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能主治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能主治一、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简介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方剂之一,其由黄芪、桂枝、白术、生姜和大枣五味药物组成。
这些药物经过配伍合理,可以发挥出一系列的功能和主治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有效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具有很好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二、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能主治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和主治:1. 补气固卫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黄芪具有补气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升抵抗力。
同时,其它成分如桂枝、白术等也有补气固卫的效果。
这种方剂常用于虚弱体质、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可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2. 活血化瘀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生姜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淤血和瘀血的积聚。
对于一些经络疼痛、瘀血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桂枝的温阳化气作用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并促进瘀血的排除。
3. 调理脾胃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白术是一种常用的健脾药物,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同时,桂枝也有助于温阳化湿,改善脾胃功能不好引起的胃肠道问题。
因此,该方剂常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的治疗。
4. 缓解痛经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桂枝具有祛邪止痛的作用,对于经期不调、痛经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同时,其它药物如生姜也可以活血散寒,有助于缓解痛经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5. 调节气血平衡黄芪桂枝五物汤的黄芪和桂枝成分具有调节气血平衡的作用。
黄芪可以补充气血,桂枝可以温补阳气,两者合用可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增强人体气血循环功能,促进身体的健康。
三、使用注意事项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过量: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2.避免药物相克: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尤其是已经验明会引起相互作用的药物时,应遵医嘱使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避免过敏:对方剂中的任何成分过敏的人士,应避免使用该方剂。
张怀亮教授黄芪桂枝五物汤经验

张怀亮教授黄芪桂枝五物汤经验张怀亮教授是一位杰出的中医药学家,他的诊治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他在临床上善于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张怀亮教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疾病的经验及其临床应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创立的一种经典方剂,主治气血两虚、四肢乏力、心悸、面色萎黄等症状。
该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芪、桂枝、白术、甘草和生姜,具有滋阴补气、益阳固表、健脾养胃、调和脾胃、平肝安神等功效。
张怀亮教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疑难杂症和慢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他总结的经验是: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疾病。
气血两虚是指气血不足,机体失去了充足的能量供给。
其病理表现为面色萎黄、四肢乏力、心悸、气短、嗜睡等。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滋阴补气、益阳固表,增强机体抵抗力,使气血得到充足的供给,从而达到调和营卫、平补益阴的治疗目的。
临床上,张怀亮教授将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内分泌失调、肝肾阴虚、心血不足、腹泻等。
其中,内分泌失调是现代女性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症状。
张怀亮教授认为,内分泌失调主要是由于机体阴阳失衡所致,而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功效为滋阴补气、益阳固表,有调和阴阳、平补益阴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内分泌失调的症状。
此外,肝肾阴虚与心血不足也是张怀亮教授常见的治疗对象。
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口渴、耳鸣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而心血不足则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倦怠等症状。
对于这两种疾病,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补益肝肾、滋养心血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改善肝肾阴虚和心血不足的症状。
此外,张怀亮教授还将黄芪桂枝五物汤应用于腹泻的治疗。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
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健脾养胃、固肠止泻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治疗腹泻。
