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一半期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秋季,夜空精彩纷呈。
10月3日,智利、阿根廷等地可以观测到“日环食”;10月12日,“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经过近地点,其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长达61751年;10月17日,“超级月亮”现身夜空,带来今年最大的一轮明月;10月21日,猎户座流星雨达到高峰。
据此完成1~3题。
1.上述天文现象中,涉及到的天体有()①彗星②卫星③恒星④星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3.若天气晴好,下列地点中,肉眼观察猎户座流星雨最佳的是()A.成都市中心B.峨眉山山顶C.金沙江谷底D.青城山林间2016年,我国部分地区可以观测本世纪第三次“水星凌日”罕见天象,该天象是指水星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且连成一条直线,可以观察到水星投影出的小黑斑缓慢穿过太阳。
下图为水星凌日照片和据此完成4~6题。
4.本次“水星凌日”天象发生时,水星所处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5.形成“水星凌日”天象的重要条件是()A.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B.地球体积小于水星C.日地距离远小于日水距离D.太阳自身不会发光6.根据“凌日”现象原理,在地球上观测,下列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A.木星B.金星C.火星D.天王星2024年10月15日,我国宣布将开启地外生命探寻的相关计划,重点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寻找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迹象存在。
据此完成7~8小题。
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环境条件有()①太阳正值壮年期,有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③地表温度适宜,液态水广泛存在④质量和体积适中,存在大气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与地球相比,月球()A.距离太阳更近B.昼夜温差更大C.液态水更丰富D.生物种类更多“夸父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试题(扫描版)

15届高三理科生物上期半期考试试题答案(注:主观题每道题号前面的红色数字表示该题在机读卡填涂的对应位置。
)客观题【题1】1、 B【题2】2、C【题3】3、C【题4】4、D【题5】5、D【题6】6、 A【题7】7、 B主观题【题8】8.(12分)(1)光照强度、温度蓝紫光和红光(2)增加(或先减少后增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分,缺一项扣一分)(3)1.6(2分)(4)碳酸钙(CaCO3)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稳定(5)乙烯或脱落酸生长素对细胞内的转录过程有促进作用(2分)【题9】9.(10分)(1)流动镶嵌磷脂双分子层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2)主动运输加快(3)疏水①载体蛋白②具有特异性(4)ATP 催化【题10】10.(10分)(1)同种限制酶 DNA连接酶转录碱基互补配对(2)相同(接近、无差异、一样) 没有(无)影响(3)存活率 ERV KD肿瘤细胞中的逆转录病毒可以破坏哺乳动物的免疫监测功能(2分)【题11】11.(16分,每空2分)(1)液泡膜 H+跨膜运输(2)AABB×AAbb或aaBB×AAbb(3)①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②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③淡紫色:白色=1:1(4)5 3/7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15届高三物理上期半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注:每道题号前面的红色序号表示该题在得分明细表中填写的对应位置。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题1】1 D【题2】2 A【题3】3 C【题4】4 B【题5】5 D【题6】6 A,C【题7】7 A,D二、实验题(8题4分,9题13分,共17分)【题8】8、(4分)(1)F′(2)B (每空2分,共4分)【题9】9、(13分)实验一、(1)①(2)0.50.2(每空2分,共6分)实验二①m g②(x2+ x3)f/2;(每空2分,共4分)mg(x0+ x1+ x2)=M(x2+ x3)2f2 /8(该空3分)0.5【题10】10、(15分)解:(1)小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受重力、电场力和斜面支持力,则有mg sin 37°=qE 可得E=3 mg /5 (5分)(2)若电场强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改为水平向右,即E′=3 mg /5q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cos 37°-qE′sin 37° =N. 可得N=1. 16mg(3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为N1=1.16mg,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15届高三文科地理上期半期试题参考答案(注:每道题号前面的红色序号表示该题在得分明细表中填写的对应位置。
)【题1】1.D【题2】2.C【题3】3.B【题4】4.A【题5】5.A【题6】6.B【题7】7.B【题8】8.D【题9】9.A【题10】10.C【题11】11.D【题12】12.B【题13】13.(24分)(1)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部和北部低;地势起伏较大。
(6分)(2)北京气温年较差较大;北京夏季受(来自低纬的)东南季风影响,气温高,冬季受(来自高纬的)西北季风影响,气温低;北京距海较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小。
(6分)(3)位于玫瑰主产区,原料丰富;原料品质上乘;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知名度高;生产技术先进。
(8分)(4)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促进民俗文化传播。
(任答3点给6分)【题14】14.(28分)(1)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东南部年降水量空间差异变化明显,西北部年降水量空间差异变化小(高原内部降水差异小,高原边缘降水差异明显);北部年降水量最小,东南部降水量最大。
(6分)(2)A地为河谷农业(种植业),B地为高寒牧业(畜牧业)。
