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辅助诊断和监测特定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作用机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胞浆内,导致细胞溶酶体的融合和释放。
这些抗体还可以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等,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二、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系统性血管炎的关系1. 小血管变源性肾炎(ANCA相关的肾炎)小血管变源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常伴有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
大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尤其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向髓过氧化物酶(MPO)和抗溶血细胞胞浆抗体向酸性肉芽肿因子(PR3)抗原的抗体。
2. 大血管变源性肾炎(ANCA阴性肾炎)大血管变源性肾炎是一种罕见的肾脏疾病,与ANCA无关。
它通常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同时存在。
大血管变源性肾炎患者的血清中通常不检测到ANCA。
三、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其他疾病的关系除了系统性血管炎外,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还可能在其他疾病中存在。
临床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引起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阳性反应。
因此,在解读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结果时,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四、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临床应用1. 诊断系统性血管炎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作为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检测不同类型的抗体,如MPO-ANCA和PR3-ANCA,可以区分干燥型肾和泛发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及意义

2 1 S E患者 中A C . L N A检 测结果的 阳性 率
单用 I I F
方法检测时 ,3 16例 S E患者 中 A C L N A阳性 者共 3 2例 (35 ) 2 . % 。对 以上 3 阳性者的血清 , 用 E IA方 2例 再 LS 法进行 验证 , 结果 P— N A阳性者 共 2 AC 0例 (2 5 ) 6.% , 未见 e—A C 阳性 者 。3 NA 0例 健 康对 照 者 中未 发 现
A C P—A C ) 未见中央型 A C c N A) N A( NA , N A( —A C 出现。A C N A在 S E合并 皮肤 血 管炎或 肾脏 累及 、 L 神经 系统 累
及 、 情活动及 抗 d — N 病 s D A抗体 阳性 时的 阳性率显著 高于相应对照组 。结论
部 分 S E患者血清 中可 以检 测到 L
2 结 果
A C 但是 国内外有关 A C N A, N A在 S E发病 中的临床意 L
义 的报道 结果 却 不 完全统 一 。本研 究 检 测 了 16例 3 S E患者 血清 中 的 A C 并分 析 A C L N A, N A与 S E临 床 L 表现 、 血清 中其他 抗 体之 间 的关 系 , 旨在进 一 步探 讨 AC N A在 S E血清 中的临床意义 。 L
1 资 料 与 方 法
采用 S S 30统计 软件 包进 行 P S1 .
分析 , 组间率的 比较采用 ’ 检验 。 C
1 1 一般资料 本研 究 中人选 的 1 6例 S E患者 均 . 3 L 为本 院 20 年 1月 至 20 03 0 6年 1 0月 的 门诊及 住 院患 者, 所有患者均 完全符合 美 国风湿 病学会 ( C 19 A R) 97 年修订 的 S E分类 标准 。其 中男 2 L 8例 , 18例 , 女 0 平 均年龄( 7土1 ) 3 4 岁。3 0例 健康 对 照者 均 为本 院门诊 健康体检者 , 中男 4例 , 2 其 女 6例 , 平均年龄 (6土1 ) 3 2 岁 。两组年龄 、 性别 构成 差异均 无统 计学 意义 。采 集 以上研究对象 的外周血液标 本 , 分离 血清 , 于 一 0 置 2 ̄ C 冰箱 中保存待测 。 12 主要试 剂与仪 器 . 抗 核抗体 ( N 、 E A抗 A A) 抗 N 体 、 d —D A抗体 、 N A(I 抗 s N AC I F法筛 查 ) 抗 检测 均 采用 欧蒙 相关试 剂 R AC 盒产 品。免疫球蛋 白及 补体 ( c ) c , 的检 测均采 用芬 兰 Oi r n诊断公司相关试剂 盒产 品。抗心磷 脂抗体 的 o
抗核抗体谱12项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12项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曹梦杰【摘要】探讨抗核抗体谱12项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临床意义.将我院自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67例其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6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清进行抗核抗体谱检测,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患者的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等12种抗体,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抗核抗体谱12项存在的差异.研究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为89.16%,显著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32.84%和健康人群组4.73%;健康人群组12项抗核抗体谱结构均为阴性,研究组的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nRNP抗体、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核糖核酸P蛋白抗体阳性水平显著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差异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抗体谱12项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项指标联合观察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可推广使用.【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7(028)021【总页数】2页(P4025-4026)【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临床诊断【作者】曹梦杰【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焦作 454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1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反应,患者体内会缠身自身抗体,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分析可能与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有关,此外,与患者体内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调控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1]。
