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废地设计技术的共语论矿坑花园的设计与营建

废地设计技术的共语论矿坑花园的设计与营建

废地设计技术的共语论矿坑花园的设计与营建一、概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资源的过度开发,矿坑废弃地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类型,日益成为城市与乡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矿坑废弃地不仅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还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有效地对矿坑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再造,成为了当前景观设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废地设计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景观设计方法,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将废弃矿坑转变为具有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的公共空间。

共语论矿坑花园的设计与营建,正是废地设计技术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它强调设计师与场地、与自然、与社会的对话与交流,通过深入挖掘矿坑废弃地的潜在价值,实现废弃地的再生与更新。

共语论矿坑花园的设计与营建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场地分析、生态修复、景观布局、植物配置等。

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矿坑废弃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文特征等基本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修复方案。

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色,创造出具有地域性和标识性的景观空间。

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乡土植物,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提升场地的生态功能。

通过共语论矿坑花园的设计与营建,可以实现废弃矿坑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再造,提升场地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同时,还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废地设计技术的共语论矿坑花园的设计与营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1. 背景介绍:矿坑花园的兴起与废地设计技术的发展矿坑花园的兴起,是废地设计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一个鲜明缩影。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矿坑作为这一过程的产物,往往成为城市中的废弃之地,它们不仅占据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造成了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

与此同时,废地设计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设计理念。

废地设计强调对废弃土地的再利用和改造,通过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等手段,将原本毫无生机的矿坑转变为具有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公共空间。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景观设计探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景观设计探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景观设计探析赵梅红,袁芑航(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451100)摘要: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不断推进,废弃矿山的修复治理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对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景观重塑完成后,如何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发挥其最大价值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对当下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景观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废弃矿山在文化保护与传承、空间布局、植物景观营造及文旅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为后续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文旅融合;废弃矿山;景观设计态环境的自然修复能力,加速修复进程。

解决生态环境污染及破坏问题,使其良性发展,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服务。

矿山景观设计是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结合设计美学、生态学等理论对废弃矿山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要将生态修复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深入挖掘当地的资源潜力,促进当地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的发展。

2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景观设计现存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导致矿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尤其是开采过后的废弃矿山,不仅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也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政府也认识到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矿山治理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掀起了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景观重塑的浪潮。

但在矿山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一些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景观设计中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问题2.1.1忽视对矿山工业文化的保护传承。

矿山开采作为一项具有历史性的工业活动,尽管推动了文明的进程和发展,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干扰、掠夺和破坏。

废弃矿山不仅是自然景观,还是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能够反映当时矿山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废弃矿山遗迹景观内容丰富,矿山开采后的一些山体创伤面呈现出清晰的地层,展现给游客独特的矿山景观风貌。

国内外典型案例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_67P_2012_生态恢复措施_案例研究分析

国内外典型案例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_67P_2012_生态恢复措施_案例研究分析
Eden Project
美国橡树采石场高尔夫俱乐部
Oak Quarry高尔夫俱乐部位于美国加州,2000年对外开放。其前身为采石场,在采矿的全盛时期,盛 产石灰石,大理石等。
Oak Quarry Golf
英国Swineham 采石场修复
设计施工 Habitat design and management 业主 Aggregate Industries 地点 多赛特, 英国 时间 2001-2006
美国 纽约
公园
法国代斯内娱乐基地
位于法国中部的汝拉省,原为修建39号高速公路采料的砂石场,多为坑洼不平的陡坡山地。 设计师雅克·西蒙认为,改造为娱乐基地,最好的解决方案首先要消除各种对生态环境造成 破坏的外界因子。 设计方案中有面积达60hm2的水面,细长曲折、极不规则的边缘在两岸林带的夹峙下,构 成蜿蜒的带状水景。雅克·西蒙的设计意图是增加可利用的水面面积,并将水边处理成有利于多 种动植物栖息的、不受人的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
矿山
Mine
美国Midwestern 废弃矿山再利用工程
Midwestern Abandoned Mine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
美国东Anaconda铜矿修复工程
East Anaconda Copper Mine Reclamation Project
工业废弃地
Industrial Wasteland
Swineham Quarry Restoration
美国Midwestern 废弃矿山再利用工程
Mid-Continent Regional Award and Peoples Choice Award
该废弃矿山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在这块废弃的矿山在再利用 之前,自然条件已经十分恶劣。包括大量的露天煤渣、被破坏的山 体、露天的高墙、老旧泥浆池以及高墙附近的酸性废水池。井下渗 出酸水,大量酸水排入Midwestern Creek 后流入了Patoka River 。

