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共39张ppt)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勇于探究,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增强地理学习能力;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2.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地 制宜等基本的地理观念,增强科学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 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2.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的影响。 3.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聚落形态
呈狭长的 条带状
地区 山区
平原
聚落分布
洪积扇、冲 积扇和河漫 滩平原
原因分析
地势平坦,地下水 或地表水资源比较 丰富,并淤积有肥Biblioteka 沃土壤,适宜聚落 发展聚落形态
明显的条带状 或蜿蜒分布于 山前或沿河流 两岸发展
聚落分布最 密集区
土壤肥沃,水资源 丰富,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航运 和海上运输,更适 宜聚落发展
区位因素 水文 地质
气候
主要影响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 少桥涵总长度
应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 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 位穿过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 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 暴雨强度来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 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 影响》课件(共39张ppt
)
2020/8/18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 的影响。 3.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进 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提高学 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阅读教材88-90页,完成:
1、什么叫聚落?分几类?区别是什么?
人口主体
规模大小
形成早晚
乡村
城市
2、完成活动题1、2、3题。
合作探究:影响聚落地
因
素
探究提升:交通运输方式有几种?各自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
管道
自主学习二:
阅读教材91—94页,完成:
1、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有哪些?
2、完成91页活动题1、2.
3、完成92页活动题。
4、对比平原与山区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平原
山区
布局
形态
走向
密度
分布
5、完成教材93页活动题1、2。
探究提升:青藏铁路需要克服哪些问题?
小结:交
通
线
路
的
影
响
因
素
达标检测
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州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读下图,回答1~2题。
1、南疆地区的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地形与土壤(B)地形与水源(C)水源与土壤(D)气候与植被
2、从地貌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
(A)河谷地带(B)塔克拉玛干沙漠(C)山麓冲积扇(D)吐鲁番盆地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制定人:何颖审核人:张金海使用日期:2013年3月1日
学习目标:
1.知道聚落的概念和分类,知道影响聚落的突出因素。
2.理解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及形态的影响。
3.知道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各自的特点,知道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
1-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67

基础知识整合
课堂巩固达标
重点难点突破
课后强化作业
前情回顾夯实
常回头看看 温故而知新
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 中植被类型分别为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苔 原、荒漠。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为 ( ) ①A为荒漠 ②C为热带雨林 叶林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④ ③D为针叶林 ④E为阔
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对交 通运输方式有限制作用,二是对陆地交通运输线路走向影响 明显,三是对交通运输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影响明显。具体 如下表所示: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复习导航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的关系非 常密切。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考查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 和相互联系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预计今后高考对本单元 的考查将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的 影响,聚落和交通线选址的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的类型及特 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复习时,应采用综合归纳法对世界重点、热点地区的交 通运输和自然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以世界和中国的热点地区 为载体,分析聚落形成的区位因素;从世界水资源危机、森 林与草场资源的保护、核能的和平利用等热点入手,掌握自 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第四单元
第一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前情回顾夯实高考真题演练 方法警示探究
区域 地形 规模 形态(空间分布) 人口 北方平原地区 平坦开阔 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南方丘陵地区 地形________ 较小 相对________ 较少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考试内容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2)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3)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二、考查方式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主要通过等高线图或区域图考查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三、考点分析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分类:按照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3.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如断层、沼泽等),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考点训练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1.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有河流且民居屋顶较斜,应为多雨的南方地区。
该聚落面向太阳,夏季风影响明显,应是建在丘陵南坡地带,多地形雨,降水丰富,为了有利于雨水下泄,其聚落建筑坡状尖顶;为了便于出行,其聚落位置临近交通便利的河流附近;从图中看出,该聚落多植被覆盖,这有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读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回答2~3题。
2.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3.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A.客货运量大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解析:台湾岛中部为山地,沿海为平原,环岛修建铁路难度小,节省投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解析)

【第16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之小船创作[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读山区和平原聚落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的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乡村和城市。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疑难辨析】聚落仅仅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吗?提示不是。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既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
