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2 . 3 观察指标
观 察 两组 患 者 在 治疗 6周 后 有 效率 及 自我 满 意程 度 情
况。
1 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2 0 1 1年 7月 至 2 0 1 2年 1 2月 间 门诊 接 诊 的 老年 期 抑 郁 患者 6 2例 。将患 者随 机分成 两组 ,观察组 3 1 例 ,男 l 7例 , 女 1 4例 ;年龄 最大 7 5岁 ,最小 5 8岁 , 平均 6 6岁 ; 病程 最 短 4个月 ,最长 2 5个 月 ,平 均 1 3个 月 。对 照 组 3 1例 ,男 1 8例 ,女 1 3例 ; 年 龄最 大 7 4岁 ,最小 5 7岁 ,平均 6 5岁 ; 病 程 最 短 3个 月 ,最 长 2 6个 月 ,平 均 1 3个 月 。 两 组病 例
从 性别 、年 龄 、病 程 长短方 面 比较 ,无 显著 性差 异 。
2 . 4 统计 学方法
S P S S 1 9 . 0统 计 软件 进 行 统计 分 析 ,计 量 指标 用 均 数 士 标准 差 ± ) 表示 ,组间 比较采用 方差 分析 ,计数 资料采 用 检 验 。P<0 . 0 5为有差 异 ,有 统计 学意义 。
3 结 果
3 . 1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 者在年 龄 、性 别组成 、发病 年龄 、病程方 面无统计 学差 异 ( P>0 . 0 5) ,具 有可 比性 。
1 . 2 纳入标 准
根据 《 抑郁 症诊 断标 准 》及 《 抑郁 症诊 治指 南 》 老 年 期 抑郁症 患 者 。
0 引 言
随着社 会 的发展 及人 口老龄 化程 度 的进 一步 加重 ,抑郁 症 的发 病率 呈快速 增长 的趋 势 。著 名 医学杂 志 《 柳 叶刀 》曾 有 过一 份研究 报告 ,中国精 神障 碍患病 率约 为 1 7 . 5 %,其 中 抑 郁 障碍 人 群排 名 第一 ,预计 达 到 6 1 0 0万 …。抑郁 症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生 存 质 量 ,也 给 患 者 家庭 带 来 了 沉重 负 担 。 因 此 抑 郁 症 的治 疗 对 患 者及 其 家 属具 有 重 要 意 义 。本研 究 初 步 探 讨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老 年 期 抑郁 症 的临 床 效果 ,为 临床 治疗 提供 理论依 据 。
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一、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原理MECT是一种通过电刺激脑部神经元而引起全脑性抽搐的治疗方法,其主要通过改善神经递质的功能,增加神经元之间的通讯效率,从而缓解抑郁症症状。
治疗时,患者会被要求服用肌肉松弛剂,然后通过电极在头部进行电刺激,诱发全脑性抽搐。
MECT通常需要连续进行多次疗程,每周1-3次,持续4-12周。
MECT治疗的主要优点是作用快速、疗效显著,并且病人通常能够忍受。
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包括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头痛、肌肉酸痛等,因此在选择治疗时需要权衡利弊。
二、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研究针对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已经有一些研究进行了探讨。
下面将从临床疗效、长期效果、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 临床疗效一些临床研究表明,MECT对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项针对60岁以上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在接受6次MECT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减轻,且治疗效果持续时间较长。
另一项研究则显示,MECT治疗对于老年抑郁症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口服抗抑郁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MECT治疗在改善情感情绪、增进社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ECT治疗对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是显著的。
2. 长期效果除了临床疗效外,MECT治疗对于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长期效果也备受关注。
一项追踪观察发现,经过3个月的MECT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且持续时间较长。
而且,在随访期间,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未出现反弹。
这些结果表明,MECT治疗不仅在短期内能够有效缓解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而且在长期内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预防症状的反复发作。
3. 安全性关于MECT治疗的安全性,研究结果也显示,MECT治疗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MECT治疗的主要副作用是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头痛、肌肉酸痛等,但这些副作用通常是可逆的,在治疗结束后可以自行缓解。
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2 方 法
2 . 3 统 计 学方 法
应用 S P S S 1 1 . 0 统计软件 , 计 量 资
料 以均 数 ± 标准差 ( ± s ) 表示 , 组 间 比较 用 t 检验 , 计
知 功 能 的影 响 , 报道 如 下 。 1 临床 资 料
1 0 — 2 0 系统放置 电极 , C Z 作为记录电极 , A l 或A 2 作 参考 点。F z 接地线 , 并 确 保 电极 与皮 肤 之 间 电 阻 <
选取 2 0 1 1 年 1 1 月一2 O l 2 年6 月 人 住 我 院 的 首 5 K Q。采 用 听 觉 “ a d d b a l l ” 模式 , 使 用强 度 为 8 0 d b , 靶
用 于抑郁性精神 障碍 ( 内源性及非 内源性抑郁 ) 、 抑 发 电位仪对两组患者进行 P 3 0 0 及其亚成分进行检 郁症及焦虑症的常规治疗 。笔者应用西酞普兰治疗 测。测试者处于安静屏蔽的环境 中 , 保持精神集 中 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 1 6 2 例, 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认 及 全 身 放 松 , 选 用 盘 状 电极 , 按 国 际 脑 电 图 学 会
浙江 中西 医结合杂志 2 0 1 3 年第 2 3 卷第 2 期
Z h e i i a n g J I T c wM( v o 1 . 2 3 N o . 2 2 0 1 3 )
1 0 5
・
经 验交流 ・
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 及对认 知功能 的影 响
老年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1 1 对 象 .
