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五年高考真题微测试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 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 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_.
答案:(1)H2O2 (3) (2)H2CrO4 Cr(OH)3 (4)3.36 L
二、计算
n氧化剂×变价元素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n还原剂×变价元素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
【练习1】已知: Fe2O3+ CO=
Fe+ CO2.
(1)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该反应中______被还原,____被氧化.
(3)在该反应中,若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
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CO2的体积为________.
产生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 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__。
(3)氯化氢在该反应过程中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有(
)
A.酸性B.还原性 C.氧化性 D.挥发性
【练习3】
溶液中氧化剂XO3-的含量有1.5×10-2mol,与 300 mL 0.1 mol· L-1亚硫酸钠(Na2SO3)溶液恰好 反应完全,已知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则还 原产物中元素X的价态是( C ) A.+2 C.+1 B.-2 D. 0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一、配平

依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相等 (或化合价升降相等)
方法:化合价升降配平 步骤: 1、标价态 2、列变化 3、定系数 4、查守恒

【练习】

Cu + HNO3=== Cu(NO3)2 + NO+ Cu + HNO3 === Cu(NO3)2 + NO2+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共45页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共45页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5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及计算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杭州质量检测]对于方程式3SiO2+6C+2N2===Si3N4+6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是氧化剂B.每生成1.4 g Si3N4转移0.12 mol电子C.CO是还原产物D.Si3N4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答案:B解析:Si和O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均不变,故Si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项错误;生成1 mol Si3N4消耗6 mol C,转移12 mol电子,1.4 g Si3N4的物质的量为 1.4 g140 g·mol-1=0.01 mol,则每生成1.4 g Si3N4转移0.12 mol电子,B项正确;C为还原剂,对应的生成物CO为氧化产物,C项错误;Si3N4属于新型硅酸盐材料,D项错误。

2.O3具有强氧化性,将O3通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O3+I-+H+―→I2+O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O3+2I-+4H+===I2+2O2+2H2OB.每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2 molC.O2是还原产物之一D.该反应能说明氧化性O2>I2答案:B解析:A项中方程式虽然满足原子守恒,但不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后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3+2I-+2H+===I2+O2+H2O,故每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2 mol,A项错误,B项正确;O3和O2中O的化合价均为0,故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该反应能说明O3的氧化性大于I2,而不能说明O2的氧化性大于I2,D项错误。

3.将SO2通入足量Fe2(SO4)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为SO2+2Fe3++2H2O===SO2-4+2Fe2++4W①,Cr2O2-7+a Fe2++b H+―→Cr3++Fe3++H2O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Cr3+>SO2B.方程式②中,a=6,b=7C.Cr2O2-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D.方程式①中W为OH-答案:C解析:由反应①②中各元素的价态变化可知,反应①中,SO2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O2>Fe2+。

专题2.3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配平(高效演练)-2019领军高考化学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专题2.3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配平(高效演练)-2019领军高考化学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高效演练1.(2018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 x,会污染大气。

采用NaClO、Ca(C1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税硫、脱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SO2(g)+2OH-(aq) SO32-(aq)+H2O(l)ΔH1=a KJ/mol②ClO-(aq)+SO32-(aq)SO42-(aq)+Cl-(aq)ΔH2=b KJ/mol③CaSO4(s)Ca2+(aq)+ SO42- (aq)ΔH3=c KJ/mol④SO2(g)+Ca2+(aq)+ClO-(aq)+2OH-(aq) CaSO4(s)+H2O(l)+Cl-(aq)ΔH4=dKJ/molA. 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减小B. 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 反应Ca(OH)2(aq)+H2SO4(aq)=CaSO4(s)+2H2O(1)的ΔH=-ckJ/molD. d=a+b+c【答案】A离子反应不是反应③的逆反应,因此ΔH-ckJ/mol,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④=①+②-③,所以d=a+b-c,D错误;答案选 A.2.(2018届四川省乐山四校联考)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示剂;B. 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C. 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D. 该反应中每消耗 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 4 mol;【答案】C【解析】分析:A、Na2S2O3溶液显碱性;B、根据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色分析解答;C、根据Na2S2O3中S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D、根据Na2S2O3中S元素化合价变化解答。