国内外典型案例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_67P生态恢复措施_案例

国内外典型案例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_67P生态恢复措施_案例

国内外典型案例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_67P生态恢复措施_案例一、概述矿山作为地球资源的重要来源,长期开采活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山体千疮百孔、粉尘污染弥漫、含水层破坏以及地质灾害多发等问题,已成为矿山开采后的普遍“后遗症”。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实践的重点。

众多典型案例展示了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的成功实践。

这些案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还通过创新的景观设计,将废弃矿山转变为具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公共空间。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为今后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矿山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关注采石场生态修复工作,注重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

一些国家还将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相结合,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矿山公园、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

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采取边坡治理、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许多废弃矿山得以重获新生。

一些地区还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将矿山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通过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发展,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1. 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矿山生态修复,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包括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矿山生态修复是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

矿山开采往往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进而引发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恢复地表植被,增强土壤稳定性,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采后矿区废弃地的再利用规划

采后矿区废弃地的再利用规划

和 西方 发达 国家 相 比 , 我 国在规 划工 作方 面起 步较 晚 , 存在 不少 问题 。 由于国 内规划 手法 和对 象 比较 单一 , 缺 乏规划 整体性 联系 , 容 易造成 片 区 规划 的滞 后 , 忽略 了资源 、 环境、 人 口和城 市 的可持 续发展 。 如 徐州 部分矿 区废 弃地 的再 利用规 划 中 , 缺少可 持续 的规划 理念 以及 先进 的技术 指导 , 使得 重 建 的这 些地 区没有 与 周边地 区协调 起 来 , 削弱 了土地 的美 学 价值及 经 济效益 。
兴, 以积 极推 动徐 州老 工 业基地 的改造 。 二. 研 究水 平 2 1 国 内研 究 水平 目前 我 国对 矿 区废 弃地再 利用主 要集 中在矿业生 态恢复 与重 建 , 矿 业景观 的更新 与 再利用 , 土地 功 能更新 等 方面 。 a . 我 国矿 业 城市 中矿 业废 弃地 再 利用 规划 工作 存在 的 问题 : 矿业 废弃地 再利用 规划 的对象较 为单一 , 多集 中在对 城市 边缘矿 区塌 陷地 的再利用 研究 上 , 而针对 城市 中及其 周边废 弃工业 广场等 其他 类型 的矿 业废 弃 地 的研 究 较少 , 缺乏 整体 的 综合性 矿 业废 弃地 再利 用规 划 的优 秀案 例 。 b . 矿业废 弃地再 利用规 划手法 单一 , 目前国 内关于矿 业废弃地 改造再 利用 的手法 主要集 中在 土地复 垦及生 态恢复 方面 , 大部 分土地 经过复 垦变为 农业 或 景 观用 地 , 而对 城 市发展 因素和社 区环 境 的整体 改善考 虑较 少 , 对城 市 整体功 能结构 调 整作 用不 大 , 难 以适应 现代 城市 社会 发展 和规 划建 设 的整体 安 排 。
c . 矿 业废弃地 再利用 规划过程 中缺乏对该地 区的工业 文化遗产 的社会价值 和科学技术价 值以及美学价值应 有的认识 , 在再利用规划 中没有体现该地 区的工 业文化历 史 , 工业 文化遗产 的保 护与再 利用工作 与发达 国家相 比存在 较大差距 。 2 . 2 国外 研究 水平 国外工业废 弃地研 究进程 国外 的工业废 弃地研 究主要是 保护 具有历 史的 、 技术 的、 社会 的 、 建筑 的或科 学价值 的工 业废弃地 修复 工业废 弃地 , 治理 环境 污 染或者清 除潜在 的污染元 素 , 再 开发具有再 利用价值 的工业废 弃地 。 国外矿 区在 经历兴 起 、 发展 、 衰落 的历 史过程 中 , 特别 关注环 境 、 人 口和 城市 的可持续 发展 。 以德 国鲁尔 区为例 : 德 国就制定 了鲁尔发展 计划 , 作为第一个 产业结构调 整 方案 , 在 矿区环境得 到改善 的 同时, 也为鲁尔 区的鲁尔 区是矿 区工 业废弃地再 利 用研究 的代 表 。 早在 1 9 6 8 年, 北威 州政府 未 来发展 埋下伏 笔 。 北威州 政府 于1 9 7 4 年制定 的再 工业化 战略 , 作为 经济结 构的 战略性调 整实 现了就 业的有 效增长 和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初探_以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为例_李瑞琪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初探_以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为例_李瑞琪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初探———以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为例李瑞琪,王琴*(湖北工业大学土木环境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30068)煤矿废弃地在我国矿业废弃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环境影响和土地破坏严重,治理修复的需求十分迫切。