卷( P ; 生 活 事 件 量 表 ; 大 体 功 能 评 定 量 表 E Q) ⑤ ⑥
( AS G )、
由工 作 7年 以 上 的 精 神 科 医 师 对 患 者 进 行 评 定, 参研 者 经 一 致 性 检 验 , ap K p a值 为 0 8 .2~0 9 .3 以随 访 时 G S评 分作 为 评 估 预 后 的 指 标 , A A G S评 分 > 0分 视 为 预 后 好 , A 6 G S评 分 ≤6 0分 视 为 预 后 差 ,
维普资讯
临 床 精 神 医 学 杂 志 20 0 2年 第 1 2卷 第 3期
・
15 ・ 4
・
论 著 ・
老 年 抑 郁 症 患 者 预 后 的影 响 因素
黄 航 吴 小 云 郑 成 畴 温 达 民 黄 德 利
【 摘要 】 目的 : 讨老 年抑郁 症患者预 后的影响 因素 : 方法 : 探 以标准化 评定工具 对 老年抑郁症 住
M eho :  ̄l w- p su y wa are u n7 e r sie ipaint n od a e a h d o h hidy a rm h i t d A l u td sc rid o ti 6 d p e svn te si l g. tteen ft et r e rf o o te r
【 yw rs D pe i ; Odae Pons Ke od 】 er s n so l g ; r oi g s
老年 抑郁 症 的疗 效 和 预 后 均较 中 青 年 为 差 , 预 后受 众 多因素 的影 响一 。我 们 对 老 年 抑 郁 症 患 者 。 、
经 住 院 治 疗 出 院 后 3年 的 结 局 进 行 调 查 , 分 析 影 并
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 Y a n g z h o u Wu t a i s h a n H o s p i t a l ,Y a n g z h o u, J i a n g s u, 2 2 5 0 0 3 )
h a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e f f i c a c y .Th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 p h a d f a s t o n s e t t i me a n d b e t t e r c o mp l i a n c e t h a n c o n — t r o l g r o u p .Co n c l u s i o n s Wh i l e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e l d e r l y d e p r e s s i o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n t i —d e p r e s — s i o n d r u g s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s h o u l d b e p a i d mo r e a t t e n t i o n . KEY W ORDS ̄t h e e l d e r l y;d e p r e s s i o n;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Ha mi l t o n De p r e s s i o n Ra t i n g s c a l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n u r s i n g.wh i l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a s t r e a t e d wi t h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n u r s i n g o n l y .Th e e f f i c a c y
老龄化社会中老年抑郁症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北方药学 2 0 1 4年第 l 1 卷第 1 期
Hale Waihona Puke 老龄化社会 中老年抑郁症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张 琼 荀 炜 ( 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平凉 7 4 4 0 0 0 )