目前临床诊断SLE以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作为指南,本研究将我院近两年半收治的SLE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抗核抗体谱和抗核抗体的指标,观察抗核抗谱12项检测在临床上诊断SLE的意义。
间接ELISA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总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间接ELISA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总抗体及其临床意义叶树俊;张葵;陈军浩【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03(018)005【摘要】目的建立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韦格纳氏/多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ACNA的存在状况.方法用建立的ELISA法检测100例韦格纳氏/多血管炎、SLE、肾炎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ANCA,同时以特异性MPO-ANCA及PR3-ANCA为对照.结果阳性参考血清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CV分别为0.061%和0.102%.用抗原吸收后吸光度(A)降低明显.总ANCA在韦格纳氏/多血管炎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3.8%,高于SLE、肾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为15.2%、23.1%和25%),而52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用特异性MPO-ANCA及PR3-ANCA与ELISA检测总ANCA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NCA可作为韦格纳氏/多血管炎的血清学标志,ELISA检测总ANCA可克服间接免疫荧光法的不足,灵敏度高,适于大样本的ANCA检测.【总页数】3页(P285-287)【作者】叶树俊;张葵;陈军浩【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相关文献】1.抗中性粒细胞浆自身抗体在老年疾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J], 李玉梅;刘俊达;刘潇菡2.类风湿因子、AKA、抗CCP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J], 孟菁菁;谷少杰;孟克勤;孟菲菲;贾建民3.下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酿酒酵母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王志红;赵晓军;韩英4.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李敏; 张立新5.类风湿因子、AKA、抗CCP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J], 孟菁菁; 谷少杰; 孟克勤; 孟菲菲; 贾建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荧光判读与讲解

cANCA: 相关疾病
韦格纳肉芽肿(WG) - 典型的WG:可逐渐发展成为肾小球肾炎 - 局限性的WG:可不累及肾小球
>90% 70%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
up to 30%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综合征)
10-20%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
c, p p, c(少见)
p, c(少见) 低阳性率 p
PR3(30%),MPO(70%) PR3(25%),MPO(65%)
PR3(10%),MPO(60%) PR3( 5%),MPO(15%) MPO(30%)
EUROIMMUN
ANCA临床意义(2):IBD/ALD/CTD
相关疾病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UC, 60-80%) 克罗恩病(Crohn’s病, 10-20%)
结果
EUROIMMUN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 间接免疫荧光法是检测ANCA的经典方法
特点:敏感性高,半定量,是区分cANCA和 pANCA的基础
局限性: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的是总ANCA,不能 区分靶抗原,需要确认实验作为补充
EUROIMMUN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
核周型ANCA(pANCA)
ANA阴阳性
1)ANA阴阳性 2)ANCA:粒细胞是否荧光增强
pANCA
猴肝
注意
ANA阳性 ANA阳性 辅助判读 辅助判读
EUROIMMUN
cANCA
1
4
粒细胞 (乙醇固定)
猴肝
2
3
粒细胞 (甲醛固定)
EUROIMMUNHEp-2 cells
cANCA: 靶抗原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临床意义

抗 中性 粒 细 胞 胞 浆 抗 体 ( N A) 存 在 于 系统 性 血 管 炎 A C 是 患 者 体 内 的 自身 抗 体 。近 年 来 在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L ) 者 SE 患 的 血 清 中也 发 现 有 A C 的 存 在 , 研 究 采 用 间 接 免 疫 荧 光 NA 本 法 对 18例 S E患 者 血 清 进 行 了 A C 的 检 测 , 现 活 动 期 5 L N A 发 患 者 A C 阳性 率 明 显 高 于 非 活 动 期 患 者 , 报 道 如 下 。 N A 现
法 采 用 间接 免 疫 荧光 法 (I) 测 18例 S E患 者 血 清 中 A C A A、 dD A。 结 果 1 8例 患 者 血 清 中 ,0例 I 检 F 5 L N A、 N 抗 s N 5 4
检 测 出 A C 阳性 ,阳性 率 2 . % , 中 3 N A 53 其 9例 为 P— N A, 为 e—A C A C 1例 N A。结 论 A C 在 S E 患 者 中 有 一 定 的 N A L
・
6 4・ 1
现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nert rdt nl hns n s r dcn 0 2Fb 2 ( ) dr ora o It a dTa ioa C ieeadWet nMei e2 1 e , 1 6 g e i e i
抗 中 性 粒 细 胞 胞 浆 抗 体 的 检 测 在 诊 断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活 动 期 的 临 床 意 义
( F 、4h尿 蛋 白 、 常 规 、 常 规 、 部 x 片 、 部 C 。 R )2 血 尿 胸 肺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 统计学处 理 .
