效 。 1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概 论
1 . 1 基础概论
黄 芪桂枝 五物 汤 由黄芪 、芍药 、桂 枝 、
用。经络在人体 ,内联 五脏六腑 ,外络 四肢百骸 ,是沟 通内外 ,联 系上下 ,运行 气血 ,输布营养 ,维持 机体生
生姜 、大枣共 同组成 。具有益气温经 ,和血通痹之功。
论》 :“ 经脉者 ,内属 于脏腑 ,外络于肢节 。 ”揭示 了经络 与人体 的有机联系。《 灵枢 ・ 本脏》 :“ 经脉者 ,可以行气 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概括了经络 的功能作
证并 治第六 》 :“ 血痹 ,阴阳俱微 ,寸 口关上微 ,尺 中小 紧 ,外证身体不 仁 ,如风痹状 ,黄芪桂枝 五物汤 主之” 。 由黄芪、芍药 、桂枝 、生姜 、大 枣五 味药组 成。具有益 气温经 ,和血通 痹 之功 。临 床用 于 治疗 肢体 经 络疾 病 ,
1 . 2 现代研究 I
系统 ,主束骨而利关节 的运动系统 ,又是疾病传 变的反
应 系统 ,抗御外邪 的防卫 系统 。在病理状态 下 ,经络受 邪 ,痹阻不通 ;脏腑戕伤 ,脉络受 病 ,均可导致疾 病的
发生 。
肢体经络病发病 多 由于邪犯经 络 ,痹 阻不通 ,气血 不畅 ,故发 生肢体关 节疼痛 、酸略 ・ 血痹虚劳病 脉
连 ,具有 防御外邪 ,保 护内在脏腑组织 的作用 ,在生理 上以通利为顺 ,在病 理上因瘀滞或 失养而为病 。经络是 经脉和络脉 的总称 。经脉纵行人体上下 ,沟通脏腑表里 ; 络脉横行经脉之 间,交错 分 布在全 身各处 。 《 灵枢 ・ 海
1 . 2 . 1 抗炎镇痛作用 实验结果表 明,黄 芪桂枝 五物汤 对二 甲苯 、蛋清所致急性 炎症有 明显抑制作用 ,对 弗 氏 完全佐剂所致 大 鼠原发性 关节 炎也 有较 好 的抑制 作用 ,
血不足 ,肢 体经 脉失 养 ,故肢 体麻木 不 仁 ,绵 绵 而痛 ;
气不 固津 ,血不养神 ,故汗 出神 疲 ;阴血 亏耗 ,经血 筋 脉失营失养 ,血虚生风 ,故肢体 强急 、抽搐 ,久之可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