摘要 : 我 国是老龄化发展 比较迅速的 国家之 一 , 近年来老年人人数 急剧增 多, 而老年人所受到的关注却相 对不足 , 在此情况下老 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大大增高 , 本文就老龄 化社会 中老年抑郁症的常见原因进行 了分析 , 并制 定了相应护理对策。 关键词 : 老龄 化 社 会 老 年 抑 郁 症 相 关 因素 护 理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 R 7 4 9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4 ) 0 1 — 0 1 4 8 — 0 2
所谓 老龄 化社会是 指老年人 口占总人 口达到或超 过一定 工作或婚姻问题 的等生活事件也会影响老年人 的精神状态 。 的 比例的人 口结构模型 。按照联合 国的传统标准是 一个 地 区 1 . 5经济 问题 : 老年人能否很好 地安度 晚年 , 经 济是其 中决定 6 0 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 口的 1 0 %, 新标准是 6 5 岁老人 占总人 性 因素之一。 城市老年人大部分有独立经济 收入 , 无退休金多 I S l 的7 %, 即该地 区视为进入老龄 化社会 。自 从我 国 1 9 9 9 年步 由配 偶或子女 赡养 , 农 村老人 多无 固定收入 , 生活水平较低 。 入老龄化社会后 , 截至 2 0 1 2 年底 , 我国 6 0 岁及 以上老年人 1 3 同时现在愈演愈烈 的“ 啃老” 现象 也给老年人的经济带来 了很 已达 1 . 9 4 亿, 占总人 口的 1 4 . 3 %, 预计在 2 0 1 3 年将 突破 2 亿, 大的困扰 。因为经济问题 与家人 发生矛盾 成为影响老年人精 2 0 3 4 年突破 4 亿, 2 0 5 4 年突破 4 . 7 2 亿 。虽然我 国人 口老龄化 神状态 的重要 因素之一 。 起步相对 于世界平均水平 和发达 国家来说 要晚 , 但是 近 2 0年 1 . 6营养 缺乏 : 据法 国媒体 报道 , 法 国有 1 4 %的老年人缺乏 营 来它 的发展速度是 不能小觑 的。从人 口老龄化的趋势上来 比 养 , 这些 人 中有 1 0 %患有 抑郁症 , 比例远 高于其他老年人 群 。 较, 我国 6 5岁 以上老年人 占总人 口的比例从 7 %提升 到 1 4 %, 同时 , 研究表明维生素 c缺乏容易导致 抑郁 、 意识 障碍等 , 而 仅仅 只需要 2 7年 , 而一些发达国家的这一速度要慢得多 , 如: 缺乏维生素 B : 则容 易引起精神抑郁。 法国需要 1 3 0年 , 澳大利亚 和美 国需要 7 9 年左右l 1 】 。 营养缺乏的情况下 ,可使老年人 出现典型 的抑郁症 “ 三 由此 可见 , 我 国是世界老龄化发展最快 的国家之一 , 因此 低” 症状 : 精神抑郁 、 思维缓慢 、 行为迟钝 。还会表现为悲观、 失 入住养老机构 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 ,而老年人住 院期 间出现 望 、 少言寡语 、 行 动迟缓 、 自罪 自责 等 , 严 重者生活难 以 自理 , 的一些负性情绪也越来越受到养老机构 医护人员 的重视。有 甚至 出现 自杀的行 为。严重者发展 为老年性精神病 , 丧失一切 研究显示 , 抑郁症状 是老年人 常见 的负性情 绪 , 并被 视为一项 生活能力 。 主要 的公共卫生 问题 。负性 的心理情绪不仅会影 响老年人 的 2老年抑郁症 的护理对策 生活及健康质量 , 而且当这种抑郁 症状不能得到及时缓解 时 , 老年抑郁症护理首先要尊重老年的个性 、 生活习惯及宗教 还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 。国内外研究表 明日 , 抑郁 可使人 的生 信仰 , 注重心理护理 , 使老年人的精神 、 心理 、 身体三者合一 , 要 理功 能下降 , 情绪低 落 , 食 欲减退和 睡眠障碍 , 可使 免疫力下 求护理人员能够具有通情意识 、 奉献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 降, 严 重者产生轻生念头 。 同时抑郁 明显影响着老年人 的舒适 3 . 1 抗抑郁药物 的用药护理 : 以往 的抗 抑郁 药物治疗 中首选三 感, 影响着老年人的判断力和对治疗 的遵从性 , 从而使老年人 环和四环类抗 抑郁 药 , 如心血管系统副作用较轻 的多虑平 , 以 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往在老年人中应用较广 ,也取得了较好疗效 。再 比如 阿米替 老年抑郁 症一般指发生于 老年 期( ≥6 5岁 ) 的抑郁症 , 包 林 、 麦普替林 、 米氮平等 , 都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但上述药物都 括老年期首次发病 , 老年期复发的抑郁。