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合集下载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最佳检测方案HA_1200_I_CN_A0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最佳检测方案HA_1200_I_CN_A02

HA_1200_I_CN_A02B 反应区胞浆荧光 B 反应区阴性ANA 在C 和D 反应区有反应粒细胞增强(D )B 反应区胞浆无荧光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靶抗原(尤其是PR3和 MPO )明确的酶联免疫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可以获得更高的诊断灵敏度。

但是基于成本和最优化选择因素的考虑,可以首先单独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然后对阳性结果再进行特异性ELISA 法检测。

乙醇固定的人中性粒细胞是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 的标准基质。

该基质可区分出两种荧光模型:与Wegener’s 肉芽肿相关的胞浆型(cANCA )和对多种疾病有提示作用的核周型(pANCA )。

pANCA 与抗核抗体(ANA )常常难以区分,因此,另外增加了HEp-2细胞基质(可能有粒细胞沉积)。

灵长类肝脏基质的作用:肝细胞核和血窦中的中性粒细胞处于同一视野中,如果同时存在ANA 和pANCA ,中性粒细胞的荧光强度比肝细胞核更强。

欧蒙生物薄片技术可以将所有实验基质整合在同一反应区,所以不需要在另一张载片上平行温育人上皮细胞以排除抗核抗体的干扰。

第四种生物薄片是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主要用于检测具有诊断价值的髓过氧化物酶,而其它pANCA (尤其对胃肠疾病较为重要)和几乎所有的抗核抗体(在自身抗体诊断中单独介绍了其区分方法)则完全被抑制。

欧蒙推荐间接免疫荧光法的起始稀释度为1:10,但检测不到一些低滴度抗体(主要是抗PR3抗体)。

因此Wegener’s 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检出率为80%-90%(cANCA ),94%的cANCA 阳性病例可通过最新抗PR3-hn-hr ELISA 得到确证(传统抗PR3ELISA 为79%)。

许多Wegener’s 患者在检查时并无该疾病征兆或其临床活动性很低。

但多数情况下这些结果对此类患者并没有治疗意义,因此在常规实验室诊断中采用上述经济适用的方案较为合适。

但是如果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符时,建议同时开展所 4有可能的检测方法。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辅助诊断和监测特定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作用机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胞浆内,导致细胞溶酶体的融合和释放。

这些抗体还可以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等,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二、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系统性血管炎的关系1. 小血管变源性肾炎(ANCA相关的肾炎)小血管变源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常伴有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

大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尤其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向髓过氧化物酶(MPO)和抗溶血细胞胞浆抗体向酸性肉芽肿因子(PR3)抗原的抗体。

2. 大血管变源性肾炎(ANCA阴性肾炎)大血管变源性肾炎是一种罕见的肾脏疾病,与ANCA无关。

它通常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同时存在。

大血管变源性肾炎患者的血清中通常不检测到ANCA。

三、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其他疾病的关系除了系统性血管炎外,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还可能在其他疾病中存在。

临床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引起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阳性反应。