以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煤矿废弃地所具有的潜在景观功能和利用条件,探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从而总结出具有规律性、可以推而广之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

本文以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与岩石园为例,依据相关理论,探讨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实现途径。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景观设计;矿坑花园成新的景观元素,使它成为新兴矿业文化资源。

2矿山废弃地成因分析与研究意义2.1矿山废弃地成因分析釆煤受损土地在我国总量庞大、分布广泛,逐年递增,有效复垦不足,造成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地表景观、植被、水资源、大气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对土壤的侵蚀和破坏使地表生物量减少,矿区原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减弱或完全丧失,生态完整性遭到破坏;破坏地表景观,使原有地表形态、自然外貌特征发生巨大改变,形成大尺度的地表创面或使地表荒凉萧条,并逐渐丧失自然特征和美感,与周围未开采区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破坏植被,或者使土地退化,难以支撑植物生长;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有毒气体释放和扬尘造成大气污染;滑坡、崩塌、塌陷、地裂、泥石流等引发地质灾害;影响矿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等[4]。

因此,如果能在煤矿废弃地的治理修复和城市绿地开发建设中找到契合点,利用釆煤后损毁的土地,进行基于风景园林学的修复利用,并获得更大的综合效益,将是十分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

2.2研究的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依赖于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我国目前逐渐重视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一般可通过对废弃矿山原有的资源进行更新、改造和再利用,使退化的景观得以恢复,寻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统一。

矿业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规范

矿业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规范

矿业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规范在当今社会,矿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矿山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平衡,加强矿业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对于指导和规范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业矿山环境问题的现状矿山开采过程中,往往会对土地、水体、大气等生态环境要素造成严重的破坏。

例如,露天开采会直接剥离表土,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地下开采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影响周边建筑物和农田的安全。

同时,采矿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爆破、运输等环节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二、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加强矿业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首先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矿山环境的破坏会威胁到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这是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通过有效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才能减少资源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矿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这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矿业开发的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在开采过程中,要同步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2、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明确矿业企业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的主体责任,要求企业承担起因开采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的治理和修复费用。

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矿山的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特点和开采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治理和修复方案,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提高治理效果。

4、生态优先,注重效益在治理和修复过程中,要优先考虑生态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工业废弃地生态恢复重建的途径与景观生态设计