此外,黄芪桂枝五物汤还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对于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和作用:1. 以肢体麻木不仁、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为主证的疾病。
如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硬皮病、皮肌炎、面神经麻痹、腓总神经麻痹、雷诺氏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肢端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
下肢慢性溃疡、褥疮、荨麻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皮肤科疾病也可参照使用。
2.以肢体疼痛、无力、僵硬,阵挛、运动障碍及肌肉萎缩为特征的疾病。
如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症、原发性脑萎缩、中风后遗症、局限性癫痫、不宁腿综合征、面肌震颤和面肌痉挛、低钙抽搐、低钾性周期麻痹等。
3.产后多血虚,因此产后的诸多病症也多见本方证。
如产后尿潴留、产后痉证、产后身痛、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指掌麻胀、产后足痿不用等。
其他的妇产科疾病如妊娠恶阻、转胞(妊娠期因胎儿压迫膀胱等原因,导致小便不出)、带下、痛经、月经后期等也可参照辨治。
4.其他方面还用于肾炎、慢性前列腺炎、盗汗、肥胖症、小儿多汗症、半身无汗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血管神经性水肿、原发性低血压、慢性肠炎、胃窦炎、慢性鼻炎、肺炎、神经衰弱、反复感冒等。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注意事项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再来呢,诸位看,血痹呢,阴阳俱微,阴脉讲的是什么?尺脉,阳脉呢?讲的是寸脉,脉都统统变得很小,血痹,哦,这是虚症麻,哦,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哦,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呢?就是把灸甘草,桂枝汤把灸甘草拿掉,变成黄芪就好啦,那黄芪跟灸甘草,跟甘草本来就长的很像,哦,两个长的很像,那这里不用甘草,用黄芪,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差异呢,因为黄芪呢走表,哦,走表,所以皮肤麻木不仁的时候,只要病人有出现麻木不仁皮肤的时候,哦,大家都可以想到要用黄芪,哦,黄芪五物汤的来源就是这样。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颈肩腰腿痛的经验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颈肩腰腿痛的经验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颈肩腰腿痛的经验1. 引言颈肩腰腿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常常由于长期坐姿不正确、劳累过度或者年龄增长引起。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脱发医案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脱发医案摘要:一、引言二、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的组成及功效三、脱发症状及病因分析四、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脱发的医案五、总结正文:一、引言脱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中医认为,脱发与气血不足、肝肾虚弱等因素有关。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补气养血、温阳固表、滋养肝肾等功效,对于治疗脱发有一定的疗效。
二、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的组成及功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是由黄芪、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白术、附子等药物组成。
其中,黄芪、桂枝、白芍、甘草具有补气养血、温阳固表的作用;生姜、大枣具有调和营卫、增强药效的作用;茯苓、白术具有健脾祛湿、益气生发的功效;附子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三、脱发症状及病因分析脱发的主要症状为头发逐渐稀疏、细弱,甚至脱落。
患者通常伴有头皮油腻、瘙痒、头皮屑多等症状。
脱发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营养不良等。
中医认为,脱发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虚弱、营卫失调等因素导致。
四、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脱发的医案患者,男,35 岁,患有脱发症5 年。
患者头皮油腻,头发稀疏,伴有瘙痒、头皮屑多等症状。
经诊断为肝肾虚弱、气血不足型脱发。
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黄芪、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白术、附子。
患者服用10 剂后,脱发症状明显改善,头皮油腻、瘙痒、头皮屑多等症状消失。
继续服用20 剂后,头发逐渐变得浓密。
五、总结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脱发的中药方剂,具有补气养血、温阳固表、滋养肝肾等功效。
在治疗脱发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因进行个体化调整。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黄芪、桂枝、白芍、川芎和炙甘草组成。
它是一种治疗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的常见中药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调理气血、活血化瘀、增强体力等多种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要功效有以下几个方面:1. 调理气血: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黄芪和川芎有助于调理气血。
黄芪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体力和免疫力;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循环不畅的状况。