因此,在解读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结果时,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四、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临床应用1. 诊断系统性血管炎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作为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检测不同类型的抗体,如MPO-ANCA和PR3-ANCA,可以区分干燥型肾和泛发性肾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及临床意思之阳早格格创做――间交荧光免疫(IIF)要领(欧盟)一、ANCA观念及分类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战单核细胞胞浆成份为靶抗本的自己抗体,对于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徐病的诊疗战鉴别诊疗具备要害的意思,已成为自己免疫性徐病的一项非常要害的惯例检测名目.暂时,已经有十余种中性粒细胞胞浆身分被证据为ANCA的靶抗本,蛋黑酶3(PR3),髓过氧化物酶(MPO),人黑细胞弹性蛋黑酶(HEL),乳铁蛋黑(LF),构造蛋黑酶G(Cath G),杀菌/通透性巩固蛋黑(BPI),人溶酶体相闭膜蛋黑2(H-LAMP2),溶菌素(LYS),天青杀素,防卫素,烯醇化酶,葡萄糖醛酸酶.根据乙醇牢固的中性粒细胞基量片中,不妨区别二种分歧的荧光模型:一种胞浆型(c-ANCA),是匀称分集正在所有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颗粒型荧光,细胞核无荧光.正在乙醇战甲醛牢固的中性粒细胞片中,其荧光模型表示相共.其主要的靶抗本是蛋黑酶3(PR3).另一种是核周型(p-ANCA),是盘绕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周围的仄滑戴状荧光.由多种抗本引起,主要靶抗本是髓过氧化物酶(MPO),人黑细胞弹性蛋黑酶(HEL),乳铁蛋黑(LF),构造蛋黑酶G(Cath G),杀菌/通透性巩固蛋黑(BPI),人溶酶体相闭膜蛋黑2(H-LAMP2),溶菌素(LYS)等.分歧抗体正在乙醇战甲醛牢固的中性粒细胞片中,其荧光模型表示有所分歧.抗MPO抗体爆收的p-ANCA果耐甲醛,其荧光模型与正在乙醇牢固的中性粒细胞中出现的c-ANCA类似故喊甲醛抗性的p-ANCA.而其余非MPO 抗体没有与甲醛牢固的中性粒细胞反应,无荧光表示,那种典型又称为甲醛敏感的p-ANCA.故根据乙醇战甲醛牢固的中性粒细胞片表示,可收端判决ANCA 的靶抗本PR3,MPO ,非MPO 三类.二、ANCA 的检测间交荧光免疫要领是检测ANCA 的参照要领大概者尺度要领,于今也是最时常使用的典范要领.IIF 是区别c-ANCA 战p-ANCA 的前提,有较下敏感性,可半定量,但是IIF 测定的是总ANCA ,没有克没有及准确区别靶抗本,需特同性的检测要领动做补充.由于多种免疫性徐病患者存留ANA ,用IIF 法检测ANCA 时,会爆收搞扰真验截行的推断.为预防搞扰局面,采与了四基量共同的检测即:乙醇牢固的粒细胞;甲醛牢固的粒细胞;Hep-2(人喉癌细胞)细胞;猴肝细胞.基量片各细胞分集及意思如表一所述.ANCA 荧光模型及表示如表二所述.