详解:A、Na2S2O3溶液显碱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A错误;B、溶液中有单质碘,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碘与Na2S2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终点时,单质碘消失,蓝色褪去,B错误;C、Na2S2O3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2.5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C正确;D、Na2S2O3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2.5价,因此反应中每消耗2mol Na2S2O3,转移2mol电子,D错误;答案选C。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32
23
+2
+1
6 Fe2+ + 3 ClO- +
3
H2O —
16
2 3
+3
+3
-1
20212/6/F21 e(OH)3+ 4 Fe3+ + 3 Cl-
9
+2
+1
6 Fe2+ + 3 ClO- + 3
123 2
+3
+3
2 Fe(OH)3+ 4 Fe3+ +
①考虑电子得失守恒
H2O —
-1
3 Cl-
5 6
11
小结:配平的关键
准确判断变价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
要求:弄清还原剂(或氧化剂)分子 中有几种变价元素,每一种变价 元素有几个变价原子
2021/6/21
12
例题: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C + HNO3 — CO2 + NO2 + H2O Cu + HNO3 — Cu(NO3)2 + NO + H2O Cl2 + NH3 — NH4Cl + N2 C2H5OH + KMnO4 + H2SO4 — CO2 + K2SO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一、配平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 数相等,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
3.电荷守恒: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反 应前后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2021/6/21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考点1 微专题5 考点2 做真题•对接高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微专题 5 四步模型法书写信息型氧化还原方程式
“四步法”突破新情景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考点1 微专题5 考点2 做真题•对接高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微专题 5 四步模型法书写信息型氧化还原方程式
[例 1] 写出 MnO2 在酸性条件下与 NaHSO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析] 第 1 步:MnO2+HSO- 3 ―→Mn2++SO24- 第 2 步:Mn 降低 2 价,S 升高 2 价,故在 MnO2、HSO- 3 前的系数均为 1: MnO2+HSO- 3 ―→Mn2++SO24- 第 3 步:方程式左边带 1 个负电荷,右边不带电荷,溶液显酸性,故在方程式左边 添加 1 个 H+使电荷守恒:MnO2+HSO- 3 +H+―→Mn2++SO24- 第 4 步:根据原子守恒在方程式右边加 1 个 H2O:MnO2+HSO3-+H+===Mn2++SO42- +H2O
考点1 微专题5 考点2 做真题•对接高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微专题 5 四步模型法书写信息型氧化还原方程式
(4)温度高于 200 ℃时,硝酸铝完全分解成氧化铝和两种气体(其体积比为 4∶1),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 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 广泛的 Ca(NO2)2。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 Ca(NO2)2 会发生分解, 产物之一是 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化学总复习 0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7)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化学总复习 0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7)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2)(含解析)新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2)李仕才按要求完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1)(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年高考·天津卷)MnO(OH)2+I-+H+―→Mn2++I2+H2O(未配平)其化学计量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6年高考·四川卷)在稀硫酸中,C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氧的一种氢化物,Cr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Mn(OH)2被氧气氧化生成MnO(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H)2+O2===2MnO(OH)2。

(2)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的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氨分子中的-3价升高到联氨分子中-2价,氯元素的化合价由次氯酸钠中的+1价降低到-1价,根据化合价升高与降低总数相等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aClO+2NH3===N2H4+NaCl+H2O。

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计算及方程式地配平

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计算及方程式地配平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三条规律及其应用1.“优先反应”规律(1)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剂①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Fe2+先与Cl2反应。

加入还原剂②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

(2)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2.“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总结为: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2)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及表明电子转移情况。

3.“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OH===NaCl+NaClO+H2O。

应用: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及表明电子转移情况。

◎思考与探究(1)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二者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下面标明的电子转移正确吗?请纠正。

H2S-2+H2S+6O4(浓)===S0得6e-↓+S+4失6e-O2↑+2H2O提示:(1)不能;因+4价硫元素和+6价硫元素无中间价态,二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不正确,违背了“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应为H2S-2+H2S+6O4(浓)===S0失2e-↓+S+4得2e-O2↑+2H2O“优先反应”规律的应用1.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A.Cl2B.KMnO4C.FeCl3D.HCl解析:由①知氧化性Fe3+>I2,还原性I->Fe2+;由②知氧化性Cl2>Fe3+,还原性Fe2+>Cl-;由③知氧化性MnO-4>Cl2,还原性Cl->Mn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满分60分 时间25分钟)
姓名: 班级: 得分:

1.【2017海南卷】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3-+2M3++4H2O=M2O7n-+Cl-+8H+,M2O7n-中M的化合价