既有一般抑郁 症的特 有使 患者 口干 、 便秘 、 头 昏、 嗜睡 、 视力模糊 等副作用 , 而且可能 点, 也有其特殊 的临床表现 , 如认知功能损害 明显 。 目前多认 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 对心脏功能也有一定 的影 响 , 故在 老年患 为老年抑郁的发生与以下 因素密切相关。抑郁发作以显著而持 者选用时需要慎重。近年选择性 5 一 羟色胺再摄取抑NN( s s R 一 久的情感低 落为主要表 现 , 伴 有兴趣缺 乏 、 快感缺失 、 思维 迟 , I ’ I s ) , 如氟西汀 、 氟付沙明、 帕罗西 汀、 舍 曲林及西 酞普兰[ 5 1 被应 缓、 意志活动减少 、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 自责 自罪 、 自杀观 用于临床。 临床试验结果表 明, S S R T I s 最 大的优点在于副作用 念和行为 、 早醒 、 食欲减退 、 体重下降 、 性欲减退 、 抑郁心境晨重 轻微 , 对老年患者而 言 , 比三环类药 物更 易耐受 , 因此 S S R T I s 晚轻 的节律改变等。伴随症状与高涨或低落的心境相协调 。 更适合老年抑郁症 的治疗 。在临床护理 中要注意观察疗效 , 一 1与老年抑郁症发作密切相关 的因素 旦发现不 良反应要及时给予处理 , 并作 好健 康宣教工作 , 教会 1 . 1 遗 传 因素 : 近来研 究显示 , 遗传 因素在抑郁 症的发生 中起 患者及家属观察不 良反应 , 及 时预 防。 着重要的作用 。调查 中发现大约有 4 0 %一 7 0 %的患者有遗传倾 3 . 2注重老年情 绪心理的护理 :老年人 在退 休 回归家庭之后 , 向, 即大约将近或超过一半以上 的患者可有抑郁症家族史。因 由于社 会地位 、 家庭关 系 、 人际关 系发 生了 巨大 的变化 , 会存 此抑郁症患者 的亲属 ,特别是一级亲属发生抑郁 症的危险性 在角色行 为缺如 的现象 ,引起情绪 的变化 ,这些 情绪上 的变 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_ 引 。 化, 常表现为激动号 f 责怒 , 压抑 与悲 伤 , 甚至会 出现心 理疾 病。 1 . 2 社会交 往减少 :老年人退休后脱离 了原工作 的社交 圈 , 并 这 时就需要 护理人员进行专业 的情绪 、 心理护理 , 首先要耐 心 且 由于现在人们住房环境 的影 响 ,人与人之 间的交往愈来愈 地 与老年人交流 , 进行思想上 的深层次 的沟通 , 阻断老年人 的 少, 社会关系愈来愈简单 , 所 以多数 老年人会 开始感到不被需 负 向思考 , 帮助老 人 回顾 自己的优点 、 以往 开心 的事情 、 获 得 要、 受 到冷落 、 空虚寂寞、 无所事事 。 的成就 , 从而增加老年人正 向的看法 。其次 , 对有 自 杀倾 向的 1 . 3各种急慢性躯体疾病 : 有结果显示伴有 2种以上躯体疾病 老年人 , 适 当安排 一些家务 事和公益 活动 , 培养其兴趣 , 分 散 的老年患者 的抑郁 、焦虑发生 率明显 高于无 或伴 有 1 种躯体 注意力 。总之 ,护理人员要认 真对 待老年人每一个细微 的变 疾病老年患者嗍 。疾病使老年人产生对生命 即将丧失 的恐 惧 , 化, 做好心理护理 , 做到理解和尊重 , 关 心和体贴 , 有 的放矢 地 从而产生负面| l 青绪。 解 除其 负面情绪 问题 。 1 . 4 家庭矛 盾 : 家庭是老年 人退休之后 的主要活 动场所 , 在 一 3 . 3 注重老年人躯体疾病 的护理 : 老年人 由于生理机能衰退 , 些组合 家庭 中老年人 与再婚 配偶 、各 自子女间会有一段 时间 发生各种急慢性疾病 的几率大大提高。 当躯体疾病严 重或迁 的心理适应 及心理协 调 ,当他 们之间的关系相处不融 洽会 直 延不愈时 , 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就会 加重 , 会诱发或加重 现有 的 接影响老年人情绪及身心健康 。同时丧偶 、 丧子 、 “ 空巢” 、 子女 抑郁症状 。所 以, 作 为护理人 员 , 要积极治疗及护 理原有躯体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疗效研究

27 7第 卷 2 0年 月 4第0 0 期
老年抑郁 症的心理 护理疗效研 究
范 秀娟 , 范静 曹 俊 涛 , (. 西壮族 自治 区江 滨医 院 , 1 广 广西 南 宁 5 0 2 ; . 西 医科大 学一 附 院 , 西南 宁 3 0 1 2广 广
心理 护理 尤 为重要 。本 文 通过 对 老年 抑郁 症 采取 心 理护 理 ,
病率 , 改善 临 床症状 , 高老 年人 的生 活 质量 。 提
1 疗 效 评 定 . 4
取 得 较好 临床 效果 , 现报 道如 下 :
1资料 与方 法 11一般 资料 .