2. 活血化瘀:桂枝和川芎是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两种重要成分,它们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桂枝可以活血祛瘀、舒筋活络,对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3. 增强体力: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疲劳、虚弱、精力不集中的人适合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增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
4. 调理月经: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于女性来说,有调理月经的作用。
桂枝具有舒经活血的功效,可以缓解经血不畅、经期痛经等问题;白芍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调节月经的正常周期;川芎可以疏通经络,改善经血不畅、经期腹痛等症状。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功效之外,黄芪桂枝五物汤还具有以下一些次要的作用:1. 改善食欲: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黄芪和炙甘草具有提高食欲的效果。
黄芪可以增加胃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促进食欲的增加;炙甘草具有健胃的作用,可以舒缓胃肠道的不适感,增加食欲。
2. 舒缓压力: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炙甘草具有抗压力的作用,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和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焦虑、烦躁、紧张的人适合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改善心情,增强抗压能力。
黄芪桂枝五物汤除了上述的功效与作用之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的辅助疗效。
比如,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改善皮肤问题,如面黄色斑、痤疮等,因为它具有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还可以改善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因为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供血情况。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心得体会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心得体会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一种中医药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
在我的亲身体验中,我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确实有很好的疗效。
以下是我对它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于风寒感冒的治疗效果显著。
风寒感冒是常见的疾病,引起的症状包括喉咙痛、鼻塞、咳嗽等。
在我得到感冒后,我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了黄芪桂枝五物汤。
几天后,我开始感觉喉咙疼痛的症状缓解,同时鼻塞情况也有所改善。
通过持续服用这个草药方剂,我的感冒症状很快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于头痛发热也有很好的疗效。
有时候,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或其他原因,我会出现头痛发热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在一次发热的时候,我服用了黄芪桂枝五物汤。
草药的温热特性让我的身体感到舒服,并且在几个小时内,我的头痛和发热就有所缓解。
整个过程中,黄芪桂枝五物汤没有给我的身体带来负担,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此外,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于提高免疫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称为“补气之药”。
在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黄芪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在我服用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后,我的身体状态明显好转,感到更加强健和有活力。
通过持续使用这个草药方剂,我发现自己的身体更加抵抗疾病,罕见再次感到虚弱和疲劳。
总结起来,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一种很有效的中草药方剂。
它在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时,表现出明显的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温热的特性,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让身体感到舒适和放松。
同时,黄芪桂枝五物汤还能提高免疫力,让人体更加健康和有活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任何中药方剂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不相同,所以在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或其他草药方剂之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此外,中医药的疗效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显现,不能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
只有持续地正确使用中医药方剂,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一种草药方剂,对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学认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方剂。
把中药材进行适当的加工,然后再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处方】
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枣10克,威灵仙12克,川山甲6克,防风12克,蜈蚣2条,生姜10克,羌活12克。
【功能主治】