系统性红斑狼疮题库3-1-8

系统性红斑狼疮题库
3-1-8
问题:
[单选]诊断SLE的标记抗体是()。
A.抗RNP抗体
B.抗SSB(LA.抗体
C.ANA
D.抗SSA(RO)抗体
E.抗dsDNA抗体
问题:
[单选]有助于SLE早期或不典型病例诊断的标记抗体是()。
A.抗RNP抗体
B.抗dsDNA抗体
C.抗核抗体
D.抗rRNP抗体
E.抗Sm抗体
问题:
[单选]诊断新生儿狼疮时,具诊断意义的抗体是()。
A.抗RNP抗体
B.抗磷脂抗体
C.抗SSA(RO)抗体
D.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E.抗组织细胞抗体
(11选5 )
问题:
[单选]常出现在SLE活动期,且常常提示有NP狼疮或其他重要内脏损害的抗体是()。
A.抗SSB(LA.抗体
B.抗rRNP抗体
C.ANA
D.抗心脂抗体
E.抗SSA(RO)抗体
问题:
[单选]下列哪种补体低下可作为SLE活动的指标之一()。
A.C3
B.C2
C.C4
D.C6
E.CH50
问题:
[单选]SLE最常累及的器官是()。
A.心脏
B.肺脏
C.肝脏
D.脾脏
E.肾脏
问题:
[单选]SLE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狼疮性肺炎
B.狼疮性胸膜炎
C.狼疮性肾炎
D.狼疮性盘状红斑
E.血压升高。
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பைடு நூலகம்
国 际血液 学 标 准 化 委员 会 (C H) 荐 的 手 工 操 作 IS 推
血沉测 定法 一魏 氏( et ge 法 。 w s rrm) e 1 3 统计 学 处理 : 有 数据 用 S S 15统 计 软 件 . 所 P S1 . 进 行 统 计 学分 析 , 两组 间 A C 阳性 率 比较 用 四格 NA 表 的 x 检验 , 0 0 P<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Y N og G NG , A G J —u n ( igi Mei l nvri , icun70 0 ,C ia A GD n , O Y N i ja . N nx dc ie t Yn ha 50 4 hn ) a aU sy
[ btat Obet e oosreted got a eo ni urpi ctpam cat oi A C A s c] r jc v T bev i ns cvl f t et hl y l i n bde i h a i u a n o o s i s( N A)i pt ns i y n ai t wt ss e h
pam cat oi A C ls i ni de b s( N A)w r cm a di ss mi lps r hm tssm re um nr m oi ( e o pr t c u u y e aou eg l oaye blm n=1 )a dcnr r pp- e e nye et p s 3 n ot l o a og u
Me 。 d J M旺 2 0 Vo 1. . 0 9。 l3 No 3
文章编号: 0 —9920)3 03 -2 1 1 54(090 - 22 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荽 . ‘ }
—
血 清 抗 中 性 粒 细 胞 胞 浆 抗 体 在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中 的 临 床 意 义
郭 东更 宫 怡 吴若 芬 , ,
(. 1 宁夏回族 自治 区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科 , 银川 702 ; 2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 , I 700 ) 5 31 . 银J 504 I
维普资讯
第2 9卷 6期 20 年 1 07 2月
宁 夏 医 学 院 学 报
J u l fNi xa Me i l lg o ma n i o g dc l e a Co e ・ 58 ・ 3
文章编 号 :0 5 4 6 2 0 )6—0 8 —0 源自10 —8 8 (0 7 0 53 3
A C p N A) N A可 出现 在 多 种 小 血 管 炎 中 , 小 血 光免疫模型 , e N A与 p N A。c N A呈典 型的颗粒样 N A(A C 。A C 而 即 AC AC AC 管 炎 是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L ) 为 重 要 的 病 理 基 础 之 一 , 胞浆荧光 , 中 , , SE 最 伴 tJ n  ̄J f间增 强现象 ;A C p N A呈核周荧光 , 伴