表一:四联基量片分集及意思区别ANA 的搞扰:Hep-2细胞有典型荧光表示,Hep-2细胞甲醛牢固 粒细胞1:推断c-ANCA ,2:区别 p-ANCA 对于甲醛敏感仍旧耐受甲A 粒甲A ,表二:ANCA 荧光模型及表示三、注意事项为普及对于徐病诊疗的特同性,检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检测ANCA ,普遍修议共时搞IIF 初筛战确认真验,以普及ANCA 的临床应用价格,没有搞单独初筛大概单独确认真验,免得落矮对于徐病诊疗的特同性.2、没有克没有及仅检测抗PR3战MPO 二种特同性抗体,而没有检测,那样简单节造ANCA 对于徐病诊疗的特同性.3、用IIF 检测时,仅使用乙醇牢固的粒细胞片,那样没有克没有及庄区别ANA 与ANCA :借帮猴肝细胞战其中的肝血窦粒细胞.ANCA 阳性,惟有肝血窦粒细胞出现荧光,.如果二者共时阳性,所有肝细胞核皆有荧光.猴肝细胞乙醇牢固 粒细胞是尺度真验基量.区别二种荧光模型:c-ANC荧光模型荧光表示乙醇牢固粒细胞 甲醛牢固粒细胞 Hep-2细胞 猴肝细胞A N A 阳性c-ANCA 阳性胞量浮现弥集的细颗粒荧光,胞量荧光浑晰勾勒出核的表面,分页核之间荧光巩固.胞量浮现弥集的细颗粒荧光,胞量荧光浑晰勾勒出核的表面,分页核之间荧光巩固. 阳性肝细胞自己无荧光. 仅肝血窦粒细胞出现荧光.p-ANCA 阳性甲醛耐受p -ANC A 浮现核周胞量仄滑丝状戴荧光.荧光阳性的胞量主要集结正在分页核周围,产死环状大概没有准则的块状.胞量浮现弥集的细颗粒荧光,胞量荧光浑晰勾勒出核的表面,分页核之间荧光巩固.阳性肝净细胞自己无荧光. 仅肝血窦粒细胞出现荧光.甲醛敏感p -ANC A浮现核周胞量仄滑丝状戴荧光.荧光阳性的胞量主要集结正在分页核周围,产死环状大概没有准则的块状.阳性 阳性肝净细胞自己无荧光. 仅肝血窦粒细胞出现荧光.A N A 阳性ANCA 阳性 细胞核阳性,荧光强度巩固 阳性细胞核浮现荧光表示,如ANA 所述 肝细胞核阳性.肝血窦粒细胞已睹荧光.甲醛耐受p-ANCA 阳性细胞核阳性,荧光强度巩固荧光表示如c-ANCA 阳性,乙醇,甲醛牢固粒细胞所述细胞核浮现荧光表示,如ANA 所述.肝细胞战肝血窦粒细胞皆有荧光.甲醛敏感p-ANCA 阳性 细胞核阳性,荧光强度巩固阳性细胞核浮现荧光表示,如ANA 所述.肝细胞战肝血窦粒细胞皆有荧光.重排除ANA的搞扰,简单出现假阳性.四、临床意思(一)ANCA与本收性小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WG),隐微多动脉炎(MPA),坏死性月牙体性肾小球肾炎(NCGN)战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等等本收性系统性小血管炎的收病与ANCA稀切相闭,临床上已将上述徐病统称为ANCA相闭小血管炎.ANCA,特同性PR3抗体战抗MPO抗体的检测已成为本收性小血管炎的敏感特同的血浑教检测名目.1、抗PR3抗体特同性PR3抗体为WG的标记性抗体,抗PR3抗体荧光模型以c-ANCA为主.但是以c-ANCA诊疗WG特同性为90%,而以抗PR3抗体的特同性可超出95%.抗PR3抗体正在其余的本收性血管炎中业不妨检测出去,但是阳性率较矮.抗PR3抗体敏感度与徐病的活动性及病程有闭,正在徐病的早期症状没有明隐时,便可出现阳性.果而抗PR3抗体常动做WG的早期诊疗、疗效推断、复收预计的指标,对于临床治疗有要害的参照价格.2、抗MPO抗体抗MPO抗体荧光模型以p-ANCA为主,主要与MPA、NCGN、CSS相闭.