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1.1电气一次1.1.1某华安风电升压站电气主接线某华安风电升压站现安装一台115±8X1.25%/35kV50MVA主变,110kV侧单回线变组接线;35kV侧单母线接线,出线间隔从右至左分别为:电压互感器间隔、电容器间隔、接地变兼站用变消弧线圈间隔、3回风机进线间隔、预留间隔。

本期光伏电站35kV送电线路经某华安风电升压站35kV 侧预留间隔接入升压站,升压至110kV送至110kV华安变。

1.1.2接入电力系统方式某电网是隶属于某地区的县级地方电网,供电范围为某区,现有110kV、35kV、10kV、380/220V 4种电压等级。

网内有110kV负荷二次变电所(华安变)1座,主变容量2×31.5MVA。

本系统由20个1MWp的光伏发电矩阵组成,总装机20MWp。

经过直流汇流、逆变、升压接入厂区35kV配电装置。

采用一回35kV架空线路接入某华安(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升压站,导线型号LGJ-150,长度8km。

经过某华安(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主变压器升压至110kV,输送至华安变,接入电网。

1.1.3电气主接线1.1.3.1电气主接线初步方案本系统由20个1MWp的光伏发电矩阵组成,总装机20MWp。

经过直流汇流、逆变、升压接入厂区35kV配电装置。

采用一回35kV架空线路接入某华安(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升压站,导线型号LGJ-150,长度8km。

经过某华安(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主变压器升压至110kV,输送至华安变,接入电网。

1.1.3.2光伏电站电场集电线路方案本工程鉴于光伏电站中应避免阴影遮挡,场区内部的线路拟选定电缆直埋敷设方案。

依据光伏电站方阵的最终排布情况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布置情况,进行电缆型号及截面的选择,具体如下:1)所有太阳电池组件串连接入至直流防雷汇流箱的电缆均采用1对1×4mm²的铝芯单芯交联聚乙烯铠装电缆(每汇流箱输入共11对);2)汇流箱的出线电缆采用1对1×70 mm²的铝芯单芯交联聚乙烯铠装电缆,接入至逆变配电室内的直流配电柜(每汇流箱输出共18对);3)直流防雷配电柜引接至逆变器的直流电缆采用2对1×300 mm²的铝铝芯单芯交联聚乙烯电缆(每直流箱共2对*3);4)逆变器至室外0.315/35KV升压变采用(3根3×300 mm²)的铝芯三芯交联聚乙烯铠装电缆。

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与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与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与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的要求不断增加。

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光伏发电是光子照射到金属板上被金属板中的电子进行吸收,成为光电子,形成电能。

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光伏电池引言1光伏发电系统概述光伏发电系统是指能根据需要在指定场地建设一个自行的发电装置,不需对其进行专门操作,能够因地制宜进行分散的布局,采用就近原则采集太阳能作为发电的资源,节省化石能源。

光伏发电系统一般采用光伏组件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是一种新型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发电方式,能够就近发电,避免在电力运输途中产生的不必要浪费。

能够高效、环保的进行自主发电,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向建筑物提供电力。

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太阳能能够照射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使光伏发电系统摆脱了对于地理位置上的束缚,能够和建筑物进行有机结合,不会占据建筑物以外土地面积,提高利用率。

浮光发电系统安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且运行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其安装位置距离建筑物非常接近,所以不需安装变电站和配电站,节约投入成本。

2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应考虑因素2.1时间季节在理想情况下,光伏发电系统的产能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而逐渐提高,正午时达到最高,随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减弱产能便逐渐下降。

另外,对于国内而言,夏季的太阳辐射明显强于冬季,因此光伏发电系统夏天的产能同样高于冬季。

2.2天气状况天气状况也是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一大因素,每当阴天或下雨时,太阳辐射显著降低,光伏发电系统的产能自然下降。

因此,天气情况给光伏发电系统造成了不确定性。

2.3系统效率系统效率是影响光伏发电系统产能的关键因素。

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器、变压器等组成部分的效率直接影响系统的发电效率,因此设计系统时,必须全面考虑可能影响系统效率的所有因素,以便设计出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2.4防雷设计防雷接地设计是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太阳能电池阵列由大面积金属构成,其极易形成雷电感应,因此对发电系统进行防雷设计必不可少。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引言】光伏发电并网工程是目前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所产生的电能并网供应给电力系统。

为了确保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电气设计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系统组成】2.逆变器: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能转换为电力系统所需的交流电能。

在电气设计中,需要根据光伏组件的总功率和输出电压来选择适配的逆变器。

3.电表:电表用于测量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的发电量和消纳量,以及电站的电能质量参数。