补卫气,通经络,散寒湿。
主卫气亏虚,贼风邪气入侵,寒湿阻滞经络。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胡国栋方
上面介绍了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加味黄
芪桂枝五物汤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
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
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全方具有补气血、通阳行痹、调和营卫功效。
临床中以此方化裁,收效良好。
【组成】黄芪、桂枝、芍药各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方诀】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四肢麻木面无华,温经通阳此方良。
【功效】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
症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方解】血痹证由素本“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之区别,而脉微涩兼紧,说明邪滞血脉,凝涩不通。
《素问·痹论》说:“营气虚,则不仁。
”故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而立法。
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
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
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
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
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
方药五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
【临床运用】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疗风痹。
适当加减可治疗肩周炎、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等疾患。
有报道以本方加牛膝、红花、木瓜和天麻等治疗末梢神经炎;加当归、白芷、细辛、威灵仙等治疗面神经麻痹;加羊肉250克煎汤并加鸡血藤、当归等治疗产后身痛;加党参、白术、赤芍、川芎等治疗肢端麻木;加全虫、地龙、蜈蚣、细辛等治疗桡神经损伤;加炙乳香、没药、牛膝、红花、当归、水蛭等治疗脱疽;加骨碎补、当归、续断、杜仲等治疗痛痹;合乌头汤化裁治疗坐骨神经痛均证明有满意疗效。
【提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镇痛、镇静、扩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临床案例】面神经麻痹孔某,男,24岁。
1周前,劳动汗出约2小时后觉左侧面部肌肉麻木、发紧,继则口角往右侧歪斜。
现诊见患者前额皱纹消失,左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触之有凉感,不出汗,不能皱额、闭目,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右侧,流涎。
身体瘦弱,面色萎黄不华,少气懒言。
辨证属于素体虚弱,卫阳不足,汗出腠理空虚,风邪乘虚入络所致。
治宜益气养血助阳、活络祛风。
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50g、桂枝15g、当归15g、白芍30g、白芷10g、红花10g、僵蚕10g、全蝎10g、干姜10g、大枣5枚。
水煎服日1剂。
服6剂后精神好转,面色转红,左侧面部已有汗出,麻木感减轻,自觉较前舒适,口角歪斜明显减轻,四肢较前有力。
续服6剂,已能闭目,左面部麻木感已基本消失,口角歪斜已不明显,肢体有力。
原方稍事出入继服3剂,病愈。
本例平素气血虚弱,劳动汗出致腠理空虚,风邪乘虚侵入颜面,造成面部神经麻痹。
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助卫固表,增强机体抵抗力;配桂枝、干姜、大枣温阳行痹;当归、白芍、红花养血活血;白芷、僵蚕、全蝎驱风外出。
产后指掌麻胀林某,女,26岁。
分娩后经常洗涤衣服,双手指尖即感麻胀,继则手指、手掌及上肢亦有麻胀、针刺、蚁行感,并逐渐加重,甚时需用热水洗后上述症状方能暂时缓解,过后仍如前状。
刻诊:双手肌肤触之欠温,形体虚弱,四肢无力,头晕,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证属产后气血虚弱、卫阳不固,复感寒邪所致。
治则:益气养血助阳、散寒通络。
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50g、桂枝15g、当归20g、白芍30g、干姜12g、鸡血藤20g、红花12g。
水煎服日1剂。
服6剂后麻木蚁行感明显减轻,双手自觉有温热感,余症亦较前好转。
效不更方,继进6剂,麻胀感消失。
产后气血虚弱,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复感寒凉。
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取黄芪、当归、白芍、益气养血扶正;桂枝、干姜助阳散寒;红花、鸡血藤活络。
产后腰腿痛圣某,女,29岁,工人,1982年5月11日初诊。
剖腹产后4月余,腰腿疼痛,头昏神疲,自汗肢麻,奶水不多,饮食尚可,二便正常。
尿检:(一),舌淡苔白脉微而紧,证属产后气血虚衰,风寒痹阻脉络。
治以益气温经,和营通痹,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重用黄芪。
药物:黄芪30克,桂枝6克,白芍6克,怀牛膝10克,全当归10克,生姜3片,大枣15克。
服上药5剂后腰腿痛减,自汗已止,服药10剂后腰腿痛除,继以八珍汤加减调治而愈。
按语:(原按)产后腰腿痛,多数患者由于产后气血虚弱,营卫俱虚,卫阳不固,腠理空疏,风寒之邪乘虚而侵。
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固卫为主药,辅以桂枝温经、通阳,佐以芍药养血和营,怀牛膝壮腰,姜枣同用调和营卫,合而为剂,可使气行血畅,则痹痛自除,故使用该方治疗产后气血虚衰,风寒痹阻之腰腿痛能获良效。
产后癃闭(尿潴留)秦某,女,24岁,1992年6月14日诊。
足月顺产后已12小时,小便欲解而不下,伴小腹部胀痛,面色少华,腰酸乏力,纳谷不香,大便未解。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以手扪之下腹部,膀胱充盈较甚。
证属脾虚气弱,中气不足,膀胱气化失司。
方药:生黄芪30克,川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白茯苓20克,木通5克,生姜3片,大枣10枚。
取上方1剂,煎汤约150毫升内服。
服药后3小时小便自解,小腹胀痛亦除,继服2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本例患者小便欲解而不下,小腹胀痛等证,是由于产后脾气亏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膀胱气化失司,开阖无权所致。