还可睹于其余徐病,如节结性多动脉炎,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病,WG,SLE,RA,药物诱导的狼疮,Felty概括症等.抗体滴度与徐病活动性相闭,可用于早期诊疗、疗效推断、复收预计的指标,对于临床治疗有要害的参照价格.抗MPO抗体阳性下度提示坏死性血管炎大概特收性NCGN,对于诊疗本收性小血管炎的特同性达到99%.果而每一个没有明本果的血管炎大概肾小球肾炎的患者,皆该当检测ANCA.表三:ANCA 与本收性小血管炎(二)ANCA 与药物诱导性血管炎连年去没有竭有药物治疗引起的ANCA 阳性的病例报导,如丙基硫氧嘧啶,肼苯哒嗪,普鲁卡果酰胺,青酶胺,好谦霉素,他巴唑/甲巯咪唑等.其中报导比较多的是少久使用丙基硫氧嘧啶引起的ANCA ,其特性是滴度下,抗体谱广(抗本主假如MPO ,也可共时陪随大概单独出现其余靶抗本,如PR3,LF ,Cath G ,BPI ,LYS 等).药物诱导性血管炎患者临床表示与本收性血管炎类似,停行丙基硫氧嘧啶用药后,临床症状佳转,ANCA 可转阳.果此,少久使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历程中,应定期检测ANCA ,趁早创造药物诱导性血管炎.(三)ANCA 与其余徐病除本收性血管炎中,其余一些徐病中也可出现ANCA ,主要为p-ANCA ,其靶抗本并没有是PR ,MPO ,而是LF ,Cath G ,BPI ,LYS 等1、缓性炎症性肠病(CIBD)CIBD 是一种消化系统的自己免疫性徐病,包罗溃疡性结肠炎(UC ),克罗恩病(CD )二种.往常的CIBD 诊疗依好X 线查看,内窥镜及构造教诊疗,缺累灵验的考查室指标.连年去钻研创造UC 病人血浑中ANCA 阳性率为60-80%,而CD 患者的阳性率为10-20%,多为p-ANCA ,相闭靶抗本有BPI 等.滴度与徐病的活动度战病程无闭.果相闭徐病荧光模型靶抗本(%)韦格纳肉芽肿(WG) C ,P (少睹) PR3(85),MPO (10) 隐微多动脉炎(MPA)C ,PPR3(45),MPO (45) 坏死性月牙体性肾小球肾炎(N CGN)C ,P (少睹) PR3(25),MPO (65)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 C ,P (少睹) PR3(10),MPO (60)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 )少睹 PR3(5),MPO (15)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抗GBN )PMPO为p-ANCA正在UC阳性率下,CD阳性率矮,故可动做二者的鉴别诊疗及UC早期诊疗指标.2、结缔构造病正在结缔构造病中,ANCA阳性主要睹于SLE战RA,其余结缔构造病中少睹.但是文件报导正在SLE战RA阳性率好别特地大(16-69%),那大概与使用要领,抗本基量片及处事人员火仄有很大闭系.SLE中ANCA阳性大概与缓性炎症反应有闭,如动脉炎,浆膜炎战CRP减少等.有报导抗MPO抗体与RA的闭节中益伤及血管益伤有闭.3、自己免疫性肝病正在自己免疫性肝病中,也可检测到p-ANCA.正在本收性软化性胆管炎(PSC)患者中,p-ANCA阳性率下达70-80%,是该病要害的血浑教指标.4、其余徐病有文件报导,HIV,阿米巴,细菌熏染以及没有明本果的肺部缓性炎症及纤维化患者中有p-ANCA阳性.。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10例患者进行anca检测。