在电气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表类型和安装位置。

4.汇流箱:汇流箱用于集中汇集光伏组件的电流和电压,同时起到保护和连接的作用。

在电气设计中,需要根据光伏组件的数量和布置来确定汇流箱的容量和布局。

5.电气保护设备:电气保护设备主要包括断路器、避雷器、接地装置等,用于确保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6.监测设备: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以便进行运维和故障诊断。

在电气设计中,需要根据监测要求选配合适的监测设备。

7.高压侧配电设备:高压侧配电设备用于将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能接入电力系统。

在电气设计中,需要根据并网点的要求选配合适的高压侧配电设备。

【设计要点】在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系统可靠性:光伏发电并网工程是长期运行的设备,因此电气设计应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和布线方式,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电气安全性。

2.性能优化:电气设计应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和运行要求,优化系统的性能。

例如,合理选择逆变器,优化电路参数,降低系统的损耗和成本。

3.安全保护:电气设计应注重系统的安全保护。

例如,合理设置断路器、避雷器和接地装置,以防止系统因雷击等异常情况而受到损坏。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气一次设计方案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气一次设计方案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气一次设计方案1.1设计依据(1)《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2005(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6(3)《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1/T5390-2007(4)《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1/T5222-2005(5)《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1/T5153-2014(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8)《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Γ50065-2011(9)《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T50064-2014(1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11(11)《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保护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GB/T7267-2003(12)《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T7450-1987(13)《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B/T 9568-2000(14)《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GB/T587-2007(15)《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1/T478-2001(16)《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D1/T5136-2001(17)《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1/T5137-2001(18)《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703-2011(19)《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4943-96(20)《监控、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系统所采用的定义规范和系统》采用的定义规范和系统》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135MWp,分为3个1045MWp光伏系统。

考虑到本项目装机容量相对较大,电网短路容量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建议本项目以相对较高的电压等级接入电网,因此建议本项目以IOkV电压并入电网。

本项目将通过1回IOkV线路并入电网。

20MW光伏发电系统与电气一次设计

20MW光伏发电系统与电气一次设计

20MW 光伏发电系统与电气一次设计摘要:为了保证太阳能资源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有效应用,笔者针对20MW 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电气一次设计展开研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太阳能光伏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20MW;光伏发电系统;电气一次设计1电气一次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的概述1.1电气一次系统电气一次系统是指由一次设备相互连接,构成发电、输电、配电或进行其他生产过程的电气回路,也被称作一次接线系统或一次回路。

1.2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是指直接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在其组成上主要包括蓄电池、太阳能电池逆变器和控制器,具有不污染环境、使用寿命长、可独立发电并且能并网发电的特点。

2案例情况分析本文以某县区域建设的光伏发电站为例,该光伏发电站主要供电范围为市电网,其总面积为0.3km2。

20MW光伏发电系统主要运用集中并网、分块发电方案。

该系统共有17个光伏发电单元,每个光伏发电单元51台双分裂箱式变压器对应相连,1台双分裂箱式变压器又分接2台500kW并网逆变器,即1MW作为1个子系统,若干个1MW子系统共同组成整个电站。

在光伏场区中,容量为1000kVA的3570.315-0.315kV双分裂武箱式变压器共设有17台,500kW并网逆变器共设有34台,输出电压为315V。

本文主要对20MW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万阵、光伏方阵、逆变器等进行设计,并计算光伏发电系统的年上网电量。

320MW光伏发电系统设计3.1光伏组件由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性能较稳定,使用时间较长,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和较成熟的制作计算,所以当前的并网光伏电站多使用这两种类型。

通过对本电站周围环境、施工条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光资源状况等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20MW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主要选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

20MW光伏发电系统需安装较多组件,且这些组件要占用较多用地面积。

为有效减少占地面积,降低组件安装量,需要将单位面积功率高的光伏组件作为首选对象。

光伏评价项目电气一次

光伏评价项目电气一次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3.2.4.2
变电站10kV--35kV高压配电装置应有防止谐振过电压的措施。
查阅有关图纸资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反事故措施等,现场检查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DL/T 2383-2007。
序号
项目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依据
查评结论及整改建议
3.2.1.1
光伏电池、汇流箱、逆变器制造方提供的正式技术文件、图纸、试验报告、调试报告应完整齐全,并符合相关标准。
查阅光伏电池、逆变器技术资料、试验报告、调试报告,查阅监控系统参数设定值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8479-200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
3.2.2.2
运行中的箱式变压器测温装置应准确、齐全;测温装置应定期校验。
查阅运行记录、温度计校验报告,现场检查。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GB 1094.2-1996);
3.2.2.3
箱式变压器接地应符合规定。
查侧试记录,现场检查。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条。
查评专家配合人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2.10
变电站电气设备、母线外绝缘以及场区绝缘子的爬电比距应满足安装点的环境污区分级及(海拔)外绝缘选择标准要求。高压配电装置的电气安全距离应满足规程、规范要求。