不仅包括房屋建筑,还包括与居住地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如街道、广场、公园、运动场等。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地形影响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3)地形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
考点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例1】(2014·广东文综,4~5)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图1图2(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答案(1)C (2)A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类型集中式带状组团图示影响因素河流少、地形开阔,聚落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①高原的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②山区地形限制;③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受地形或河流阻隔,聚落由几片组成,各片就近组织生产和生活,之间有一定距离3.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1)根据地形判断聚落应布局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母题导入 2.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 川、藏 “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
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 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
之一的“茶马古道”。据此完成(1)~(2)题。
(1)蕴藏着无尽文化遗产的“茶马古道”已成为世界上自然
风光最壮观、文化特色最神秘的旅游线路,吸引着世界各地
考点一
疑难剖析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特别提示】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地区
分布特点
西北干旱地区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的影响,又可以满足居民对淡水的需求 B.位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深厚,便于发展农业 C.位于河流周围,便于从河流中直接获取食物,如各种鱼类 D.以上说法均不合理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公共墓地,这是原始的功 能分区。该居民区大部分由山脉和河流包围,加上人工开挖的 壕沟,安全防卫条件得天独厚。河流不但起到安全防卫作用,还 有供水和运输功能。聚落的形成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 结果。该村建在了山前平原区的河间滩地上,便于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活动。
预测展望
结合区域自然因素的分布及演变,考查其对聚落分布及演化的 影响。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疑难剖析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
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影响
表现
原因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必修1第4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1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选择题1.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四周地貌多样,风景美丽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聚落的区位条件,然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寻求有利于上述地理现象进展的条件。
依据图上等高线特征,分析甲地位置的优越性如下所示: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多条道路相交→交通便利。
答案 C读下图,回答2~4题。
2.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A.峡谷B.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D.沙丘3.西藏山南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A.半山腰B.狭窄河漫滩平原C.三角洲平原D.高山顶部4.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
A.河谷地势低,气候暖和B.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C.半山腰降水丰富D.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解析第2题,图中所示怒江河段为上游河段,多峡谷。
第3、4题,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缘由是地势低,气候暖和,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答案 2.A 3.B 4.A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回答5~7题。
5.村落图示分布的缘由是()。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B.平原面积平坦开阔,便于农耕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分布D.为躲避野兽攻击6.假如甲聚落进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A.地形、气候B.气候C.河流、地形D.矿产资源7.图中村落属于()。
A.条带状村落B.放射状村落C.集中式村落D.圆形村落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村落沿河道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这样可以靠近水源,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甲聚落若进展成为城市,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受河流影响外,该地等高线稀疏,且低于100米,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建设。
答案 5.C 6.C7.A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阴影表示聚落),回答8~9题。
8.图中聚落分布在() A.河口三角洲上B.山麓冲积扇上C.河岸阶地上D.河谷平原上解析据图可以推断聚落分布在山麓处的河流冲积扇上。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内容索引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堂训练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自主预习
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__屋__建__筑__ 1. 聚落 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_设__施___
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__市__和乡__村__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1)表现:主要影响聚落的 类型 、 分布 、规模和发展。
运输
好的地方
点的
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 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
区位
岸海水较深的地区
舶的出入和停泊
12
迁移应用
1.四川省西部交通线路稀少,东部交通线路密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
因是东西部( B )
A.经济条件的差异
B.地形条件的差异
C.科技水平的差异
D.气候条件的差异
解析 在不同的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态。四
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 型、棋盘式的格局 (2)典型 丘陵和山地: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答案
思考 1.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聚落,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展在平原之上? 答案 平原地形给城市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但在河谷地带及条件较 好的高原地区,也形成了一些城市,如西宁位于湟水谷地,墨西哥城位 于墨西哥高原上。 2.河流阶地是由河流下切侵蚀和堆积作用交替进行,在河谷两岸形成的台 阶状地貌。如发生多次地壳升降,会出现多级阶地。这样的居住环境, 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好处? 答案 近水源易取水和灌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同时不易被洪水 淹没。
的选择、交通运输___线__路___的分布