用 抑郁 自评量 表 进行 评 定 , 为 无抑 郁 、 分 轻度 抑 郁 、 中度
个月 后 , 病 情较 对 照组 有 明显 好 转 , 比较 有显 著 性差 异 , 其 其
对 照组 仅 指导 老 年抑 郁 患者 用 药 、 饮食 和 生 活起 居等 基 本护 理 : 预组 除 给 予基 本 护 理外 , 对 其 心理 护 理 进 行 强 干 还
化干 预 . 针对 每 位患 者进 行个 体 开导 。
我科 通 过大 量 的 临床 实例 , 老年 抑 郁症 患 者进 行心 理 对
护 理 干 预指 导 . 进 行 疗 效 研究 , 并 结果 发 现 实 施 心理 护 理 干
预 的老 年 抑 郁 症患 者 较 单 纯 基 本护 理 对 缓 解 病 情有 明显 帮
助。
1 . 导患者 从 多角 度 看 问题 遇 到不如 意 的 事时 。 妨 多 .4引 3 不
式 和对 抑 郁 症 认 识程 度等 均 无 显 著 性 差异 (> . )具 有 可 | 00 , D 5
比性 。
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MECT治疗是一种通过电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从而产生抗抑郁效应的治疗手段。
与传统的电休克疗法相比,MECT治疗更加精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
针对难治性老年抑郁症,MECT治疗的疗效如何呢?MECT治疗对于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明显。
一项研究显示,MECT治疗在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总有效率高达80%以上,远远高于传统药物治疗的效果。
MECT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MECT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认知衰退的程度,对于合并认知障碍的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尤为适用。
MECT治疗对于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长期疗效也得到了证实。
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显示,接受MECT治疗的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在1年、2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随访中,抑郁复发率低,疗效持久。
相比之下,传统药物治疗的疗效常常存在反复和耐受性问题,难以维持长期的稳定疗效。
MECT治疗在难治性老年抑郁症中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认可。
由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身体状况常常较差,传统药物治疗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引发其他身体疾病。
而MECT治疗不需要药物介入,作用靶向而且瞄准性强,因此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在临床实践中,MECT治疗往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疾病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MECT治疗在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MECT治疗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而目前国内很多医疗机构仍然存在设备和技术不足的情况。
MECT治疗在临床应用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MECT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推广MECT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强对MECT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以确保其在临床中的良好应用。
MECT治疗对于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老年抑郁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朱文波,周东升,韩萍,连国民,陈中鸣【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 在宁波市康宁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见就诊的老年抑郁患者,共入组131例,对照组按照1∶1在社区选择健康老年人入组,完成基线调查。
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老年抑郁量表(G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定。
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单药治疗,在基线和治疗1、2、4、8周末使用以HAMD评定症状严重程度。
采用单因素分析初筛影响因素,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确定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前适应状况差、家庭社会支持差、病前负性生活事件、发作次数多、病期长、双相抑郁、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躯体疾病、既往自杀史、缓慢起病、既往治疗不当、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与临床疗效有关(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治疗依从性差、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既往治疗不当、双相抑郁、社会支持差、合并躯体疾病和负性生活事件七个因素是造成老年抑郁症疗效差的重要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6.821(1.351~5.646),5.546(1.187~5.165),3.892(0.853~3.973),3.642(0.674~2.863),3.272(0.543~2.474),3.127(0.535~2.057),2.358(0.451~1.846)。
结论 治疗依从性差、合并精神病性症、既往治疗不恰当、双相抑郁、社会支持差、合并躯体疾病和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应采取全面干预措施。
【关键词】 老年抑郁;临床特征;影响因素;预后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639(2011)11-0914-04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late-onset depression ZHU Wen-bo,ZHOU Dong-sheng,HAN Ping,LIAN Guo-min,CHEN Zhong-ming.Ningbo Kangning Hospital,Ningbo,Zhe-jiang31520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OU Dong-sheng,E-mail:wyzhouds@sina.com【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factors affecting treatment response in late-lifedepression. Methods A total of 131late-life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133healthy controls were randomlyselected for the study.The baseline investigation consisted of the 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eale(HAMD),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Life Events Scale(LES),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and mini-Menial State Examination(MMSE).The late-life depression subject accepted open treatment with monotherapy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for 8weeks.The severity of symptoms was assessed withHAMD-24at baseline and at the end of week l,2,4and 8,respectively.The model of multiple stepwiseregress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reatment response.