光伏发电站电气设计

光伏发电站电气设计

光伏发电站电气设计一、电气(一)一般规定1、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电气设计应在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本着提高系统效率、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供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方便的原则进行。

2、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的电气设计应满足区域电网的设计要求。

(二)电气主接线1、应依据并网光伏发电站的容量、光伏方阵的布局、光伏组件的类别和逆变器的技术参数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逆变器与就地升压变压器的接线方案;就地升压变压器连接两台不自带隔离变压器的集中式逆变器时,可选用更具优势的双绕组变压器。

2、并网光伏发电站母线上的短路电流超过所选择的开断设备允许值时,可在母线分段回路中安装电抗器。

母线分段电抗器的额定电流应按其中一段母线上所联接的最大容量的电流值选择。

3、并网光伏发电站内各单元发电模块与光伏发电母线的连接方式,由运行可靠性、灵活性、技术经济合理性和维修方便等条件综合比较确定,可采用辐射式连接方式或“T”接式连接方式。

4、并网光伏发电站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应合用一组隔离开关,并组装在一个柜内。

5、并网光伏发电站内6kV-35kV系统中性点可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小电阻接地方式。

经汇集形成的并网光伏发电站,其站内汇集系统宜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小电阻接地的方式。

就地升压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是否接地应依据逆变器的要求确定。

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小电阻接地的方式,宜结合400V 站用电系统,设立满足接地阻抗要求和站用电容量需求的站用接地变。

6、当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时,应装设隔离开关。

消弧线圈的容量选择和安装要求应符合DL/T620的规定。

7、并网光伏发电站ll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升压站接线方式,应根据并网光伏发电站在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地区电力网接线方式要求、负荷等级、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本期和规划容量等条件确定。

(三)站用电系统1、应采用动力与照明网络共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2、站用电工作电源引接方式宜符合下列要求:(1)当并网光伏发电站有发电母线时,从发电母线引接供给自用负荷;(2)当技术经济合理时,由外部电网引接电源供给发电站自用负荷;(3)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就地逆变升压室站用电也可由各发电单元逆变器变流出线侧引接,但升压站(或开关站)站用电推荐本条上两条款的引接方式。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①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①

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与分析①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也愈发的受到重视。

传统火力发电厂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还会排放大量的碳化物和硫化物等,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成。

在此情形下,我国发电厂结构也开始调整,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光伏主要依靠可再生太阳能发电,与传统的煤炭发电行业相比,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有利于社会健康、绿色发展。

本文主要对某大型光伏电站的电气设计进行了研究,对主要设备和光伏配置进行了选型分析,通过这些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启发。

标签:大型光伏电站;光伏发电;电气设计;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能源产业集中体现了现代能源产业“高新、低碳、安全”的技术特点,是未来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技术制高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2016年国家就提出了控制能源消费中煤炭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消费比重将从66%降低到60%,积极发展煤炭的替代能源,在“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光伏产业获得了大发展的机遇,国家对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大。

太阳能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厂是以太阳能为基础的发电厂。

但由于光伏组件价格、陆上集控中心用地以及光伏送出路径等因素的制约,集中连片开发大型光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型光伏能整合地区资源优势,集中送出,减少征地,降低企业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也是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基本设备选择1.1光伏逆变器目前逆变器主要分为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

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组串式逆变器容量一般在120~180kW级,采用多路MPPT进行跟踪,比较适合于大型地面、山地、丘陵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场址;集中式逆变器容量一般在1000kW~3500kW,采用1~4路MPPT进行跟踪,比较适合于平坦的一般农田、戈壁、水上等地形起伏较小的站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7T17:01:03.8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王重洋王阳李博
[导读] 摘要:光伏发电是目前最具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光伏发电是目前最具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重点分析了光伏电站电气的一次设计。

关键词: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光伏电站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对满足人们生活有着一定的意义。

同时,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已成为我国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污染、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建设光伏电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光伏电站简介
1、概述。

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可分为带蓄电池的独立发电系统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

光伏电站是目前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

2、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形成光伏发电装置。

太阳能光伏组件将直射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光伏组串通过直流汇流箱并联接入直流配电柜,汇流后接入逆变器直流输入端,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逆变器交流输出端接入交流配电柜,经交流配电柜直接并入用户侧。

3、优点。

①无枯竭危险;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⑤能源质量高;⑥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二、光伏电站电气系统
1、太阳电池组件的选型。