结果:患者中panca阳性69例,占11.31%,canca阳性43例,占7.05%,不典型anca(aanca)6例,占0.98%。

结论:采用iif法elisa法联合检测anca有利于anca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anca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受累, anca检测对及时诊断,尽早开展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r3;mpo【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80-0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 bodies)是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对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anca作为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工具对anca相关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判断病情活动和复发有重要意义。

为此,对我院610例行anca检测的患者分析,情况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样鞍山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检测anca的610例患者,女性占57.4%,男性42.6%。

1.2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对anca进行检测。

抗原基质为hep-2细胞/猴肝/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

乙醇固定的基质显示两种荧光模型:一种是胞浆型(canca),为均匀分布在整个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颗粒型荧光。

其主要靶抗原为位于中性料细胞嗜苯胺蓝颗粒中的蛋白酶3(pr3)。

另一种是核周型(panca),是围绕细胞核的平滑带状荧光。

主要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其它还有粒细胞特异性弹性蛋白酶、乳铁蛋白、溶菌酶、组织蛋白酶g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荧光判读与讲解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荧光判读与讲解
EUROIMMUN
cANCA: 相关疾病
韦格纳肉芽肿(WG) - 典型的WG:可逐渐发展成为肾小球肾炎 - 局限性的WG:可不累及肾小球
>90% 70%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
up to 30%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综合征)
10-20%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
c, p p, c(少见)
p, c(少见) 低阳性率 p
PR3(30%),MPO(70%) PR3(25%),MPO(65%)
PR3(10%),MPO(60%) PR3( 5%),MPO(15%) MPO(30%)
EUROIMMUN
ANCA临床意义(2):IBD/ALD/CTD
相关疾病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UC, 60-80%) 克罗恩病(Crohn’s病, 10-20%)
结果
EUROIMMUN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 间接免疫荧光法是检测ANCA的经典方法
特点:敏感性高,半定量,是区分cANCA和 pANCA的基础
局限性: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的是总ANCA,不能 区分靶抗原,需要确认实验作为补充
EUROIMMUN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
核周型ANCA(pANCA)
ANA阴阳性
1)ANA阴阳性 2)ANCA:粒细胞是否荧光增强
pANCA
猴肝
注意
ANA阳性 ANA阳性 辅助判读 辅助判读
EUROIMMUN
cANCA
1
4
粒细胞 (乙醇固定)
猴肝
2
3
粒细胞 (甲醛固定)
EUROIMMUNHEp-2 cells
cANCA: 靶抗原

panca滴度参考值

panca滴度参考值

panca滴度参考值
Panca滴度,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一种类型,全称为抗蛋白酶3抗体(Anti-Proteinase 3 antibodies),是诊断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血管炎和小血管炎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Panca滴度的参考值因不同的实验室和检测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正常人的Panca滴度应为阴性或低于特定阈值。

在解读Panca滴度结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滴度水平:Panca滴度通常以单位体积内抗体的浓度来表示,如某实验室设定的参考值上限为20 U/mL,那么滴度低于此值可视为阴性。

阳性判断:若患者血清中的Panca滴度高于参考值上限,则判断为阳性,可能提示存在与中性粒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关联:Panca阳性多见于肉芽肿性血管炎(Wegener's肉芽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滴度变化: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定期监测Panca滴度的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结果解读:Panca滴度结果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Panca滴度参考值是根据不同实验室和检测方法设定的,用于辅助诊断与中性粒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解读结果时,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做出准确判断。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临床意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临床意义

抗 中性 粒 细 胞 胞 浆 抗 体 ( N A) 存 在 于 系统 性 血 管 炎 A C 是 患 者 体 内 的 自身 抗 体 。近 年 来 在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L ) 者 SE 患 的 血 清 中也 发 现 有 A C 的 存 在 , 研 究 采 用 间 接 免 疫 荧 光 NA 本 法 对 18例 S E患 者 血 清 进 行 了 A C 的 检 测 , 现 活 动 期 5 L N A 发 患 者 A C 阳性 率 明 显 高 于 非 活 动 期 患 者 , 报 道 如 下 。 N A 现
法 采 用 间接 免 疫 荧光 法 (I) 测 18例 S E患 者 血 清 中 A C A A、 dD A。 结 果 1 8例 患 者 血 清 中 ,0例 I 检 F 5 L N A、 N 抗 s N 5 4
检 测 出 A C 阳性 ,阳性 率 2 . % , 中 3 N A 53 其 9例 为 P— N A, 为 e—A C A C 1例 N A。结 论 A C 在 S E 患 者 中 有 一 定 的 N A L

6 4・ 1
现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nert rdt nl hns n s r dcn 0 2Fb 2 ( ) dr ora o It a dTa ioa C ieeadWet nMei e2 1 e , 1 6 g e i e i
抗 中 性 粒 细 胞 胞 浆 抗 体 的 检 测 在 诊 断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活 动 期 的 临 床 意 义
( F 、4h尿 蛋 白 、 常 规 、 常 规 、 部 x 片 、 部 C 。 R )2 血 尿 胸 肺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 统计学处 理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等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断标准、复发和感染、治疗进展、治疗共识总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等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断标准、复发和感染、治疗进展、治疗共识总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等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断标准、复发和感染、治疗进展、治疗共识不同总结诊断标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小血管,病理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为特征,少见免疫复合物沉积。