B区域海拔高,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植被以高寒荒漠、草甸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A地处于高原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热量较充足,降水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
(12分)(3)赞同。
理由: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当地煤、石油等能源缺乏;离拉萨等城市较近,能源需求量较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大拐弯处人口稀少,淹没损失小,移民数量少。
(任答4点给8分)不赞同。
理由:西藏地区人口城市稀少,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小;该地有丰富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可满足其需要;大拐弯处地质不稳定、地势起伏大,修水电站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修水电站会破坏峡谷生态环境;距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远,加上群山阻隔,输电投资大。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6届高二语文上期半期考试答案(注:每道题号前面的红色序号表示该题在得分明细表中填写的对应位置。
)答案:【题1】1.B(A盥洗guànC贿赂lùD解甲归田jiě)【题2】2.C(A凋敝B 立竿见影D贻笑大方)【题3】3.B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A褒贬误用。
什么坏事都干。
C不合语境。
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D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题4】4.D(A句式杂糅。
改成“根据这项调查结果”或者“这项调查结果显示”。
B成分残缺,“潜藏着对人的讽刺”。
语意重复,“质疑”就是“提出疑问”。
C搭配不当。
“米亚罗是黄金季节”。
)【题5】5.B(错在“在人与动物间”,应该为“在人与脊椎动物间”,属扩大范围)【题6】6.A(错在“动物的迁徙范围”,应该是疾病传播的范围,属偷换概念)【题7】7.D (错在“让动物回归山野丛林才有可能阻止疾病的传播”,推断不合情理)【题8】8.B责备【题9】9.C连词,表转折,“却”(A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种情况B代词,代张仪;副词,表推测,“大概”D副词,“将要”;副词,“尚且”)【题10】四、10.(1)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善、秦、当路、通子之愿1分,整体句意1分。
)(2)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
我难道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您不值得接纳。
(以、乃、自令、富贵子、足1分,整体句意1分。
)11.⑴鬼谷指点。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⑵苏秦激励。
“故召辱之,以激其意”;⑶自身慧眼,“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每点2分,共4分。
答对其中2点即可。
)12.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是魏国人。
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出,并在机读卡的相应字母处填涂。
2011年11月5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
西调渤海之水,就是利用沙漠中次一级断陷盆地储存数百亿立方米的海水资,在西部沙漠地区形成“人造海”和大片湿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水的循环。
据此回答1~2题。
1.在我国四大临海中,选择西调渤海之水的最主要理由是()A.离沙漠地区近B.渤海储水量在我国四个近海中最大C.渤海污染程度最低D.利用地势2.通过海水西调改善西部沙漠环境,主要是利用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B.水汽输送、降水C.下渗、地下径流D.蒸发、降水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B.亚热带大陆西岸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4.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有一个汛期C.冬季断流D.年径流总量大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6.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不变,污染程度减轻C.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D.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读下图,回答9~10题。
9.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我国水资的数量本就少②我国水资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需求量越越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第Ⅰ卷共35 个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70 分。
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涂黑。
2014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 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2.“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A.距太阳比较遥远 B.天体的体积过小 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 D.被冰雪覆盖2017年9月18日,天空中的金星、水星和火星三大行星靠近月亮,共同构成“三星伴月”的美妙天象,回答3~4题。
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组成“三星伴月”天体的是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4.与金星、水星和火星相比,地球的特殊性是A.质量很大B.距太阳最近C.有公转运动D.存在生命现象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
回答5~6题。