工业废弃地生态恢复重建的途径与景观生态设计
第2 5卷 第 4期
2 0扛 01
山 东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J uRNAL O 0F S HANDONG l Z J AN HU UNI RS T VE I Y
V( . 5 ) 2 1 Au g.
No 4 . 2 0 01
8月
文 章编 号 :6 3— 6 4 2 1 )4— 4 1 0 17 7 4 (0 0 0 0 5 — 5
t no id s i atl di an w p ̄et ou dr k .Wi edv l me t fi uta a t i i f n uta w s a e r c t n et e o rl en s a t t ee p n d s l c v・ hh o o n r i i
( e o)o s n, h n o g U iest o t ,Jn n2 0 4,C ia S h ( ia 5 01 hn )
Absr t: i he d t ro ai n o n io m e ta d t e l ft e ta iin li d sr tac W t t ee ir t fe v r n n n hed ci o h r d t a n u ty,t e t r — h o ne o her so a
a d fn ly p t owa d s me p n i lsf rt e s san b e ln s a e d sg fi u tilwa tlnd n al u sf r r o r c pe o h u ti a l a d c p e in o nd sra sea . i i
wa tl n sea d,s umma ie a o sme n frso ain a d r c nsr cin b s d o n i e rn n o o i rz sv r u a so e tr to n e o tu to a e n e g n e i g a d bilg —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2期2004年2月生 态 学 报A CTA ECOLO G I CA S I N I CA V o l .24,N o.2Feb .,2004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刘海龙(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 100871)基金项目:石花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收稿日期:2003205230;修订日期:2003212220作者简介:刘海龙(1976~),男,陕西省宝鸡市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E 2m ail :liuh l @pku .edu .cn ;c dragon @Foundation ite m :Beijing Sh ihuadong Scenic A rea Study FundRece ived date :2003205230;Accepted date :2003212220Biography :L I U H ai 2L ong ,Ph .D .candidate ,m ain research field :landscape eco logy and landscape arch itecture .摘要:采矿废弃地是剧烈人为干扰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严重,同时其使用功能和美学价值被破坏。

通过生态恢复和重建促使采矿废弃地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再生,并通过景观设计赋予利用和美学的价值,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采矿废弃地的景观生态特征和环境影响,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各种工程与生物措施以及可持续利用途径进行综述,并通过介绍和分析国内外一些案例,进而对采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总结。

关键词: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可持续利用;景观设计Ecolog ica l restora tion and susta i nable landscape design of m i n i ng wa stelands L I U H ai 2L ong (G rad ua te S chool ofL and scap e A rch itectu re ,P ek ing U n iversity 100871,Ch ina ).A cta Ecolog ica S in ica ,2004,24(2):323~329.Abstract :M ining w astelands are unique landscapes ,fo r m ed under the severe negative influence of hum an disturbance .T he h igh ly heter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and low stability of these landscapes alters hydro logic ,bi o logical ,and o ther natural p rocesses .T hese alterati ons lead to m any environm ental p roblem s ,such as landscape fragm entati on ,diffusi on of po lluti on ,disrup ti on of w ater flow ,habitat degradati on and bi odiversity reducti on .Engineering and bi o logically based m easures are available to rem edy these p roblem s ,including toxicity and po lluti on treatm ent ,so il rem ediati on ,vegetati on resto rati on and physical repair .L andscape arch itecture m ethods can augm ent such environm ental resto rati on of m ining w astelands ,by inco rpo rating considerati ons of regi onal eco system health ,local econom ic developm ent ,the living environm ent of local peop le ,and aesthetic values.T h is review first analyzes the landscape eco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 ental effects of m ining w astelands ,then summ arizes vari ous m ethods of resto rati on and reconstructi on based on engineering and bi o logical m easuresand evaluates different resource 2use app roaches.A fter introducing som e cases ,p rinci p les fo r sustainable landscape design of m ining w astelands are p ropo sed ,including eco logical security ,resource reuse ,natural successi on ,alternative design and hum anity .Key words :m ining w astelands ;eco logical resto rati on ;sustainable use ;landscape design文章编号:100020933(2004)022******* 中图分类号:X 171.4,X 32 文献标识码:A 人地矛盾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土地资源的有限与人类的爆炸式增长会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退化景观如矿山和废弃工业用地(B row nfield )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并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作为通过设计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景观设计学对退化景观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 SLA ,Am erican Society of L andscape A rch itecture )和欧洲景观教育大学联合会(ECLA S ,European Foundati on fo r L andscape A rch itecture )等专业组织都在其宗旨中强调景观设计的工作范围包括对退化景观和废弃土地的恢复。