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controls in premorbid adaptation,social support,negative life events before disease,the frequency of the disease attacks,course of disease,bipolar depression,psychotic symptoms and physical illness,past history of suicide,previous treatment,and treatment complianceand clinical efficacy(P<0.05).Multivariate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poor treatment compliance,psychoticsymptoms,the history of improper treatment,bipolar depression,poor social support,physical illness andnegative life event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elderly depression.The OR(95%confidence interval)of theassociated factors were 6.821(1.351~5.646),5.546(1.187~5.165),3.892(0.853~3.973),3.642(0.674~2.863),3.272(0.543~2.474),3.127(0.535~2.057),2.358(0.451~1.846),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reatment response were poor treatment compliance,comorbidity ofpsychotic symptoms,previously inappropriate treatment,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poor social support,physi-cal disease and negative life events.【Key words】 Late onset depression;Clinical features;Influencing factors;Prognosis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I77B03),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09B21002)作者单位:宁波市康宁医院,浙江宁波 315201作者简介:朱文波,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精神病学研究通讯作者:周东升,E-mail:wyzhouds@sina.com·419·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11月第12卷第11期 Chin Prev Med,November 2011,Vol.12No.11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抑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抑郁患者绝对数不断增加。
同时,老年抑郁可能是痴呆发展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抑郁发作史可能增加个体发展为痴呆的风险[1],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成为老年人的“杀手”。
老年抑郁症影响因素,治疗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等研究较少,而这方面的资料对于老年抑郁症预防及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影响老年抑郁症疗效的主要因素。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研究对象来自宁波市康宁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住院或门诊的老年抑郁症病例;正常对照组来自宁波市的社区健康老年人。
1.1.1 实验组入组标准 ①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②性别不限,年龄≥60岁;③既往无精神障碍史、无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④入组前2月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⑤无癌症、中风、痴呆等重大躯体及神经系统疾病;⑥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20分;⑦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定知情同意书者。
1.1.2 实验组排除标准 ①合并脑器质性及严重躯体疾病者;②有严重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者;③需合并电痉挛或其他抗抑郁药治疗者。
1.1.3 对照组入组标准 ①年龄60岁以上;②无明显重大躯体疾病;③无任何精神疾病史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
1.2 方法1.2.1 研究工具 ①自制调查表: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家庭经济状况、病前适应状况、病前一年内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况、临床资料等;②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2];③老年抑郁自评量表(GDS)[3];④生活事件量表(LES)[4];⑤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5];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6]。
1.2.2 药物治疗及疗效判定(1)药物治疗:采用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帕罗西汀(剂量20~40mg/d)、舍曲林(50~150mg/d)、西酞普兰(20~40mg/d)、氟西汀(20~40mg/d)。
药物在2周内加至治疗剂量,药物治疗期为8周。
完成4周随访即为有效病例。
(2)合并用药规定:整个研究期间不允许合并任何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
研究期间禁用电休克治疗。
(3)疗效判定:在入组前、治疗后1周、2周、4周及8周进行HAMD评定。
以HAMD减分率作为主要疗效指标,HAMD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
HAMD减分率:(基线分—治疗后评分)/基线分。
1.3 统计学处理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相关危险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2.1 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共入组老年晚发抑郁症患者131,其中5例未完成基线的评估,完成基线评估内容的患者126例;对照组共入组133人,3人未完成基线评定,完成基线评定的对照组患者1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