2 结 果
21 A C . N A检 出 阳 性 率
3 对 照组 A C 0例 N A检 测 均 为 阴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收集宁夏 医学 院附属 医院 2O 0O年 性 ,L S E组 A C N A阳性率 5 .3 和对照组 比较 , 28 %, 差异 有统
表 1 S E血 清 A C L N A检 测 阳性 率 及 分 型
关 键 词 : 中 性粒 细胞 胞浆 抗 体 ; 抗 系统 性 红斑 狼 疮 ; 管 炎 血 中图 分 类 号 :532 R 9 .4 文献标识码 : A
白 O/ 抗 中性 粒 细 胞 胞 浆 抗 体 (ni u ohl y pa cat l9 L 血 小板 减 低 , 细 胞 计 数 <4Xl9L为 白 细 胞 减 at et pict lmi n . O/ 为 n r o s i
1 1E ~ 0 4 1 月 l 2O 年 2月 3 住 院 病 人 临 床检 测 血 清 A C 计 学 意 义 ( 00 )见 表 1 1E l NA P< .1 。 。 并诊 断 为 S E5 例 , 8 , 4 L 3 男 例 女 5例 , : 为 156 , 均 男 女 :.3平
存在统计学 意义 ( P<00 )③狼疮 肾炎 (N 组较无 L .5 ; L) N的 S E组 A C L N A阳性率明显增高 ( P<00 ) .5 。结论
S E患者 A C L N A阳性 , 有助于 SE血管炎 的诊断 , 可作 为临床上判断 S E活动性 、 L 并 L 严重性及预测复 发的一个 有用指标 ;N A对判断 SE合并 肾脏损害也有一定意义。 AE L
实 验 室 检 查 、 床 表 现 的关 系 , 计 S E患 者 中 A C 的 阳性 率 。 结 果 ① SE组 A C 阳性 率 5 . % ; 临 统 L NA L NA 28 3 ②
S E血管炎皮损 和反 映 S E病情活动性 、 L L 严重性 、 预后及 复发 的有关指标 , A C 在 N A阳性组与 阴性组 之间差异
目前报道 S E病人 中 A C L N A阳性率 2 % ~6 %不等[ j 或 不 伴 核 延 伸 。 5 0 1 , 和临床病变活动关系仍不确定 , 但和狼疮肾炎( ps ehi 13 统计学方法 1 u pr . u n — 应用 SS 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 PS1 .
i L) t, N 的 肾脏 病 理 活 动 指标 相 关 。本 文 旨在探 讨 血 清 A 理 。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 ±s表 示 , s N— ) 计量 资料应用 C A与 S E实 验 室 检 查 、 床 表 现 的 关 系 , 便 为 临 床 对 t L 临 以 检验进行处理 , 计数 资料采 用 检验 , P<00 以 .5为差 S E血 管 炎 的诊 断 、L L S E病 情 活 动 性 、 重 性 及 预 后 评 估 提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严 供参 考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摘 要 : 探讨 血 清抗 中性 粒 细 胞 胞 浆 抗 体 ( N A)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L ) 管炎 的诊 断 及 与 S E实 验 室 目的 AC 在 SE血 L
检查 、 临床表现的关系。方 法 回顾性分析 5 3例 S E患者 血清 A C L N A阳性 率及荧光 免疫模型 ,N A与 SE AC L
bd , N A) oyA C 是针对中性 粒细胞 颗粒成 分和单 核细胞溶 酶 少 。抗 核 抗 体 ( N ) 14 阳性 , S AA≥ : 0为 抗 m抗 体 带 显 色 即 为 体 的自身抗体 , 根据间接 免疫荧 光法 ( ) 肝 检测时显微镜 下 阳性 , 抗双链 (s D A抗体结 合率 ≥2 %为 阳性 。A C d 一) N 0 NA 荧光分 布的不 同, 可分为胞浆 型 A C c N A) 核周型 检测 采 用 I N A(A C 与 I , 乙 醇 固 定 的 中 性 粒 细 胞 中 可 见 两 种 荧 F法 在
年龄 (47 3. 0±1 .1岁 。对照组选择 同期 内、 12 ) 外科住院病 人 中非结缔组织病( 出院诊断) 患者 3 例 , 0 其中急性 胃肠炎 1 8
例 , 胆 囊 炎 1 , 5例 , 2 急性 2例 男 女 5例 , : 为 1 5 平 均 男 女 :,
年龄 (79 ±1 . ) 3 .0 47 岁。S E诊 断符合 18 3 L 92年美 国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