A.+4 B.+5 C.+6 D. +7
【答案】C
【解析】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相等,即6-1=8-n-1,解得n=2,从而得出M2O
7

n-

中M的化合价为+6价,故C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所带电荷数守恒以及化合价的判断,反应前所带电荷数为5,反应后所带
电荷数为为(8-1-n),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守恒,即8-1-n=5,n=2,M2O7n-中O为-2价,因此M
的价态为+6价,此题属于基础题。
2.【2015上海化学】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
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双选 )
A.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2.5m3CO
2

【答案】A、D

【解析】A.在反应物Na2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产生的物
1

2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要结合物质发生反
应时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结合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确定物质反应的多少、电子转移数目。
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规律、物质的作用、和有关计算技巧。
3.【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16题】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
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mg,则( )
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ml
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mg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A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s2O3+6Zn+12HCl→6ZnCl2+3H2O+2AsH3↑、

点晴:本题以砒霜和砷化氢放热分解为载体,意在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了解程度以及灵活
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概念的含义与判断依据是答题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
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
4.【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3题】已知: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

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1/2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21a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21amol≤ne≤65a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71amol
【答案】D
【解析】A项若反应后=11,令KC1、KClO分别为11 mol、1 mol,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KC1O3为2 mol,
1
2
则溶液中=21,正确;B项据原子守恒n(KOH)=amol=n(K) =n(Cl) =2n(Cl2),则n(Cl2)

点晴:本题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重点考查学生对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能力、以及常用化
学计算技巧的应用能力,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型试题,首先要全面分
析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然后再根据这些方程式进行讨论、分析与计算、注意解题过程中要应用一些
常见的计算技巧,如守恒法、极限法等。

5.【2014年高考山东卷】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FeO B.Fe2O3 C.FeSO4 D、Fe3O4
【答案】A
【解析】比较化学反应生成物的量的判断,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比较各选项物质中+2价Fe的含量,然
后可得出NO的生成量的大小。根据化学式可算出四种物质中+2价Fe含量最大的是FeO,所以等质量
的四种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FeO,故A项正确。正确的标出各物质中Fe
元素的化合价,如Fe3O4中,两个Fe为+3价,一个Fe化合价为+2价,通过比较可知FeO中+2价Fe的
含量最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推出正确答案。
点晴:本题通过比较生成物的多少,考查学生化合价的判断、化学式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考查学
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化学方面的计算,首先需要掌握反
应的原理,然后借助于各种守恒法,结合具体的题干灵活运用即可。
6.【2018天津卷】烟道气中的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采样和检测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Ⅱ.NOx含量的测定
将v 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NOx完全被氧化为NO3−,加水稀释至100.00 mL。量取20.00
mL该溶液,加入v1 mL c1 mol·L−1 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 mol·L−1 K2Cr2O7标准
1
2
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 mL。
(5)NO被H2O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
(7)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3Fe2++NO3−+4H+NO↑+3Fe3++2H2O
Cr2O72− + 6Fe2+ +14H+ 2Cr3+ +6Fe3++7H2O
则气样中NOx折合成NO2的含量为_________mg·m−3。
(8)判断下列情况对NOx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
若缺少采样步骤③,会使测试结果___________。
若FeSO4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

【答案】2NO+3H2O2=2H++2NO3–+2H2O 锥形瓶、酸式滴定管 偏低 偏高
【解析】
精准分析:(4)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避免水蒸气冷凝后,NOX溶于水中;(5)根据信息,NOx被H2O2氧

高。
7.【2017新课标2卷】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
1
2
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
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
的I2(2223SO+I2=2I−+246SO)。
回答下列问题: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
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
(4)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
现象为_________;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答案】(2)O2+2Mn(OH)2 =2MnO(OH)2 (3)量筒 氧气 (4)蓝色刚好褪去 80ab (5)低
【解析】(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Mn(OH)2被氧气氧化为MnO(OH)2,Mn的化合价由+2价→+4价,

点睛:本题考查滴定实验、溶液的配制、化学计算等,本题的难点是问题(4)和(5),本题弄清楚实验的
目的和原理,围绕这两项展开,实验目的是测定水中溶解的氧的量,实验原理是2Mn(OH)2+O2=2MnO(OH)2,
1
2
MnO(OH)2把I−氧化成I2,本身被还原成Mn2+,2223SO+I2=2I−+246SO,计算氧的含量采用关系式进行,
即O2~2MnO(OH)2~2I2~4Na2S2O3,得出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果,误差的分析是建立
在正确的关系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化学计算能力。
8.【2016年新课标Ⅰ卷】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
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4)2:1; O2;(5)1.57g。
【解析】(4)根据图示可知:利用含有过氧化氢的NaOH溶液ClO2气体,产物为NaClO3,则此吸收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