太阳电池组件的类型一共有三种,分别是晶体硅太阳电池、薄膜太阳电池和非晶硅太阳电池,这三种电池各具优缺点。

第一是晶体硅太阳电池,优点是成熟稳定、安全可靠,而且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

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价格合理,效率较高。

而晶体硅的缺点是,在光照和大气环境下,电池会出现能量衰竭的情况。

第二是薄膜太阳电池,优点是高效低廉,性能稳定,缺点是原料稀缺,对大规模生产产生制约。

第三是非晶硅太阳电池,优点是在弱光下,性能较好,缺点是电池转换的效率较低。

综合上述三种电池类型,我国选择较多的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

2、光伏汇流箱。

方阵连接盒是连接太阳电池方阵和逆变器专用器件,主要功能有太阳电池过载保护、雷击保护、过压保护、多路太阳能方阵并联等功能。

在设计选型时,重点要求箱体结构、光伏组串过流保护、防雷、通信、显示功能、外壳防护等级、安全、浪涌、环境要求、温升等方面的因素。

3、逆变器的选型。

逆变器技术结构一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和组件式逆变器。

第一是集中式逆变器,其优点是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大型的集中逆变器可以联网,减少输电损耗,提高发电效率。

第二是组串式逆变器,其优点是增加了发电量,减少阳光阴影带来的损失。

第三是组件式逆变器,优点是应用范围比较大,缺点是铭牌容量较小。

综合上述三种逆变器类型,我国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是集中型逆变器。

4、交直流配电柜。

在光伏电站电气系统中,交直流配电柜的输入端与光伏电站电气系统中的直流汇流箱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光伏电站电气系统中的逆变器相连接。

在具体的发电过程中,交直流配电柜其中的直流配电单元,实现了与光伏组件输入的直流电源的汇流,之后再将其接入到逆变器中。

这个装置,基本上相当于光伏电站电气系统的二级汇流装置。

此外,交直流配电柜还包括其他单元,如防反二极管、直流输入短路器、光伏防雷器。

并且交直流配电柜在具体的使用中,还具有一些优势,如布线简单、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系统可靠、安全性能好等。

三、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
1、光伏电站主要接线设计
1)升压变接线设计。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受逆变器容量大小的影响,需要将光伏组件与逆变器相互连接,使之成为最小发电单元。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发电机与双绕组变压器之间的单元接线、发电机和双绕组变压器之间的扩大单元接线、发电机和双分裂绕组变压器之间的扩大单元接线。

这三种接线设计形式中,发电机-双分裂绕组变压器扩大单元接线,不但减少了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及环流影响,还提高了输电的质量,是最为推荐的一种接线设计方式。

2)光伏电站集电线路连接方式。

在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中,光伏电站集电线路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电压等级选择、单元分组连接方式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电路电压等级的选择主要有10kw和35kw两种方案,以及链形、环形和星形三种设计形式。

电路电压等级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场区的面积大小、光伏场区内是否有遮挡太阳光的建筑物。

在设计中,如果选择直接的方式接入到升压站,就会由于电缆截面过大,与安装要求不相符合。

因此,为了减少安装中出现的耗损,并使整个安装过程更加简单,在设计中就必须要升高电压,使其达到10kw或35kw,才能接入到升压站中。

在对发电单元分组连接方式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投资成本。

目前,从我国光伏电站电气设计中发现,链形连接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不高,是最主要的设计方式。

3)升压站主接线设计。

升压站主接线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关键点,即升压站的电压等级及电力系统的位置。

并据此选择出一种有效的连接方式,使其与升压站在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相互适应,以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

2、设备配置。

光伏系统中的设备和部件应按照系统设计整体要求来选择,其性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产品应通过国家认证机构的认证。

设备配置如下:光伏组件选择;光伏接线(汇流)箱;光伏配电柜(交、直流);逆变器选择;变压器;蓄电池及充电控制器(独立系统);综合自动保护系统;开关柜;SVG设备;户外成套设备(AIS);光伏系统监测装置。

3、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

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因此,在针对中性点接地的具体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设计方式与和电压等级、过电压水平、保护配置等之间有一个密切的关系,使其作用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并保障电网系统在发生故障后能快
速、准确地解决。

在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的具体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大、小两种电流接地系统。

这两种系统由于接地方式和运行特征不同,当大电流接地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会产生短路电流,对用户等正常用电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小电流接地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由于产生接地电流不大,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4、防雷接地设计。

在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中,由于光伏电站工程所处地
区年均雷暴日比较少,所以受到雷击破坏的概率比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不需要安装避雷针等避雷设施。

但光伏电站工程中,鉴于电池支架面积大、为钢特性,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感应雷的破坏。

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电池支架进行可靠的焊接,以确保在遇到雷雨天气时,该支架能通过接地网实现快速协防,不会对整个电网产生影响,从而切实保障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此外,还可将过电压保护器放置在汇流箱、交直流配电柜内,以有效减少感应雷电对电气设备的破坏,保护电网电气设备。

四、结语
社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然而目前传统能源面临着严峻的供需问题,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光伏发电是当前开发新型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具有高效、环保、可再生等特点,因此利用光伏发电可有效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国家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白海军.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06).
[2]吴东海.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5).
[3]冯锋.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7(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