5.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A.与恒星的距离适中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适中的质量与体积D.适中的自转周期6.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800摄氏度。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灾难片大师罗兰·艾莫里奇最新执导的史诗巨片《2012》,于2009年11月13日零时全球同步首映。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片特效太过逼真,为了防止影迷信以为真,美国宇航局特别发表了一份声明,阐明了2012年12月21日绝非“世界末日”,并呼吁观众切勿因沉迷科幻电影而杞人忧天。
但据科学家预测2012年前后正是太阳活动24周峰年,太阳活动可能异常猛烈。
据此完成3~4题。
3.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是A.2000~2001年B.2022~2023年C.2001~2002年D.2087~2088年4.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B.增强室内外照明,以减弱黑子的影响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下图表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回答5~6题。
5.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aB.bC.cD.d6.由南向北排出a、b、c、d四城市的顺序A.acbdB.acdbC.cadbD.dcab读黄果树瀑布景观图。
回答7~8题。
7.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8.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回答9~10题。
9.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 .大气的温室效应B .大气的热力运动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0.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A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 .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11.假设A 、B 、C 、D 在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A AB BC CD D12.下列四幅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读图,回答13~14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半期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第Ⅰ卷共16个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涂黑。
中国正在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迁移已逐渐成为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组成。
下图为1995-2020年我国各省份老年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我国老年人口迁移整体方向是()①向东②向南③向西④向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995-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迁移规模()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 C.持续减小 D.持续增大3.广东省是我国老年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A.医疗保障完善 B.自然环境优美C.基础设施完善 D.家庭代际互助2023年6月,南京首个沉井式停车场正式运营,该项目采用向地下“挖隧道”的方式来修建停车库,车库深68米共25层,可停200辆车。
下图为沉井式停车场示意图。
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下列适合修建沉井式停车场的地点是()A.市区中心医院 B.郊区大学城C.大型物流中心 D.湿地旅游区11.相较于地面停车场,沉井式车库可有效()A.降低建设成本 B.利用零碎土地 C.减少综合能耗 D.扩大城市面积衰退性产业转移是指在原区域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在原区域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产业规模而主动进行的向外迁移。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下列最有可能分别属于珠三角地区衰退性产业和扩张性产业的是()A.生物医药研发、纺织加工 B.节能环保、金融保险C.高端装备制造、电子装配 D.服装鞋帽生产、电子商务13.图中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C.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D.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扫描版)新人教版
17届高一文科地理上期半期考试参考答案
(注:每道题号前面的红色序号表示该题在得分明细表中填写的对应位置。
)
第Ⅰ卷
【题1】1. D 【题2】2. C 【题3】3. D 【题4】4. C 【题5】5.
D
【题6】6. A 【题7】7. D 【题8】8. B 【题9】9. B 【题10】10. B
【题11】11. C 【题12】12. B 【题13】13. A 【题14】14. A 【题15】15. D
【题16】16. B 【题17】17. C 【题18】18. A 【题19】19. B 【题20】20. C
【题21】21. B 【题22】22. C 【题23】23. A 【题24】24. D 【题25】25. D
【题26】26. C 【题27】27. A 【题28】28. A 【题29】29. C 【题30】30. C
第Ⅱ卷
【题31】31.(1)夏至 6 23°26´N
(2)白昼 8 极昼
(3)B 南温
【题32】32.(1)D C
(2)南回归线短极夜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3)12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
【题33】33.(1)地震波
(2)横波纵波莫霍古登堡地壳地幔地核
(3)D
(4)岩石圈
【题34】34.(1)a 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2)c 垂直
(3)b
(4)北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
(5)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6)与等压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