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茯苓、木通煎汤内服,以益气健脾,通阳化气行水,使脾虚得补,中气能升,浊阴能降,膀胱气化功能正常,故小便自解。
胃脘痛患者,女,41岁,农民。
于2001年10月就诊,胃脘疼痛不适一年余,喜温喜按,遇寒则重,得温则减,伴纳差、神疲乏力、便溏。
面色苍白,淡红舌、薄白苔,脉迟缓。
胃镜示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型)。
处方: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3片,大枣7枚,茯苓15g,白术15g,鸡内金15g。
水煎服日一剂,五剂后患者诸证好转,继服本方十八剂后患者诸证消失而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胃脘痛由中气不足、脾胃虚寒所致。
寒得温则散、气得按而行,所以痛处喜温喜按;脾气虚寒则受纳运化失常,故纳差;脾气虚则健运无权,肌肉筋脉失其温养,故神疲乏力;脾虚生湿,下渗肠间,故大便溏薄。
舌脉皆为脾胃虚寒之象,所以用本方温中健脾、和胃止痛而取效。
血痹患者,男,47岁,工人。
2002年8月就诊。
四肢麻木怕冷半年,阴雨天气及劳累后加重。
西医诊为末稍神经炎,用维生素等药治疗无效。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中医诊为血痹。
治以益气养血、散风通络。
方处:黄芪50g,桂枝10g,白芍10g,桑枝20g,生姜10g,大枣5枚,鸡血藤30g,姜黄10g,水煎服日一剂,5剂后症减,原方加减连服二十余剂诸证消失而痊愈。
随访至今末见复发。
按:本病系阳气不足,气虚血滞,营卫不和之血痹证。
西医诊为末稍神经炎。
以本方加味治疗,可达益气养血、散风通络之功,故疗效满意。
颈椎病: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颈部和肩背部的肌肉酸麻、疼痛,四肢伸举无力,甚至可产生头痛、视物模糊、瞳孔散大、心前区疼痛等现象。
治疗时可用本方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姜黄等,疗效较好。
患者,女,53岁,农民。
于2002年3月就诊。
自诉颈项及右侧肩臂疼痛麻木怕冷2月,加重10天。
患者颈项僵硬,转侧不利,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甚时彻夜不眠。
查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颈椎摄片示颈椎骨质增生。
诊为颈椎病(虚寒型),以本方加减治疗。
处方: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7枚,鹿角霜10g,葛根15g,当归15g,羌活10g,水煎服日一剂,连服二十余剂,而痊愈。
按:本例颈椎病属中医之“痹证”范畴。
病因素体虚弱、过度劳损造成正气虚损,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所致,邪气留滞于筋脉,则筋脉闭塞,气血瘀滞。
运用本方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止痛,故可取效。
幻觉痛某妪,64岁,1998年1月15日初诊。
双下肢幻觉痛6年。
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导致股动脉栓塞,于1992年3月行双下肢高位截肢术,术后刀口愈合良好,唯感截肢处疼痛,夜间较甚,影响睡眠。
西医诊为双下肢幻觉痛,给予谷维素、维生素及布洛芬、消炎痛等治疗,疼痛暂可缓解,但疗效不持续,要求服中药。
诊见:二尖瓣面容,神疲气怯,倦怠乏力,饮食尚可。
截肢处刀口愈合良好,局部无红肿压痛,唯感疼痛,时轻时重,尤以夜间为甚,舌淡胖、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为气血虚弱,营卫空虚,不荣则痛。
治以益气养血,调和营卫,方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处方:黄芪、鸡血藤各30 g,桂枝、白芍、当归各12 g,生姜3片,大枣5枚。
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服2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夜能安寐。
守方续服3剂,疼痛基本消失,神疲气怯、乏力等症减。
守方加党参、桑寄生各15 g,红花12 g,5剂,以巩固疗效。
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幻觉痛在截肢患者中常见,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不甚明了,故无特效治法。
中医学认为,由于手术损伤经络气血,导致气血亏虚,筋脉肌肉失养,而出现疼痛,即“不荣则痛”。
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通阳,调和营卫,加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活血通络、调和营卫之功。
不宁腿综合征某女,45岁,1997年5月7日诊。
双小腿深部不适感2年,加重半年。
2年前劳累后出现双小腿深部不适,胀麻木,休息及按摩后可缓解。
后每因劳累或受凉则发作,经多间医院检查治疗,疗效不佳。
近半年来病情加重,双小腿胀麻木,终日坐卧不宁,夜间较甚,伴心烦乏力,眠差,饮食尚可,月经衍期量少,色紫暗有血块,舌淡红、舌边尖有瘀点,脉弦细。
诊为不宁腿综合征。
证系阳气不足,脉络瘀滞,营卫不和,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调和营卫。
方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黄芪45 g,鸡血藤、白芍各30 g,桂枝、怀牛膝各15 g,桃仁、红花各9 g,生姜5片,大枣5枚。
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服3剂后,腿部症状明显减轻,睡眠好转。
守方去桃仁、红花,继服3剂,症状全消,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不宁腿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腿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代谢产物蓄积有关,具体病因尚不明了,各项检查多无阳性表现。
故无特殊疗法。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阳气不足,脉络瘀滞,营卫不调,气血不畅所致。
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方中黄芪益气温阳,桂枝温通经脉,白芍、鸡血藤养血柔筋,且桂枝、白芍相伍能调和营卫,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亦可引药下行直达病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之效。
心悸刘某,男,52岁,1990年2月初诊。
患者素体虚弱,3个月前因受凉感冒而纳呆乏力,动则汗出,经治疗月余,仍胸闷乏力,心悸气短,饮食不香。
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频发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