主要包括肉芽肿性血管炎(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

表1:2022年ACR/EULAR关于GPA分类标准确诊为小或中血管炎,并且排除其他诊断:以上得分≥5分者可以分类诊断为GPA,敏感性92%,特异性94%表2:2022年ACR/EULAR关于EGPA分类标准确诊为小或中血管炎,并且排除其他诊断:以上得分≥6分的患者可以分类诊断为EGPA,敏感性85%,特异性99%表3:2022年ACR/EULAR关于MPA分类标准确诊为小或中血管炎,并且排除其他诊断以上得分≥5分的患者可以分类诊断为MPA,该标准敏感性91%、特异性94%。

AAV复发和感染ANCA检测对诊断及分类、病理活检的重要性(如肾或肺组织活检),血管炎的病情评估包括疾病活动度、严重程度、损伤,并结合分期来判断病情是否严重。

此外,AAV最大的临床特点是极易复发,约25%~33%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24个月。

复发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以皮肤和关节表现最多见,而肺、肾表现较少,也可出现以往末受累器官受累。

另外治疗免疫抑制使用不足会导致AAV复发,而免疫抑制过度则会发生感染。

随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医生还需要密切重视其副作用尤其是感染。

AAV治疗进展AAV的治疗分为诱导缓解与维持缓解阶段,戴冽教授指出在诱导缓解治疗期间应尽快使疾病达到缓解,以防止造成器官的不可逆损害。

维持阶段的治疗是使疾病持续处于缓解状态,减少疾病复发。

1、诱导缓解的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是AAV诱导缓解的一线治疗药物。

最常用于诱导缓解治疗的免疫制剂为环磷酰胺(CTX)、以B细胞为靶向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最佳检测方案
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靶抗原(尤其是PR3和MPO)明确的酶联免疫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可以获得更高的诊断灵敏度。

但是基于成本和最优化选择因素的考虑,可以首先单独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然后对阳性结果再进行特异性ELISA法检测。

乙醇固定的人中性粒胞是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的标准基质。

该基质可区分出两种荧光模型:与Wegener,s肉芽肿相关的胞浆型(cA NCA)和对多种疾病有提示作用的核周型(pANCA)。

pANCA与抗核抗体(ANA)常常难以区分,因此,另外增加了Hep-2细胞基质(可能有粒细胞沉积)。

灵长类肝脏基质的作用:肝细胞核和血窦中的中性粒细胞处于同一视野中,如果同时存在ANA和pANCA,中性粒细胞的荧光强度比肝细胞核更强。

欧蒙生物薄片技术可以将所有实验基质整合在同一反应区,所以不需要在另一张载片上平行温育人上皮细胞以排除抗核抗体的干扰。

第四种生物薄片是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主要用于检测具有诊断价值的髓过氧化物酶,而其它pANCA(尤其对胃肠疾病较为重要)和几乎所有的抗核抗体则完全被抑制。

欧蒙推荐间接免疫荧光法的起始稀释度为1:10,但检测不到一些低滴度抗体(主要是抗PR3抗体)。

因此Wegener,s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检出率为80%-90%(cANCA),94%的cANCA阳性病例可通过最新抗PR3-hn-hr ELISA得到确证(传统抗PR3 ELISA为79%)。

许多Wegener ,s患者在检查时并无该疾病征兆或其临床活动性很低。

但多数情况下这些结果对此类患者并没有治疗意义,因此在常规实验室诊断中采用上述经济适用的方案较为合适。

但是如果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符时,建议同时开展所有可能检测方法。

ANA:抗核抗体;BPI: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c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CD:克罗恩病;CSS:Churg-Strauss综合征;EL:弹性蛋白酶;EOH:乙醇;HCHO:甲醛;HEp-2:人上皮细胞;IFT:免疫荧光检测法;LF:乳铁蛋白;MPA:显微多动脉炎;MPO:髓过氧化物酶;PAN:结节性多动脉炎;p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PR3:蛋白酶3;PS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RA:类风湿性关节炎;SLA:系统性红斑狼疮;UC:溃疡性结肠炎;WG:Wegener ,s肉芽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