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学协会(A I LA ,A ustralia Institute of L andscape A rch itecture )更是强调要应用生态可持续设计来修复矿山等受干扰用地[1~3]。

同时,对退化景观的恢复与设计可423 生 态 学 报24卷以产生新的美学和对美感新的理解[4]。

因此,对采矿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进而通过景观设计而变废为宝,恢复其利用价值,服务于人类,是具有巨大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

1 采矿废弃地的景观生态特征与环境影响1.1 采矿废弃地的景观生态特征从景观生态学来讲,采矿地是剧烈人为干扰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是人类为获得矿产资源而对土地进行剧烈改造的区域[5,6]。

采矿废弃地的形成就是因为采矿活动破坏和占用了土地,并且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

在开采前后,采矿地会表现出十分不同的景观。

采矿之前,当地生态系统通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系统内的自我组织、自我调整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具有正常的生产功能和保护功能[7]。

而开采后景观的稳定性往往会被破坏,景观的改变超出了自然系统的调节和物种的适应能力。

因此采矿废弃地具有如下特征:(1)景观异质性增强 采矿废弃地表现出比采矿前更大的景观异质性。

采矿活动实际上就是将原来较为均质的景观进行异质化的过程。

开采后的采矿地往往包括采矿点、尾矿、堆场、排土场、采空区、塌陷地等景观类型和厂房、矿井、采掘设施以及道路、水渠、积水坑等景观要素,原本均质的景观变得破碎化,同时具有斑块、廊道和基质的典型镶嵌格局特征。

(2)稳定性被破坏 强烈的干扰会超出了当地景观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恢复能力,干扰甚至会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其最明显的标志是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或丧失、土壤养分维持能力和物质循环效率降低以及外来物种入侵和非乡土固有种优势度的增加等[8,9]。

随着干扰加剧,生态系统自身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会受到破坏。

(3)生态过程受到影响 同时由于采矿地及其周边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采矿活动势必会影响到区域生态格局与各种生态过程的连续,如水的过程、物种迁徙的过程,同时造成污染扩散。

1.2 采矿废弃地的环境影响1.2.1 景观碎裂化 景观的退化从形式上可分为景观结构退化和功能退化。

结构退化指景观中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各种功能联系断裂或连接度减少的现象;而功能退化指由于景观异质性的改变而导致稳定性和服务功能的衰退现象[10]。

采矿活动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都会造成地表景观的改变。

露天开采剥离表土,挖损土地,破坏地被,以及堆放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和冶炼渣,地下开采造成采空区,引发地面塌陷,造成地面建筑、管道、道路、桥梁等设施变形及破坏。

土地面貌变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直接影响景观的环境服务功能。

1.2.2 污染及扩散 采矿活动会对周边地区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污染源主要包括露天堆放的矿产品与废弃物,开采产生的矿井废水和有毒矿物元素等。

露天堆放的矿产品与废弃物易发生氧化、风化和自燃,大量如CO2、SO2、CO、NO2等有害气体及矿物灰尘会威胁人体健康,影响空气质量,污染周围环境。

同时,采矿过程中排出的矿井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污染物质,由于利用率较低,大部分会直接排入环境,导致地下水、土壤的质量下降。

而露天堆放的矿物经雨水淋溶,地表水冲刷以及人为的洗煤会污染水系,形成浊流。

同时有毒矿物元素会存在于尾料中,随废弃物堆放会加剧土壤的污染和退化,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作用[11]。

1.2.3 破坏水的过程 采矿破坏植被,造成水分涵养下降,破坏了地表径流的下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